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太阳能供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7910发布日期:2020-01-15 01:1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家用太阳能供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用太阳能供电设备。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大部分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硅”,但因制作成本较大,以至于它普遍地使用还有一定的局限。相对于普通电池和可循环充电电池来说,太阳能电池属于更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

基于太阳能电池板的环保性,越来越多的用电设备使用太阳能供电,其中,家用太阳能供电因与人们生活的息息相关性,得到较多的关注度。现有的家用太阳能供电设备结构设置不合理,存在太阳能吸收率低的问题,故而在普及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家用太阳能供电设备,以能够便于在室内安装,且电池板的角度可调整,实现对太阳能的吸收和存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家用太阳能供电设备,包括电池板以及与所述电池板电联接的蓄电池,并于所述电池板的背面上固设有间隔布置的两个安装座;所述家用太阳能供电设备还包括:

伸缩式支撑杆;

承托板,固设于所述伸缩式支撑杆上,且所述电池板通过其一所述安装座枢转于所述承托板的顶端,并于所述承托板上形成有沿其长度延伸设置的滑槽;

连接杆,一端连接有可于所述滑槽内导向滑动的滑块,所述电池板通过另一所述安装座枢转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

操作杆,设置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操作杆的其一端固连于所述滑块,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可因承接外力而推拉所述滑块于所述滑槽内滑动,而构成所述电池板角度的调节;

限位件,连接于所述操作杆和所述承托板,以构成调节后所述操作杆于所述承托板上位置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式支撑杆包括具有安装孔的固定段,以及导向滑动于所述安装孔内的伸缩段;且穿设于随时伸缩段与所述固定段上的固定件构成两者的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板穿设固定于所述伸缩段上,并于所述承托板上设有分别抵紧于所述伸缩段两侧的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板上允许所述连接杆滑动的开口朝向所述伸缩式支撑杆的前侧或者后侧布置。

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滑块,于所述滑槽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构造有沿其长度设置的条状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条状凸起的截面成圆弧状。

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滑槽的两侧面,所述滑块的两侧面被构造成圆弧状。

进一步的,靠近于所述操作板的自由端,于所述操作板的宽度方向上贯通有长圆孔,并于所述承托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长圆孔配合设置的多个圆孔,所述限位件穿设于其一所述圆孔与所述长圆孔上,以构成所述操作杆于所述承托板上的固定。

进一步的,包括:支座,所述固定段安装于所述支座上,且所述支座具有收容所述蓄电池的收容腔,并于所述支座上设有多个呈长条状的散热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支座上设有电源输出接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家用太阳能供电设备,可通过将伸缩式支撑杆安装在室内,而电池板放置在窗户外进行太阳能的吸收并存储至蓄电池,如此可满足用电设备的供电。其中,通过推拉操作杆可使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并经由连接杆调整电池板的角度,以适应于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如此可提高电池板的利用率,以及蓄电池的储电能量,其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2)伸缩式支撑杆的高度可调节,也即承托板的高度可调节,其调节方式简单,使用灵活性高。同时,这种伸缩式的安装方式还可在不使用时,减少对空间的占用量。

(3)承托板通过挡板的限位可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其结构简单,容易安装和拆卸。

(4)承托板上开口的朝向设置,可实现电池板绕伸缩式支撑杆高度方向进行角度调整,有利于电池板对光能的吸收。

(5)条状凸起可减少滑块与滑槽内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在提高滑块滑动顺滑效果的同时,还可减少因摩擦而损失的能量。

(6)圆弧形的凸起可使滑动中的滑块与凸起成线接触,其使用效果较佳。

(7)滑块的两侧成圆弧状,亦可减少滑动阻力,提高滑块滑动的流畅性。

(8)通过长圆孔与圆孔相配合以及限位件的调整方式简单,使用效果好。

(9)将蓄电池收容在支座内,一方面蓄电池可收到支座的保护,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支座的空间利用率。

(10)电源输出接口可便于用电设备直接连接至蓄电池,对存储的电能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家用太阳能供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板,101-安装座;

2-连接杆,3-滑块;

4-承托板,401-圆孔,402-条状凸起;

5-操作板,501-凸起,502-长圆孔;

6-伸缩式支撑杆,601-固定段,602-伸缩段,603-通孔;

7-支座,701-电源输出接口,702-散热孔;

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家用太阳能供电设备,如图1中所示,该家用太阳能供电设备包括电池板1以及与电池板1电联接的蓄电池。其中,为了便于电池板1的安装,在电池板1的背面上固设有间隔布置的两个安装座101。本实施例中的家用太阳能供电设备还包括伸缩式支撑杆6,即支撑杆的高度可调节,以满足不同使用高度的需求。

具体来讲,该伸缩式支撑杆6包括具有沿其轴向布置的安装孔的固定段601,以及可于安装孔内导向滑动的伸缩段602。并在伸缩段602上和固定段601上分别沿其轴向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通孔603,通过调整伸缩段602相对于固定段601外伸的长度,可实现承托板4的高度调整,调整后的伸缩段602通过穿设在重叠通孔603中的固定件进行固定,其中固定件可以是销轴或者螺钉等。

为了对电池板1进行安装,本实施例中,在伸缩段602上固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承托板4,并于承托板4上形成有沿其长度延伸设置的滑槽。承托板4向上倾斜布置,且其顶端可伸出窗户到室外,以对太阳能进行吸收并存储至蓄电池。

具体结构上,电池板1通过其一安装座101枢转于承托板4的外伸端,并通过另一安装座101枢转于连接杆2的一端,且连接杆2的另一端连接有可与滑槽内滑动的滑块3,且因滑块3与滑槽内位置的变化,电池板1的角度可调节。由于一天中太阳的位置会由到西发生变化,为提高电池板1的使用效果,电池板1的调整角度最好与太阳变化的趋势相匹配。故而,本实施例中,承托板4上允许连接杆2滑动的开口朝向伸缩式支撑杆6的前侧或者后侧布置,即电池板1可绕伸缩式支撑杆6高度方向进行角度调整。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对滑块3的位置进行调整,在滑槽内设置有操作杆5,该操作杆5的一端固定在滑块3上,相对于滑块3,操作杆5的另一端可因承接外力而推拉滑块3于滑槽内滑动,而构成电池板1角度的调节。同时,为了对移动到位的操作杆5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的家用太阳能供电设备还包括限位件,该限位件可将操作杆5固定在承托板4上,从而保持电池板1的工作角度。

结合图2至图4,靠近于操作杆5的自由端,于在操作杆5的宽度方向上贯通有长圆孔502,并于承托板4的两侧分别设有与长圆孔502配合设置的多个圆孔401。上述的限位件为穿设于其一圆孔401与长圆孔502上的销轴,以构成操作杆5于承托板4上的固定。此处采用长圆孔502与圆孔401的配合方式,能够满足操作杆5在承托板4上的位置变化。其结构简单,且容易操作。

考虑到滑块3于滑槽内的往复滑动会因摩擦而损伤部分能量,故而,本实施例中,对应于滑块3,在滑槽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构造有沿其长度设置的条状凸起402。且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条状凸起402的使用效果,此处的条状凸起402的截面成圆弧状。本实施例中,除了通过设置条状凸起402外,对应于滑槽的两侧面,滑块3的两侧面也被构造成圆弧状。即滑块3的上下左右位置均有圆弧状的结构以提高滑动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操作杆5的下表面形成有长条状的凸起501,该凸起501与滑槽的下表面之间为线接触,同时可以减小操作杆5在移动中的能量损失。

本实施例中,为提高伸缩式支撑杆6的固定效果,还设置有支座7,上述的固定段601即固定在支座7上。而为提高支座7的利用率,并保护蓄电池受到外界损坏,于支座7上形成有收容蓄电池的收容腔,上述蓄电池具体放置在收容腔内。用于连接电池板1与蓄电池之间的线束可通过设置在支撑杆底部以及伸缩段602和固定段601上的卡子连接至支座7内的蓄电池。

另外,为了对蓄电池进行降温,以保持其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如图1中所示,在支座7上还设置有长条状的多个散热孔702。同时,为了便于用电设备使用蓄电池内的电能,在支座7上还设有电源输出接口701。当然,此处的电源输出结果可为usb接口。

本实施例所述的家用太阳能供电设备,在使用时可通过将伸缩式支撑杆6安装在室内,而电池板1放置在窗户外进行太阳能的吸收并存储至蓄电池,如此可满足用电设备的供电。其中,通过推拉操作杆5可使滑块3在滑槽内滑动,并经由连接杆2调整电池板1的角度,以适应于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如此可提高电池板1的利用率,以及蓄电池的储电能量,其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而在不使用时,通过伸缩式支撑杆6的伸缩可减少整个供电装置的空间占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