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报警和关断功能的光电建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6066发布日期:2020-04-10 17:1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报警和关断功能的光电建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建筑一体化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报警和关断功能的光电建筑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以往只作为光伏发电站,没有形成光伏构件作为建筑材料,或者应用于建筑但不具备建筑属性,不符合建筑的安全性能。随着环境治理及能源结构的调整,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的应用更加广泛,光伏构件在节能改造及绿色建筑中充当重要角色。在光伏系统中逆变器只有检测电气参数和交直流转换功能,并不具备建筑体的消防功能,同时光伏构件及其线缆在建筑施工中隐藏的破损、雨水侵蚀或运行后的老化引起的漏电尚未重视并采取检测保护措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以满足不同光伏构件产品在光电建筑系统中采取主动式安全防范的光电建筑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报警和关断功能的光电建筑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具有报警和关断功能的光电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建筑件和报警开关装置,所述光电建筑件与所述报警开关装置连接,所述报警开关装置通过逆变器接入电网电箱,

所述光电建筑件包括光伏构件和设置在所述光伏构件外围的安装框架,

所述报警开关装置包括第一电压继电器、第二电压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温度传感器、报警器及温控器,所述光伏构件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一电压继电器分别与所述固态继电器的第一常闭开关的一端、所述报警器的一端及所述温控器的电源正极连接,所述光伏构件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二电压继电器分别与所述固态继电器的第二常闭开关的一端、所述报警器的一端及所述温控器的电源正极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的第一常闭开关的另一端和所述固态继电器的第二常闭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逆变器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报警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温控器的电源正极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温控器的电源负极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控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温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固态继电器的触发器连接。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构件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压继电器的常闭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光伏构件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压继电器的常闭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继电器的常闭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固态继电器的第一常闭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继电器的常闭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固态继电器的第二常闭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压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报警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压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温控器的电源正极连接,所述光伏构件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压继电器的触发器连接,所述光伏构件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压继电器的触发器连接。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为金属材料。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接地。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构件与所述报警开关装置连接的线缆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内。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构件包括若干个串联的光伏构件单元。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内。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开关装置采用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供电。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开关装置采用所述光伏构件产生的电流或市电供电。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继电器的触发器和所述第二电压继电器的触发器的触发电压均为超过36v的电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光伏构件的线缆布置在光电建筑体的上安装框架,安装框为金属材料,有利于光伏电流产生的热量转移给金属框架进行散热,且能防止高压线缆外露;

2、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开关装置具有探测温度高于80度声光报警功能和高于100度的温控开关功能,在上安装框内布置温控线或温度传感器,传感器采集温度参数传递给报警开关装置进行光伏发电的关断和报警,避免因温度过高引起火灾。当温度低于80度时,自行恢复光伏发电,以提高光电建筑的能源利用;

3、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开关装置可检测安装框架电位,高于36v安全电压时预警,防止建筑体带电引起人员安全事故;

4、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开关装置可检测光伏构件的正负极电流,如有漏电进行关断和报警;

5、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开关装置的关断,对光伏构件的正负极与逆变器都断路,防止危险时刻进行大功率供电。

6、本实用新型报警开关装置可采用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光伏构件的产生的电流或者市电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具有报警和关断功能的光电建筑系统,包括光电建筑件11和报警开关装置12,光电建筑件11与报警开关装置12连接,报警开关装置12通过逆变器13接入电网电箱14。

光电建筑件11包括光伏构件111和设置在光伏构件111外围的安装框架112。

报警开关装置12包括第一电压继电器121、第二电压继电器122、固态继电器123、温度传感器124、报警器125及温控器126,光伏构件111的负极与第一电压继电器121的常闭开关的一端连接,光伏构件111的正极与第二电压继电器122的常闭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压继电器121的常闭开关的另一端与固态继电器123的第一常闭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压继电器122的常闭开关的另一端与固态继电器123的第二常闭开关的一端连接,固态继电器123的第一常闭开关的另一端和固态继电器123的第二常闭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逆变器13连接,第一电压继电器121的常开开关的一端、第二电压继电器122的常开开关的一端及固态继电器123的常开开关的一端分别与报警器125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压继电器121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第二电压继电器122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及固态继电器123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温控器126的电源正极连接,报警器125的另一端与温控器126的电源负极连接,温度传感器124与温控器12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光伏构件111的负极与第一电压继电器121的触发器连接,光伏构件111的正极与第二电压继电器122的触发器连接,第一电压继电器121的触发器和第二电压继电器122的触发器的另一端均接地,126的信号输出端与固态继电器123的触发器连接。

优选的,安装框架112为金属材料,有利于光伏电流产生的热量转移给安装框架112进行散热。

优选的,安装框架112接地,漏电时可把安装框架112上电流导向地面。

优选的,光伏构件111与报警开关装置12连接的线缆设置在安装框架112内,防止高压线缆外露。

优选的,光伏构件111包括若干个串联的光伏构件单元sn。

优选的,温度传感器124设置在安装框架112内,温度传感器124采集光伏构件111的温度系数,避免因短路或者其他原因使得温度过高引起火灾。

优选的,报警开关装置12采用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供电。

优选的,报警开关装置12采用光伏构件111产生的电流或市电供电。

优选的,报警器125包括蜂鸣器和led灯。

优选的,第一电压继电器121的触发器和第二电压继电器122的触发器的触发电压均为超过36v的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光伏构件111出现异常如短路或局部发热时,温度传递给金属框架,金属框架内的温度传感器124将侦测到的温度传递给温控器126的信号输入端,当温度达到温控器126预设的100度时,温控器126输出信号给固态继电器123,固态继电器123开始工作,固态继电器123的第一常闭开关和第二常闭开关断开,使光伏构件111的供电电路断开,同时固态继电器123的常开开关闭合,接通声光报警电路,蜂鸣器和led灯开始工作报警;当温度传感器124侦测到温度低于80度时,温控器126停止固态继电器123的工作,声光报警解除,光伏构件111正常工作。

当光伏构件111的正负极同时漏电时,形成短路产生高温,温控器126报警并断开光伏构件111的供电电路。

当光伏构件111的正极漏电时,光伏构件111正极的电流经过接地后的金属框架,光伏构件111的正极变成接地端,相当于光伏构件111的正极连接到第一电压继电器121的触发器的接地端,此时第一电压继电器121的触发器的另一端与光伏构件111的负极连接,形成正极漏电与负极间的电压差。当电压差超过人体安全电压36v时,第一电压继电器121触发而开始工作,第一电压继电器121的常闭开关断开,使光伏构件111停止工作,避免操作人员在漏电时的正负极之间形成回路而触电,同时第一电压继电器121的常开开关闭合,接通声光报警电路,蜂鸣器和led灯开始工作报警。

当光伏构件111的负极漏电时,光伏构件111负极的电流经过接地后的金属框架,光伏构件111的负极变成接地端,相当于光伏构件111的负极连接到第二电压继电器121的触发器的接地端,此时第二电压继电器121的触发器的另一端与光伏构件111的正极连接,形成负极漏电与正极间的电压差。当电压差超过人体安全电压36v时,第二电压继电器121触发而开始工作,第二电压继电器121的常闭开关断开,使光伏构件111停止工作,避免操作人员在漏电时的正负极之间形成回路而触电,同时第二电压继电器121的常开开关闭合,接通声光报警电路,蜂鸣器和led灯开始工作报警。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