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虫进入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3134发布日期:2020-05-26 18:0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虫进入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配电柜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发电设备主要是电站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等;供电设备主要是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互感器、接触器等等,在电力设备安装和使用时经常会使用到电力控制柜,电力控制柜是电力技术的重要设备,其柜体的内部多为带有各类电子元器件的模块。为了确保配电柜的散热,在配电柜上通常设有散热孔,而外界的昆虫容易从散热孔爬入配电柜内,尤其是位于户外的配电柜,会有大量的昆虫爬入配电柜内,对配电柜的正常稳定运行造成较大影响。此外,目前常见配电柜的防尘效果较差,灰尘容易从配电柜的散热孔进入配电柜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很好的防尘功能,并可最大限度地防止昆虫进入,确保配电柜的正常稳定运行的防虫进入的配电柜。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防虫进入的配电柜,它包括有柜体,它还包括有成对的防尘机构、风扇、抽拉斗、永磁铁、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在所述柜体的下部内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和第五隔板,在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网孔,在第一隔板与柜体的顶壁之间形成容置腔,在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风扇固定安装在第一空腔内,在第三隔板与第四隔板之间形成第二空腔,在柜体第二空腔的周壁上开设有出风孔,在第五隔板与柜体的底壁之间形成第三空腔,柜体第三空腔的一侧部为开口状,所述抽拉斗从第三空腔的开口处插入第三空腔内,在抽拉斗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永磁铁固定安装在限位板上,抽拉斗的限位板通过永磁铁吸附在柜体的外侧壁上,在位于柜体外侧的抽拉斗上设置有拉手,所述第一管体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上,第一管体的上下两端部分别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连通,第一管体的下部呈喇叭状,所述第二管体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固定安装在第四隔板和第五隔板上,第二管体的上下两端部分别与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相连通,第二管体的上部呈喇叭状,所述成对的防尘机构分别包括有布袋、支板、第二电机、伸缩杆、滑轮、锁定螺栓、拉簧和轴套,在柜体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柜体内部相连通的进风仓,在进风仓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布袋为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筒状,布袋的下端部固定安装在进风仓的进风口处,所述拉簧的上端部固定安装在进风仓的内顶壁上,所述支板固定安装在拉簧的下端部,所述布袋的上端部固定安装在支板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进风仓内,所述轴套通过支杆固定安装在进风仓内,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活动穿置在轴套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支座,在支座上开设有限位槽和与限位槽相贯通的螺孔,所述伸缩杆活动插置在支座的限位槽内,所述滑轮活动安装在伸缩杆上,该滑轮位于支板上方,所述锁定螺栓旋置在支座的螺孔内,锁定螺栓的端部抵靠在伸缩杆上。

所述风扇包括有第一电机和扇叶,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一空腔内,所述扇叶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

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为玻璃材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当外界的昆虫从出风孔进入第二空腔内后,通过风扇从第一管体内吹出的气流可将昆虫从第二管体吹入抽拉斗内,可在抽拉斗内盛装杀虫剂,使落入抽拉斗内的昆虫迅速死亡,当需要清理死亡的昆虫时,只需要通过拉手将抽拉斗抽出即可,第一管体的下部呈喇叭状,可使昆虫难以从第一管体爬至第一空腔内,第二管体的上部呈喇叭状,可使昆虫轻易从第二管体滑落至抽拉斗内,并且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可选用玻璃等较为光滑的材质,使昆虫更加难以攀附,从而起到了很好的防虫效果,最大限度地防止了昆虫的进入,确保了配电柜的正常稳定运行。

2、通过布袋可对进入容置腔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起到很好的防尘效果,当需要对布袋上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支座、伸缩杆和滑轮转动,通过滑轮对支板进行间歇顶压,对布袋进行振动,将布袋上附着的灰尘振落,从而起到了很好的防尘效果。通过调节伸缩杆在支座限位槽内的位置,可调节振动幅度,从而可很好地适应不同程度的清灰工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省去进风仓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一种防虫进入的配电柜,它包括有柜体1,它还包括有成对的防尘机构、风扇、抽拉斗2、永磁铁3、第一管体4和第二管体5,由图3所示,在所述柜体1的下部内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第三隔板8、第四隔板9和第五隔板10,在所述第一隔板6上开设有网孔11,在第一隔板6与柜体1的顶壁之间形成容置腔36,在第一隔板6与第二隔板7之间形成第一空腔12,所述风扇固定安装在第一空腔12内,风扇的具体结构以及安装方式如下:风扇包括有第一电机13和扇叶14,所述第一电机13通过支架15固定安装在第一空腔12内,所述扇叶14固定安装在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上。在第三隔板8与第四隔板9之间形成第二空腔16,在柜体1第二空腔16的周壁上开设有出风孔17,在第五隔板10与柜体1的底壁之间形成第三空腔18,柜体1第三空腔18的一侧部为开口状,所述抽拉斗2从第三空腔18的开口处插入第三空腔18内,在抽拉斗2上设置有限位板19,所述永磁铁3固定安装在限位板19上,抽拉斗2的限位板19通过永磁铁3吸附在柜体1的外侧壁上,在位于柜体1外侧的抽拉斗2上设置有拉手20。所述第一管体4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隔板7和第三隔板8上,第一管体4的上下两端部分别与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6相连通,第一管体4的下部呈喇叭状,所述第二管体5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固定安装在第四隔板9和第五隔板10上,第二管体5的上下两端部分别与第二空腔16和第三空腔18相连通,第二管体5的上部呈喇叭状。由图2和图4所示,所述成对的防尘机构分别包括有布袋21、支板22、第二电机23、伸缩杆24、滑轮25、锁定螺栓26、拉簧27和轴套28,在柜体1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柜体1内部相连通的进风仓29,在进风仓29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30,所述布袋21为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筒状,布袋21的下端部固定安装在进风仓29的进风口30处,所述拉簧27的上端部固定安装在进风仓29的内顶壁上,所述支板22固定安装在拉簧27的下端部,所述布袋21的上端部固定安装在支板22上,所述第二电机23固定安装在进风仓29内,所述轴套28通过支杆31固定安装在进风仓29内,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32活动穿置在轴套28内,在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32上设置有支座33,在支座33上开设有限位槽34和与限位槽34相贯通的螺孔35,所述伸缩杆24活动插置在支座33的限位槽34内,所述滑轮25活动安装在伸缩杆24上,该滑轮25位于支板22的上方,所述锁定螺栓26旋置在支座33的螺孔35内,锁定螺栓26的端部抵靠在伸缩杆24上。

本防虫进入的配电柜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需要安装在柜体1内的电力设备安装在容置腔36内,通过第一电机13驱动扇叶14转动,在柜体1内形成空气对流,气流从进风口30经布袋21的过滤后进入容置腔36内,再依次经过网孔11和第一管体4后,进入第二空腔16内,再从出风孔17排出。通过布袋21可对进入容置腔36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起到很好的防尘效果,当需要对布袋21上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时,通过第二电机23驱动支座33、伸缩杆24和滑轮25转动,通过滑轮25对支板22进行间歇顶压,对布袋21进行振动,将布袋21上附着的灰尘振落,通过调节伸缩杆24在支座33限位槽34内的位置,可调节振动幅度,从而适应不同的程度的清灰工况。当外界的昆虫从出风孔17进入第二空腔16内后,通过风扇从第一管体4内吹出的气流可将昆虫从第二管体5吹入抽拉斗2内,可在抽拉斗2内盛装杀虫剂,使落入抽拉斗2内的昆虫迅速死亡,当需要清理死亡的昆虫时,只需要通过拉手20将抽拉斗2抽出即可,第一管体4的下部呈喇叭状,可使昆虫难以从第一管体4爬至第一空腔12内,第二管体5的上部呈喇叭状,可使昆虫轻易从第二管体5滑落至抽拉斗2内,并且第一管体4和第二管体5可选用玻璃等较为光滑的材质,使昆虫更加难以攀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