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屋无线供电发射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7683发布日期:2020-01-15 01:06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屋无线供电发射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屋无线供电发射端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网络(如“无线网桥、无线ap”)即利用无线通讯技术,替代传统的网线或光纤把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适合于无法或者不方便有线施工的场合使用,例如港口、工地、货场、路口等,与有线网络相比具有组网灵活、施工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lsw系列网桥工作在5.8ghz的免申请无线执照的频段,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中继等模式,能够满足多数应用场景的需求。

传统的无线充电面板供电距离较短、使用范围小无法形成区域性、单一芯片控制安全性低、数据交互弱,而且传统无线充电面板使用方式较为单一,且灵活性低,在使用时间过久后,无线面板更换耗时耗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无线面板更换耗时耗力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全屋无线供电发射端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屋无线供电发射端系统,包括墙体,用于固定支撑建筑体,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无线面板,设置在所述墙体上,与所述墙体平行设置,用于作为信号的反射端;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设置在所述无线面板上端,与所述墙体平行,用于便捷拆卸所述无线面板和保护无线面板。

所述无线面板包括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墙体平行,所述发射线圈下端通过导线连接连接件。

所述发射线圈一侧设有防水发射线圈仓,相对所述连接件设有防水走线仓。

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底座,贯穿所述保护底座设有方槽,所述方槽位于所述保护底座远离地面的一端,所述方槽中设有卡扣组件。

卡扣组件包括卡块,所述卡块位于所述方槽内,所述卡块的宽度与所述方槽的大小一致,所述保护底座上端设有保护罩,相对所述保护罩上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所述卡块卡扣配合,所述卡块远离地面的一端设有横杆,所述横杆外端连接有直径大于横杆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至卡孔的下端距离横杆最远端的垂直距离大于该方槽内侧壁至卡孔的垂直距离,所述横杆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在限位块和卡块之间。

所述保护罩靠近地面的一端设有防水胶条。

所述保护罩表面设有把手。

所述智能控制箱设有智能控制端,所述智能控制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数据采集;数据自检模块,用于数据智能自检;ai智能控制模块,用于智能控制数据;远程数据交换模块,用于数据交换;漏电保护,用于漏电处理;供电电压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电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屋无线供电发射端系统,保护装置和无线面板与墙体平行,通过保护装置将无线面板安装在墙体上,保护装置全包裹无线面板,防尘防水,同时,在需要更换无线面板,保护装置可以便捷的进行拆卸,完成对无线面板的更换。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屋无线供电发射端系统,贯穿保护底座远离地面的一端设置方槽,相对方槽中设置卡扣组件,通过卡扣组件来装卸保护装置,使得装卸无线面板更加便捷。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屋无线供电发射端系统,智能保护箱控制无线面板的运作,使得操作更加便捷,更加智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屋无线供电发射端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屋无线供电发射端系统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放大图;

图4为图1一种全屋无线供电发射端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墙体;11-无线面板;12-发射线圈;13-发射线圈仓;14-防水走线仓;2-保护装置;20-转接件;21-保护底座;22-方槽;23-保护罩;231-把手;24-卡孔;25-弹簧;26-防水胶条;3-智能控制箱;30-智能控制端;31-数据采集模块;32-数据自检模块;33-ai智能控制模块;34-远程数据交换模块;35-漏电保护;36-供电电压调节模块;4-卡扣组件;41-卡块;42-横杆;4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墙体1上设有无线面板11,无线面板11安装在保护装置2内,保护装置2和无线面板11与墙体1平行,通过保护装置2将无线面板11安装在墙体1上,保护装置2全包裹无线面板11,防尘防水,同时,在需要更换无线面板11,保护装置2可以便捷的进行拆卸,完成对无线面板11的更换,如图4所示,在无线面板11的一侧设置智能控制箱3,对无线面板11进行智能控制。

如图1所示,无线面板11上设置发射线圈12,发射线圈12环形盘绕在无线面板11上,使得发射线圈12的在无线面板11上的占有面积达到最高,信号的扩散效果更佳,发射线圈12下端连接连接片20,连接片20与电源连接,防止由于电源损坏后导致发射线圈12损坏,进而增加维修成本。

如图2所示,保护罩23靠近地面的一端设置防水胶条26,对保护罩23内部的无线面板11进一步防水防尘处理。

如图2所示,在保护罩23上设置把手231,可以更方便的拆卸保护罩23。

如图2和图3所示,保护装置2包括的保护底座21,固定在墙体1上,且与墙体水平设置,无线面板11固定在保护装置2内,使得保护装置2可以更好的保护无线面板11收到损害,贯穿保护底座21远离地面的一端设置方槽22,相对方槽22中设置卡扣组件4,通过卡扣组件4来装卸保护装置2,使得装卸无线面板11更加便捷。

如图3所示,卡扣组件4包括连接于卡块41的横杆42,弹簧25套设于横杆42外,且卡块41靠近无线面板11的一端延伸至卡孔24,从而向外拉动横杆42,弹簧25压缩,卡块41退出卡孔24。

如图3所示,横杆42外端连接有直径大于横杆42的限位块43,限位块43至卡孔24距离横杆42最远端的垂直距离大于该侧方槽22内侧壁至卡孔24的垂直距离,从而限位块43不影响横杆42伸入卡孔24内。当横杆42位于卡孔24内,限位块43贴合方槽22内壁,从而限位块43有限防止雨水从横杆42与卡孔24的滑移连接端渗入。

如图4所示,所述智能控制箱设置智能控制端,对无线面进行智能控制,智能控制端包括的数据采集模块31,用于数据采集;数据自检模块32,用于数据智能自检;ai智能控制模块33,用于智能控制数据;远程数据交换模块34,用于数据交换;漏电保护35,用于漏电处理;供电电压调节模块36,用于调节电压,对无线线圈智能控制,使得操作更加智能,便捷。

工作过程:安装过程中,将保护底座21固定墙体1上,无线面板11固定在保护底座21上,拉伸限位块43,继而压缩弹簧25,将保护罩23推入保护底座21上,松开限位块43,卡块41完全卡入卡孔24后,弹簧25驱动卡块41卡于卡孔24内,卡块41固定在卡孔24中,更换无线面板11更加便捷,同时,有效防止雨水腐蚀无线面板11。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