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盒灯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1185发布日期:2019-11-20 01:0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盒灯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供电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盒灯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池盒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提供电源的结构,现有技术中已有将电池盒作为连接锁扣使用,从而为饰品提供电源,使饰品具有发光效果。

例如,一项公开号为us10135044b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池盒,包括外壳,其具有一容纳腔;线路板,其位于容纳腔内并与外壳固连;电源,其位于容纳腔内并与线路板接触;声电转换器,其固设于线路板上并与线路板电连接;弹性片,其设置与外壳上并与线路板接触;转换开关,其与线路板活动连接;转换开关能使声电转换器、电源与线路板三者电连通或者使电源、线路板二者电连通。

但是,这种电池盒结构中,灯线的正负端通常直接嵌入插块上的两个孔并焊接固连,连接强度比较低,如果用户使用不慎,很容易将灯线从插块上扯下来,导致开关盒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不易扯断灯线的电池盒灯线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池盒灯线安装结构,包括:

外壳,其内设有容纳腔;

线路板,其水平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与外壳固连;

端盖,其活动安装于外壳一端,端盖设有线孔a;

灯线,其穿过线孔a并设有绳结,且绳结限制于端盖内,

转接件,其可拆卸安装于端盖内侧并固定灯线的正负端;

当端盖安装至外壳时,灯线的正负端分别与线路板电路导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件靠近线路板的一端安装有两个导电体,两个导电体分别与灯线的正负端固连并抵住线路板以电导通线路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件包括水平竖直的横板和穿过横板竖向设置的竖板,两个导电体安装于横板上并位于竖板的两侧,端盖的内侧外凸形成有定位柱、两个竖向布置的连接柱,绳结位于两个连接柱之间,定位柱开设有定位缺口a,横板侧边嵌入定位缺口a,两个螺钉分别穿过竖板上下两侧与两个连接柱螺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体与横板底面贴合,且导电体靠近线路板的一端朝远离线路板的方向倾斜延伸有弯折部,弯折部一端横向嵌入横板,弯折部另一端竖向抵住线路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体相对弯折部的另一端垂直延伸有插接部,插接部插入横板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件包括转接柱,转接柱远离端盖的一侧内凹形成有供绳结嵌入的凹槽,凹槽靠近端盖的内壁开设有供灯线穿过的线孔b,转接柱朝线路板方向延伸有两个卡线部,两个卡线部横向布置并位于转接柱的两侧,端盖沿线孔a向内延伸有转接柱嵌入的定位环,定位环远离端盖的一侧内凹形成有供卡线部嵌入的定位缺口b,卡线部靠近线路板的一侧内凹形成有卡线槽,灯线的正负端分别嵌入两个卡线槽并夹设于线路板与卡线部之间以电导通线路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沿转接柱外壁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贯通至凹槽、线孔b,沿线孔a内壁径向内凸形成有与条形槽对应的凸条,凸条横向插入条形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柱靠近端盖一端的外缘呈锥形设置并与线孔a锥形配合。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盒灯线安装结构,包括:

外壳,其内设有容纳腔;

线路板,其位于容纳腔内并与外壳固连;

端盖,其活动安装于外壳一端;

转接件,其可拆卸安装于端盖外侧并设有线孔c;

灯线,其穿过线孔c并设有绳结,绳结限制于转接件内;

两个导电体,其设置于端盖的内侧并分别与灯线的正负端固连;

当端盖安装至外壳时,两个导电体分别抵住线路板并电路导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件上边沿、下边沿分别向内延伸有卡扣凸起,绳结位于两个卡扣凸起之间,端盖外侧开设有与卡扣凸起对应的卡扣槽,转接件嵌入端盖并与端盖卡扣连接,端盖对应绳结的位置竖向设置有支撑壁,两个导电体分别横向嵌装于支撑壁上,两个导电体的一端分别与灯线的正负端焊接固连,另一端分别抵住线路板以电导通线路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体截面呈c字形,c字形侧壁竖向抵住线路板,c字形的开口端分别向外垂直延伸有挡边,支撑壁开设有与导电体对应的安装缺口,两个挡边穿过安装缺口并与支撑壁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件的内侧外凸形成有两个压紧块,两个压紧块分别对应两个导电体设置,且压紧块压住每个导电体的两个挡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件向内延伸有转接部,转接部穿过端盖,转接部靠近线孔c的一侧竖向贯穿设置有绳槽,绳结位于绳槽内,绳槽靠近线路板的侧壁横向贯穿设置有两个绳孔,灯线的正负端分别穿过绳孔,转接部竖向贯穿设置有两个插孔,每个插孔对应穿过一个绳孔,导电体呈u字形设置并嵌入转接部靠近线路板的一侧,u字形的一端插入插孔并穿过灯线,u字形的另一端位于转接部外侧并竖向抵住线路板以电导通线路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接件沿绳槽的两侧壁、横向穿过线孔c中心的水平面分隔形成有可拆分的压块,压块内侧垂直延伸有限位部,限位部嵌入绳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绳孔、线孔c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转接件沿横向穿过线孔c中心的水平面上下分隔形成有两部分,转接件的上半部与下半部相互嵌合。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将灯线穿入端盖或转接件的部分打设一个绳结,然后通过端盖或转接件限制绳结活动,使得灯线与开关盒相对固定,灯线伸入开关盒的部分不易被扯出,更加不易扯断,相比现有灯线的安装结构,灯线的安装强度更高,电气连接更加可靠且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3是实施例一转接件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例一转接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图7是实施例三的爆炸图。

图8是实施例三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图9是实施例四的爆炸图。

图10是实施例四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图11是实施例四中转接件与导电体的安装结构图。

图12是实施例四中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五的爆炸图。

图14是实施例五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图15是实施例五中转接件与导电体的安装结构图。

图中,100、外壳;110、容纳腔;

200、线路板;

300、端盖;310、线孔a;311、定位环;311a、定位缺口b;312、凸条;320、定位柱;321、定位缺口a;330、连接柱;340、定位槽;350、定位缺口c;360、卡扣槽;370、支撑壁;

400、灯线;410、绳结;

500、转接件;510、横板;511、限位槽;520、竖板;530、螺钉;540、转接柱;541、凹槽;542、线孔b;543、卡线部;543a、卡线槽;544、条形槽;550、线孔c;560、定位凸起;570、卡扣凸起;580、压紧块;590、转接部;591、绳槽;592、绳孔;593、插孔、594、限位凸起;5100、压块;5101、限位部;5110、安装柱;5120、安装孔;

600、导电体;610、弯折部;620、插接部;630、挡边;640、刺尖部;650、圆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电池盒灯线安装结构,包括外壳100、线路板200、端盖300、灯线400、转接件500和两个导电体600,其中,灯线400为双绞线,两根线分别用于接通线路板200的正负极,导电体600的材质可以是铜。

外壳100内设有容纳腔110,线路板200水平设置于容纳腔110内并与外壳100固连,端盖300卡扣安装于外壳100的一端并设有线孔a310,灯线400穿过线孔a310后通过打设有绳结410,绳结410的尺寸大于线孔a310以使绳结410限制于端盖300内,转接件500可拆卸安装于端盖300内侧,两个导电体600安装于转接件500靠近线路板200的一侧,且两个导电体600分别与灯线400的正负端焊接固连,当端盖300安装至外壳100时,两个导电体600插入线路板200下方并竖向抵住线路板200,使得灯线400的正负端接入线路板200的正负极,从而为饰品供电。

本实施例通过绳结410与端盖300的配合,使得灯线400与开关盒相对固定,灯线400伸入开关盒的部分不易被扯出,更加不易扯断,相比现有灯线400的安装结构,灯线400的安装强度更高,电气连接更加可靠且组装方便。

转接件500具体包括水平竖直的横板510和穿过横板510竖向设置的竖板520,两个导电体600安装于横板510上并位于竖板520的两侧,端盖300的内侧外凸形成有两个横向布置的定位柱320、两个竖向布置的连接柱330,绳结410位于两个连接柱330之间,定位柱320开设有定位缺口a321,横板510两侧边分别嵌入两个定位缺口a321,两个螺钉530分别穿过竖板520上下两侧与两个连接柱330螺接。

组装时,将穿过端盖300部分的灯线400与两个导电体600焊接固定,然后通过横板510与定位缺口a321的配合定位转接件500与端盖300的相对位置,转接件500沿定位缺口a321插入端盖300至竖板520与连接柱330相抵后,再用两个螺钉530将竖板520与连接柱330螺接,从而将转接件500与端盖300安装固定。

优选的,端盖300沿竖板520插入方向开设有两个供竖板520嵌入的定位槽340,以进一步方便转接件500与端盖300的安装定位;横板510靠近端盖300一侧开设有限位槽511,绳结410位于限位槽511内,限位槽511用于限制绳结410横向活动,而两个连接柱330限制绳结410竖向活动,二者配合,绳结410固定效果更佳,不易在开关盒内窜动而发出噪音。

本实施例中,导电体600呈片状结构,导电体600与横板510底面贴合,且导电体600靠近线路板200的一端朝远离线路板200的方向倾斜延伸有弯折部610,弯折部610一端横向嵌入横板510,当端盖300安装至外壳100时,线路板200横向抵住弯折部610并逐渐竖向压缩弯折部610,直到弯折部610竖向抵住线路板200,因为弯折部610具有弹性,所以弯折部610能够有效抵紧线路板200,电气连接更可靠,另外,通过弯折部610一端横向嵌入横板510,可有效避免因线路板200施加作用力不均匀而导致导电体600的安装位置发生偏移。

优选的,导电体600相对弯折部610的另一端垂直延伸有插接部620,插接部620插入横板510固定,以进一步限定导电体600安装位置,方便导电体600的定位安装,插接部620可与横板510过盈配合以固定导电体600,也可焊接固定。

实施例二

如图5至图6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基本结构类似,主要区别在于转接件500的具体结构,以及端盖300与转接件500的安装配合结构,而且未设置有导电体600,具体的:

转接件500包括转接柱540,转接柱540远离端盖300的一侧内凹形成有供绳结410嵌入的凹槽541,凹槽541靠近端盖300的内壁开设有供灯线400穿过的线孔b542,转接柱540朝线路板200方向延伸有两个卡线部543,两个卡线部543横向布置并位于转接柱540的两侧,端盖300沿线孔a310向内延伸有转接柱540嵌入的定位环311,定位环311远离端盖300的一侧内凹形成有供卡线部543嵌入的定位缺口b311a,卡线部543靠近线路板200的一侧内凹形成有卡线槽543a,灯线400的正负端分别嵌入两个卡线槽543a并夹设于线路板200与卡线部543之间以电导通线路板200。

组装时,将灯线400穿过线孔a310、线孔b542再打设绳结410,绳结410的尺寸大于线孔b542以使绳结410限制于凹槽541内,然后将转接柱540嵌入定位环311并通过卡线部543与定位缺口b311a的配合定位安装于端盖300上,而灯线400的正负端剥离外侧绝缘层后露出导电内芯,灯线400的导电内芯在嵌入卡线槽543a内,当端盖300安装至外壳100时,灯线400的导电内芯夹设于线路板200与卡线部543之间以电导通线路板200。

本实施例同样可达到提高灯线400安装强度的技术效果,且灯线400无需焊接固定,安装更简便。

优选的,沿转接柱540外壁开设有条形槽544,条形槽544贯通至凹槽541、线孔b542,沿线孔a310内壁径向内凸形成有与条形槽544对应的凸条312,凸条312横向插入条形槽544。

通过设置条形槽544能够更方便的将灯线400穿过线孔b542,端盖300对应设置凸条312以提高开关盒的封闭效果,防止雨水、杂质进入开关盒,可靠性更好。

另外,转接柱540靠近端盖300一端的外缘呈锥形设置并与线孔a310锥形配合,使得转接柱540与端盖300贴合更加紧密,并防止转接柱540伸出线孔,开关盒外形更加平整美观。

实施例三

如图7至图8所示,本电池盒灯线安装结构,同样包括外壳100、线路板200、端盖300、灯线400、转接件500和两个导电体600,外壳100、线路板200和灯线40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

转接件500卡扣安装于端盖300外侧并设有线孔c550,灯线400穿过线孔c550并设有绳结410,绳结410限制于转接件500内,两个导电体600设置于端盖300的内侧并分别与灯线400的正负端固连,当端盖300安装至外壳100时,两个导电体600分别抵住线路板200并电路导通。其中,端盖300两侧分别开设有定位缺口c350,转接件500的两侧设有与定位缺口c350对应的定位凸起560,以方便转接件500与端盖300的定位安装。

具体来说,转接件500上边沿、下边沿分别向内延伸有卡扣凸起570,绳结410位于两个卡扣凸起570之间,端盖300外侧开设有与卡扣凸起570对应的卡扣槽360,转接件500嵌入端盖300并与端盖300卡扣连接,端盖300对应绳结410的位置竖向设置有支撑壁370,两个导电体600分别横向嵌装于支撑壁370上,两个导电体600的一端分别与灯线400的正负端焊接固连,另一端分别抵住线路板200以电导通线路板200。

组装时,将灯线400穿过线孔c550再打设绳结410,绳结410的尺寸大于线孔c550以使绳结410限制于转接件500内,再将灯线400的正负端与预装在支撑壁370上的两个导电体600焊接固连,然后将转接件500卡入端盖300以固定转接件500,当端盖300安装至外壳100时,两个导电体600分别竖向抵住线路板200,进而达到提高灯线400安装强度的效果,且安装方便。

其中,导电体600截面呈c字形,c字形的两侧壁呈向外凸起的弧形且其中一个侧壁竖向抵住线路板200,c字形的开口端分别向外垂直延伸有挡边630,支撑壁370开设有与导电体600对应的安装缺口,两个挡边630穿过安装缺口并与支撑壁370贴合。

安装导电体600时,两个挡边630相对按压后可穿过安装缺口,然后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撑开并抵住安装缺口,从而将其固定于端盖300上。

进一步的,转接件500的内侧外凸形成有两个压紧块580,两个压紧块580分别对应两个导电体600设置,且压紧块580压住每个导电体600的两个挡边630,从而避免导电体600在线路板200的作用下伸缩,导致导电体600与线路板200接触不良。

实施例四

如图9-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原理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于转接件500的具体机构,导电体600的具体结构及安装方式。

具体来说,转接件500向内延伸有转接部590,转接部590穿过端盖300,转接部590靠近线孔c550的一侧竖向贯穿设置有绳槽591,绳结410位于绳槽591内,绳槽591靠近线路板200的侧壁横向贯穿设置有两个绳孔592,灯线400的正负端分别穿过绳孔592,转接部590竖向贯穿设置有两个插孔593,每个插孔593对应穿过一个绳孔592,导电体600呈u字形设置并嵌入转接部590靠近线路板200的一侧,u字形的一端设有穿过插孔593的刺尖部640,另一端朝线路板200方向延伸有圆勾部650,圆勾部650竖向抵住线路板200

组装时,同样将灯线400穿过线孔c550并打设绳结410,绳结410的尺寸大于线孔c550以使绳结410限制于绳槽591内,灯线400的正负端分别穿过两个绳槽591,然后将导电体600的刺尖部640穿过插孔593并刺破灯线400的绝缘表皮以使导电体600与灯线400的导电内芯接触,然后将转接件500卡入端盖300以固定转接件500,当端盖300安装至外壳100时,两个导电体600分别竖向抵住线路板200。

本实施例同样可达到提高灯线400安装强度的技术效果,且灯线400无需焊接固定,安装更简便。

进一步的,转接部590对应每个导电体600的位置设有两个限位凸起594,导电体600嵌设于两个限位凸起594之间,以防止导电体600在线路板200作用下偏离安装位置。

为降低灯线400穿过绳孔592的安装难度,转接件500沿绳槽591的两侧壁、横向穿过线孔c550中心的水平面分隔形成有可拆分的压块5100,安装灯线400时,可先将压块5100拆下,以方便工人操作,灯线400安装完成后在将压块5100安装至转接件500上,当转接件500嵌入端盖300时,压块5100被端盖300与转接件500压住,并通过限位部5101防止其横向脱出转接件500。

实施例五

如图13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四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于转接件500的分隔方式不同。

具体来说,两个绳孔592、线孔c55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转接件500沿横向穿过线孔c550中心的水平面上下分隔形成有两部分,转接件500的上半部与下半部相互嵌合,从而降低灯线400的安装难度,生产效率更高。

组装时,将灯线400穿过转接件500上半部或下半部的绳孔592后,再将转接件500上半部、下半部上下嵌合,再将导电体600的刺尖部640穿过插孔593以接触灯线400的导电内芯,其他组装步骤参照实施例三。

其中,转接件500的上半部下凸形成若干有个安装柱5110,转接件500的半部分贯穿设置有若干个与安装柱5110对应的安装孔5120,安装柱5110插入安装孔5120以使转接件500的上板部与下半部相互嵌合,以便于转接件500的组装固定。另外,安装柱5110、安装孔5120无论设置在转接件500的上半部或下半部均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