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5739发布日期:2019-11-25 23:0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功补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



背景技术:

静止无功发生器,英文描述为:staticvargenerator,简称为svg。静止无功发生器是将自换相桥式电路通过电抗器或者直接并联到电网上,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相位和幅值,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使该电路吸收或者发出满足要求的无功功率,实现动态无功补偿的目的。

在现有技术中,户外35kv直挂式svg一般采用室外集装箱布置的方式,无需盖房屋,土建成本低,现场施工简单、方便。由于现有35kv直挂式svg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而且受限于集装箱的运输尺寸(考虑到道路运输,一般集装箱长度尺寸不超过40英尺(12.2米))和安规距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导致整个svg需要2台或以上的集装箱,从而产生以下问题:1、集装箱占地面积大、成本高;2、由于svg的功率单元模块、软起接触器以及控制模块分别位于不同的集装箱中,导致各个模块之间的走线错综复杂,布线工作量大、线缆成本高(尤其是功率线缆);3、因为svg中的控制线缆为光纤线缆,光纤线缆对附近的环境要求较高,一旦光纤线缆处于潮湿多尘的环境中会影响光纤的可靠性;4、光纤线缆过长会影响光纤的可靠性,进而影响svg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通过在框架上设有一散热风道,使其快速散热,从而能够大大减小箱体的体积,使得其结构紧凑,因此能够降低箱体和线缆的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包括箱体、功率单元模块、框架以及风机,所述框架设置在箱体内,所述功率单元模块设置在框架上,所述风机设置在箱体上;其中,所述框架上设有散热风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风道和散热通孔连通,所述散热通孔和风机的进风道连通。

其中,所述框架包括第一子框架和第二子框架,所述散热风道位于第一子框架和第二子框架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子框架侧壁上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二子框架侧壁上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两侧分别设有连接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框架底部设有连接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的第五隔板,所述第一子框架的顶部设有第六隔板,所述第二子框架顶部设有第七隔板,所述第六隔板和箱体顶部之间设有第八隔板,所述第七隔板和箱体顶部之间设有第九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第五隔板、第六隔板、第七隔板、第八隔板、第九隔板以及箱体的顶部共同形成散热风道。

其中,所述风机包括风机主体和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进风道和出风道,所述风机主体设置在进风道上。

其中,所述风机主体和出风道之间设有阻流板。

其中,所述阻流板包括第一阻流板和第二阻流板,所述第一阻流板设置在外壳的底部,所述第二阻流板设置在外壳的顶部。

其中,所述第一阻流板和出风道之间设有泄水孔。

其中,所述外壳上设有向内凹陷的连接部,所述风机还包括适配所述连接部的防水凸起,所述防水凸起和连接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防水凸起的高度要高于外壳外表面的高度。

其中,所述箱体内设有多个空间相互隔开的舱室,所述功率单元模块、软起接触器以及控制模块分别位于不同的舱室内。

其中,所述箱体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隔舱板,所述箱体宽度方向上设有第二隔舱板;所述第一隔舱板和第二隔舱板连接,从而形成第一舱室、第二舱室以及第三舱室;其中,所述功率单元模块设置在第一舱室内,所述软起接触器设置在第二舱室内,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第三舱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不再采用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静止无功发生器,而是在框架上设置一散热风道,通过散热风道能够将功率单元模块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到外界,从而保证功率单元模块的温度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该结构设计巧妙,可以避免功率单元模块因散热而导致箱体体积大的问题,从而大大减小了箱体的体积,使得一个箱体即可装下整个svg,不仅提高了箱体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成本;而且还降低了布线的难度,缩短了线缆的连接距离,从而提高了svg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静止无功发生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风机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风机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风机底部向上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正视图。

10、静止无功发生器;1、箱体;11、第一隔舱板;12、第二隔舱板;13、第一舱室;14、第二舱室;15、第三舱室;16、散热通孔;17、第一端面;171、门板;1711、百叶窗;172、百叶窗;18、第二端面;2、功率单元模块;3、软起接触器;4、框架;41、第一子框架;42、第二子框架;5、散热风道;51、第一隔板;52、第二隔板;53、第三隔板;54、第四隔板;55、第五隔板;56、第六隔板;57、第七隔板;58、第八隔板;59、第九隔板;6、风机;61、风机主体;62、外壳;621、进风道;622、出风道;623、第一阻流板;624、第二阻流板;625、连接部;626、过线孔;63、防水凸起;631、凸缘;64、百叶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静止无功发生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静止无功发生器10包括箱体1、功率单元模块2、控制模块(图未示出)、软起接触器3以及框架4,功率单元模块2设置在框架4上。如图中所示,箱体1内设有第一隔舱板11和第二隔舱板12,第一隔舱板11沿箱体1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隔舱板12沿箱体1宽度方向设置,第一隔舱板11一端和箱体1的侧壁连接,另一端和第二隔舱板12连接。通过第一隔舱板11和第二隔舱板12从而将箱体1隔成三个舱室,分别为第一舱室13、第二舱室14以及第三舱室15,其中,框架4和功率单元模块2设置在第一舱室13内,控制模块设置在第二舱室14内,软起接触器3设置在第三舱室15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箱体1限定为集装箱。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框架4的数量限定为三个,可以了解,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框架4的数量并局限于三个,具体根据实际的需求而定。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剖视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框架4包括第一子框架41和第二子框架42,第一子框架41和第二子框架42之间设有散热风道5,箱体1顶部开设有散热通孔16,散热风道5和散热通孔16连通。通过背靠背的方式将功率单元模块2设置在框架4上,可以使箱体1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减小箱体1的体积。

如图中所示,第一子框架41侧壁上设有第一隔板51,第二子框架42侧壁上设有第二隔板52,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相对设置,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两侧分别设有连接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的第三隔板53和第四隔板54,框架4底部设有连接第一隔板51、第二隔板52、第三隔板53以及第四隔板54的第五隔板55,第一子框架41的顶部设有第六隔板56,第二子框架42的顶部设有第七隔板57,第六隔板56和箱体1顶部之间设有第八隔板58,第七隔板57和箱体1顶部之间设有第九隔板59,第一隔板51、第二隔板52、第三隔板53、第四隔板54、第五隔板55、第六隔板56、第七隔板57、第八隔板58、第九隔板59以及箱体1的顶部共同形成散热风道5。该结构设计巧妙,不仅可以满足功率单元模块2和箱体1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而且还可以避免使用成本较高的王子梁绝缘型材,从而降低了成本。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散热风道5限定为t字形结构,可以了解,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散热风道5并不局限于t字形结构。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风机的爆炸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静止无功发生器10还包括风机6,风机6设置在箱体1顶部的外表面上,风机6包括风机主体61和外壳62,外壳62包括进风道621和出风道622,风机主体61设置在进风道621上,进风道621和散热通孔16连通。启动风机6,可以将功率单元模块2产生的热量依次沿散热风道5、散热通孔16、进风道621以及出风道622迅速散发到外界,从而保证功率单元模块2的温度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风机的剖视图。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风机主体61和出风道622之间设有第一阻流板623和第二阻流板624,第一阻流板623垂直设置在外壳62的底部,第二阻流板624倾斜设置在外壳62的顶部。通过第一阻流板623和第二阻流板624可以防止雨水进入风机主体61,使得雨水无法从风机主体61进入箱体1内,从而提高了风机6的防水性。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阻流板623和出风道622之间设有泄水孔(图未示出),可以将第一阻流板623和第二阻流板624阻挡的雨水迅速排放到外界,从而防止雨水积存过多而没过第一阻流板623进入风机主体61,因此能够提高风机6的防水性。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风机底部向上的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外壳62上设有向内凹陷的连接部625,风机6还包括适配连接部625的防水凸起63,防水凸起63的四周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631,凸缘631上开设有通孔,连接部625上开设有螺纹孔,将螺钉穿过通孔和螺纹孔,从而将防水凸起63固定到连接部625上。可以了解,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水凸起63采用满焊的方式固定到箱体1的散热通孔16处,并且防水凸起63的高度要高于外壳62外表面的高度,从而防止雨水没过防水凸起63和外壳62的连接处进入箱体1内,因此能够提高风机6的防水性。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出风道622处设有百叶窗64,百叶窗64可以将大部分雨水阻挡在出风道622的外部,从而能够提高风机6的防水性。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外壳62上开设有过线孔626,过线孔626临近进风道621设置。风机主体61通过过线孔626和箱体1内的电源电性连接,从而提高了风机6的防水性和美观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舱室15设有软起接触器3、软起电阻、霍尔电流传感器、高压电缆夹、绝缘子以及底座,软起接触器3包括输入铜排和输出铜排。其中,底座安装在箱体1的底部,软起接触器3安装在底座的上方,霍尔电流传感器和高压电缆夹分别安装在底座侧面,并且高压电缆夹位于霍尔电流传感器的上方,绝缘子安装在箱体1的内壁上,软起电阻通过绝缘板固定在绝缘子上,输入铜排和软起电阻之间通过连接铜排连接。软起电阻为室内常规标准型波纹电阻,通过并联或者串联若干个软起电阻从而达到所需功率值和电阻值的要求。软起电阻为独立安装的abc三相结构,并且分别与软起接触器3的abc三相对应起来。从外部进来的电缆先经过霍尔电流传感器,再经过高压电缆夹固定,最后接到软起接触器3的输入铜排上。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静止无功发生器10的正视图。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舱室13的第一端面17和第二端面18上设有门板171,门板171上设有百叶窗1711,百叶窗1711内设有防尘网。通过第一端面17和第二端面18上的门板171,从而方便用户维护箱体1内的功率单元模块2。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舱室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设有百叶窗,百叶窗上设有防尘网,第一舱室的第三端面上设有门板,从而方便用户维护箱体内的功率单元模块。该结构不仅能够降低箱体的成本,还能够提高箱体的强度和刚度。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舱室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为波纹板结构,第一舱室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第一舱室的第三端面设有门板,从而方便用户维护箱体内的功率单元模块。该结构能够降低箱体的成本,提高箱体的强度和刚度;而且通过从箱体底部进风,能够起到防尘防湿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