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智能盖板和电缆盖板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3462发布日期:2020-01-31 18:4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电缆智能盖板和电缆盖板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缆智能盖板和电缆盖板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一些地区台风期间雨水量充沛,很容易发生由于电缆沟积水导致的电缆直流接地问题,严重甚至会引起线路保护误动拒动。除此之外,因各种外界因素导致的绝缘破损也可能导致保护动作影响变电站正常运行。传统式的电缆盖板,使运维人员无法及时排除电缆沟里的隐患,运维人员无法及时定位电缆沟的缺陷故障点,增加了现场运维难度,难以排除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电缆智能盖板和电缆盖板管理系统。

一种电缆智能盖板,包括盖板本体、水浸检测组件、温湿度传感组件、通信组件以及控制组件,所述盖板本体内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水浸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外侧表面,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外部,所述通信组件以及所述控制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水浸检测组件、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以及所述通信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上述电缆智能盖板,当水浸检测组件测量到盖板本体附近出现水浸时,当控制组件收到水浸检测组件的电信号时,控制组件控制通信组件通知运维人员,且当控制组件收到温湿度传感组件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时,控制组件控制通信组件将数据发送给运维人员,从而便于运维人员知道盖板本体附近的水浸情况、温度情况以及湿度情况,便于运维人员在发现上述情况出现异常后,及时对电缆智能盖板进行维护,能避免电缆智能盖板由于长时间处于异常环境,从而避免电缆智能盖板被异常环境所损坏,从而避免异常环境影响电缆管道内的电缆,进而降低了现场运维难度,使得运维人员能够更容易地排除安全隐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螺接件,所述水浸检测组件上设置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盖板本体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螺接件穿过第一固定孔以及第二固定孔设置,且所述螺接件靠近所述固定耳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固定耳上,所述螺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壁部螺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存储组件,所述存储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报警组件,所述报警组件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组件包括蜂鸣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组件包括led灯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一种电缆盖板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和至少两个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缆智能盖板,各所述电缆智能盖板的通信组件分别与所述服务器无线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集中器,所述集中器与所述通信组件无线电连接,所述集中器用于收集所述通信组件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电缆智能盖板的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电缆盖板管理系统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缆智能盖板,包括盖板本体、水浸检测组件、温湿度传感组件、通信组件以及控制组件,所述盖板本体内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水浸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外侧表面,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外部,所述通信组件以及所述控制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水浸检测组件、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以及所述通信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外部,可以是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外侧表面,也可以是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与所述盖板本体间隔设置,即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与所述盖板本体两者未接触,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通过一导线与安装空间内的控制组件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浸检测组件引出有第一导线,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引出有第二导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从盖板本体的外侧穿设至安装空间内,并与安装空间内的控制组件电连接,具体地,盖板本体的外侧到安装空间的壁部之间具有通道,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穿过通道设置。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缆智能盖板10,包括盖板本体100、水浸检测组件200、温湿度传感组件300、通信组件400以及控制组件500,所述盖板本体100内具有安装空间101,所述水浸检测组件200以及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300分别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100的外侧表面,所述通信组件400以及所述控制组件500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101内,所述水浸检测组件200、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300以及所述通信组件400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500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盖板本体用于盖设于电缆管道上,具体地,电缆管道用于铺设电缆,即将电缆容置在电缆管道的内部,从而将电缆与外界环境隔开,避免电缆受损,而运维人员需要对电缆进行维护时,需要开启电缆管道,因此一般会在电缆管道上开设用于维护的窗口,盖板本体则用于活动盖设于电缆管道上,从而用于活动封闭所述窗口,应当理解的是,窗口的尺寸可以不受限制,既可以是仅用于穿过手和工具,也可以是用于使得运维人员进入电缆管道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水浸检测组件用于测量电缆管道附近的水浸情况,具体地,水浸检测组件用于测量盖板本体附近的水浸情况,其是利用液体导电原理进行检测水位,在水浸检测组件上设置有两个探头,正常时两极的探头被空气绝缘,在浸水状态下探头两个导通,从而使得水浸检测组件内部的电路导通,当水浸检测组件内部的电路导通时,则水浸检测组件可以根据电路的导通向外发送电信号,从而提醒外部发生水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水浸检测组件可以采用现有产品或传统技术例如专利号为zl02249809.5所记载的探测报警器来实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温湿度传感组件用于测量电缆管道附近的温度和湿度,具体地,水浸检测组件用于测量盖板本体附近的温度和湿度,温湿度传感组件既可以是包括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也可以是能够同时检测温度和湿度的传感器,当温湿度传感组件为一体设置时,则更有利于降低温湿度传感组件的整体体积,有利于避免电缆智能盖板的体积过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组件用于接收水浸检测组件的电信号,且当接收到水浸检测组件的电信号时,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通信组件向外发送第一警报信号。且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接收温湿度传感组件的数据信息,并通过通信组件向外发送所述数据信息。这样,即可通过电缆智能盖板监控盖板本体周围的水浸情况和温湿度情况,并在出现水浸以及温湿度异常时,通过通信组件警告运维人员,使得运维人员能够及时对电缆智能盖板进行维护,从而避免电缆智能盖板被损坏,提高电缆智能盖板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上述电缆智能盖板10,当水浸检测组件200测量到盖板本体100附近出现水浸时,当控制组件500收到水浸检测组件200的电信号时,控制组件500控制通信组件400通知运维人员,且当控制组件500收到温湿度传感组件300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时,控制组件500控制通信组件400将数据发送给运维人员,从而便于运维人员知道盖板本体100附近的水浸情况、温度情况以及湿度情况,便于运维人员在发现上述情况出现异常后,及时对电缆智能盖板10进行维护,能避免电缆智能盖板10由于长时间处于异常环境,从而避免电缆智能盖板10被异常环境所损坏,从而避免异常环境影响电缆管道内的电缆,进而降低了现场运维难度,使得运维人员能够更容易地排除安全隐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智能盖板还包括螺接件,所述水浸检测组件上设置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盖板本体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螺接件穿过第一固定孔以及第二固定孔设置,且所述螺接件靠近所述固定耳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固定耳上,所述螺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壁部螺接,这样,通过螺接件能够使得水浸检测组件被安装于盖板本体上,从而固定所述水浸检测组件,同时,由于水浸检测组件被固定于盖板本体上,因此能够准确地检测到盖板本体周围的水浸情况,便于运维人员发现盖板本体周围是否发生了水浸情况,由于盖板本体与电缆管道之间具有缝隙,因此当监控到盖板本体附近发生了水浸时,运维人员需要抓紧将盖板本体附近的水排走,以免水从盖板本体与电缆管道之间的缝隙渗入,从而避免水影响电缆管道内的电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浸检测组件以及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同一面上,通过将所述水浸检测组件以及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同一面上,能够使得水浸检测组件与温湿度传感组件所检测到的结果为相近位置的结果,避免两者结果出入较大。比如,水浸检测组件以及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不同的面上时,当水浸检测组件检测到水浸时,温湿度传感组件检测到的温度和湿度都正常,这就很难判断现场真实状况。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智能盖板还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通过电池组件能够为控制组件供电,从而使得控制组件可以正常工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用于通过所述控制组件为水浸检测组件、温湿度传感组件以及通信组件供电,从而实现电池组件为各所述电子元件供电,使得电缆智能盖板正常运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组件还与水浸检测组件、温湿度传感组件以及通信组件电连接,从而分别为各所述电子元件供电,使得电缆智能盖板正常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智能盖板还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用于与电池组件电连接,从而在天气好的时候,为电池组件充电,尤其是在电缆智能盖板领域,若要为户外的电缆盖板充电,铺设电路设备则十分耗费金钱,若按频率更换电池,则十分繁琐,通过设置太阳能板,则不需要频繁更换电池组件,当太阳能板设置在户外时,能够自动为电池组件充电,能够减少了电缆智能盖板的维护次数,也不需要为电缆智能盖板铺设电路,降低安装和维护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智能盖板还包括存储组件,所述存储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存储组件用于存储每一时刻对应的水浸检测组件测试的信号,存储组件还用于存储每一时刻对应的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测试的数据,也即是说,存储组件具备记录功能,对电缆实际发生情况应具有记录数据功能,能够记录到事故发生时的数据变化,以便事故分析,存储组件配合通信组件使用,能够将这些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便于运维人员收集和分析数据。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智能盖板10还包括报警组件600,所述报警组件600设置于所述盖板本体100上。报警组件600用于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号可以为声音信号,亦可以为光信号,报警信号能够使得周围的人员注意到电缆智能盖板10周围的环境正处于异常状态,从而提醒相关人员抓紧维护,或者提醒非相关人员撤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组件包括蜂鸣器,蜂鸣器能够发出声音警报,从而通过声音提醒周围的人员进行戒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组件包括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灯珠。led灯珠能够发出光警报,从而通过光提醒周围的人员进行戒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灯珠用于发出闪烁光,闪烁光能够更容易被周围的人员识别,从而更有利于提醒周围的人员进行戒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led灯珠与蜂鸣器相配合,即所述报警组件包括led灯珠和蜂鸣器,使得报警组件能够同时发出光信号和声音信号,从而通过两种方式提醒周围的人员进行戒备,使得周围的人员更好地识别到电缆智能盖板周围的环境异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湿度传感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够测量的到盖板本体附近的温度,通过湿度传感器能够测量的到盖板本体附近的湿度,从而实现温湿度传感组件的测量温度和湿度的功能。

为提升通信组件的通信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空间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安装空间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隔开,即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非连通,控制组件设置于第一腔内,通信组件设置于第二腔内,所述第二腔的壁部开设有通信口,所述通信口使得所述第二腔与外部连通,所述通信口内设置有一半透膜,所述半透膜封闭所述通信口。所述半透膜更够避免水一次涌入第二腔内,即避免泼水,同时,通信组件又能畅通地穿过半透膜,避免通信组件的通信能力下降,这样,半透膜即兼顾了通信组件的通信能力,又能起到保护通信组件的作用,使得通信组件能够较好地运行,尤其配合本申请的水浸检测组件使用,由于水浸发生的时候下雨较大,因此半透膜能够很好地避免被泼水影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引出有天线,所述盖板本体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远离所述盖板本体的一端开设有所述通信口,具体地,所述通信口位于所述凸起的侧面,所述凸起内部具有管腔,从而使得所述通信口、所述管腔以及所述第二腔依次连通,所述天线穿设于所述管腔内,所述通信口到所述盖板本体的距离大于所述水浸传感器到所述盖板本体的距离,这样,即使水浸传感组件已经被水淹没,也能尽量避免通信口收到水的浸没,避免水从半透膜上渗入第二腔,从而避免通信组件受水浸影响,使得通信组件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由于通信口开设与凸起的侧面,这样,避免了雨水直接打在半透膜上,从而进一步防止半透膜渗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半透膜为羊皮纸,从而使得半透膜具有防泼水功能。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缆盖板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710和至少两个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缆智能盖板10,各所述电缆智能盖板10的通信组件400分别与所述服务器710无线电连接。这样,通过通信组件400即可以将水浸情况、温度情况以及湿度情况发送至服务器710,从而使得运维人员通过服务器710能够查看到每一电缆智能盖板10附近的环境状况,同时,便于运维人员对多个电缆智能盖板10进行监控,使得对电缆智能盖板10的管理效率更高。应当理解的是,服务器710可以是计算机、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用于接收和显示信息。

若使得每一电缆智能盖板均与服务器电连接,则要求通信组件需要较大的发射功率,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缆盖板管理系统还包括集中器720,所述集中器720与所述通信组件400无线电连接,所述集中器720用于收集所述通信组件400的数据信息,并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710。本实施例中,集中器720用于设置于各电缆智能盖板10的附近,从而收集各电缆智能盖板10的通信组件400发送的信息,再统一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710中,这样,仅需通过集中器720一次发送信息即可,避免了电缆智能盖板10单独向服务器710发送,从而避免电缆智能盖板10的通信组件400的耗电量过大的情况。集中器720配合电缆智能盖板10,能够使得监控电缆智能盖板10的流程更加低耗和方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集中器720与所述通信组件400通过lora(longrangeradio,远距离无线电)信号无线电连接,也即是说,所述通信组件400为lora通信组件400,lora通信组件400仅需较低的发射功率,且lora通信组件400为内网,不需要卫星网络,使得集中器720能够较好地接收到lora通信组件400的数据,所述集中器720与服务器710通过4g信号无线电连接,即所述集中器720内设置有4g模块,用于给服务器710发送数据。通过4g和lora配合的情况,尤其适用于本申请中管理多个电缆智能盖板10的情况,相较于每一电缆智能盖板10均单独使用4g信号,这样,能够一方面降低电缆智能盖板10中通信组件400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为每个通信组件400开通4g网络,避免了通信组件400在通信上成本较高的情况,同时,能够使得电缆智能盖板10的通信组件400的数据能够稳定地发送给集中器720,而集中器720通过一次联网即可将所有电缆智能盖板10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710,使得数据发送较为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为便于描述,各实施例中,通信组件400向外发送的数据包括了水浸检测组件200的电信号、温湿度传感组件300的温度数据以及温湿度传感组件300的湿度数据。上述的电缆智能盖板10也可以简称为盖板或电缆盖板,或称为电缆管道盖板,或称为应用于变电站的电缆管道盖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