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插接式防水的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4199发布日期:2019-08-21 00:0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插接式防水的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插接式防水的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伏面板组件搭棚中,不同厂家组件边框基本是相同的形式,因此组件与组件在长边之间的拼接也基本靠压码或者压板的形式来固定,底下与龙骨的连接靠密封胶条或者打密封胶的形式来防水,而组件的短边一般不需要压码,因此短边直接拼在一起打密封胶防水即可;但是这样导致的问题是,密封胶在日晒雨淋后容易老化,从而引起组件与组件的边框连接处漏水,导致了整体棚架的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机械插接式防水的光伏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械插接式防水的光伏系统,所述机械插接式防水的光伏系统包括若干条平行设置的主梁组件、设于两条相邻设置的主梁组件之间的若干块相互连接的光伏面板组件、设于主梁组件与光伏面板组件之间的密封条,所述光伏面板组件包括双玻面板、围绕双玻面板四边依次首尾相连的左边框、前边框、右边框、后边框,两条相邻设置的主梁组件之间的任意一块光伏面板组件的后边框与位于其后方的光伏面板组件的前边框插接式连接;所述主梁组件的两侧均设有装配槽,所述任一块光伏面板组件的左边框和右边框、前边框和后边框的左端和右端插接于在侧的主梁组件的装配槽内,所述密封条设于装配槽内且位于双波面板上下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前边框包括设有第一插接槽的第一主体、由第一插接槽的上壁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部、设于第一连接部下表面的两块第一插接板;所述后边框包括设有第二插接槽的第二主体、由第二插接槽的下壁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设于第二连接部上表面的第二插接板、由连接部最后端向下延伸形成的对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长度适配。

所述左边框为设有第三插接槽的第三主体,所述右边框为设有第四插接槽的第四主体。

所述双波面板的四边分别插接于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第三插接槽、第四插接槽内。

所述主梁组件包括主横梁、设于主横梁上方的压板,所述主横梁中部设有向上延伸的间隔部,所述压板压设于间隔部上方与间隔部固定连接并使主梁组件两侧形成插接光伏面板组件的装配槽;主梁组件每侧的装配槽内设有两条密封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插接槽的下表面、第二主体的第二插接槽的下表面、第三主体的第三插接槽的下表面、第四主体的第四插接槽的下表面均设有加强部,所述主横梁底部均布有若干块与加强部适配的胶垫,当光伏面板组件的左边框和右边框、前边框和后边框的左端和右端插接于在侧的主梁组件的装配槽内时,加强部压设于胶垫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左边框与右边框的长度相同且略大于所在侧的双玻面板的边长,前边框与后边框的长度也相同且略大于所在侧的双玻面板的边长;左边框与右边框的两端都设有45°面;所述前边框的第一主体和后边框的第二主体两端设有45°切面,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保持不变,当左边框、右边开、前边框、后边框与双玻面板连接时,左边框前后端的切面分别与前边框和后边框左端的切面对接,右边框前后端的切面分别与前边框和后边框右端的切面对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插接板的数量为两条,两条第二插接板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与两条第一插接板的内壁之间的距离适配,所述两第一插接板的内壁设有第一卡扣,所述两第二插接板的外壁设有与第一卡扣适配的第一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板下表面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板,当压板压设于间隔部上方时,第一定位板与间隔部侧壁压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横梁两侧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对称的设于间隔部两侧,所述压板两侧设有与第一定位槽对应的第二定位槽,所述装配槽内的两条密封条分别置于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板上设有第三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板上方设有截面为U型的饰盖,所述压板两侧向上延伸有两凸壁,所述饰盖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凸壁外侧设有与所在侧的第二卡扣适配的第二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饰盖的两侧壁上设有位于第二卡扣上方且与凸壁适配的第二定位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插接式防水的光伏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插接式防水的光伏系统,主梁组件与光伏面板组件、光伏面板组件与光伏面板组件之间全靠机械式插接拼接,可以省去边压码和中压码的连接,又能在防水的同时省去打密封胶的步骤,使安装更为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插接式防水的光伏系统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主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中主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饰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光伏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前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前边框的剖面图;

图9为图6中后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后边框的剖面图;

图11为图6中右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右边框的剖面图;

图13为图6中左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左边框的剖面图;

图15为双玻面板与左边框和右边框插接示意图;

图16为双玻面板与前边框和后边框的插接示意图;

图17为相邻的两块光伏面板组件连接时,前边框与后边框的插接示意图;

图18为光伏面板组件与主梁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主梁组件、11.主横梁、111.间隔部、112.第一定位槽、12.压板、121.第一定位板、122.第二定位槽、123.第三定位槽、124.凸壁、125.第二卡块、13.胶垫、14.饰盖、141.第二卡扣、142.第二定位板、2.光伏面板组件、21.双玻面板、22.左边框、221.第三主体、2211.第三插接槽、23.前边框、231.第一主体、2311.第一插接槽、2312.加强部、232.第一连接部、233.第一插接板、2331.第一卡扣、24.右边框、241.第四主体、2411.第四插接槽、25.后边框、251.第二主体、2511.第二插接槽、252.第二连接部、253.第二插接板、2531.第一卡块、254.对接部、3.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功能的实现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14所示,一种机械插接式防水的光伏系统,所述机械插接式防水的光伏系统包括若干条平行设置的主梁组件1、设于两条相邻设置的主梁组件1之间的若干块相互连接的光伏面板组件2、设于主梁组件1与光伏面板组件2之间的密封条3,所述光伏面板组件2包括双玻面板21、围绕双玻面板21四边依次首尾相连的左边框22、前边框23、右边框24、后边框25。

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前边框23包括设有第一插接槽2311的第一主体231、由第一插接槽2311的上壁向前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部232、设于第一连接部232下表面的两块第一插接板233;所述后边框25包括设有第二插接槽2511的第二主体251、由第二插接槽2511的下壁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252、设于第二连接部252上表面的第二插接板253、由连接部最后端向下延伸形成的对接部254,所述第一连接部232与第二连接部252的长度适配。

如图11至图14所示,所述左边框22为设有第三插接槽2211的第三主体221,所述右边框24为设有第四插接槽2411的第四主体241。

所述双波面板的四边分别插接于第一插接槽2311、第二插接槽2511、第三插接槽2211、第四插接槽2411内。

如图2所示,所述主梁组件1包括主横梁11、设于主横梁11上方的压板12,所述主横梁11中部设有向上延伸的间隔部111,所述压板12压设于间隔部111上方与间隔部111固定连接并使主梁组件1两侧形成插接光伏面板组件2的装配槽;主梁组件1每侧的装配槽内设有两条密封条3。

优选地,如图8、图10、图12、图14所示,所述第一主体231的第一插接槽2311的下表面、第二主体251的第二插接槽2511的下表面、第三主体221的第三插接槽2211的下表面、第四主体241的第四插接槽2411的下表面均设有加强部2312,如图2所示,所述主横梁11底部均布有若干块与加强部2312适配的胶垫13,如图18所示,当光伏面板组件2的左边框22和右边框24、前边框23和后边框25的左端和右端插接于在侧的主梁组件1的装配槽内时,加强部2312压设于胶垫13上;可以使光伏面板组件2与主梁组件1的连接关系更稳定;为了减轻整个光伏面板组件2的重量,所述加强部2312为中空结构。

优选地,如图6、图7、图9、图11、图13所示,左边框22与右边框24的长度相同且略大于所在侧的双玻面板21的边长,前边框23与后边框25的长度也相同且略大于所在侧的双玻面板21的边长;左边框22与右边框24的两端都设有45°面;所述前边框23的第一主体231和后边框25的第二主体251两端设有45°切面,第一连接部232和第二连接部252保持不变,当左边框22、右边开、前边框23、后边框25与双玻面板21连接时,左边框22前后端的切面分别与前边框23和后边框25左端的切面对接,右边框24前后端的切面分别与前边框23和后边框25右端的切面对接;双玻面板21被首尾相连的左边框22、前边框23、右边框24、后边框25包围,不仅使光伏面板组件2与主梁组件1的密封严密,还可以使光伏面板组件2之间密封严密。

优选地,如图8、图10所示,第二插接板253的数量为两条,两条第二插接板253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与两条第一插接板233的内壁之间的距离适配,所述两第一插接板233的内壁设有第一卡扣2331,所述两第二插接板253的外壁设有与第一卡扣2331适配的第一卡块2531;当第二卡接板卡入两第一卡接板之间时,第一卡扣2331与第一卡块2531卡接;使光伏面板组件2之间连接牢固。

优选地,如图2、图4所示,压板12下表面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板121,当压板12压设于间隔部111上方时,第一定位板121与间隔部111侧壁压接;第一定位板121可以起到定位作用,使压板12的中线与间隔部111的中线重合;保证压板12左右对称的设于主横梁11的间隔部111上方。

优选地,如图2、图3、图4所示,主横梁11两侧设有第一定位槽112,所述第一定位槽112对称的设于间隔部111两侧,所述压板12两侧设有与第一定位槽112对应的第二定位槽122,所述装配槽内的两条密封条3分别置于第一定位槽112和第二定位槽122内;组装光伏系统时,可以先将密封条3置于第一定位槽112和第二定位槽122内,在光伏面板组件2与主梁组件1插接时;可以避免密封条3发生移动。

优选地,如图4所示,压板12上设有第三定位槽123;当压板12与主横梁11的间隔部111固定连接时,第三定位槽123可以用来为固定压板12的连接件定位。

优选地,如图2、图4、图5所示,压板12上方设有截面为U型的饰盖14,所述压板12两侧向上延伸有两凸壁124,所述饰盖14的两侧壁上设有第二卡扣141,所述凸壁124外侧设有与所在侧的第二卡扣141适配的第二卡块125;可以直接将U型饰盖14扣设与压板12两侧,使凸壁124上的第二卡块125与U型饰盖14两侧壁的第二卡扣141扣合。

优选地,如图2、图4、图5所示,饰盖14的两侧壁上设有位于第二卡扣141上方且与凸壁124适配的第二定位板142;第二定位板142位于第二卡扣141上方;饰盖14扣接到压板12上方时,压板12两侧的凸壁124与第二定位板142抵压;第二定位板142和第二卡扣141对压板12限位,可以使饰盖14与压板12连接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插接式防水的光伏系统的组装方式为:

一、组装光伏面板组件2:如图15、图16所示,将双玻面板21的四边分别卡接到前边框23的第一卡接槽、后边框25的第二卡接槽、左边框22的第三卡接槽和后边框25的第四卡接槽内;并使左边框22前后端的切面分别与前边框23和后边框25左端的切面对接,右边框24前后端的切面分别与前边框23和后边框25右端的切面对接;双玻面板21被首尾相连的左边框22、前边框23、右边框24、后边框25包围。

二、组装主梁组件1:如图2所示,在主横梁11两侧的第一定位槽112内装入密封条3,在压板12两侧的第二定位槽122内装入密封条3;然后将将压板12置于主横梁11的间隔部111上方并使第一定位板121与间隔部111一侧的侧壁压接;在第三定位槽123内装入连接件使压板12与间隔部111固接后,将饰盖14扣接到压板12上并使压板12两侧的凸壁124与第二定位板142抵压同时第二卡扣141与第二卡块125卡接;之后在装配槽的底部均匀的设置若干块胶垫13。

三、将光伏面板组件2与主梁组件1卡接在一起:如图18所示,任一块光伏面板组件2与两侧的主梁组件1连接时,光伏面板组件2的左边框22和右边框24、前边框23和后边框25的左端和右端插接于在侧的主梁组件1的装配槽内,并使加强部2312压设于装配槽内的胶垫13上,装配槽内的密封条3置于双玻面板21上下表面并与对应侧的边框密封连接。

四、将若干块光伏面板连接:如图17所示,将相邻两块光伏面板组件2连接时,将位于前方的光伏面板组件2的后边框25两条第二插接板253插接于位于后方的光伏面板组件2的前边框23的两块第一插接板233中间使第一插接板233上的第一卡扣2331与第二插接板253上的第一卡块2531卡接,同时,第一连接部232上远离第一主体231一侧的第一插接板233插接在第二连接部252上靠近第二主体251一侧的第二插接板253与第二主体251侧壁之间,第一主体231靠设于对接部254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