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2971发布日期:2020-04-24 21:5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外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外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等元器件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箱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配电箱体积较小且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

在很多室外施工场所,比如建筑施工地、矿场以及正在建造的船舶等场所,均需要用到配电箱,由于条件所限,很多配电箱都是直接设置于室外,虽然配电箱里面的设备有封闭箱体保护,正常情况下不会受到雨淋的影响,但是在下雨天需要用配电箱进行紧急配电、接线或者需要对配电箱进行紧急维修时,雨滴不仅会滴落到作业人员身上,而且由于需要将配电箱的门打开进行作业,雨滴还很容易滴落到配电箱内的设备上,造成配电箱内的设置损坏,甚至出现触电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在下雨天进行配电、接线或者维修的室外配电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室外配电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对开门,箱体的顶端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于箱体的前端开口设置,容置槽内滑动设置有挡雨装置,挡雨装置可伸出于容置槽外并与两个对开门配合形成冂形结构。

可选的,挡雨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杆和设置于两个支撑杆之间的第一挡雨帘,两个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箱体的前端面。

可选的,两个支撑杆为可伸缩支撑杆。

可选的,挡雨装置靠近对开门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盒,收纳盒内设置有卷轴,收纳盒的底部设置有条形开口,卷轴上卷设有第二挡雨帘,第二挡雨帘下端伸出于条形开口下方。

可选的,卷轴和收纳盒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复位装置,弹性复位装置能够使第二挡雨帘自动收回于收纳盒内。

可选的,弹性复位装置包括设置于卷轴两端的发条,发条套设于卷轴外,发条一端与卷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收纳盒的内壁连接。

可选的,第二挡雨帘底端设置有牵引绳,对开门上设置有固定件,当第二挡雨帘从收纳盒内展开时,牵引绳缠绕于固定件上,以防止第二挡雨帘收回于收纳盒内。

可选的,两个对开门的顶端均设置有边缘,箱体顶端设置有与边缘相适配的凹槽,当挡雨装置伸出于容置槽外时,边缘延伸于挡雨装置的上方。

可选的,箱体内设置有电灯。

可选的,挡雨装置的两侧设置有螺纹孔,对开门上对应螺纹孔设置有通孔,通孔上插设有螺栓,螺栓的端部通过一连接线与对开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室外配电箱,箱体的顶端于两个对开门之间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内滑动设置有挡雨装置,当在下雨天需要用配电箱进行紧急配电、接线或者需要对配电箱进行紧急维修时,作业人员将挡雨装置从容置槽内滑动拉出,挡雨装置伸出于容置槽外后与两个对开门配合形成冂形结构,进而能够防止雨滴滴落在作业人员身上和配电箱箱体内的设备上,使作业人员在作业时更加方便,同时还能减少箱体内的设备的损害,此外,还能防止出现触电危险。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挡雨装置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的正视图;

图4为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于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弹性复位装置与卷轴以及收纳盒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室外配电箱,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箱体100,箱体100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对开门101,箱体100的顶端于两个对开门101之间设置有容置槽102,容置槽102于箱体100的前端开口设置,容置槽102内滑动设置有挡雨装置200,挡雨装置200可伸出于容置槽102外并与两个对开门101配合形成冂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0的顶端于两个对开门101之间设置有容置槽102,容置槽102内滑动设置有挡雨装置200,当在下雨天需要用配电箱进行紧急配电、接线或者需要对配电箱进行紧急维修时,作业人员将挡雨装置200朝向容置槽102的外部拉动,为了便于受力,可以于挡雨装置200上设置一拉手,挡雨装置200伸出于容置槽102外并与两个对开门101配合形成冂形结构,进而能够防止雨滴滴落在作业人员身上和配电箱箱体100内的设备上,使作业人员在作业时更加方便,同时还能减少箱体100内的设备的损害,此外,还能防止出现触电危险。需要说明的是,冂形结构所指的是挡雨装置200与两个对开门101沿垂直于箱体100前端面方向的截面为冂形。此外,为了使挡雨装置200和两个对开门101之间形成稳固的冂形结构,可以于挡雨装置200与两个对开门101之间设置可拆卸的连接件,或者将两个对开门101设置为半开门结构,即对开门101的最大转动角度为90度。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结构也可以用于防止作业人员直接暴露于烈日下,进而更提高作业人员的舒适度。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挡雨装置200包括两个支撑杆201和设置于两个支撑杆201之间的第一挡雨帘202,两个支撑杆20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箱体100的前端面。拉动两个支撑杆201,使支撑杆201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支撑杆201进而带动第一挡雨帘202伸出于容置槽102外,为作业人员进行挡雨。此外,挡雨装置200也可以是一块挡板。

在部分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杆201为可伸缩支撑杆。不仅能够减少容置槽102所需空间,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伸缩支撑杆可以设置为不同的伸缩长度。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以及图5所示,挡雨装置200靠近对开门101的一侧设置有收纳盒203,收纳盒203内设置有卷轴204,收纳盒203的底部设置有条形开口205,卷轴204上卷设有第二挡雨帘206,第二挡雨帘206下端伸出于条形开口205下方。当挡雨装置200伸出于容置槽102时,卷轴204带动第二挡雨帘206转动,使第二挡雨帘206从收纳盒203内展开,第二挡雨帘206能防止有风时,斜飘的雨滴从两个对开门101所形成的的开口处飘进。当作业人员作业完成后,卷轴204带动第二挡雨帘206转动朝反方向转动,使第二挡雨帘206收纳于收纳盒203内,然后将挡雨装置200收纳于容置槽102即可。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卷轴204和收纳盒203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复位装置,弹性复位装置能够使第二挡雨帘206自动收回于收纳盒203内,更加快捷方便。此外,也可以于卷轴204的其中一端设置一摇杆,通过人力带动摇杆转动,摇杆进而转轴204转动。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弹性复位装置包括设置于卷轴204两端的发条207,发条207套设于卷轴204外,发条207一端与卷轴204连接,其另一端与收纳盒203的内壁连接。当外力作用向下拉动第二挡雨帘206时,外力对发条207做功使发条207上紧,这部分的功就转换为发条207的弹性表性能储存起来;当松开第二挡雨帘206时,发条207的弹性表性能又逐渐释放,拉动第二挡雨帘206收回于卷轴207上,进而实现第二挡雨帘206的收回。此外,弹性复位装置还可以是扭簧,通过扭簧的扭转力拉动第二挡雨帘206收回于卷轴207上,实现第二挡雨帘206的收回。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挡雨帘206底端设置有牵引绳208,对开门101上设置有固定件103,当第二挡雨帘206从收纳盒203内展开时,牵引绳208缠绕于固定件103上,以防止第二挡雨帘206收回于收纳盒203内,当作业人员作业完成后,松开牵引绳208,转轴207带动第二挡雨帘206收回于收纳盒203内。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以及图5所示,两个对开门101的顶端均设置有边缘104,箱体100顶端设置有与边缘104相适配的凹槽105,当挡雨装置200伸出于容置槽102外时,边缘104延伸于挡雨装置200的上方。设置边缘104能防止雨滴通过对开门101与挡雨装置200之间的间隙渗透到挡雨装置200下方,使得挡雨效果更好。当关上对开门101时,对开门101上的凹槽105可以收纳于凹槽105内,而不会影响到对开门101对箱体100的封闭效果。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箱体100内设置有电灯106。电灯106能为箱体100提供照明,使作业人员作业时更加方便。为了使箱体100内的照明效果更好,第一挡雨帘202和第二挡雨帘206也可以设置为透明挡雨帘。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挡雨装置200的两侧设置有螺纹孔,对开门101上对应螺纹孔设置有通孔,通孔上插设有螺栓107,螺栓107的端部通过一连接线108与对开门101连接。当螺纹孔与通孔对齐后,拧紧螺栓107,使挡雨装置200与对开门101连接,进而形成稳固的冂形结构。螺栓107的端部通过一连接线108挂在对开门101上,能够防止螺栓107丢失,作业人员每次作业时不需要准备新的螺栓107。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