一种环保恒温电力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7299发布日期:2019-09-11 22:2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恒温电力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恒温电力柜。



背景技术:

电力柜作为电力领域最为常规的终端设备被广泛应用,很多电力柜被安装在室外,但是随着电力柜内部电力部件的逐步精细化,电力柜的耐高温、耐腐蚀等要求在逐步提高。电力柜内电力原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目前主要采用风扇降温,但是风扇降温的效率相对低下,很难满足日益精密的电力柜的要求。目前也有一些水冷电力柜,主要是通过将水通入到电力柜内的管道内,通过热交换对电力柜内的电力原件进行冷却,但是其不仅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冷却效果也各有不同。由于电力柜的强度要求,目前大多数电力柜的外壳均采用不锈钢材质,而电力原件基本上都与电力柜外壳直接或通过支架间接接触,而不锈钢是热的良导体,如果直接通过对电力柜外壳进行冷却即可整体上高效的冷却电力柜内部电力原件。目前也有一些通过对电力原件进行喷雾来进行冷却的电力柜,但是长期喷雾会使电力柜内部长时间保持高湿度的状态,这种高湿度的状态会逐步的渗入到电力元件中而对电力元件多多少少的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环保恒温电力柜。

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环保恒温电力柜,包括遮阳板部件、吸附室、过滤室、电力柜外壳、柜内循环管部件、雾化室和支撑部件。

所述遮阳板部件包括遮阳板本体、遮阳板弧形板、遮阳板出水口和遮阳板支撑架。

所述吸附室包括吸附室外壳、活性炭球、吸附室入水管和吸附室出水口。

所述过滤室包括过滤室入口腔、过滤筒壁、杂物收集腔、过滤室驱动电机、过滤室外室和过滤室出水管。

所述电力柜外壳包括电力柜背板、电力柜顶板、电力柜第一侧板、电力柜第二侧板、电力柜底板、电力柜门、顶板出气口和背板入水口。

所述柜内循环管部件包括柜内循环管、循环管入口、循环管出口、侧板入风风扇和侧板出风风扇。

所述雾化室包括雾化室外壳、棉线转轴部件、棉线转轴驱动电机、陶瓷雾化片、电子高频震荡发生器、喷气腔、喷气口、入气管、入气风机、入气管口、雾化室入水口、雾化室出雾口和出雾风机。

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底板、电力柜第一支撑部件、电力柜第二支撑部件、雾化室第一支撑部件和雾化室第二支撑部件,每个支撑部件均包括顶部支撑槽块、底部支撑槽块、支撑杆和弹性部件。

所述遮阳板本体为圆锥体侧面结构,所述遮阳板弧形板一端与所述遮阳板本体底端连接,另一端以弧形向上的方式延伸,在遮阳板本体和遮阳板弧形板相接处的一处设置有所述遮阳板出水口,所述遮阳板支撑架为多根相互焊接的金属棒,所述遮阳板支撑架顶端与所述遮阳板本体底端焊接,底端与所述电力柜顶板的顶部焊接。

所述活性炭球充设于所述吸附室外壳内部,所述吸附室入水管一端与吸附室外壳的一侧壁顶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遮阳板出水口连通,在吸附室外壳的底壁上设置有所述吸附室出水口。

所述过滤室入口腔为漏斗形结构,所述过滤筒壁为倒置漏斗部结构,所述吸附室入口腔顶部与吸附室出水口连通底部与过滤筒壁的顶部连通,所述过滤筒壁为密布通孔结构,所述杂物收集腔底部封闭且顶部与过滤筒壁的底端连通,所述过滤室外室套设在所述过滤筒壁外部,所述过滤筒壁顶部通过轴承与过滤室入口腔转动连接,所述杂物收集腔外部通过轴承与过滤室外室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筒壁与杂物收集腔固接,所述过滤室驱动电机设置在杂物收集腔的底部并驱动所述过滤筒壁和杂物收集腔以自身为轴转动。

所述电力柜外壳呈长方体结构,且六个面分别设置所述电力柜背板、电力柜顶板、电力柜第一侧板、电力柜第二侧板、电力柜底板和电力柜门,其中电力柜背板、电力柜顶板、电力柜第一侧板、电力柜第二侧板和电力柜底板均为中空板结构,且其中空部分均相互连通,在电力柜顶板顶部设置有顶板出气口,在电力柜背板底部设置有背板入水口。

所述柜内循环管以蛇形的结构设置在电力柜内,所述循环管入口与所述过滤室出水管连通,循环管出口与所述雾化室入水口连通,在电力柜第一侧板和电力柜第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开口且在开口上分别设置有侧板入风风扇和侧板出风风扇。

所述棉线转轴部件横置与雾化室外壳内,所述棉线转轴部件包括横置的转轴和包设在转轴上的疏松棉线层,在雾化室外壳外部设置有所述棉线转轴驱动电机,所述棉线转轴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棉线转轴部件连接并对其进行转动驱动,在棉线转轴部件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所述陶瓷雾化片,所述陶瓷雾化片与设置在雾化室外壳外部的电子高频震荡发生器电连接,在陶瓷雾化片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喷气腔,所述喷气腔顶部设置有多个能够向上喷出气体的喷气口,在喷气腔底部连通有所述入气管,所述入气管贯穿雾化室外壳的底壁并与外部气连通,在入气管上设置有所述入气风机,所述入气管口的高度高于雾化室外壳内部的液体的液面,所述雾化室入水口设置在棉线转轴部件下方且为喷气腔上方的雾化室外壳的侧壁上,所述雾化室出雾口设置在雾化室外壳的顶壁上,且雾化室出雾口与所述背板入水口连通,在二者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出雾风机。

所述支撑底板以顶部开口的槽形结构设置在最底部并与地面基础固接,所述支撑底板通过多个电力柜第一支撑部件和电力柜第二支撑部件与电力柜底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底板通过多个雾化室第一支撑部件和雾化室第二支撑部件与雾化室外壳的底壁底部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槽块和底部支撑槽块均为一底面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在其内部均容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与顶部支撑槽块和底部支撑槽块内部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支撑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杂物收集腔底部中央设置有转轴,且该转轴与过滤室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力柜第一侧板和电力柜第二侧板均通过设置在电力柜背板边部的侧板入水口与电力柜背板内的空腔连通,并且通过设置在电力柜第一侧板和电力柜第二侧板顶部的顶板入水口与电力柜顶板内的空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疏松棉线层的厚度为8~25mm。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部件为高弹性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支撑槽块的底部均与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焊接,所述顶部支撑槽块的顶部分别与电力柜底板和雾化室外壳的底壁的底部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遮阳板本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电力柜顶板的宽度和长度(同时也大于所述支撑底板的宽度,即将所有其它部件均囊括于其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底板为顶部开口的方槽形结构,且其宽度大于所述电力柜底板和所述雾化室外壳的底壁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室入水管还设置有回收水入水口和自来水入水口,且在回收水入水口和自来水入水口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作为优选,在所述顶板出气口上端还设置有冷凝管和冷凝水收集箱,所述冷凝水收集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回收水入水口连通。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高频震荡发生器和陶瓷雾化片,将雾化室中的纯净水实现一定程度的雾化,同时设置底部向上的喷气腔通过喷气口喷出气体,通过向上流动的气体将雾化的水滴强化的向上运输,继而结合出雾风机将雾化的小水滴向电力柜的背板、侧板和顶板中移动,而电力柜内的电流元件基本上都安装于外壳内部,热传导到背板、侧板和顶板后对小水滴进行热量传导,由于是雾化小水滴,因此非常容易气化,而气化又是一个吸热反应,从而可以迅速的吸收大量传导来的热量,从而将电力柜内部热量迅速降低,达到降温的效果。气化之后的气态水通过顶板出气口排出(优选通过设置在顶板出气口顶部的冷凝设备对水进行回收),而并不是所有雾化小水滴都能气化,碰撞凝结之后的水体由于重力原因向下富集,从而在电力柜底板空腔内富集,作为水冷补充环节。

通过将进入到雾化室之前的水管以蛇形的形式在电力柜内部环绕,实现气体与水体进行热交换的同时也使得进入到雾化室中的水体具有一定的温度,从而更加容易实现雾化。通过设置两侧的风扇,从而加速了气体与水管的更加全面的接触,从而强化了热交换。

2,通过设置弹性支撑的支撑部件,实现了对电力柜相关部件进行弹性支撑,当电力柜内部电流元件工作的时候以及冷却相关部件进行工作的时候,抖动会整体抖动,而不会对相关螺紧件造成松化后果,也不会使得电力柜整体稳定性下降。

3,通过设置遮阳板部件、吸附室和过滤室,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利用遮阳部件将雨水实现了收集,将进入到水体循环系统内的不管是雨水还是自来水抑或回收水,均实现了吸附后过滤的操作,从而在雾化过程中保证了完全的净化水的参与,强化了后续操作效果。

通过设置可以旋转的过滤筒壁,通过离心的方式将活性炭吸附后的水体进行固液分离(其中可能含有没有吸附全面的微粒和部分活性炭粉末)通过设置上小下大的旋转过滤筒壁,实现了固态微粒逐步向下移动且不会将过滤筒壁堵塞的效果,强化了过滤效果。

通过设置雾化室,在中部水体中进行雾化操作,而底部向上会喷出气泡,气泡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不仅会强化雾化的效果,同时还会将水体中残存的固体颗粒吸附在气泡表面,通过水体上部的棉线转轴部件将漂浮在水体表面的泡沫粘附在棉线上,从而进一步的净化了水体,避免在雾化过程中对陶瓷雾化片造成结垢等不良后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环保恒温电力柜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力柜背板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遮阳板本体,12-遮阳板弧形板,13-遮阳板出水口,21-吸附室外壳,22-活性炭球,23-过滤室入口腔,24-过滤筒壁,25-杂物收集腔,26-过滤室驱动电机,27-过滤室外室,28-过滤室出水管,31-电力柜第一侧板,311-侧板入水口,32-柜内循环管,33-侧板入风风扇,34-侧板出风风扇,35-电力柜第二侧板,36-电力柜顶板,41-电力柜背板,42-顶板出气口,43-背板入水口,51-棉线转轴部件,52-棉线转轴驱动电机,53-陶瓷雾化片,54-电子高频震荡发生器,55-喷气腔,551-喷气口,56-入气管,561-入气风机,562-入气管口,57-雾化室入水口,58-雾化室出雾口,581-出雾风机,59-雾化室外壳,61-支撑底板,621-支撑槽块,622-支撑杆,623-弹性部件,63-电力柜第二支撑部件,64-雾化室第一支撑部件,65-雾化室第二支撑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环保恒温电力柜,其中图1和图2均为纵切的剖视图,不同之处在于图1为从中心部位纵切剖视而图2为在电力柜背板处纵切剖视,从而可以将电力柜背板内部空腔内的结构也能示出,从图1中可以得到该环保恒温电力柜包括遮阳板部件、吸附室、过滤室、电力柜外壳、柜内循环管部件、雾化室和支撑部件。

所述遮阳板部件包括遮阳板本体、遮阳板弧形板、遮阳板出水口和遮阳板支撑架。

所述吸附室包括吸附室外壳、活性炭球、吸附室入水管和吸附室出水口。

所述过滤室包括过滤室入口腔、过滤筒壁、杂物收集腔、过滤室驱动电机、过滤室外室和过滤室出水管。

所述电力柜外壳包括电力柜背板、电力柜顶板、电力柜第一侧板(图1和2中左侧)、电力柜第二侧板(图1和2中的右侧)、电力柜底板、电力柜门、顶板出气口和背板入水口。

所述柜内循环管部件包括柜内循环管、循环管入口、循环管出口、侧板入风风扇和侧板出风风扇。

所述雾化室包括雾化室外壳、棉线转轴部件、棉线转轴驱动电机、陶瓷雾化片、电子高频震荡发生器、喷气腔、喷气口、入气管、入气风机、入气管口、雾化室入水口、雾化室出雾口和出雾风机。

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底板、电力柜第一支撑部件、电力柜第二支撑部件、雾化室第一支撑部件和雾化室第二支撑部件,每个支撑部件均包括顶部支撑槽块、底部支撑槽块、支撑杆和弹性部件。

所述遮阳板本体为圆锥体侧面结构,所述遮阳板弧形板一端与所述遮阳板本体底端连接,另一端以弧形向上的方式延伸,在遮阳板本体和遮阳板弧形板相接处的一处设置有所述遮阳板出水口,所述遮阳板支撑架为多根相互焊接的金属棒,所述遮阳板支撑架顶端与所述遮阳板本体底端焊接,底端与所述电力柜顶板的顶部焊接。

所述活性炭球充设于所述吸附室外壳内部,所述吸附室入水管一端与吸附室外壳的一侧壁顶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遮阳板出水口连通,在吸附室外壳的底壁上设置有所述吸附室出水口。

所述过滤室入口腔为漏斗形结构,所述过滤筒壁为倒置漏斗部结构,所述吸附室入口腔顶部与吸附室出水口连通底部与过滤筒壁的顶部连通,所述过滤筒壁为密布通孔结构,所述杂物收集腔底部封闭且顶部与过滤筒壁的底端连通,所述过滤室外室套设在所述过滤筒壁外部,所述过滤筒壁顶部通过轴承与过滤室入口腔转动连接,所述杂物收集腔外部通过轴承与过滤室外室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筒壁与杂物收集腔固接,所述过滤室驱动电机设置在杂物收集腔的底部并驱动所述过滤筒壁和杂物收集腔以自身为轴转动。

所述电力柜外壳呈长方体结构,且六个面分别设置所述电力柜背板、电力柜顶板、电力柜第一侧板、电力柜第二侧板、电力柜底板和电力柜门,其中电力柜背板、电力柜顶板、电力柜第一侧板、电力柜第二侧板和电力柜底板均为中空板结构,且其中空部分均相互连通,在电力柜顶板顶部设置有顶板出气口,在电力柜背板底部设置有背板入水口。

所述柜内循环管以蛇形的结构设置在电力柜内,所述循环管入口与所述过滤室出水管连通,循环管出口与所述雾化室入水口连通,在电力柜第一侧板和电力柜第二侧板上分别开设有开口且在开口上分别设置有侧板入风风扇和侧板出风风扇。

所述棉线转轴部件横置与雾化室外壳内,所述棉线转轴部件包括横置的转轴和包设在转轴上的疏松棉线层,在雾化室外壳外部设置有所述棉线转轴驱动电机,所述棉线转轴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棉线转轴部件连接并对其进行转动驱动,在棉线转轴部件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所述陶瓷雾化片,所述陶瓷雾化片与设置在雾化室外壳外部的电子高频震荡发生器电连接,在陶瓷雾化片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喷气腔,所述喷气腔顶部设置有多个能够向上喷出气体的喷气口,在喷气腔底部连通有所述入气管,所述入气管贯穿雾化室外壳的底壁并与外部气连通,在入气管上设置有所述入气风机,所述入气管口的高度高于雾化室外壳内部的液体的液面,所述雾化室入水口设置在棉线转轴部件下方且为喷气腔上方的雾化室外壳的侧壁上,所述雾化室出雾口设置在雾化室外壳的顶壁上,且雾化室出雾口与所述背板入水口连通,在二者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出雾风机。

所述支撑底板以顶部开口的槽形结构设置在最底部并与地面基础固接,所述支撑底板通过多个电力柜第一支撑部件和电力柜第二支撑部件与电力柜底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底板通过多个雾化室第一支撑部件和雾化室第二支撑部件与雾化室外壳的底壁底部连接;所述顶部支撑槽块和底部支撑槽块均为一底面开口的中空圆柱体结构,在其内部均容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与顶部支撑槽块和底部支撑槽块内部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支撑杆连接。图1和2中均各显示出一个,为视角问题,支撑电力柜的至少为4个(两个电力柜第一支撑部件和两个电力柜第二支撑部件),支撑雾化室的也至少为4个。

所述杂物收集腔底部中央设置有转轴,且该转轴与过滤室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并驱动。

所述电力柜第一侧板和电力柜第二侧板均通过设置在电力柜背板边部的侧板入水口与电力柜背板内的空腔连通,并且通过设置在电力柜第一侧板和电力柜第二侧板顶部的顶板入水口与电力柜顶板内的空腔连通。

所述疏松棉线层的厚度为12mm。

所述弹性部件为高弹性弹簧。

所述底部支撑槽块的底部均与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焊接,所述顶部支撑槽块的顶部分别与电力柜底板和雾化室外壳的底壁的底部焊接。

所述遮阳板本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电力柜顶板的宽度和长度(同时也大于所述支撑底板的宽度,即将所有其它部件均囊括于其内部的下部,便于防雨和遮阳)。

所述支撑底板为顶部开口的方槽形结构,且其宽度大于所述电力柜底板和所述雾化室外壳的底壁的宽度。

所述吸附室入水管还设置有回收水入水口和自来水入水口。

在所述顶板出气口上端还设置有冷凝管和冷凝水收集箱,所述冷凝水收集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回收水入水口连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