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楼宇负荷管理调峰参数配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9467发布日期:2019-11-12 23:0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厂房楼宇负荷管理调峰参数配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厂房楼宇负荷管理调峰参数配置装置。



背景技术:

近期,我国电力负荷迅速增长,不少区域均出现了电力供需的矛盾。特别是在夏季期间,用电负荷峰值往往受到发电能力和电网安全的限制。由此,合理安排电力负荷以充分利用电能,缓解电网压力是当今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为了更好发挥厂房楼宇负荷监控职责,提高管理效率,必须具有一套完整的控制系统来支撑,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电网调峰情况的监测和控制、使得电网运行更加效率、稳定。

在现有技术中,关于上述厂房楼宇电能的负荷管理还处于空白阶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厂房楼宇负荷管理调峰参数配置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串联连接于厂房楼宇的供电总路,用于检测厂房楼宇的用电数据;

负荷峰值监控单元,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电连接,用于计算厂房楼宇的用电负荷峰值;

通信单元,与所述负荷峰值监控单元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用电负荷峰值进行调制后输出;

储能控制单元,与所述通信单元耦合,接收所述用电负荷峰值,将其与预存的用电负荷标准值比较并显示,接收用户的调峰参数配置指令,将所述指令输出至与其电连接的储能设备,从而控制储能设备进行放电。

由上,通过实时检测厂房楼宇内电器的用电负荷,以配合厂房楼宇中的储能设备的放电功能,实现对工厂用电负荷峰值的精确控制,当负荷超限时控制储能设备放电进行调峰,保证负荷峰值不超过参数限制值,从而满足用电负荷。

可选的,所述储能控制单元包括负荷峰值比较模块,以及分别与其电连接的数据接收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控制模块和控制指令输出模块,

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与所述通信单元耦合;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电负荷的标准值;

所述负荷峰值比较模块用于将所接收的用电负荷峰值与所述标准值比较;

显示控制模块用于显示比较结果,并接收用户的调峰参数配置指令;

控制指令输出模块用于将调峰参数配置指令输出至所述储能设备。

可选的,所述负荷峰值比较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模转换电路、加减法运算电路和转码电路组成。

可选的,还包括计时单元,与所述负荷峰值监控单元电连接,用于向所述负荷峰值监控单元提供时间数据。

由上,将用电负荷峰值与时间轴挂钩,从而便于分析用电负荷的情况,以便在用电高峰时段来临前进行预防,避免工业厂房超负荷运行的风险。

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单元,与所述负荷峰值监控单元和计时单元连接,用于存储在不同时间所对应的工业厂房负荷峰值。

由上,通过历史记录,便于为工业厂房内的用电情况进行分析。例如统计出常规的用电高峰时段,从而在日后用电高峰阶段来临前可以预先处理。

可选的,所述负荷峰值监控单元包括: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分别与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和电流采样电路电连接的功率计量模块。

可选的,所述通信单元包括至少以下之一:Wi-Fi通信模块、ZigBee通信模块和以太网通信模块。

由上,采用多种通信模块可以适配不同的终端,便于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可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和负荷峰值监控单元集成为智能电表。

可选的,还包括电器远程控制单元,与所述通信单元耦合,用于依据所接收的负荷峰值对工业厂房内的电器进行开闭控制。

由上,通过电器远程控制单元可自动依据负荷峰值对工业厂房内的电器部分电器进行远程控制,从而避免工业厂房超负荷运行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装置封装于工业厂房电表箱的壳体中,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和顶部开设通气孔。

由此保证壳体内部电子器件的散热,使其在最佳环境下运行。

可选的,在所述通气孔处,由壳体外侧向内侧依次设置有防尘网和防水透气膜。

由此保证壳体内部的清洁、干燥。

附图说明

图1为厂房楼宇负荷管理调峰参数配置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负荷峰值监控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电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储能控制单元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厂房楼宇负荷管理调峰参数配置装置,通过实时检测厂房楼宇内电器的用电负荷,以配合厂房楼宇中的储能设备的放电功能,实现对工厂用电负荷峰值的精确控制,当负荷超限时控制储能设备放电进行调峰,保证负荷峰值不超过参数限制值,从而满足用电负荷。

如图1所示,所述厂房楼宇负荷管理调峰参数配置装置包括负荷峰值监控单元10,分别与其电连接的数据采集单元11、存储单元13和通信单元14,与所述通信单元14通信连接的储能控制单元12。以及与所述储能控制单元12电连接的储能设备15。

数据采集单元11串联连接于厂房楼宇的供电总路,用于检测供电总路上的电流、电压和功率数据等。

负荷峰值监控单元10,用于依据数据采集单元11所检测的数据,进行负荷峰值的计算。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负荷峰值监控单元10包括:

电压采样电路,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电阻器件以及滤波电路组成,将市电电压进行多次分压处理,以满足电压采样电路最终所采集的电压为100mV级别。

电流采样电路,包括鏮铜或锰铜电阻,以及与其串联连接的滤波电路组成。电流从鏮铜电阻流过,会产生一个压降,不同阻值电阻电压降不同。

功率计量模块,分别与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和电流采样电路连接,依据其内置欧姆定律公式进行用电负荷的计算。本实施例中,所述功率计量模块可采用型号为HLW8012的功率计量芯片实现。

又或者,所述数据采集单元11和负荷峰值监控单元10可集成通过智能电表实现。

较佳的,还包括与所述负荷峰值监控单元10电连接的计时单元(未图示),用于提供时间数据。由此可以将用电负荷与时间轴挂钩,从而便于分析用电负荷的情况,以便在用电高峰时段来临前进行预防,避免负荷过大的风险。

存储单元13,与所述负荷峰值监控单元10连接,用于存储负荷峰值监控单元10所计算的用电负荷。较佳的,所述存储单元13还与所述计时单元连接,用于将计时单元与负荷峰值监控单元10所传输的数据合并关联存储。

通信单元14,与所述负荷峰值监控单元10(和计时单元)连接,用于将负荷峰值监控单元10所计算的用电负荷进行调制后输出。所述通信单元14包括Wi-Fi通信模块、ZigBee通信模块和/或以太网通信模块。

如图3所示,上述负荷峰值监控单元10、数据采集单元11、存储单元13和通信单元14封装于现有电表箱的壳体中。进一步的,在壳体的底部和顶部开设了通气孔或通气格栅21,用于上述各部件的通风降温。同时,在通气孔处,由壳体外侧向内侧依次设置有防尘网和防水透气膜。由此保证壳体内部的清洁、干燥。

储能控制单元12,与所述通信单元14耦合,用于依据所接收的负荷峰值以输出控制指令至储能设备15,从而控制储能设备15进行放电,以实现对于调峰参数的配置。

所述储能控制单元12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接收模块、负荷峰值比较模块和控制指令输出模块,以及与所述负荷峰值比较模块连接的存储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与所述通信单元14耦合,即对应包括括Wi-Fi通信模块、ZigBee通信模块和/或以太网通信模块。用于接收负荷峰值数据。

所述存储模块内预存有厂房楼宇负荷管理的调峰参数,例如在不同时间段的用电负荷标准值,当负荷峰值比较模块检测到所接收的负荷峰值超过标准值时,便依据检测结果进行调峰参数配置,通过控制指令输出模块输出上述配置结果至储能设备15。当储能设备15接收到放电指令后,便依据放电指令进行放电动作。本实施例中,所述负荷峰值比较模块可通过依次连接的数模转换电路、加减法运算电路和转码电路组成。其中,数模转换模块用于将所接收的负荷峰值进行数模转换,而加减法运算电路用于计算转换后表示检测用电负荷与用电负荷标准值之间的差值,转码电路用于将计算结果进行转码。转码后的数值即为已配置的调峰参数,依据该配置结果进行对于储能设备15的放电控制。

另外,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对上述调峰参数配置内容进行实时存储。

由此,当厂房楼宇的负荷超限时,可以控制储能设备放以缓解厂房楼宇电网的压力,从而保证负荷峰值不超过参数限制值,以满足用电负荷。而当负荷下降后,又可重新对储能设备充电,从而往复工作。

另外,所述储能控制单元12还具有手动控制模式,如图4所示,所述储能控制单元12还包括显示控制模块(例如对应触摸显示器),与所述负荷峰值比较模块连接,当负荷峰值比较模块检测到所接收的负荷峰值超过标准值时,通过所述显示控制模块进行显示,并可采用声光等方式报警,工作人员可通过触摸显示器进行参数调整,即输出调峰控制指令至储能设备15,以控制器放电从而保证负荷峰值不超过参数限制值。

另外,工作人员也可通过触摸显示器调整用电负荷标准值等参数,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