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0431发布日期:2020-04-03 15:1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无线充电装置都是与支架结合,形成无线充电支架,具有无线充电的手机必须放置在支架上才可以进行充电,而手机经常是需要在用户手上进行操作,从而导致无线充电方式的使用频率低下,用户无法做到边玩手机、边进行无线充电,而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解决此类问题的产品。

进一步地,公开专利cn103715781a一种新型无线充电传输装置,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传输装置,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与发射线圈模块通过所述高频交流输电线进行电连接,从而实现无线充电的发射线圈模块与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分别独立设置在高频交流输电线的两端,实现充电数据线的远距离无线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应用于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终端,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夹持壳体、至少一个提供无线能量传输的充电线圈组件、至少一个提供电能输入的充电接口、至少一个用于能量传输的充电数据线;

所述夹持壳体通过夹持方式固定设置在所述智能终端具有无线接收线圈的一面上;

所述充电线圈组件包括发射线圈、pcb,所述发射线圈通过所述夹持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智能终端接收无线充电能量的一侧,并通过所述充电数据线连接所述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通过pcb、发射线圈传输无线能量。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壳体相对的两侧位置设置有夹持部;

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分置夹持在智能终端的两侧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拉伸夹持结构、及夹持部;

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分置夹持在智能终端的两侧位置;

所述夹持壳体通过所述拉伸夹持结构与至少一个夹持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拉伸夹持结构、及夹持部;

所述夹持部包括至少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分置夹持在智能终端的两侧位置;

所述夹持壳体面向智能终端一面的侧边上,延伸出所述第一夹持件;

在所述夹持壳体对应第一夹持件的另一侧通过拉伸夹持结构连接第二夹持件。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壳体相反于智能终端的一面设置有用于支撑作用的可折叠支架;

所述可折叠支架一侧与夹持壳体相互铰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壳体面向智能终端一面的两侧边上,分别延伸出所述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壳体对应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的位置分别凹陷形成转动槽;

所述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与对应的转动槽相互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伸夹持结构包括活动杆、弹簧、限位块;

所述夹持壳体的侧壁贯穿开设用于配合活动的第一通孔;

所述活动杆一端与夹持部固定设置,另一端依次穿设过第一通孔、及弹簧后,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线圈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屏蔽隔板;

所述充电数据线为三根集成一束的高频交流输电线;

所述夹持壳体内设置发射线圈、及屏蔽隔板,所述pcb集成设置在所述充电接口中,所述发射线圈与充电接口通过所述高频交流输电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为对称设计结构;

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夹持上体、夹持下体,所述夹持下体与所述拉伸夹持结构固定设置;

所述夹持上体与夹持下体铰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应用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在需要进行无线充电时,将所述夹持部在智能终端背板上,保证所述发射线圈与智能终端的距离处于无线充电的距离,整个充电过程中,用户可以继续手持智能终端操作,在充电完成后,只需要将夹持部取下,将整个夹持壳体折叠成卡片式结构,更加方便携带,收纳,且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操作简单,使用场景多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充电线圈组件内部结构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夹持部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夹持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述拉伸夹持结构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述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所述拉伸夹持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所述拉伸夹持结构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夹持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充电线圈组件内部结构拆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夹持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及充电线圈组件的内部拆分正视图,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夹持壳体1、充电线圈组件2、充电数据线3、及充电接口4;

所述夹持壳体1为一容置所述充电线圈组件2的壳体结构,具体为,所述夹持壳体1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在所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固定设置所述充电线圈组件2,所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相互固定螺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壳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界定所述上壳体11的上表面为与智能终端紧密接触的一面,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智能平板等数码产品;

所述充电线圈组件2包括用于发射无线能量的发射线圈20、提升无线能量传输的屏蔽隔板21、及集成发射电路的pcb22,所述上壳体11朝向内部空间的一面设置所述发射线圈20,在所述发射线圈20相反于上壳体11的一侧粘接设置所述屏蔽隔板21,所述发射线圈20与屏蔽隔板21共同固定设置在上壳体11,该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螺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数据线3一端与所述发射线圈20电性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夹持壳体1的侧边位置,另一端与充电接口4电性连接;

所述充电数据线3为三根集成一束的高频交流输电线,所述夹持壳体1内仅设置发射线圈20、及屏蔽隔板21,所述pcb22集成设置在所述充电接口4中,所述充电数据线3与充电接口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接口4包括但不限于usb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4与充电适配器连接;

具体可以理解为,在公开文件cn103715781a一种新型无线充电传输装置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射线圈20相当于公开文件中的发射线圈模块,所述pcb22相当于公开文件中的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由于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被设计十分小巧,可直接与充电接口4的电路板集成设置,所述充电接口4再与外部电路,或充电适配器连接即可;

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模块与高频交流输电线、及所述高频交流输电线与发射线圈20模块的连接方式可参考公开的相应的相关记载,因此所提供发射线圈20、pcb22、高频交流输电线为现有技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线圈20、屏蔽隔板21、pcb22、充电数据线3、充电接口4、及充电适配器为本领域人员熟知的装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11相对的两侧边面向所述智能终端的方向延伸出夹持部5,所述夹持部5包括第一夹持件51、及第二夹持件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51与第二夹持件52为从上壳体11两侧边延伸出的突起,并所述第一夹持件51与第二夹持件52形成一个可临时夹持智能终端的夹持结构;

所述第一夹持件51与第二夹持件52之间的距离为适配智能终端长宽尺寸的距离为准,仅以实现可与智能终端相互夹持固定的效果为准,所述夹持部5夹持在智能终端背板位置,使得所述发射线圈20与智能终端内的接收线圈相互接近,实现对智能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第二实施例:

如图4-6所示,所述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实施例的夹持部5不是从所述上壳体11上延伸出来,而是所述夹持部5与上壳体11的两侧边进行铰接设置,使得所述夹持部5收纳于上壳体11的一面上;

具体为,所述上壳体11面向所述智能终端的一面界定为第一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的上下侧边位置,都凹陷形成一个转动槽110,在本实施例中,仅以所述上壳体11上侧边的一侧进行说明,所述上壳体11的上侧边位置凹槽形成一个平行于侧边方向的条状的转动槽110,所述转动槽110内的相对应两端面凹陷形成转动凹腔111;

所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都为一个板状体结构,所述第一夹持件51与第二夹持件52为相互对称设置的镜像结构,在此仅以第一夹持件51进行具体说明;

所述第一夹持件51与所述转动槽110铰接,具体为,所述第一夹持件51对应所述转动凹腔111的两侧延伸出转动突起510,所述转动突起510可卡接在所述转动凹腔111内,并所述第一夹持件51可绕所述转动突起510进行铰接转动,所述第一夹持件51转动至垂直于第一表面的位置时,通过所述转动槽110进行限位;

所述第一表面对应所述第一夹持件51的转动动作,凹陷形成第一凹面112,所述第一凹面112与转动槽110相互圆角过渡,使得所述第一夹持件51可从上壳体11的第一凹面112上转动至垂直于所述第一凹面112的位置,所述第一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夹持件52的转动动作,凹陷形成第二凹面113,所述第二凹面113与对应的转动槽110相互圆角过渡,使得所述第二夹持件52可从上壳体11的第二凹面113上转动至垂直于所述第二凹面113的位置;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与所述上壳体11的铰接方式仅以实现将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收纳至上壳体11一面上、并在展开时可夹持智能终端的的任意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可进行180°转动的合页结构;

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可分别收纳至与第一凹面112、第二凹面113平行的位置,使得整个所述夹持壳体1收纳成卡片式结构,更加方便携带,此时整个无线充电装置的位置界定为收纳状态;

在需要进行夹持充电时,将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展开成垂直于第一表面的夹持结构,所述第一夹持件51与第二夹持件52之间可夹持智能终端,所述第一夹持件51与第二夹持件52之间的距离为适配智能终端长宽尺寸的距离为准,仅以实现可与智能终端相互夹持固定的效果为准,所述夹持部5夹持在智能终端背板位置,使得所述发射线圈20与智能终端内的接收线圈相互接近,实现对智能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此时整个无线充电装置的位置界定为夹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分别与上壳体11的铰接的方式可被替换任何可实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可分别绕在上壳体11两侧边转动,并可实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可限位垂直于第一表面的任意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面112对应所述第一夹持件51的两侧边的内壁上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夹持件51的两侧面对应所述卡块位置设置有卡槽,所示卡块与卡槽在图中未示意出具体结构,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件51卡接在所述第一凹面112内,所述第二夹持件52卡接在第二凹面113内,从而保持整个所述夹持壳体1为可方便携带的卡片式结构。

第三实施例:

如图7、8所示,所述第三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三实施例的夹持部5与所述夹持壳体1通过拉伸夹持结构6连接;

具体为,所述第一夹持件51与第二夹持件52为结构相互镜像的零部件,且所述第一夹持件51与第二夹持件52与夹持壳体1位置关系也为相互镜像的位置关系,在此仅以第一夹持件51进行说明即可;

所述拉伸夹持结构6包括活动杆61、弹簧62、限位块63,在所述下壳体12相对应的上下侧壁上各贯穿开设有用于配合活动的第一通孔64,在所述第一通孔64中设置有用于配合伸缩的活动杆61,所述活动杆61的一端末端开设有螺纹凹槽,在图中未示意具体结构;

在所述活动杆6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51,所述第一夹持件51与活动杆61的固定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螺接;

在所述活动杆61穿设于第一通孔64后,再套设一个用于提供夹持力的弹簧62,所述活动杆61相反于第一夹持件51的一端螺接固定一个限位块63,所述限位块63为一面向内凹陷的扁圆柱结构,所述限位块63的内周壁上具有螺纹,所述限位块63与活动杆61末端的螺纹凹槽相互螺接配合;

所述限位块63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杆61末端后,所述限位块63的直径大于弹簧62尺寸,所述弹簧62直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孔64的直径尺寸,将所述弹簧62的活动行程限定在活动杆61上,从而实现弹簧62可在活动杆61上进行伸缩活动,并通过活动杆61带动所述第一夹持件51具有弹性复位力;

进一步地,在平行于所述弹簧62的两侧位置,所述下壳体12底面内壁向上延伸出限位围板120,所述限位围板120为沿着平行所述弹簧62伸缩活动方向的板状结构,用于保持所述活动杆61沿着所述第一通孔64轴心线方向进行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63相反于活动杆61的一面凹陷开设有旋拧凹槽630,所述旋拧凹槽630用于方便外部螺丝刀将所述限位块63旋拧至所述活动杆61上,进行固定设置。

工作过程: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分别与所述夹持壳体1的两侧相互接触设置,在需要对智能终端进行夹持时,将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分别拉伸,将所述智能终端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之间,所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由于弹簧62的复位力,牢固的夹持在智能终端两侧边上,此时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处于夹持状态,实现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第四实施例:

如图9所示,所述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四实施例的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为对称设计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51包括夹持上体510、夹持下体511,所述夹持上体510、夹持下体511都为板体结构;

所述夹持下体511与所述活动杆61相互固定设置,该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螺接;所述夹持下体511与夹持上体510相接处,面向所述夹持壳体1的一面上设置有铰接结构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结构7为本领域的可进行180°转动的合页结构,所述合页结构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夹持上体510、及夹持下体511,从而实现所述夹持上体510可绕所述铰接结构7进行转动;

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夹持上体510通过所述铰接结构7转动至与所述上壳体11的表面相互贴合接触,形成一个卡片式结构,折叠方便,携带方便;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需要进行夹持充电时,将所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对应的夹持上体510绕所述铰接结构7转动展开,由于所述铰接结构7的设置,所述夹持上体510仅能转动至垂直于上壳体11表面的位置,所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形成夹持结构,再通过所述活动杆61的拉伸运动,将无线充电装置夹持固定设置在所述智能终端的背板位置,进行无线充电。

第五实施例:

如图10、11所示,所述第五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五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拉伸夹持结构6不同,在所述第五实施例中,所述拉伸夹持结构6包括第一齿条65、第二齿条66、转动齿轮67、转动轴68、及夹紧旋钮69;

具体为,所述下壳体12相对应的上下侧面贯穿开设有矩形的第二通孔650,所述第一齿条65、第二齿条66分别设置在各自对应的第二通孔650内,在本实施例中,仅以第一齿条65进行说明;

所述下壳体12的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第三通孔,在图中未示意出第三通孔位置,所述转动齿轮67为一个齿轮轴结构,所述转动轴68从所述转动齿轮67的中间位置沿轴向方向延伸出来,所述转动轴68活动穿设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转动齿轮67位于所述下壳体12面向内部空间的一侧;

所述第一齿条65包括具有齿数的部分、及不具有齿数的活动部分,所述第一齿条65的活动部分穿设过第三通孔650后,与所述第一夹持件51相互固定设置,所述固定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螺接;

所述第一齿条65相反于第一夹持件51一端,具有齿数部分与所述转动齿轮67啮合设置,所述第二齿条66的设置方式与所述第一齿条65的设置方向为相互类似结构,所述第二齿条66具有齿数部分与所述转动齿轮67啮合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12底面与所述第一齿条65、第二齿条66接触的一面凹陷形成滑动凹槽,用于限位所述第一齿条65、第二齿条66的滑动方向,所述滑动凹槽在图中未示意出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所述转动轴68接近所述转动齿轮67一端的外周壁上,设置螺纹,所述夹紧旋钮69为中间贯穿的旋钮结构,所述夹紧旋钮69的内周壁上设置有配合螺纹螺接的螺纹凹槽,所述夹紧旋钮69与所述转动轴68旋钮螺接过程中,所述螺纹、及螺纹凹槽的螺紧方向为实现所述转动齿轮67与所述下壳体12相互压紧固定的效果为准;

工作过程: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需要进行夹持充电时,通过旋转转动轴68,带动所述转动齿轮67旋转,通过转动齿轮67分别与第一齿条65、第二齿条66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一齿条65、第二齿条66滑动移动,所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分别在第一齿条65、第二齿条66的带动下,进行伸缩运动,从而实现对智能终端的夹紧,或松开的动作;

在所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夹持好智能终端后,保持所述转动齿轮67、及转动轴68不动,将所述夹紧旋钮69绕所述转动轴68朝向下壳体12方向旋紧,使得所述夹紧旋钮69与转动齿轮67将下壳体12压紧,从而实现所述转动齿轮67的位置固定,使得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的位置保持固定不动,从而夹紧所述智能终端,实现对智能终端的无线充电;

在需要取下所述无线充电装置时,先将夹紧旋钮69松开,在转动所述转动轴68,分别带动所述第一齿条65、第二齿条66运动,将所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朝向远离所述下壳体12方向运动,松开智能终端,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实用。

第六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所述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大部分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六实施例的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为对称设计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51包括夹持上体510、夹持下体511,所述夹持上体510、夹持下体511都为板体结构;

所述夹持下体511与所述第一齿条65的一端固定设置,该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螺接;所述夹持下体511与夹持上体510相接处,面向所述夹持壳体1的一面上设置有铰接结构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结构7为本领域的可进行180°转动的合页结构,所述合页结构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夹持上体510、及夹持下体511,从而实现所述夹持上体510可绕所述铰接结构7进行转动;

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夹持上体510通过所述铰接结构7转动至与所述上壳体11的表面相互贴合接触,形成一个卡片式结构,折叠方便,携带方便;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需要进行夹持充电时,将所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对应的夹持上体510绕所述铰接结构7转动展开,由于所述铰接结构7的设置,所述夹持上体510仅能转动至垂直于上壳体11表面的位置,所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形成夹持结构,再通过所述活动杆61的拉伸运动,将无线充电装置夹持固定设置在所述智能终端的背板位置,进行无线充电。

所述第二齿条66与第二夹持件52的位置关系、及结构特征与第一齿条65与第一夹持件51的位置关系、及结构特征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分别与智能终端侧边夹持接触的一面设置有用于保护智能终端边侧、并增大摩擦力的贴片8;

所述贴片8一面与对应的第一夹持件51、或第二夹持件52粘接,另一面与智能终端边侧夹持接触,所述贴片8包括但不限于海绵层、橡胶层。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夹持壳体1面向智能终端的方向设置有用于提供夹持力的夹持部5;

所述夹持部5包括至少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所述第一夹持件51、第二夹持件52分置夹持在智能终端的两侧位置;

所述夹持壳体1面向智能终端一面的侧边上,延伸出所述第一夹持件51;

在所述夹持壳体1对应第一夹持件的另一侧通过拉伸夹持结构6连接第二夹持件52,所述拉伸夹持结构6为本申请公开的第三、四、五、六实施例任意之一的结构即可。

如图14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51板状结构替换为仍然可进行夹持的夹持突起5110结构;

具体为,在所述夹持下体511上延伸出至少一个夹持突起5110,所述夹持突起5110包括但不限于圆柱体、矩形体。

如图15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充电线圈组件2与所述夹持壳体1的设置方式不同,具体为,所述充电圈组件包括发射线圈20、屏蔽隔板21、及pcb22,所述上壳体11朝向内部空间的一侧设置所述发射线圈20,在所述发射线圈20相反于上壳体11的一侧粘接设置所述屏蔽隔板21,所述发射线圈20与屏蔽隔板21共同固定设置在上壳体11,该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接;

在所述屏蔽隔板21相反于发射线圈20的一面设置所述pcb22,并所述pcb22与所述发射线圈20电性连接,所述发射线圈20、屏蔽隔板21、及pcb22共同都设置在所述夹持壳体1内,并所述pcb22与充电数据线3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数据线3与充电接口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接口4包括但不限于usb充电接口4,所述充电接口4与充电适配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发射线圈20、屏蔽隔板21、pcb22、充电数据线3、充电接口4、及充电适配器为本领域人员熟知的装置,装配容易,零部件成本低,适合大众群体消费的多种场景。

如图16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唯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下壳体12相反于上壳体11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作用的可折叠支架9;

具体为,所述可折叠支架9为一个板片体,所述板片体与所述下壳体12的一面相互铰接,该铰接方式为本领域常见的铰接方式即可,所述板片体与所述下壳体12相互展开,形成可折叠支架9,可立式支撑放置在桌面上,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对智能终端进行充电时,可利用整个装置当作手机桌面支架使用,更加方便用户观看手机。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壳体1上可设置将无线充电装置充当支架的任意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所述充电数据线3与所述夹持壳体1的设置方式为所述充电数据线3设置在所述夹持壳体1的外周侧,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充电数据线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夹持壳体1的一面位置,另一端与充电接口4连接,例如,所述下壳体12相反于上壳体11的一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充电数据线3该通孔连接出来,在此不做限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