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9004发布日期:2020-01-21 23:47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电缆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接头。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电磁兼容式电缆接头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含核电站、铁路、通讯、石化、客车、电力等领域。它的主要功能是对电缆进行连接与固定,同时保证其高要求的防水性能、阻燃性能与电磁兼容功能。从而有效的对电缆以及设备形成长期稳定的有效保护。

现有的电缆、接头以及箱体在装配时,先将接头装至电缆的接线端,然后再将电缆的接线端插入到箱体内并且与箱体内的接线端子连接,再将接头与箱体通过螺栓固定。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954660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锁紧快插式电磁兼容接头,该公开文献的技术方案中,电缆的接线端具有连接片,并且通过该连接片连接在箱体内的接线端子上。当电缆的接线端插入到箱体内时,很多情况下连接片的连接孔并没有与箱体内的接线端子对准,因此需要将连接片转动后,使得连接片上的连接孔与接线端子对准后,再将连接片套装到接线端子上才能完成连接。

然而在安装该接头时,电缆的电磁屏蔽层通过压环的变形压紧并固定于接头的电缆连接管上。该结构下,导致电缆与接头之间为锁死结构,即电磁屏蔽层以及电缆线无法相对于接头转动。因此在连接电缆与箱体时,当连接片上的连接孔没有与箱体内的接线端子对准时,只能强行转动连接片并联动电缆以及电磁屏蔽层,而电磁屏蔽层被强行转动变形后易被损坏,影响对电缆的屏蔽效果,因此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接头,能够实现电缆相对于接头的转动,以便于电缆的连接片与箱体内接线端子的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接头,包括电缆连接管,其特征是:所述电缆连接管包括管体和压环;

所述管体的外壁上成型有连接臂,以及管体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

所述压环周向可转动设置于管体内,以及压环上具有轴向限位挡壁,所述轴向限位挡壁抵靠于管体对应第一管口的端壁上。

优选的,所述轴向限位挡壁为成型于压环端壁上的外翻边。

优选的,所述压环的外壁上具有第一装配环槽,所述第一装配环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壁上具有第二装配环槽,所述第二装配环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管体分为压环装配段和密封段,所述压环位于压环装配段,所述密封段内设置有密封环。

优选的,所述压环装配段和密封段之间设置有分隔内凸缘。

优选的,还包括有软管卡扣环,所述软管卡扣环卡接于管体对应第二管口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定位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当压环将电缆以及电磁屏蔽层压紧后,压环相对于管体为可转动状态,因此不会影响到电缆的转动,即电缆在转动的过程中,电磁屏蔽层不会被损坏,而且还方便了电缆的连接片与接线端子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缆接头的装配剖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管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电缆接头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电缆接头,包括电缆连接管,其特征是:所述电缆连接管包括管体5和压环6;

所述管体5的外壁上成型有连接臂52,连接臂52上具有连接孔54,连接孔54内具有连接栓55,实现管体5与箱体1的固定连接;管体5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管口58和第二管口59,第一管口58为管体5对应电缆2接线端3一端的管口;

所述压环6周向可转动设置于管体5内,以及压环6上具有轴向限位挡壁61,所述轴向限位挡壁61抵靠于管体5对应第一管口58的端壁上,或者在管体5的内壁上设置一内台阶,以供该轴向限位挡壁61抵靠。

在装配时,将电缆的电磁屏蔽层外翻至电缆的最外层,将压环6套接在电缆2上,并位于该电磁屏蔽层的外翻部位上,压环6通过变形将电缆2以及电缆2的电磁屏蔽层压紧;再将管体5套装至压环6上,使得管体5的第一管口端壁抵靠在压环6的轴向限位挡壁61上,并带动电缆2装配至箱体1上,同时使得电缆2的接线端3进入到箱体1内部;进入箱体1后,当电缆2的连接片4上的连接孔41与箱体1内的接线端子没有对准时,转动连接片4即可,由于压环6将电缆2压紧后,压环6没有与管体5固定,即压环6可在管体5内转动,因此电缆2在转动的过程中,电缆2的电磁屏蔽层不会受损,同时,轴向限位挡壁抵靠在管体的端部,因此压环也不会从管体的第二管口脱离,从而方便了电缆2在箱体1上的连接。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向限位挡壁61为成型于压环6端壁上的外翻边。该设置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能够使得压环6大部分的位置进入到管体5内,以减小电缆接头整体对空间的占用。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环6的外壁上具有第一装配环槽62,所述第一装配环槽62内设置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可以保持与管体5内壁的接触,能够提高压环6在管体5内的稳定性,以及达到一定的抗震效果。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5的外壁上具有第二装配环槽51,所述第二装配环槽51内设置有第二弹簧10,该第二弹簧10能够保持管体5的外壁与箱体1的内壁接触,提高了了管体5在箱体1上装配的稳定性,以及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装配的抗震效果。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5分为压环装配段56和密封段57,所述压环6位于压环装配段56,所述密封段57内设置有密封环12。密封环12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环装配段56和密封段57之间设置有分隔内凸缘13。该分隔内凸缘13可供密封条端部的抵靠,以保证密封条在密封段57内安装的稳定性,以进一步的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能。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软管卡扣环7卡接于管体5对应第二管口59的一端,该软管卡扣环7便于对软管的轴向限位装配。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臂52上设置有定位销53。本实用新型与箱体1装配时,该定位销53能够配合在箱体1的定位孔11内,由于连接臂仅通过一个连接栓55与箱体1固定连接,因此通过该定位销53与定位孔11的配合,既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装配的稳定性,又能提升装配的便捷性。

如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