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5669发布日期:2019-09-03 19:4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绝缘、电气设备防误及配电带电作业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电力设备停电检修、设置安全措施过程中和带电部分只有闸刀做断开点的母线或线路闸刀的动触头刀刃上需要设置绝缘罩用于防误合闸刀,传统的安全防误装置为绝缘罩,但是由于该绝缘罩厚重,操作不当极易对闸刀刀刃机械结构造成变形,导致闸刀合不到位形成的紧急缺陷,因此需要一种轻便的防误合闸刀措施。

变电站中其他需要进行防误安全措施的部位:二次保护屏上的屏顶小母线部分停电检修,相邻带电小母线需要做安全防误措施;各电气设备之间带电连接线排、导线需要做安全防误措施;接地线悬挂电的线排、导线裸露部位需要做遮蔽措施。上述需要做遮蔽措施的地方均采用红布做遮罩,但是红布布置比较繁琐,适型性差,容易脱落,不具备安全隔离的作用。

DL/T803-2002《带电作业用绝缘毯》是电力行业标准。配电网(十千伏及以下)带电作业的屏蔽用工具为绝缘毯,但是对导线或电缆使用的防潮绝缘毯只能达到屏蔽带电部分的作用,绝缘等级达不到对人身安全的要求;并且包覆导体适型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绝缘性良好、并且包覆导体适型性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投资小,同时具有隔离效果,不仅能防止误合闸刀的问题,还能有效防止由于绝缘罩厚重,操作不当对闸刀刀刃机械结构造成变形的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包括充气阀门、充气室薄膜、多组气室、多组尼龙共挤气阀膜、防潮绝缘毯、多组气室纵向连接管、多组放气阀门、多组拉环、密封胶和六组粘扣,所述充气室薄膜内设置有密闭的空腔,所述充气阀门与充气室薄膜连通,所述多组尼龙共挤气阀膜均匀分布在充气室薄膜底部,并且多组尼龙共挤气阀膜均与充气室薄膜内的空腔连通,所述多组充气室薄膜分别与多组气室纵向连接管连通,所述多组气室纵向连接管分别与多组气室连通,并且纵向气室之间由同一气室纵向连接管联通,所述充气室薄膜和多组气室均通过密封胶粘贴固定在防潮绝缘毯顶部,所述多组放气阀门分别与位于后端的气室顶部连通,所述多组拉环分别安装在位于后端的气室顶部,所述六组粘扣分别安装在防潮绝缘毯底部两侧前半区域、中央区域和后半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所述多组气室上表面宽度大于下表面的宽度,并且多组气室充气后切面为扇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所述多组气室均为双层结构,所述多组气室内层均为涂有防潮剂的薄膜,所述多组气室外层均为绝缘树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所述防潮绝缘毯的绝缘等级为二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所述多组气室充气后的厚度均不小于1.5c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所述多组气室充气后,任意两组气室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气室充气后,在空气压力作用下各横向气室切面紧密排列成圆环结构,对导电部位进行紧密的包覆使之与外界可靠隔离,在内部空气压力作用下气室具备一定的抗外界压力强度,承受外力使绝缘体外层压缩深度在5毫米之内形变,这样就能保证空气气室绝缘强度在20千伏左右,从而保证了人体触碰遮蔽导体部位上时不会导致触电,可以有效的对内外干燥和潮湿的空气进行隔离,使绝缘毯防潮和绝缘效果更佳,当气室充气后,任意两组气室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5mm,可靠保证了防潮绝缘毯与被包覆导体的适型性要求,从而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绝缘性良好、并且包覆导体适型性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投资小,同时具有隔离效果,不仅能防止误合闸刀的问题,还能有效防止由于绝缘罩厚重,操作不当对闸刀刀刃机械结构造成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潮绝缘毯和六组粘扣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空气走向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气阀门;2、充气室薄膜;3、气室;4、尼龙共挤气阀膜;5、防潮绝缘毯;6、气室纵向连接管;7、放气阀门;8、拉环;9、密封胶;10、粘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包括充气阀门1、充气室薄膜2、多组气室3、多组尼龙共挤气阀膜4、防潮绝缘毯5、多组气室纵向连接管6、多组放气阀门7、多组拉环8、密封胶9和六组粘扣10,充气室薄膜2内设置有密闭的空腔,充气阀门1与充气室薄膜2连通,多组尼龙共挤气阀膜4均匀分布在充气室薄膜2底部,并且多组尼龙共挤气阀膜4均与充气室薄膜2内的空腔连通,多组充气室薄膜2分别与多组气室纵向连接管6连通,多组气室纵向连接管6分别与多组气室3连通,并且纵向气室3之间由同一气室纵向连接管6联通,充气室薄膜2和多组气室3均通过密封胶9粘贴固定在防潮绝缘毯5顶部,多组放气阀门7分别与位于后端的气室3顶部连通,多组拉环8分别安装在位于后端的气室3顶部,六组粘扣10分别安装在防潮绝缘毯5底部两侧前半区域、中央区域和后半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多组气室3上表面宽度大于下表面的宽度,并且多组气室3充气后切面为扇形结构;当气室充气后,在空气压力作用下各横向气室切面紧密排列成圆环结构,对导电部位进行紧密的包覆使之与外界可靠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多组气室3均为双层结构,多组气室3内层均为涂有防潮剂的薄膜,多组气室3外层均为绝缘树脂;对内外干燥和潮湿的空气进行隔离,使绝缘毯防潮和绝缘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防潮绝缘毯5的绝缘等级为二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多组气室3充气后的厚度均不小于1.5cm;以十千伏导线为进行说明,气室充气后厚度不小于1.5厘米,并视被屏蔽电压等级进行调整,在内部空气压力作用下气室具备一定的抗外界压力强度,承受外力使绝缘体外层压缩深度在5毫米之内形变,这样就能保证空气气室绝缘强度在20千伏左右,从而保证了人体触碰遮蔽导体部位上时不会导致触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多组气室3充气后,任意两组气室3之间的间距均不大于5mm;可靠保证了防潮绝缘毯与被包覆导体的适型性要求。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设备电气连接导体的充气柱绝缘毯,其在使用时,由滤水式电动或手动充气泵A进行充气,空气沿a路径进入橡胶气管A1,再到充气嘴A2,充气嘴A2能扣入充气阀门1中;空气进入充气室薄膜2密闭的气室内沿b方向运动,当压力达到尼龙共挤气阀膜4的开阀值后,空气进入纵向连接管,并由于气室之间通过气室纵向连接管6联通,空气沿c路径对各气室进行充气,由于各放气阀门7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充气泵A会不断的对各气室进行充气直到所有气室充满空气,当气室内空气达到一定压力充气嘴A2会自动弹落,所有的尼龙共挤气阀膜4受到挤压使自身气道关闭,保证空气存储在所有气室中,由于气室充气后形状为扇形结构,当其充满空气后使各气室首尾相连,自然形成了圆环状,并将防潮绝缘毯覆盖包裹在导线C(铜排、铝排、铝绞线、电缆等)上,将六组粘扣两两相互粘贴,用于防潮绝缘毯铺设后的临时固定;当需要将其拆卸下来,需要使用放气管D插入放气阀门7中,打开内置的气门芯,空气沿d路径排出气室,横向气室间压力消失,通过拉钩类绝缘杆勾拉8拉环使防潮绝缘毯上的六组粘扣分离,并使防潮绝缘毯脱离导线C。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