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的全自动线圈绕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13796发布日期:2020-01-31 18:47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转子的全自动线圈绕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的全自动线圈绕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与发动机是最常见的动力源,电机由电能进行驱动转动,发动机由燃油燃烧进行驱动转动,其中电机主要包括定子、转子等基本的结构,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池感应现象使带有导电的线圈在定子的磁场作用下做旋转运动,因此在生产制造电机的过程中,线圈的绕制必不可少也尤为重要,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的电机转子的全自动线圈绕制方法,其能够大大提升转子绕制线圈效率、能够提升了绕制线圈的均匀性、紧密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的电机转子的全自动线圈绕制方法,其能够大大提升转子绕制线圈效率、能够提升了绕制线圈的均匀性、紧密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转子的全自动线圈绕制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穿线阶段;

s1:用户将储线机构上缠绕的铜线的自由端扯出并且依次穿过引线机构、排线轮,而后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固定连接且该连接处靠近极靴布置;

底盘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有排线装置、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绕线装置,储线机构可拆卸安装于排线装置上、电机转子可拆卸安装于绕线装置,电机转子包括位于底盘上方并且轴向平行于底盘宽度方向的转子转轴,转子转轴上同轴固定套设有柱形的旋转体,旋转体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凸起的矩形铁芯,铁芯设置有多个并且沿旋转体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铁芯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旋转体的轴向、宽度方向平行于旋转体所在圆周的切线方向,铁芯背离旋转体一端面设置有与其适配的极靴,极靴的长度与铁芯的长度相等、宽度大于铁芯的宽度,位于极靴与旋转体之间的铁芯的四个周面为绕线面,排线装置用于将储线机构上铜线自由端引出并且始终紧贴于其中一绕线面上,绕线装置用于驱动电机转子沿平行于底盘长度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实现将铜线缠绕于绕线面上;

所述电机转子初始状态下摆正布置并且使其靠近排线装置的一绕线面在初始状态下的上下两个端面水平且该绕线面所处的位置规定为工作位、其他绕线面所处的位置规定为闲置位;

所述的排线装置包括与绕线面相配合的排线轮、用于使排线轮始终与绕线面相贴合的压紧机构且排线轮固定安装于压紧机构上、用于驱动压紧机构沿着底盘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的伸缩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将储线机构上的铜线引导至排线轮上的引线机构,其中伸缩驱动机构驱动压紧机构沿着底盘的长度方向进行伸缩运动从而带动排线轮同步运动并且使排线轮将其排出的铜线覆盖整个绕线面;

(二)绕制阶段;

s2:绕线装置带动电机转子整体沿平行于底盘的长度方向为轴向进行转动,工作位处的绕线面将发生倾覆并且对排线轮进行挤压,在压紧机构的作用下,排线轮始终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抵触紧贴,工作位处的绕线面转动并且使铜线逐渐放出并且绕接于该绕线面上,与此同时,伸缩电机启动运行并且由伸缩丝杆驱动水平板靠近绕线装置逐步滑动,排线轮将随着水平板进行同步运动,使排线轮排出的铜线能够覆盖整个绕线面,直至工作位处的绕线面绕接铜线完成;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活动设置于底盘上端面上的矩形水平板且水平板可由伸缩驱动机构驱动沿着底盘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水平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盘的宽度方向、宽度方向平行于底盘的长度方向,水平板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竖直板,竖直板靠近绕线装置一端面上架设有轴向竖直布置的升降导杆,升降导杆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盘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两升降导杆之间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浮动臂,浮动臂呈l型并且包括浮动臂竖直段与浮动臂水平段,浮动臂水平段与浮动臂竖直段的顶端固接为一体并且浮动臂水平段悬置端沿着底盘的长度方向指向绕线装置,排线轮固定安装于浮动臂水平段的悬置端并且由上至下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进行抵触压紧,所述浮动臂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浮动板且浮动板活动套接于升降导杆上,浮动板与升降导杆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升降导杆上活动套接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的弹力始终推动浮动板沿着升降导杆向下滑动;

所述升降导杆上活动套设有可沿其轴向进行上下滑动的调压板且调压板位于浮动板的正上方,压紧弹簧一端与调压板相抵触、另一端与浮动板相抵触并且压紧弹簧的弹力始终由调压板指向浮动板,竖直板上还架设有轴向竖直布置的调压丝杆且调压丝杆的端部与竖直板之间转动连接配合,竖直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调压电机且调压电机的输出轴与调压丝杆的驱动端同轴固定连接,调压板套接于调压丝杆上并且两者构成螺纹连接配合;

所述浮动臂水平段的悬置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架,排线轮包括转动设置于固定架上的排线主轮、转动设置于固定架上的排线副轮,排线主轮与固定架转动连接处构成的转动轴的轴向平行于底盘的长度方向、排线副轮与固定架转动连接处构成的转动轴的轴向平行于底盘的长度方向,排线主轮的高度小于排线副轮的高度并且排线主轮与绕线面抵触紧贴,铜线的自由端依次绕过排线副轮的上部、排线主轮的下部与绕线面之间而后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引线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水平板上端面且远离竖直板布置的竖直支撑架,支撑架靠近竖直板一端面固定上下对应布置的凸起一与凸起二,凸起一位于支撑架沿其高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凸起二位于支撑架的底部,凸起一与凸起二之间转动设置有轴向竖直布置的过渡滚筒,支撑板背离竖直板一端面上转动架设有压紧轮组且压紧轮组与过渡滚筒相对应布置,压紧轮组包括轴向平行于底盘长度方向的压紧轮一、轴向平行于底盘长度方向的压紧轮二,压紧轮一为凹槽轮、压紧轮二为凸起轮,凸起轮位于凹槽轮的下方并且凸起轮与凹槽轮相匹配配合,支撑架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换向轮,换向轮与支撑架转动连接处构成的转动轴轴向平行于底盘的长度方向,换向轮的高度大于排线轮的高度,储线机构位于竖直板与支撑架之间并且铜线自由端依次绕过过渡滚筒、由压紧轮一与压紧轮二之间穿过、绕过换向轮、绕过排线副轮的上部、由排线主轮的下部与绕线面之间穿过而后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固定连接且该连接处靠近极靴布置;

绕线过程中,首先进行穿线处理,具体表现为,用户将储线筒上缠绕的铜线的自由端扯出并且依次绕过过渡滚筒、由压紧轮一与压紧轮二之间穿过、绕过换向轮、绕过排线副轮的上部、由排线主轮的下部与绕线面之间而后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固定连接且该连接处靠近极靴布置,而后,绕线装置带动电机转子整体沿平行于底盘的长度方向为轴向进行转动,工作位处的绕线面将发生倾覆并且对排线轮进行挤压,在压紧机构的作用下,排线轮始终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抵触紧贴,工作位处的绕线面转动并且使铜线逐渐放出并且绕接于该绕线面上,与此同时,伸缩电机启动运行并且由伸缩丝杆驱动水平板靠近绕线装置逐步滑动,排线轮将随着水平板进行同步运动,使排线轮排出的铜线能够覆盖整个绕线面(即使铜线在绕线面上的缠绕由极靴逐步朝向旋转体进行),直至工作位处的绕线面绕接铜线完成;

s3:绕线装置将驱动电机转子整体绕着转子转轴进行逐步转动,使闲置位的绕线面依次切换至工作位处进行绕线;

(三)卸载阶段;

s4:绕线完成后,将铜线剪断,升降偏转机构首先驱动旋转调节机构以及夹持换位机构整体向下运动并且使排线轮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相脱离,而后,升降偏转机构驱动旋转调节机构以及夹持换位机构整体绕着竖直方向进行转动使绕线完成的电机转子背离排线装置最后,通过吊装设备将电机转子卸下;

所述的绕线装置包括升降偏转机构、旋转调距机构、夹持换位机构,夹持换位机构设置有两个并且电机转子位于两夹持换位机构之间,夹持换位机构用于对转子转轴的端部进行夹持固定并且能够带动转子转轴进行逐步转动使绕线面依次切换至工作位,夹持换位机构固定安装于旋转调距机构上,旋转调距机构一方面用于调节两夹持换位机构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长度规格的电机转子、另一方面用于驱动两夹持换位机构沿着两者之间的水平对称线做旋转运动,旋转调距机构固定安装于升降偏转机构上,升降偏转机构一方面用于驱动旋转调距机构整体上下升降运动、另一方面用于驱动旋转调距机构整体绕着竖直方向进行转动偏转。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巧妙、原理简单,能够自动完成电机转子的夹持并且能够驱动其升降、偏转、旋转,排线轮始终与电机转子的绕线面紧密抵触,排线轮将铜线连续排出并且随着电机转子的转动使铜线绕接与绕线面上,同时排线轮可沿着绕线面进行滑移使其能够覆盖整个绕线面,能够大大提升转子绕制线圈效率、能够提升了绕制线圈的均匀性、紧密性。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爆炸示意图。

图4为排线装置与电机转子的配合图。

图5为排线装置与底盘的配合图。

图6为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排线轮与压紧机构的配合图。

图8为排线轮与压紧机构的配合图。

图9为压紧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11为储线机构与引线机构、排线轮的配合图。

图12为引线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储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储线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5为绕线装置与电机转子的配合图。

图16为绕线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17为升降偏转机构与底盘的配合图。

图18为升降偏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20为升降偏转机构与旋转调距机构的配合图。

图21为旋转调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旋转调距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3、24为定心调节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夹持换位机构与旋转调距机构、电机转子的配合图。

图26为夹持换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7、28为四爪卡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四爪卡盘与电机转子的配合图。

图30为夹持换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1、32为自动控制构件与四爪卡盘的配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机转子的全自动线圈绕制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穿线阶段;

s1:用户将储线机构300上缠绕的铜线的自由端扯出并且依次穿过引线机构220、排线轮201,而后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固定连接且该连接处靠近极靴504布置;

底盘100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有排线装置200、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绕线装置400,储线机构300可拆卸安装于排线装置200上、电机转子500可拆卸安装于绕线装置400,电机转子500包括位于底盘100上方并且轴向平行于底盘100宽度方向的转子转轴501,转子转轴501上同轴固定套设有柱形的旋转体502,旋转体502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凸起的矩形铁芯503,铁芯503设置有多个并且沿旋转体502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铁芯50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旋转体502的轴向、宽度方向平行于旋转体502所在圆周的切线方向,铁芯503背离旋转体502一端面设置有与其适配的极靴504,极靴504的长度与铁芯503的长度相等、宽度大于铁芯503的宽度,位于极靴504与旋转体502之间的铁芯503的四个周面为绕线面,排线装置200用于将储线机构300上铜线自由端引出并且始终紧贴于其中一绕线面上,绕线装置400用于驱动电机转子500沿平行于底盘100长度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实现将铜线缠绕于绕线面上;

所述电机转子500初始状态下摆正布置并且使其靠近排线装置200的一绕线面在初始状态下的上下两个端面水平且该绕线面所处的位置规定为工作位、其他绕线面所处的位置规定为闲置位;

所述的排线装置200包括与绕线面相配合的排线轮201、用于使排线轮201始终与绕线面相贴合的压紧机构210且排线轮201固定安装于压紧机构210上、用于驱动压紧机构210沿着底盘100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的伸缩驱动机构230以及用于将储线机构300上的铜线引导至排线轮201上的引线机构220,其中伸缩驱动机构230驱动压紧机构210沿着底盘100的长度方向进行伸缩运动从而带动排线轮201同步运动并且使排线轮201将其排出的铜线覆盖整个绕线面;

(二)绕制阶段;

s2:绕线装置400带动电机转子500整体沿平行于底盘100的长度方向为轴向进行转动,工作位处的绕线面将发生倾覆并且对排线轮201进行挤压,在压紧机构210的作用下,排线轮201始终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抵触紧贴,工作位处的绕线面转动并且使铜线逐渐放出并且绕接于该绕线面上,与此同时,伸缩电机233启动运行并且由伸缩丝杆231驱动水平板211靠近绕线装置400逐步滑动,排线轮201将随着水平板211进行同步运动,使排线轮201排出的铜线能够覆盖整个绕线面,直至工作位处的绕线面绕接铜线完成;

绕线过程中,首先进行穿线处理,具体表现为,用户将储线筒302上缠绕的铜线的自由端扯出并且依次绕过过渡滚筒222、由压紧轮一223与压紧轮二224之间穿过、绕过换向轮225、绕过排线副轮201b的上部、由排线主轮201a的下部与绕线面之间而后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固定连接且该连接处靠近极靴504布置,而后,绕线装置400带动电机转子500整体沿平行于底盘100的长度方向为轴向进行转动,工作位处的绕线面将发生倾覆并且对排线轮201进行挤压,在压紧机构210的作用下,排线轮201始终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抵触紧贴,工作位处的绕线面转动并且使铜线逐渐放出并且绕接于该绕线面上,与此同时,伸缩电机233启动运行并且由伸缩丝杆231驱动水平板211靠近绕线装置400逐步滑动,排线轮201将随着水平板211进行同步运动,使排线轮201排出的铜线能够覆盖整个绕线面(即使铜线在绕线面上的缠绕由极靴504逐步朝向旋转体502进行),直至工作位处的绕线面绕接铜线完成;

s3:绕线装置400将驱动电机转子500整体绕着转子转轴501进行逐步转动,使闲置位的绕线面依次切换至工作位处进行绕线;

(三)卸载阶段;

s4:绕线完成后,将铜线剪断,升降偏转机构410首先驱动旋转调节机构420以及夹持换位机构430整体向下运动并且使排线轮201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相脱离,而后,升降偏转机构410驱动旋转调节机构420以及夹持换位机构430整体绕着竖直方向进行转动使绕线完成的电机转子500背离排线装置200最后,通过吊装设备将电机转子500卸下;

所述的绕线装置400包括升降偏转机构410、旋转调距机构420、夹持换位机构430,夹持换位机构430设置有两个并且电机转子500位于两夹持换位机构430之间,夹持换位机构430用于对转子转轴501的端部进行夹持固定并且能够带动转子转轴501进行逐步转动使绕线面依次切换至工作位,夹持换位机构430固定安装于旋转调距机构420上,旋转调距机构420一方面用于调节两夹持换位机构430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长度规格的电机转子500、另一方面用于驱动两夹持换位机构430沿着两者之间的水平对称线做旋转运动,旋转调距机构430固定安装于升降偏转机构410上,升降偏转机构410一方面用于驱动旋转调距机构430整体上下升降运动、另一方面用于驱动旋转调距机构430整体绕着竖直方向进行转动偏转。

参见图1-32,一种多轴共轨大型电机全自动绕线机,其包括矩形落地的底盘100、缠绕有若干铜线的储线机构300、等待接收绕线的电机转子500,底盘100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有排线装置200、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绕线装置400,储线机构300可拆卸安装于排线装置200上、电机转子500可拆卸安装于绕线装置400,电机转子500包括位于底盘100上方并且轴向平行于底盘100宽度方向的转子转轴501,转子转轴501上同轴固定套设有柱形的旋转体502,旋转体502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凸起的矩形铁芯503,铁芯503设置有多个并且沿旋转体502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铁芯50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旋转体502的轴向、宽度方向平行于旋转体502所在圆周的切线方向,铁芯503背离旋转体502一端面设置有与其适配的极靴504,极靴504的长度与铁芯503的长度相等、宽度大于铁芯503的宽度,位于极靴504与旋转体502之间的铁芯503的四个周面为绕线面,排线装置200用于将储线机构300上铜线自由端引出并且始终紧贴于其中一绕线面上,绕线装置400用于驱动电机转子500沿平行于底盘100长度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实现将铜线缠绕于绕线面上。

具体的,为了便于排线装置200将储线机构300上铜线自由端引出并且始终紧贴于其中一绕线面上,所述电机转子500初始状态下摆正布置并且使其靠近排线装置200的一绕线面在初始状态下的上下两个端面水平且该绕线面所处的位置规定为工作位、其他绕线面所处的位置规定为闲置位,通过驱动转子转轴501逐步转动使绕线面依次切换至工作位进行绕线处理。

所述的排线装置200包括与绕线面相配合的排线轮201、用于使排线轮201始终与绕线面相贴合的压紧机构210且排线轮201固定安装于压紧机构210上、用于驱动压紧机构210沿着底盘100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的伸缩驱动机构230以及用于将储线机构300上的铜线引导至排线轮201上的引线机构220,其中伸缩驱动机构230驱动压紧机构210沿着底盘100的长度方向进行伸缩运动从而带动排线轮201同步运动并且使排线轮201将其排出的铜线覆盖整个绕线面。

具体的,所述压紧机构210包括活动设置于底盘100上端面上的矩形水平板211且水平板211可由伸缩驱动机构230驱动沿着底盘100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水平板21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盘100的宽度方向、宽度方向平行于底盘100的长度方向,水平板211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竖直板212,竖直板212靠近绕线装置400一端面上架设有轴向竖直布置的升降导杆213,升降导杆213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底盘100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两升降导杆213之间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浮动臂214,浮动臂214呈l型并且包括浮动臂竖直段214a与浮动臂水平段214b,浮动臂水平段214b与浮动臂竖直段214a的顶端固接为一体并且浮动臂水平段214b悬置端沿着底盘100的长度方向指向绕线装置400,排线轮201固定安装于浮动臂水平段214b的悬置端并且由上至下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进行抵触压紧,为了便于浮动臂214的上下浮动,所述浮动臂21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浮动板215且浮动板215活动套接于升降导杆213上,浮动板215与升降导杆213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升降导杆213上活动套接有压紧弹簧216,压紧弹簧216的弹力始终推动浮动板215沿着升降导杆213向下滑动。

更为具体的,为了便于调节压紧弹簧216对浮动板215下压的压紧力,从而调节排线轮201与工作位处绕线面之间的压紧力,进而调节铜线绕接于绕线面上的紧实程度,所述升降导杆213上活动套设有可沿其轴向进行上下滑动的调压板217且调压板217位于浮动板215的正上方,压紧弹簧216一端与调压板217相抵触、另一端与浮动板215相抵触并且压紧弹簧216的弹力始终由调压板217指向浮动板215,竖直板212上还架设有轴向竖直布置的调压丝杆218且调压丝杆218的端部与竖直板212之间转动连接配合,竖直板21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调压电机219且调压电机219的输出轴与调压丝杆218的驱动端同轴固定连接,调压板217套接于调压丝杆218上并且两者构成螺纹连接配合,通过调压电机219驱动调节调压板217与浮动板215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压紧弹簧216缩短/拉长,当压紧弹簧216缩短时,压紧弹簧216对浮动板215的弹力增大,铜线绕接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上紧实度强;当压紧弹簧216拉长时,压紧弹簧216对浮动板215的弹力减小,铜线绕接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上紧实度弱。

为了便于排线轮201的安装,所述浮动臂水平段214b的悬置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架214c,排线轮201包括转动设置于固定架214c上的排线主轮201a、转动设置于固定架214c上的排线副轮201b,排线主轮201a与固定架214c转动连接处构成的转动轴的轴向平行于底盘100的长度方向、排线副轮201b与固定架214c转动连接处构成的转动轴的轴向平行于底盘100的长度方向,排线主轮201a的高度小于排线副轮201b的高度并且排线主轮201a与绕线面抵触紧贴,铜线的自由端依次绕过排线副轮201b的上部、排线主轮201a的下部与绕线面之间而后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引线机构220包括固定安装于水平板211上端面且远离竖直板212布置的竖直支撑架221,支撑架221靠近竖直板212一端面固定上下对应布置的凸起一221a与凸起二221b,凸起一221a位于支撑架221沿其高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凸起二221b位于支撑架221的底部,凸起一221a与凸起二221b之间转动设置有轴向竖直布置的过渡滚筒222,支撑板221背离竖直板212一端面上转动架设有压紧轮组且压紧轮组与过渡滚筒222相对应布置,压紧轮组包括轴向平行于底盘100长度方向的压紧轮一223、轴向平行于底盘100长度方向的压紧轮二224,压紧轮一223为凹槽轮、压紧轮二224为凸起轮,凸起轮位于凹槽轮的下方并且凸起轮与凹槽轮相匹配配合,支撑架221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换向轮225,换向轮225与支撑架221转动连接处构成的转动轴轴向平行于底盘100的长度方向,换向轮225的高度大于排线轮201的高度,储线机构300位于竖直板212与支撑架221之间并且铜线自由端依次绕过过渡滚筒222、由压紧轮一223与压紧轮二224之间穿过、绕过换向轮225、绕过排线副轮201b的上部、由排线主轮201a的下部与绕线面之间穿过而后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固定连接且该连接处靠近极靴504布置。

为了能够驱动排线轮201能够沿着平行于底盘100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并且使排线轮201能够覆盖整个工作位处的绕线面,所述的伸缩驱动机构230包括设置于水平板211与底盘100之间且轴向平行于底盘100长度方向布置的伸缩导杆232,伸缩导杆232的端部位置固定架设于底盘100的上端面上,伸缩导杆232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平行于底盘100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水平板211套接于伸缩导杆232上并且水平板211可沿着伸缩导杆232的轴向进行滑动,两伸缩导杆232之间转动设置有架设于底盘100上端面上的伸缩丝杆231,水平板211套接于伸缩丝杆231上并且两者构成螺纹连接配合,伸缩驱动机构230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底盘100上的伸缩电机233并且伸缩电机233为步进电机,伸缩电机233的输出轴与伸缩丝杆231的驱动端同轴固定连接,通过伸缩电机233的驱动,使水平板211沿着底盘100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从而使排线轮201同步运动并且使其能够覆盖整个工作位处的绕线面。

所述的储线机构300包括固定设置于水平板211上端面且位于竖直板212与支撑架221中间的固定轴301,固定轴301的轴向竖直布置,固定轴301上转动套接有与其同轴布置的储线筒302,铜线绕接储存于储线筒302上,为了便于储线筒302的拆装,所述固定轴301的顶端套设有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的限位旋钮303,固定轴301上活动套设有缓冲弹簧304,缓冲弹簧304一端与限位旋钮303抵触、另一端与储线筒302抵触并且缓冲弹簧304的弹力始终由限位旋钮303指向储线筒302,通过旋转限位旋钮303使其与固定轴301相配合/相脱离,从而便于储线筒302的拆装,便于对铜线消耗殆尽的储线筒302的更换。

排线装置200与储线机构300相互配合的工作过程中,首先进行穿线处理,具体表现为,用户将储线筒302上缠绕的铜线的自由端扯出并且依次绕过过渡滚筒222、由压紧轮一223与压紧轮二224之间穿过、绕过换向轮225、绕过排线副轮201b的上部、由排线主轮201a的下部与绕线面之间而后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固定连接且该连接处靠近极靴504布置,而后,绕线装置400带动电机转子500整体沿平行于底盘100的长度方向为轴向进行转动,工作位处的绕线面将发生倾覆并且对排线轮201进行挤压,在压紧机构210的作用下,排线轮201始终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抵触紧贴,工作位处的绕线面转动并且使铜线逐渐放出并且绕接于该绕线面上,与此同时,伸缩电机233启动运行并且由伸缩丝杆231驱动水平板211靠近绕线装置400逐步滑动,排线轮201将随着水平板211进行同步运动,使排线轮201排出的铜线能够覆盖整个绕线面(即使铜线在绕线面上的缠绕由极靴504逐步朝向旋转体502进行),直至工作位处的绕线面绕接铜线完成,此后,绕线装置400将驱动电机转子500整体绕着转子转轴501进行逐步转动,使闲置位的绕线面依次切换至工作位处进行绕线。

所述的绕线装置400包括升降偏转机构410、旋转调距机构420、夹持换位机构430,夹持换位机构430设置有两个并且电机转子500位于两夹持换位机构430之间,夹持换位机构430用于对转子转轴501的端部进行夹持固定并且能够带动转子转轴501进行逐步转动使绕线面依次切换至工作位,夹持换位机构430固定安装于旋转调距机构420上,旋转调距机构420一方面用于调节两夹持换位机构430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长度规格的电机转子500、另一方面用于驱动两夹持换位机构430沿着两者之间的水平对称线做旋转运动,旋转调距机构430固定安装于升降偏转机构410上,升降偏转机构410一方面用于驱动旋转调距机构430整体上下升降运动、另一方面用于驱动旋转调距机构430整体绕着竖直方向进行转动偏转。

其中升降偏转机构410设置的意义在于,当需要对绕线完成的电机转子500由夹持换位机构430上卸载时,将铜线剪断,升降偏转机构410首先驱动旋转调节机构420以及夹持换位机构430整体向下运动并且使排线轮201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相脱离,而后,升降偏转机构410驱动旋转调节机构420以及夹持换位机构430整体绕着竖直方向进行转动使绕线完成的电机转子500背离排线装置200最后,通过吊装设备将电机转子500卸下。

具体的,所述的升降偏转机构410包括转动设置于底盘100上端面上且竖直的龙门架411,龙门架411与底盘100转动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的轴向竖直布置,为了能够驱动旋转调距机构420整体进行升降运动,龙门架411的底部与顶部之间转动设置有轴向竖直布置的升降丝杆412且升降丝杆412并列设置有两个,升降丝杆412上套设有与其构成螺纹连接配合的升降块413,升降块413与龙门架411的内侧面之间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升降丝杆412的顶端延伸至龙门架411的上方并且该端为驱动端,升降丝杆412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一414且带传动组件一为同步带传动组件,带传动组件一414用于将其中一升降丝杆412上的动力传递至另一升降丝杆412上并且带动另一丝杆412做同步同向转动,龙门架41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升降电机415并且升降电机415为步进电机,升降电机415的输出轴与其中一升降丝杆412的驱动端同轴固定,所述的旋转调距机构420固定安装于升降块413靠近排线装置200的一端面上,通过升降电机415带动升降丝杆412转动,使升降块413上下运动,从而实现旋转调距机构420与夹持换位机构430的升降运动。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驱动龙门架411与底盘100构成的转动轴进行偏转转动,所述的升降偏转机构410还包括转动设置底盘100底部并且轴向平行于底盘100宽度方向的传动轴一416,传动轴一416与龙门架411底盘100构成的转动轴之间构成连接两者的涡轮蜗杆传动组件一,涡轮蜗杆传动组件一包括同轴固定套接于传动轴一416上的蜗杆一、同轴固定套接于龙门架411与底盘100构成的转动轴上的涡轮一并且涡轮一与蜗杆一相啮合,为了能够驱动传动轴一416进行转动,所述升降偏转机构410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底盘100底部的偏转电机418且偏转电机418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传动轴一416的轴向,偏转电机418的输出轴与传动轴一416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二419,带传动组件二419用于将偏转电机418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传动轴一416上并且带动传动轴一416绕自身轴线进行转动,为了能够对龙门架411偏转的方向进行预设设定,便于吊装设备对绕线完成的电机转子500进行吊装,所述的偏转电机418为步进电机,通过偏转电机418的驱动,实现龙门架411与底盘100构成的转动轴进行偏转转动,从而使旋转调距机构420与夹持换位机构430同步转动。

升降偏转机构410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对绕线完成的电机转子500由夹持换位机构430上卸载时,将铜线剪断,启动升降电机415,升降电机415带动升降丝杆412转动并且使升降块413向下滑动,旋转调距机构420与夹持换位机构430将同步向下运动,排线轮201与工作位处的绕线面相脱离,而后,启动偏转电机418,经过带传动组件二419以及蜗轮蜗杆传动组件一417将偏转电机418的动力传递至龙门架411与底盘100构成的转动轴上并且带动该转动轴绕自身轴向进行转动一百八十度,旋转调距机构420与夹持换位机构430将绕着龙门架411与底盘100构成的转动轴同步转动,使夹持换位机构430夹持的绕线完成的电机转子500远离排线装置200,最后,由夹持换位机构430松开对转子转轴501的夹紧,吊装设备将绕线完成的电机转子500卸下。同时,可在此处位置,将下一个等待绕线的电机转子500吊装夹持于两夹持换位机构430之间,升降偏转机构410复位,使排线装置200对该电机转子500进行绕线处理。

所述的旋转调距机构420包括转动设置于升降块413靠近排线装置200一端面上的旋转轴421且初始状态下旋转轴421的轴向平行于底盘100的长度方向,旋转轴421靠近排线装置200一端固定设置有旋转块422且初始状态下旋转块42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盘100的宽度方向、宽度方向竖直布置,旋转块422靠近排线装置200一端面上活动设置有可沿着旋转块422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矩形旋转臂423,旋转臂4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旋转块422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平行于旋转块422的宽度方向,旋转臂423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可拆卸的安装机壳一424、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可拆卸的安装机壳二425,旋转臂423背离旋转块422一端面上活动设置有可沿着其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滑动安装架426,滑动安装架426位于安装机壳一424与安装机壳二425之间,其中一夹持换位机构430固定安装于安装机壳二424上、另一夹持换位机构430固定安装于滑动安装架426上,通过调节滑动安装架426与安装机壳一424之间的距离,实现对两夹持换位机构430之间距离的调节,通过驱动旋转轴421转动,实现对夹持换位机构430的旋转驱动。

具体的,为了能够驱动滑动安装架426在安装机壳一424与安装机壳二425之间进行滑动,所述旋转臂423背离旋转块422一端面上架设有轴向平行于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调距丝杆427,调距丝杆427一端与安装机壳一424转动连接配合并且该端为驱动端、另一端与安装机壳二425转动连接配合,滑动安装架426套接于调节丝杆427的外部并且两者构成螺纹连接配合,为了能够驱动调距丝杆427进行转动,所述安装机壳一424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调距电机428且调距电机428为步进电机,调距电机428的输出轴延伸至安装机壳一424内并且输出轴的轴向平行于调距丝杆427的轴向,调距电机428输出轴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一428a、调距丝杆427驱动端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一428b并且主动齿轮一428a与从动齿轮一428b相啮合,通过调距电机428驱动调距丝杆427进行转动,从而使滑动安装架426沿着旋转臂423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实现对滑动安装架426与安装机壳一424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驱动旋转轴421进行转动,所述旋转调距机构420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升降块413背离旋转臂423一端面上的旋转电机429、转动设置于升降块413背离旋转臂423一端面上的传动轴二429a,旋转电机429的输出轴轴向与传动轴二429a的轴向均竖直布置,传动轴二429a的驱动端与旋转电机429的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三429c,带传动组件三429c用于将旋转电机429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传动轴二429a上并且带动传动轴二429a进行转动,传动轴二429a的输出端与旋转轴421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蜗轮蜗杆传动组件二429b,蜗轮蜗杆传动组件二429b包括同轴固定套接于传动轴二429a输出端上的蜗杆二、同轴固定套接于旋转轴421驱动端上的涡轮二并且涡轮二与蜗杆二相啮合,为了便于对旋转轴421的旋转进程、旋转速度以及启停进行控制,所述的旋转电机429为伺服电机,通过旋转电机429的驱动,使旋转轴421转动,从而实现夹持换位机构430绕着旋转轴421的轴线进行转动。

更为具体的,由于其中一个夹持换位机构430安装于滑动安装架426上并且滑动安装架426与安装机壳一424之间的距离可调,将导致两夹持换位机构430的对称线与旋转轴421的旋转轴线发生偏离,从而导致两夹持换位机构430随着旋转臂423转动的半径不一致,进而导致两夹持换位机构430离心力不一致,极易引起旋转调距机构420的振动,影响旋转调距机构420的稳定性,不利于电机转子500的绕线,为此,所述的旋转调距机构420还包括用于驱动旋转臂423沿着旋转块422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使两夹持换位机构430的对称线与旋转轴421的旋转轴线重合的定心调节构件440,所述的定心调节构件440包括架设于旋转臂423靠近旋转块422一端面上且轴向平行于旋转臂423长度方向的定心丝杆441,定心丝杆441一端与安装机壳一424转动连接配合、另一端与安装机壳二425转动连接配合并且该端为驱动端,旋转块422套接于定心丝杆441上并且两者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定心调节构件440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机壳二425外部的定心电机442,定心电机442的输出轴延伸至安装机壳二425内并且该输出轴的轴向平行于定心丝杆441的轴向,定心电机442输出轴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二443、定心丝杆441的驱动端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二444并且主动齿轮二443与从动齿轮二444相啮合,通过定心电机442带动定心丝杆441转动,使旋转臂423沿着旋转块422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从而使两夹持换位机构430的对称线与旋转轴421的旋转轴线重合。

旋转调距机构420在工作过程中,首先启动调距电机428带动调距丝杆427转动并且使滑动安装架426沿着旋转臂423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使两夹持换位机构430之间的距离与等待绕线的电机转子500的长度相适配,将等待绕线的电机转子500吊装于与两夹持换位机构430之间并且实现对转子转轴501的夹持固定,而后,启动定心电机442带动定心丝杆441转动,使旋转臂423沿着旋转块422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使两夹持换位机构430的对称线与旋转轴421的旋转轴线重合实现定心,最后,启动旋转电机429,带动旋转轴421转动,使夹持换位机构430绕着旋转轴421的轴线进行同步转动,铜线将缠绕绕接于绕线面上。

所述的夹持换位机构430固定安装于滑动安装架426/安装机壳二424背离升降块413一端面上,夹持换位机构430包括与滑动安装架426/安装机壳一424固定连接的安装机壳三431,与滑动安装架426固定连接的安装机壳三431和与安装机壳一424固定连接的安装机壳三431沿平行于旋转臂423的长度方向相对布置,;两安装机壳三431相互靠近一端面设置有轴向平行于旋转臂423长度方向的四爪卡盘432,四爪卡盘432包括卡盘体、卡爪、螺旋槽、大锥齿轮、小锥齿轮以及开设于卡盘体外圆面上用于调节卡爪松开夹紧的扳手插入孔433,四爪卡盘432与现有技术中的三抓卡盘内部的位置连接关系一致,不在赘述,使用过程中,将卡爪松开,将转子转轴501插入至卡爪之间,通过扳手插入至扳手插入孔内转动,使卡爪对转子转轴501进行夹紧处理。

具体的,为了便于使卡爪夹紧的转子转轴501进行逐步转动,使闲置位的绕线面依次切换至工作位,所述四爪卡盘432的卡盘体上同轴固定设置有中空的联动轴434,联动轴434穿过安装机壳三431并且两者构成转动连接配合,为了能够驱动联动轴434进行转动,所述安装机壳三431内转动设置有轴向平行于旋转臂423宽度方向的传动轴三435、安装机壳三43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逐步换位电机437且逐步换位电机437的输出轴向平行于旋转臂423宽度方向,逐步换位电机437为步进电机,传动轴三435驱动端延伸至安装机壳三431的外部并且该驱动端与逐步换位电机437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四438,带传动组件四438用于将逐步换位电机437输出轴上的动力传递至传动轴三435上并且带动传动轴三435绕自身轴线转动,传动轴三435与联动轴434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蜗轮蜗杆传动组件三436,蜗轮蜗杆传动组件三436包括同轴固定套接于传动轴三435上的蜗杆三、同轴固定套接于联动轴434外部的涡轮三并且涡轮三与蜗杆三相啮合,通过逐步换位电机437的驱动,使联动轴434逐步转动,使四爪卡盘432同步转动并且带动其夹紧的转子转轴501转动,使绕线面依次逐步切换至工作位进行绕线处理。

更为具体的,为了便于控制卡爪的松开与夹紧,所述的夹持换位机构430还包括位于四爪卡盘432底部并且与安装机壳三431固定连接的自动控制构件450,自动控制构件450包括与安装机壳三431固定连接的安装机壳四451,安装机壳四451上活动设置有与扳手插入孔433相匹配的柱状扳手452且扳手452的轴向沿卡盘体的径向布置,扳手452与安装机壳四451沿卡盘体的径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扳手452可插入至扳手插入孔433内并且转动实现卡爪的松开与夹紧,为了能够使扳手452靠近卡盘体滑动并且插入至扳手插入孔433内,所述的自动控制构件450还包括与扳手452背离卡盘体一端固定连接的控制块453,控制块453位于安装机壳四451内并且控制块453与安装机壳四451的内壁之间沿卡盘体的径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机壳四451内固定设置有控制电机454并且控制电机454输出轴的轴向垂直于扳手452的轴向,控制块453上开设有贯穿的平口槽并且平口槽与控制电机454输出轴正对布置,平口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扳手452的轴向,平槽口与控制电机454输出轴之间设置有曲柄455,曲柄455的驱动端同轴固定套接于控制电机454的输出轴上、输出端插入至平槽口内并且可沿着平口槽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通过控制电机454的驱动,使控制块453靠近/远离卡盘体运动,从而使扳手452插入扳手插入孔433或者拔出扳手插入孔433。

更为具体的,当扳手452插入至扳手插入孔433内需要使扳手452进行转动,为此,所述的自动控制构件450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机壳四451外部的夹紧电机456并且夹紧电机456输出轴的轴向垂直于扳手452的轴向,夹紧电机456输出轴延伸至安装机壳四451内并且该输出轴与扳手452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蜗轮蜗杆传动组件四457,蜗轮蜗杆传动组件四457包括同轴固定套接于夹紧电机456输出轴上的蜗杆四、同轴活动套接于扳手452上的涡轮四并且涡轮四与蜗杆四相啮合,为了便于扳手452的活动,涡轮四与扳手452之间花键连接配合并且扳手452与涡轮四之间沿卡盘体的径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通过夹紧电机456的转动,带动扳手452的转动,从而使卡抓松开或者夹紧。

夹持换位机构430在工作过程中,当转子转轴501插入至卡盘体内,启动控制电机454,控制电机454驱动扳手452沿着自身轴向靠近卡盘体运动并且直至插入至扳手插入孔433内,而后,启动夹紧电机456,夹紧电机456驱动扳手452进行转动,使卡爪对转子转轴501进行自定心夹紧处理,当处理工作位处的绕线面绕接完成时,启动逐步换位电机437,逐步换位电机437将驱动联动轴434逐步转动,四爪卡盘432将带动其夹紧的转子转轴501绕自身轴向逐步转动,使处于闲置位的绕线面依次切换至工作位进行绕线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