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0493发布日期:2020-02-18 14:5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型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尤其是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掌上游戏机或者掌上多媒体娱乐等设备,在这些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中,一般采用微型电机来做振动反馈,例如采用线性振动马达作为手机的来电提示振动、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

一般线性振动马达是通过振动组件来实现往复有规律的振动,振动组件中的磁铁通过点胶固定在质量块上,但是胶水流动可能会污染治具、流下来的胶水直接被固化就会影响其他部品或者涂胶水的部分发生了污染导致粘接力变弱,同时线圈与磁铁之间存在一定的工作间隙,可能的污染或异物侵入会导致线圈与磁铁之间间隙变小,其结果在可靠性实验中出现磁铁脱落的情况,甚至导致线性振动马达产生噪音或不震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振动马达,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磁铁与质量块点胶固定时胶水流动污染、线圈与磁铁之间间隙可能变化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使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弹性件、振动组件和定子组件,壳体包括上壳体和底板,振动组件包括质量块和磁体,定子组件包括线圈和fpc,线圈设置于fpc上并与fpc电连接,弹性件连接于质量块并将质量块悬置于壳体的容纳空间内,质量块中部设有第一通孔,弹性件中间设置镂空区并设有两条力臂,线圈穿过镂空区并竖直位于第一通孔内,第一通孔两侧设有嵌入槽,磁体安装于嵌入槽内并沿振动组件的振动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通孔与嵌入槽之间设有限位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侧壁为整体限位侧壁或部分限位侧壁,整体限位侧壁与质量块的第一通孔截面高度一致,部分限位侧壁下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侧壁的厚度为0.1-2.0mm。

进一步地,所述fpc与线圈接触面的沿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与fpc接触的线圈底部进行部分注塑形成底座,底座与底板固定并与fpc进行点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中心部空腔插入导磁率高的导磁芯。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与底板交叉焊接,上壳体与底板组合形成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与质量块连接位置对应设置缓冲件,缓冲件包括缓冲泡棉。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底板和质量块设有突出部,弹性件与突出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突出部高度为0.3-1.5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性振动马达,磁铁与质量块点胶固定时胶水不会污染治具,而且线圈与磁铁之间间隙固定,在可靠性实验中不会出现磁铁脱落的情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线性振动马达不会因为线圈与磁铁之间间隙问题而产生噪音或不震动的情况,线性振动马达可靠性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性振动马达,线圈被构造为从弹性件和质量块的中间穿过,节约了线性振动马达的内部空间,有利于线性振动马达的小型化、轻薄化设计。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性振动马达,线圈提供的磁驱动力使得振动组件在做往复运动时能保持受力均匀,避免振动组件出现偏振现象,而且生产工艺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线性振动马达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线性振动马达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振动组件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振动组件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振动组件俯视示意图。

图6为振动组件仰视示意图。

图7为振动组件前视示意图。

图8为上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底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上壳体,200-底板,300-弹性件,400-质量块,500-磁体,600-线圈,700-底座,800-缓冲件,900-fpc,401-第一通孔,402-限位侧壁,403-突出部,90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弹性件300、振动组件和定子组件,壳体包括上壳体100和底板200,上壳体100与底板200组合形成容纳空间,弹性件300、振动组件和定子组件收容在壳体的容纳空间内。

如图2所示,振动组件包括质量块400和磁体500,定子组件包括线圈600和fpc900,线圈600设置于fpc900上并与fpc900电连接,弹性件300连接于质量块400并将质量块400悬置于壳体的容纳空间内,线圈600为扁平型竖立贴装于fpc900上,线圈600中心部位设有空腔,线圈600在线性振动马达振动方向上的高度大于质量块400的厚度,弹性件300数量为两个,上弹性件连接在质量块上侧和上壳体100内侧,下弹性件连接在质量块下侧和底板200内侧,上弹性件和下弹性件设置在质量块400沿振动方向的两侧。

质量块400中部设有第一通孔401,弹性件300中间设置镂空区并设有两条力臂,线圈600穿过镂空区并竖直位于第一通孔401内,线圈600穿过第一通孔401并与质量块400间隔设置,使得线圈600与质量块400之间不产生摩擦损耗,弹片的镂空区用于避让线圈600,弹性件300的两条力臂夹持镂空区并且力臂为振动组件的振动提供弹性恢复力,在振动组件振动过程中,弹性件300的镂空区避免振动组件与定子组件发生碰撞,线圈600被构造为从弹性件300和质量块400的中间穿过,节约了线性振动马达的内部空间,有利于线性振动马达的小型化、轻薄化设计。

如图3-7所示,第一通孔401两侧设有嵌入槽,磁体500安装于嵌入槽内并沿振动组件的振动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通孔401与嵌入槽之间设有限位侧壁402,磁体500数量为两块并对称分布于线圈600的两侧,磁体500可以采用铁氧体磁铁、汝铁硼磁铁等,两块磁体500自身产生磁场,线圈600通电能产生磁场,线圈600通电电流的强弱及电流方向的变化能带动磁场的变化,从而驱使振动组件做往复运动,两块磁体500长度相等使振动组件在做往复运动时能保持受力均匀,避免振动组件受力产生突变,保证线圈600带动振动组件做稳定地往复运动,嵌入槽和限位侧壁402用于避免磁铁点胶固定时胶水流动污染治具和避免线圈与磁铁之间间隙发生变化,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线性振动马达,磁铁与质量块点胶固定时胶水不会污染治具,而且线圈与磁铁之间间隙固定,在可靠性实验中不会出现磁铁脱落的情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线性振动马达不会因为线圈与磁铁之间间隙问题而产生噪音或不震动的情况,线性振动马达可靠性高。

实施例1

请参阅图3,限位侧壁402为整体限位侧壁,整体限位侧壁与质量块400的第一通孔401截面高度一致,整体限位侧壁数量为两个分布于第一通孔401两侧,整体限位侧壁配合嵌入槽对磁体500形成五个面全包覆,磁铁与质量块点胶固定时胶水不会污染治具,同时线圈与磁体之间间隙固定,从而避免影响线性振动马达的可靠性,限位侧壁的厚度为0.1-2.0mm。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限位侧壁402为部分限位侧壁,部分限位侧壁下凹设置,部分限位侧壁上侧形成缺口,部分限位侧壁下侧形成凹台,部分限位侧壁左右两侧设置有斜坡,部分限位侧壁数量为两个分布于第一通孔401两侧,部分限位侧壁配合嵌入槽对磁体500形成四面全包覆、一面半包覆,部分限位侧壁结构有质量块加工容易进行的优点,磁铁与质量块点胶固定时胶水不会污染治具,同时线圈与磁体之间间隙固定,从而避免影响线性振动马达的可靠性,限位侧壁的厚度为0.1-2.0mm。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fpc900与线圈600接触面的沿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901,第二通孔901直径为0.5-3.0mm,线圈通过第二通孔901与底板200紧密固定,线圈600与fpc900之间点胶时溢出的胶水能够流进第二通孔901内,大幅增强了线圈600的结合力,fpc900还包括外接焊盘,外接焊盘设置于fpc900端部,在上壳体100和底板200组装完毕后,外部焊盘位于壳体之外。

线圈600与fpc900接触的线圈底部进行部分注塑形成底座700,底座700与底板200固定并与fpc900进行点胶固定,底座700可以使线圈600与底板200之间绝缘,线圈600、fpc900和底板200三者最终紧固的结合在一起,增加了定子组件的稳定性。

线圈600中心部空腔插入导磁率高的导磁芯,能够进一步地聚拢磁力线,导磁芯采用sus40、spcc等材质,线圈600输入电流产生电磁力,线圈600中心部空腔插入导磁芯能够使电磁力增加,进而使其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力加大并且能够缩短马达的启动时间。

请参阅图1,上壳体100与底板200交叉焊接,上壳体100与底板200组合形成长方体结构,上壳体100与底板200组合完成马达型态并起到保护内部部品及结构的作用,上壳体100与底板200分别对应设置有交叉焊接部,上壳体100与底板200通过交叉焊接部焊接固定,从而增加了线性振动马达壳体的整体结合力。

如图2所示,弹性件300与质量块400连接位置对应设置缓冲件800,缓冲件800包括缓冲泡棉,缓冲件800包括上缓冲件和下缓冲件,上缓冲件和下缓冲件分别设置于质量块两端的弹性件与质量块焊接的对应位置,上缓冲件固定在上壳体100,下缓冲件固定在fpc上。缓冲件800的厚度根据实际产品使用时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当振动组件往复振动时,振动组件会挤压缓冲件800,从而对振动组件产生阻尼作用,而且缓冲件800在压缩时能够缓冲振动组件对壳体或弹性件300的撞击,大大降低了线性振动马达的噪音,缓冲件800可以采用弹性较好的材料,例如缓冲泡棉、橡胶垫等。

如图7-9所示,上壳体100、底板200和质量块400设有突出部403,弹性件300与突出部403连接,质量块400的突出部设置于质量块400的两端,上壳体100的突出部设置于上壳体100内侧,底板200的突出部设置于底板位于壳体容纳空间的一侧,突出部403用于防止弹性件300极限振动到最大、最小位置时与上壳体100、底板200或质量块400接触,进而防止影响线性振动马达的性能或产生噪音,突出部403高度为0.3-1.5mm,突出部403实际使用时的大小根据弹性件焊接部的大小进行调整。

此外,本线性振动马达非线性失准小,振动效果好。

此外,本线性振动马达振动稳定性好,振感曲线平滑,启动和刹车时间短。

此外,本线性振动马达在充分保障运行平稳、安全的前提下获得对摆动频率的有效控制,同时马达损耗低、安全性高、使用方便。

根据另一实施例,fpc900上设置有绝缘层,绝缘介质层包括pi(聚酰亚胺树脂)层、ppo(二亚苯基醚树脂)层等。

在本发明创造的前提下,产品能够适应各种外观形状,并且在各种外观形状下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得纵向线性振动马达的外观形状不仅仅局限于圆形或者方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