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失压跳闸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7913发布日期:2019-11-05 23:58阅读:1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失压跳闸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开关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压开关柜真空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失压跳闸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高压开关柜使用的真空断路器控制回路没有欠压脱扣线圈,在特殊情况下,当高压开关柜出现一、二次交流电源同时消失时,此时断路器必须跳闸,以防止一次电源恢复后电机直接起动,对工作人员和设备造成意外的伤害。但是交流控制的高压开关柜二次失压跳闸电源,现有技术是采用电容、电阻、二极管,这些散件可靠性差,而且缺少必要的延时,不能防止二次电源短时停电或电压波动引起不必要的意外停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高压开关柜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开关柜在交流控制回路失压的情况下能可靠分断真空断路器的失压跳闸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失压跳闸保护装置,用于高压开关柜、高压电机柜或高压启动柜,包括含第一二次失压跳闸电源、第一继电器的高压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次失压跳闸电源包括开关电源和由555芯片与外围元器件构成的延时控制电路;所述开关电源进线一侧次接AC220V,二次侧输出12V,并与延时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延时控制电路的输出控制端与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开关电源的工作电压85V-260V。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延时控制电路包括555芯片、第一、第二电阻、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电容、第一、第二二极管、第二继电器、三极管、变压器和整流桥;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一电容串联后与第四电容并联,两端连接在开关电源的二次侧输出端上,第一电阻与第一电容之间的连接点接555芯片的2脚、6脚,第一电容的两端接延时控制电路的输出控制端、整流桥;所述555芯片的4脚、8脚接开关电源的二次侧输出正极端,1脚、5脚经第二电容接开关电源的二次侧输出负极端及地;所述第一、第二二极管、第二继电器、三极管、第三电容、第二电阻构成继电器控制电路,继电器的控制端接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高压控制回路还包括按钮开关(SB1)、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二极管、断路器(QF)、分闸线圈、第三电阻、第五电容、第二二次失压跳闸电源(PTZ -)和投切压板(2XB);所述第一继电器并联在开关电源进线一侧次AC220V上;所述按钮开关按钮开关(SB1)、第三二极管、断路器(QF)、分闸线圈串接后并联在开关电源进线一侧次AC220V上;所述第三电阻、第四二极管、第五电容串接后并联在开关电源进线一侧次AC220V上;所述第四二极管与第五电容之间的连接点与第三二极管与断路器(QF)之间的连接点之间串接第五二极管、第二二次失压跳闸电源(PTZ-)、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投切压板(2XB);所述第四二极管与第五电容之间的连接点与开关电源进线一侧次AC220V的一端之间串接第六二极管和第一二次失压跳闸电源,第一二次失压跳闸电源的输出控制端接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三极管为PNP三极管;三极管e端与开关电源的二次侧输出正极端之间并接继电器和第二二极管,b端与555芯片3脚之间串接第二电阻和第一二极管,c端接地;第三电容连接在第二电阻与第一二极管之间的连接点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集成电路及延时功能具有可靠性和选择性,能够保证高压用电设备在各种不同的交流控制电源失电情况下能够正常断开高压分断装置,保护人员安全,保护高压电动机及机械设备,改变电气控制系统的保护逻辑,实现整个控制系统的失电保护等优点,将广泛的应用于冶金、选矿、水泥、化工、火力发电等各行业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2是图1中第一二次失压跳闸电源PTZ-部分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将二次失压保护做成一装置模块,把全部功能集中到一起,并考虑增加可设置延时动作电路,用来防止二次电源短时停电或电压波动引起不必要的意外停机。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失压跳闸保护装置,用于高压开关柜、高压电机柜或高压启动柜。本实用新型包括由第一继电器KA1、按钮开关SB1、第三至第六二极管D 3、D 1、D2、1 D3、断路器QF、分闸线圈TQ、第三电阻R、第五电容C、第二二次失压跳闸电源PTZ-、投切压板2XB和第一二次失压跳闸电源PTZ-构成的高压控制回路。其中,第一继电器KA1并联在开关电源DW1进线一侧次AC220V上。按钮开关SB1、第三二极管D 3、断路器QF、分闸线圈TQ串接后并联在开关电源DW1进线一侧次AC220V上。第三电阻R、第四二极管D 1、第五电容C串接后并联在开关电源DW1进线一侧次AC220V上。第四二极管D 1与第五电容C之间的连接点与第三二极管D 3与断路器QF之间的连接点之间串接第五二极管D2、第二二次失压跳闸电源PTZ-、第一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和投切压板2XB。第四二极管D 1与第五电容C之间的连接点与开关电源DW1进线一侧次AC220V的一端之间串接第六二极管1 D3和第一二次失压跳闸电源PTZ-,第一二次失压跳闸电源PTZ-的输出控制端、接第一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第一二次失压跳闸电源PTZ-包括开关电源DW1和由555芯片与外围元器件构成的延时控制电路。开关电源DW1的工作电压85V-260V,进线一侧次接AC220V,二次侧输出12V。二延时控制电路包括555芯片、第一、第二电阻R1、R2、第一、第二至第四电容C1、C2、C3、C4、第一、第二二极管1D1、1D2、第二继电器J1、三极管P1、变压器和整流桥。开关电源DW1正极接第二二极管1D1阳极、第一电阻R1、继电器J1、第四电容C4和555芯片的4脚、8脚。第一电阻R1另一端接第一电容C1和555芯片的2脚、6脚。第一电容C1与第一继电器KA1并接。三极管P1的e端阳极接继电器J1和第二二极管1D2阴极。三极管P1阴极接地。三极管P1的b端触发极接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第一二极管1D1阴极和第三电容C3,第三电容C3另一端接地,第一二极管1D1阳极接555芯片的3脚。555芯片的 5脚接第二电容C2。555芯片的1脚、第四电容C4另一端、第一电容C1另一端与整流桥负极相连,并在第二电容C2下端接地。延时控制电路的输出控制端、与第一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连接。

工作原理是,在高压开关柜正常工作状态下,AC220V交流电源通过第三电阻R限流及第四二极管D 1给第五电容C(储能电容)充电并存储电能,第一继电器KA1的常开点闭合并接在555芯片的第2、6脚及1脚,此时555的第3脚为低电平,三极管P1为PNP三极管,处于闭合状态,第二继电器JI吸合,当控制电源AC220V交流电源失电后,第一继电器KA1触点复位,另第五电容C向小容量开关电源DW1供电,其输出12V电源,因第一继电器KA1常开触点开接在555芯片的2脚及1脚两端,经过时间TD后,TD就是单稳电路的定时时间或延时时间,它和第一电阻R1(定时电阻)和第一电容C1(定时电容)的值有关:TD=1.1R1C1;第一电容C1上电压上升到>8V时,输出3脚又翻转成Vo=O,暂稳态结束,第二继电器J1闭点延时1-3秒处于闭合状态,所以第五电容C又通电第五二极管D2及第二继电器J1触点向断路器的分闸线圈TQ供电,从而使真空断路器分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