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供应模块及具有所述电源供应模块的不断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2179发布日期:2020-05-20 03:0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电源供应模块及具有所述电源供应模块的不断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供应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以安装于标准机柜的电源供应模块及具有所述电源供应模块的不断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部分的不断电系统是采用模块化的机架式结构,通过将电源供应模块及电池模块制成可以兼容于标准机柜的尺寸,使得电源供应模块及电池模块能够安装于机柜中使用。

电源供应模块具有一外壳,及一显示单元。外壳形成有多个通气孔。显示单元穿设并固定于外壳,用以显示电源供应模块的操作讯息。由于显示单元与外壳之间并无快拆的结构设计,因此,当显示单元损坏时便无法轻易且快速地进行拆卸及更换。此外,显示单元穿设于外壳的方式会占据外壳的内部空间以及外壳布设通气孔的面积,造成风扇及通气孔的数量受到局限,从而影响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背景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电源供应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源供应模块,包含电源供应器、显示器,及讯号传输件,所述电源供应器包括外壳、第一卡扣件,及第一电连接器,所述外壳包含前壳罩,所述第一卡扣件及所述第一电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前壳罩,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前壳罩前方并包括可拆卸地卡扣于所述第一卡扣件的第二卡扣件,及第二电连接器,所述讯号传输件包括排线、设置于所述排线一端的第一对接连接器,及设置于所述排线另一端的第二对接连接器,所述第一对接连接器可拆卸地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所述第二对接连接器可拆卸地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供应模块,所述显示器一部分凸伸出所述前壳罩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供应模块,所述前壳罩具有前板,及连接于所述前板一侧的侧板,所述第一卡扣件及所述第一电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前板且邻近于所述侧板并沿上下方向排列,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前板前方且一部分凸伸出所述侧板。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供应模块,所述外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壳罩的前框,所述前框具有侧边,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供应模块,所述前壳罩具有前板,及连接于所述前板一侧的侧板,所述第一卡扣件及所述第一电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前板且邻近于所述侧板并沿上下方向排列,所述侧边具有侧边部,及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侧边部上下两端的斜边部,每一个所述斜边部由所述侧边部朝所述侧板方向倾斜延伸,所述侧边部与所述第一卡扣件及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相反于所述侧板的一侧沿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左右方向相间隔一段距离,所述显示器一部分凸伸出所述侧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背景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具有电源供应模块的不断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不断电系统,包括机柜,及电源供应模块,所述机柜包含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两个相间隔的前立杆,所述电源供应模块包含电源供应器、显示器,及讯号传输件,所述电源供应器包括外壳、第一卡扣件,及第一电连接器,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并包含前壳罩,所述前壳罩位于所述前立杆之间,所述第一卡扣件及所述第一电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前壳罩,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前壳罩前方并包括可拆卸地卡扣于所述第一卡扣件的第二卡扣件,及第二电连接器,所述讯号传输件包括排线、设置于所述排线一端的第一对接连接器,及设置于所述排线另一端的第二对接连接器,所述第一对接连接器可拆卸地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所述第二对接连接器可拆卸地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电源供应模块的不断电系统,所述显示器一部分凸伸出所述前壳罩一侧且位于对应的所述前立杆前方。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电源供应模块的不断电系统,所述前壳罩具有前板,及连接于所述前板一侧的侧板,所述第一卡扣件及所述第一电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前板且邻近于所述侧板并沿上下方向排列,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前板前方且一部分凸伸出所述侧板而位于对应的所述前立杆前方。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电源供应模块的不断电系统,所述外壳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壳罩的前框,所述前框具有侧边,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电源供应模块的不断电系统,所述前壳罩具有前板,及连接于所述前板一侧的侧板,所述第一卡扣件及所述第一电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前板且邻近于所述侧板并沿上下方向排列,所述侧边具有侧边部,及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侧边部上下两端的斜边部,每一个所述斜边部由所述侧边部朝所述侧板方向倾斜延伸,所述侧边部与所述第一卡扣件及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相反于所述侧板的一侧沿垂直于所述上下方向的左右方向相间隔一段距离,所述显示器一部分凸伸出所述侧板而位于对应的所述前立杆前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显示器能够方便且快速地组装固定在电源供应器上或由电源供应器上拆卸,并且能提升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电源供应模块的不断电系统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一机柜与一电源供应模块之间的组装关系;

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所截取的一不完整剖视图,图2省略所述机柜的一安装架体;

图3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不完整立体分解图,说明所述机柜、一电源供应器、一显示器及一讯号传输件之间的组装关系;

图4是图3的一局部放大图;

图5是所述实施例的所述显示器由另一视角观看的一立体图;

图6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不完整剖视图,说明所述讯号传输件的一第一对接连接器电连接于所述电源供应器的一第一电连接器,及一第二对接连接器电连接于所述显示器的一第二电连接器,图中省略两第一卡扣件及两第二卡扣件;及

图7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不完整剖视图,说明所述第一卡扣件卡扣于所述第二卡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电源供应模块的不断电系统100的一实施例,不断电系统100包括一机柜1,及多个电源供应模块2(图1只显示其中一个)。

参阅图1、图2及图3,机柜1是以例如19英寸的标准机柜为例,其包含一安装架11,及两个侧板12。安装架11包括两个前立杆111(图3只显示其中一个)、两个后立杆112(图3只显示其中一个),及多个安装架体113(图3只显示其中一个)。两个前立杆111沿一左右方向y相间隔,各个前立杆111沿一上下方向z延伸。两个后立杆112分别位于两个前立杆111后方并沿左右方向y相间隔。各个后立杆112同样沿上下方向z延伸。每一个安装架体113设置于两前立杆111及两后立杆112之间且沿前后方向x延伸,用以供对应的电源供应模块2安装。两个侧板12分别位于两个前立杆111外侧以及两个后立杆112外侧。

参阅图2、图3及图4,多个电源供应模块2能够相互电连接在一起以构成一模块化的不断电系统使用,每一个电源供应模块2也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独立的不断电系统主机使用。每一个电源供应模块2包含一电源供应器3、一显示器4,及一讯号传输件5。电源供应器3包括一外壳31、两个第一卡扣件33,及一第一电连接器34。外壳31安装于安装架11的安装架体113并包含一前壳罩311,及一前框312。前壳罩311位于两个前立杆111之间并具有一前板313,及一垂直地连接于前板313一侧的侧板314。前板313形成有多个沿左右方向y相间隔排列的通气孔315,每一个通气孔315与一设置于前壳罩311内的风扇35位置相对应。当风扇35运转时,外部环境的气体能经由通气孔315流入外壳31内以对内部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前框312设置于前壳罩311并具有一前面板316、两个第一连接板317,及两个第二连接板318(图3只显示其中一个)。前面板316间隔位于前板313前方并形成有多个通气孔319。前面板316具有一邻近于侧板314的侧边部320。两个第一连接板317分别由前面板316上下两端朝后延伸,两个第一连接板317通过螺丝分别锁固于前壳罩311上下两端。每一个第一连接板317具有一斜边部321,两个第一连接板317的斜边部321分别连接于侧边部320上下两端。每一个斜边部321是由侧边部320朝前壳罩311的侧板314方向倾斜延伸。侧边部320及两个斜边部321共同构成前框312的一侧边322。两个第二连接板318分别由前面板316上下两端朝后延伸并邻近于前面板316相反于侧边部320的一侧,两个第二连接板318通过螺丝分别锁固于前壳罩311上下两端。

两个第一卡扣件33设置于前壳罩311的前板313并沿上下方向z排列,两个第一卡扣件33位于侧板314与对应通气孔315之间且邻近于侧板314。每一个第一卡扣件33是以母卡扣件为例并具有两个弹性夹持臂331,两个弹性夹持臂331之间界定出一扣槽332(如图7)。第一电连接器34设置于前壳罩311的前板313且位于两个第一卡扣件33之间,第一电连接器34与两第一卡扣件33沿上下方向z排列。借由第一电连接器34与两第一卡扣件33沿上下方向z排列的方式,能减少前述构件沿左右方向y占据于前板313的面积,以避免对通气孔315的设置位置造成影响。

参阅图2、图3及图5,显示器4位于前壳罩311的前板313前方且位于前框312的侧边322,显示器4的一部分凸伸出前壳罩311的侧板314而位于对应的前立杆111前方。显示器4包括一机壳41、一显示荧幕42、一按键单元43、两个第二卡扣件44,及一第二电连接器45。机壳41具有一前板411、一相反于前板411的背板412,及两个设置于背板412且沿上下方向z排列的承载框413。显示荧幕42设置于前板411用以显示操作讯息。按键单元43设置于前板411用以供使用者进行按压操作。两个第二卡扣件44分别设置于两个承载框413上,每一个第二卡扣件44是以公卡扣件为例并具有一扣臂441,每一个第二卡扣件44的扣臂441可拆卸地卡扣于对应第一卡扣件33的扣槽332(如图7所示)内。第二电连接器45设置于背板412。

讯号传输件5包括一排线51、一设置于排线51一端的第一对接连接器52,及一设置于排线51另一端的第二对接连接器53。第一对接连接器52可拆卸地电连接于电源供应器3的第一电连接器34,第二对接连接器53可拆卸地电连接于显示器4的第二电连接器45。借此,使得电源供应器3与显示器4能通过讯号传输件5进行电讯号的传输。

参阅图2、图3、图6及图7,欲将电源供应模块2安装于机柜1时,首先,先将电源供应器3安装于安装架体113上。随后,将讯号传输件5的第一对接连接器52对接于电源供应器3的第一电连接器34,以及第二对接连接器53对接于显示器4的第二电连接器45。接着,将显示器4的两个第二卡扣件44的扣臂441分别对齐于电源供应器3的两个第一卡扣件33的扣槽332。最后,施力将显示器4向后推动,各第二卡扣件44的扣臂441向后移动的过程中,会先将对应第一卡扣件33的两个弹性夹持臂331往外撑开使其变形并蓄积复位弹力。当显示器4的机壳41被两个第一连接板317的斜边部321阻挡时,显示器4便无法继续向后移动。此时,各第二卡扣件44的扣臂441穿伸入扣槽332内,两个弹性夹持臂331借由蓄积的复位弹力复位并共同夹持住对应的扣臂441,使得扣臂441能稳固地定位在如图7所示卡扣于扣槽332内的一卡扣位置。

欲对显示器4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施力将显示器4向前拉,各第二卡扣件44的扣臂441向前移动过程中,会将对应第一卡扣件33的两个弹性夹持臂331往外撑开。当各扣臂441移离对应第一卡扣件33的扣槽332时,显示器4即拆离电源供应器3。随后,将讯号传输件5的第二对接连接器53拆离显示器4的第二电连接器45后,即完成显示器4的拆卸,拆卸后的显示器4便能进行后续的维修或更换。借由第一卡扣件33及第二卡扣件44所提供的快拆结构,使得显示器4能够方便且快速地组装固定在电源供应器3上或由电源供应器3上拆卸。

借由显示器4凸伸出前壳罩311的侧板314的一部分位于对应的前立杆111前方,并容置于前立杆111与对应侧板12所共同界定出的一侧边空间13内,能减少显示器4占据在前壳罩311的前板313前方的体积。此外,借由讯号传输件5电连接于电源供应器3的第一电连接器34以及显示器4的第二电连接器45之间的设计方式,使得显示器4不需直接穿设在前板313上,因此,显示器4不会占据前壳罩311的内部空间,并且能大幅减少占据前板313的面积。借此,使得前壳罩311内能够设置较多的风扇35(如图4所示),且前板313能够在有限面积下设计较多的通气孔315,从而能提升散热效果。

参阅图2、图4及图6,借由侧边322的两个斜边部321设计,使得侧边部320能够与前壳罩311的侧板314沿左右方向y相间隔一段适当距离,以使显示器4能够有一部分位于前壳罩311的前板313前方。借由侧边部320与第一卡扣件33及第一电连接器34相反于侧板314的一侧沿左右方向y相间隔一段适当距离,使侧边部320不会阻挡在显示器4的组装或拆卸的动作路径上,以确保组装或拆卸显示器4时的顺畅性。此外,借由显示器4位于前框312的侧边322的设计方式,使得显示器4不需直接穿设在前面板316上,因此,显示器4不会占据前面板316设置通气孔319的面积。借此,使得前面板316上能够设计较多通气孔319以直接对应在前板313的通气孔315前方,以提升散热效果。再者,由于显示器4的一部分容置于侧边空间13内,因此,显示器4的前板411能设计成与前框312的前面板316切齐,使前板411与前面板316能保持平整的一致性。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源供应器3的第一卡扣件33数量以及显示器4的第二卡扣件44数量也可各为一个或是各为两个以上,同样能够达到卡扣的效果,不以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数量为限。

归纳上述,本实施例的不断电系统100,借由第一卡扣件33及第二卡扣件44所提供的快拆结构,使得显示器4能够方便且快速地组装固定在电源供应器3上或由电源供应器3上拆卸。借由显示器4凸伸出前壳罩311的侧板314的一部分位于对应的前立杆111前方并容置于侧边空间13内,能减少显示器4占据在前壳罩311的前板313前方的体积。借由讯号传输件5电连接于电源供应器3的第一电连接器34以及显示器4的第二电连接器45之间,使得显示器4不会占据前壳罩311的内部空间并且能大幅减少占据前板313的面积。借由显示器4位于前框312的侧边322的设计方式,使得显示器4不需直接穿设在前面板316上,所以不会占据前面板316设置通气孔319的面积。借由前述设计,能提升散热效果,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所诉求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