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微型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9985发布日期:2019-12-17 21:29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防尘微型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尘微型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型直流电机大都通过散热孔的形式进行散热,而散热孔的存在,使得灰尘容易进入到电机内部,对电机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尘微型直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两个定子,所述定子之间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壳体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呈筒状,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环状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环绕所述第一壳体且垂直所述第一壳体的轴线设置,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集尘腔,所述集尘腔包括若干相间设置的第一集尘腔和第二集尘腔,所述第二集尘腔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第一集尘腔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集尘腔内。

电机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壳体上的第一散热孔进入到第二集尘腔中,然后经由散热片与第二壳体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一集尘腔中,再经由第二散热孔散出,可以达到有效散热的目的;同时,电机本体外部的灰尘通过第二散热孔进入到第二壳体的内部后,由于第二壳体内部没有空气流动或者空气流动的幅度非常小,因此灰尘会直接掉落在第一集尘腔中,而不会进入到第二集尘腔,更不会通过第一散热孔进入到第一壳体的内部,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

另外,设置在第一壳体外的散热片有效地增加了第一壳体的散热面积,进而提高了电机本体的散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环和下环,所述上环和下环以所述第一壳体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为分界面,所述上环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下环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相抵,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的下方的第二壳体对应所述第二集尘腔设置有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三散热孔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集尘腔内。

其中散热片与第二壳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05-0.15mm。

一般来说灰尘只会由经由电机本体的上方落入到电机本体内,而不会经由下方进入到电机本体内,因此灰尘不会经由第一壳体下方的第二散热孔进入到第二壳体内,在灰尘经由第二壳体上方的第二散热孔进入到第一集尘腔后,灰尘会沿着第一集尘腔的底部滑落,直至从第二壳体下方的第三散热孔滑出,避免灰尘堆积在第一集尘腔中,影响电机本体的散热效果,同时掉落出第二壳体的灰尘能带走第二壳体内的部分热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散热片一体成型设置。

一体成型的结构使得电机本体内部的热量能更好地被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散热片传递除去,散热效果更好。

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散热片的材质优选为铝合金。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尘腔的内表面设置有粘灰层。

沾灰层能及时粘住进入到第一集尘腔内的灰尘,避免灰尘逸至第二集尘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粘灰层为不干胶层。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壳体上的第一散热孔进入到第二集尘腔中,然后经由散热片与第二壳体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一集尘腔中,再经由第二散热孔散出,可以达到有效散热的目的;同时,电机本体外部的灰尘通过第二散热孔进入到第二壳体的内部后,由于第二壳体内部没有空气流动或者空气流动的幅度非常小,因此灰尘会直接掉落在第一集尘腔中,而不会进入到第二集尘腔,更不会通过第一散热孔进入到第一壳体的内部,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

另外,设置在第一壳体外的散热片有效地增加了第一壳体的散热面积,进而提高了电机本体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尘微型直流电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尘微型直流电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尘微型直流电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机本体,11-第一壳体,12-定子,13-转子,14-转轴,15-散热片,16-第一散热孔,2-第二壳体,21-第一集尘腔,22-第二集尘腔,23-第二散热孔,24-第三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一种防尘微型直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所述电机本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壁的两个定子12,所述定子12之间设置有转子13,所述转子13通过转轴14与所述第一壳体11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呈筒状,所述第二壳体2与所述第一壳体11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壳体2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壁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壳体1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环状散热片15,所述散热片15环绕所述第一壳体11且垂直所述第一壳体11的轴线设置,所述散热片15之间形成集尘腔,所述集尘腔包括若干相间设置的第一集尘腔21和第二集尘腔22,所述第二集尘腔2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孔16,所述第二壳体2对应所述第一集尘腔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孔23,所述第二散热孔23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集尘腔21内。

电机本体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壳体11上的第一散热孔16进入到第二集尘腔22中,然后经由散热片15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一集尘腔21中,再经由第二散热孔23散出,可以达到有效散热的目的;同时,电机本体1外部的灰尘通过第二散热孔23进入到第二壳体2的内部后,由于第二壳体2内部没有空气流动或者空气流动的幅度非常小,因此灰尘会直接掉落在第一集尘腔21中,而不会进入到第二集尘腔22,更不会通过第一散热孔16进入到第一壳体11的内部,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

另外,设置在第一壳体11外的散热片15有效地增加了第一壳体11的散热面积,进而提高了电机本体1的散热效率。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散热片15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环和下环,所述上环和下环以所述第一壳体11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为分界面,所述上环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下环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壁相抵,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的下方的第二壳体2对应所述第二集尘腔22设置有第三散热孔24,所述第三散热孔24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集尘腔22内。

其中散热片15与第二壳体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05-0.15mm。

一般来说灰尘只会由经由电机本体1的上方落入到电机本体1内,而不会经由下方进入到电机本体1内,因此灰尘不会经由第一壳体11下方的第二散热孔23进入到第二壳体2内,在灰尘经由第二壳体2上方的第二散热孔23进入到第一集尘腔21后,灰尘会沿着第一集尘腔21的底部滑落,直至从第二壳体2下方的第三散热孔24滑出,避免灰尘堆积在第一集尘腔21中,影响电机本体1的散热效果,同时掉落出第二壳体2的灰尘能带走第二壳体2内的部分热量。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2和散热片15一体成型设置。

一体成型的结构使得电机本体1内部的热量能更好地被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2和散热片15传递除去,散热效果更好。

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2和散热片15的材质优选为铝合金。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集尘腔21的内表面设置有粘灰层。

沾灰层能及时粘住进入到第一集尘腔21内的灰尘,避免灰尘逸至第二集尘腔22中。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粘灰层为不干胶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