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源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7138发布日期:2020-01-15 00:5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源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源控制箱。



背景技术:

电源控制箱主要适用开厂矿、企业、商场、宾馆、学校、机场、港口、医院、高层建筑、生活小区等场合;作为动力、照明配电及电动机控制之用,适合室内挂墙、户外落地安装的配电设备。

然而现有挂墙控式制箱在发生内部线路损坏不能正常工作时,由于控制箱的内部狭窄,所以给维修更换以及扩展带来极大的不便,不利于控制箱的快速调试使用。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控制箱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电源控制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控制箱,它包括有背板;所述背板的前表面设置有底板、顶板、弹簧和两块侧板;所述底板固定在背板的底部;所述顶板的一侧表面与背板的顶部相铰接;所述弹簧一端与背板的前表面相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与顶板的底表面相固定连接;所述背板的前表面设置有支撑块;所述顶板的底表面压紧在支撑块的顶部;所述侧板分别对称设置在背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侧板一侧表面与背板的前表面相铰接;所述顶板的底表面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从顶板上靠近背板的一表面贯穿至顶板上远离背板的一表面;所述侧板的顶表面均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的宽度等于定位槽的宽度;其中一条凸条从下往上插入到其中一条定位槽内;另一条凸条从下往上插入到其另一条定位槽内;其中一块侧板的前端面铰接有前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两块定位块;两块定位块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与底板之间均设置有磁力开合组件;所述磁力开合组件包括有第一磁铁、星形把手螺栓和第二磁铁组成;所述侧板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磁铁固定孔;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在磁铁固定孔的内部;所述定位块的顶表面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星形把手螺栓的外螺纹与螺纹孔相匹配;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星形把手螺栓从下往上依次穿过通孔和螺纹孔后与水平设置的第二磁铁相固定连接;所述星形把手螺栓的外螺纹与螺纹孔相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磁铁的其中一极朝向第二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前表面设置有条型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凸条的顶表面设置呈圆弧面形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控制箱,背板的前表面设置有底板、顶板、弹簧和两块侧板;底板固定在背板的底部;顶板的一侧表面与背板的顶部相铰接;弹簧一端与背板的前表面相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与顶板的底表面相固定连接;背板的前表面设置有支撑块;顶板的底表面压紧在支撑块的顶部;侧板分别对称设置在背板的左右两侧;侧板一侧表面与背板的前表面相铰接;顶板的底表面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定位槽;定位槽从顶板上靠近背板的一表面贯穿至顶板上远离背板的一表面;侧板的顶表面均设置有凸条;凸条的宽度等于定位槽的宽度;其中一条凸条从下往上插入到其中一条定位槽内;另一条凸条从下往上插入到其另一条定位槽内;其中一块侧板的前端面铰接有前门;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两块定位块;两块定位块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背板固定在墙上;顶板通过弹簧的向下的拉力,压紧在支撑块的顶部;而侧板通过凸条插入到定位槽内以及定位块的限位,使得侧板不能够外翻和内翻;实现侧板在底板与顶板之间定位,再把前门盖上后,通过锁体的锁舌插入到锁套实现前门的固定;当需要检修或者扩展时,锁体的锁舌与锁套分离,把前门打开,再克服弹簧的阻力把顶板向上推动,凸条从定位槽松出后,两块侧板则能够向外翻转展开,使得电源控制箱在检修或者扩展时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和足够的光线,使得电源控制箱的检修更加方便,增加箱内元件安装方式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前门打开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侧板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a部放大视图;

图5是图1中的b部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门;2、侧板;201、凸条;202、磁铁固定孔;3、锁体;4、定位块;

401、螺纹孔;5、底板;501、通孔;6、第一磁铁;7、锁套;8、背板;

801、支撑块;9、顶板;901、定位槽;902、条型把手;10、弹簧;

11、星形把手螺栓;12、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控制箱,它包括有背板8;所述背板8的前表面设置有底板5、顶板9、弹簧10和两块侧板2;所述底板5固定在背板8的底部;所述顶板9的一侧表面与背板8的顶部相铰接;所述弹簧10一端与背板8的前表面相固定连接;弹簧10另一端与顶板9的底表面相固定连接;所述背板8的前表面设置有支撑块801;所述顶板9的底表面压紧在支撑块801的顶部;所述侧板2分别对称设置在背板8的左右两侧;所述侧板2一侧表面与背板8的前表面相铰接;所述顶板9的底表面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定位槽901;所述定位槽901从顶板9上靠近背板8的一表面贯穿至顶板9上远离背板8的一表面;所述侧板2的顶表面均设置有凸条201;所述凸条201的宽度等于定位槽901的宽度;其中一条凸条201从下往上插入到其中一条定位槽901内;另一条凸条201从下往上插入到其另一条定位槽901内;其中一块侧板2的前端面铰接有前门1;所述底板5的上表面固定有两块定位块4;两块定位块4设置在两块侧板2之间;背板8固定在墙上;顶板9通过弹簧10的向下的拉力,压紧在支撑块801的顶部;而侧板2通过凸条201插入到定位槽901内以及定位块4的限位,使得侧板2不能够外翻和内翻;实现侧板2在底板5与顶板9之间定位,再把前门1盖上后,通过锁体3的锁舌插入到锁套7实现前门1的固定;当需要检修或者扩展时,锁体3的锁舌与锁套7分离,把前门1打开,再克服弹簧10的阻力把顶板9向上推动,凸条201从定位槽901松出后,两块侧板2则能够向外翻转展开,使得电源控制箱在检修或者扩展时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和足够的光线,使得电源控制箱的检修更加方便,增加箱内元件安装方式的多样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定位块4与底板5之间均设置有磁力开合组件;所述磁力开合组件包括有第一磁铁6、星形把手螺栓11和第二磁铁12组成;所述侧板2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磁铁固定孔202;所述第一磁铁6固定在磁铁固定孔202的内部;所述定位块4的顶表面上设置有螺纹孔401;所述星形把手螺栓11的外螺纹与螺纹孔401相匹配;所述底板5的底部设置有通孔501;所述星形把手螺栓11从下往上依次穿过通孔501和螺纹孔401后与水平设置的第二磁铁12相固定连接;所述星形把手螺栓11的外螺纹与螺纹孔401相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磁铁6的其中一极朝向第二磁铁12;转动星形把手螺栓11,能够调整第二磁铁12的磁极指向,当第一磁铁6的s极指向第二磁铁12的s极靠近,两磁铁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力,使得侧板2有一个向外翻转的趋势;当第一磁铁6的n极指向第二磁铁12的s极靠近,两磁铁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力,侧板2能够紧贴在定位块4的外侧表面上,使得凸条201能够与定位槽901落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顶板9的前表面设置有条型把手90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凸条201的顶表面设置呈圆弧面形状。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背板固定在墙上;顶板通过弹簧的向下的拉力,压紧在支撑块的顶部;而侧板通过凸条插入到定位槽内以及定位块的限位,使得侧板不能够外翻和内翻;实现侧板在底板与顶板之间定位,再把前门盖上后,通过锁体的锁舌插入到锁套实现前门的固定;在侧门合上时候,把第一磁铁的n极指向第二磁铁的s极靠近,两磁铁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力,侧板能够紧贴在定位块的外侧表面上,使得凸条能够与定位槽落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方便凸条与定位槽对准;当需要检修或者扩展时,转动星形把手螺栓,能够调整第二磁铁的磁极指向,当第一磁铁的s极指向第二磁铁的s极靠近,两磁铁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力,使得侧板有一个向外翻转的趋势;锁体的锁舌与锁套分离,把前门打开,再克服弹簧的阻力把顶板向上推动,凸条从定位槽松出后,两块侧板则能够向外翻转展开,使得电源控制箱在检修或者扩展时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和足够的光线,使得电源控制箱的检修更加方便,增加箱内元件安装方式的多样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