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可调挂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0738发布日期:2020-05-20 02:5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可调挂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挂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可调挂板。



背景技术:

一种挂板,包括主板7和二连板71,主板7和二连板71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连接孔72,主板7和二连板71通过螺栓9进行连接,主板7和二连板71之间连接固定有调整板8,调整板8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调整孔81,螺栓9穿过调整板8上的调整孔81中,螺栓9底部螺纹连接有螺母10,螺栓9中穿设有开口销101。

上述挂板在连接固定调整板的时候,由于主板和二连板上均开设若干连接孔,通过螺栓与不同的连接孔的连接来实现可调,但是由于调节孔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间距固定,螺栓必须在对应的连接孔处进行连接,导致调节板不同时需要更换挂板,使得一种挂板仅能适用于一种调节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可调挂板,其具有可以适用于多种调节板进行使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力可调挂板,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并排设置的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中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调节槽,每个所述调节槽内均滑移连接有两个调节块,两个所述调节块之间连接有调节调节块间距的限位组件,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连接,所述连接螺栓依次穿过上板体的调节块和下板体中对应位置的调节块,所述连接螺栓与调节块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栓穿出下板体中调节块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板体和下板体中均滑移连接有调节块,在使用平行挂板连接调整板的时候,可以根据调整板上开设的调整孔的不同进行调节调节块的位置,并在位置对应后,通过连接螺栓将上板体和下板体进行连接,并通过限位组件限制住调节块的位置,使调节块之间的位置不易出现变动,从而使平行挂板与调整板进行连接固定,实现能够方便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并进行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同一水平面中的两个所述调节块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螺纹柱,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主杆、副杆和限位部件,所述主杆一端与一侧调节块上的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主杆套设在副杆外,所述副杆远离主杆的一端与另一侧调节块上的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主杆中滑移连接限位部件,所述副杆穿设进主杆内的一端位于限位部件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组件中的主杆和副杆均与螺纹柱进行连接,在调节调节块在调节槽内的位置时,副杆在主杆中移动进行调节,副杆穿设在主杆内的一端位于限位部件内,通过限位部件限制副杆与主杆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固定两个调节块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部件包括限位框、调节板和抱箍,所述限位框位于主杆内,所述限位框朝向副杆的一侧开设有供调节板滑移的板槽,所述主杆对应调节板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板远离板槽的一侧从滑槽中穿出,所述抱箍箍在主杆外并固定调节板,所述副杆穿设进限位部件中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杆设有限位凸缘的一端在需要穿设进限位框内的时候,通过拉动调节板,使副杆能够插入限位框内,在副杆插入限位框内后调节板在重力下复位与副杆抵触,使限位凸缘位于限位框内,在调节后调节块的位置后,通过抱箍固定住调节板在滑槽内的位置,从而限制调节块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抱箍分为左箍和与左箍铰接的右箍,所述左箍对应调节板位置设有抱紧框,所述左箍与右箍远离铰接处的一侧通过固定螺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抱箍通过左箍和右箍的铰接,实现抱箍能够方便打开箍住主杆,抱箍在箍住主杆的时候,抱箍上的抱紧框对调节板伸出滑槽的一侧进行限位,从而使整体限位框不易继续在主杆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杆和副杆与螺纹柱连接的一端均穿设有锁紧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螺钉将主杆和副杆与螺纹柱锁紧,使主杆和副杆与螺纹柱螺纹连接后不易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槽的两侧开设有与调节槽连通的复位槽,所述调节板两侧对应复位槽位置设有复位板,所述复位板与复位槽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拉动调节板使限位凸缘能够塞合进限位框内时,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在限位凸缘塞合进限位框内后,松开对调节板的拉动时,调节板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副杆保持抵触,从而使限位凸缘不易从限位框中抽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底部开设有与调节槽连通的安装缺口,所述缓冲槽内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对应调节槽的位置开设有穿出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在塞合进缓冲槽内后能够封堵安装缺口,使调节块不易从调节槽中脱离,并且缓冲垫能够起到缓冲保护的效果,使调节板与挂板之间不易出现挤压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块中穿设有抵紧杆,所述调节槽与调节块之间设有压紧垫,所述抵紧杆一端从调节块中穿出并与压紧垫抵触,另一端与连接螺栓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块中不与连接螺栓连接时,抵紧杆不受外力,从而不与压紧垫抵触,使调节块能够方便的在调节槽中滑移,当连接螺栓与调节块螺纹连接的时候,会推动抵紧杆与压紧垫抵触紧实,并且与连接螺栓也抵触紧实,从而使调节块与上板体和下板体也不易出现相对位置的变动,从而提高整体的连接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上板体和下板体中开设调节槽,调节槽内滑移连接调节块,实现能够根据调整板上调整孔的位置不同进行调节,并通过限位组件对调节块进行限位,连接螺栓将上板体和下板体进行连接,使整体不易分离;

2.通过限位框对与副杆连接的限位凸缘进行限位,并通过抱箍将调节板进行固定,使调节板不易继续滑移,从而使两个调节块之间不易出现移动;

3.通过缓冲垫对安装缺口进行封堵,使调节块能够方便的安装进调节槽中后不易从调节槽中滑出;

4.通过在调节块中设置抵紧杆,使得在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连接上板体、调整板和下板体的时候与压紧垫抵进,从而使调节块不易在调节槽中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可调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体现安装缺口的爆炸图。

图4是体现抵紧杆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是体现上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体现限位组件的爆炸图。

图7是体现复位弹簧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体现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11、上板体;12、下板体;13、调节槽;14、连接螺栓;15、连接螺母;16、压紧垫;2、调节块;21、螺纹柱;22、抵紧杆;23、滑块;3、限位组件;31、主杆;32、副杆;33、滑槽;34、限位凸缘;4、限位部件;41、限位框;42、板槽;43、调节板;44、抱箍;441、左箍;442、右箍;443、抱紧框;444、固定螺杆;45、复位槽;46、复位板;47、复位弹簧;48、穿入孔;5、缓冲槽;51、安装缺口;52、缓冲垫;53、穿出槽;6、锁紧螺钉;7、主板;71、二连板;72、连接孔;8、调整板;81、调整孔;9、螺栓;10、螺母;101、开口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力可调挂板,包括主体1,主体1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中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调节槽13,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缓冲槽5,缓冲槽5的底部开设与调节槽13连通的安装缺口51,在调节槽13中滑移连接有调节块2,调节块2通过安装缺口51安装进调节槽13中,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中均滑移连接两个调节块2,在缓冲槽5内设置有缓冲垫52,通过缓冲垫52对安装缺口51进行封堵,使调节块2不易从调节槽13中滑出,并且缓冲垫52中开设有供连接螺栓14穿出的穿出槽53,两个调节块2之间设有限位组件3,通过限位组件3对调节块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在调节块2中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14,通过连接螺栓14将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中的调节块2进行连接,并通过连接螺母15对连接螺栓14从下板体12的调节块2中穿出的一端进行锁紧。

参考图3和图4,调节块2的两侧形成有滑块23,滑块23在调节槽13内进行滑移,调节块2两侧均穿设有抵紧杆22,抵紧杆22一端从滑块中穿出,两侧调节槽13朝向滑块的位置设置有压紧垫16,抵紧杆22的另一端穿进调节块2中,在通过连接螺栓14将上板体11的调节块2与下板体12的调节块2进行连接时,连接螺栓14会挤压抵紧杆22与压紧垫16进行抵触并压紧,此时调节块2受抵紧杆22的抵进作用下,调节块2与板体之间不易出现相对运动,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中的调节块2均受限位组件3的限制不易出现移动,从而使整体保持连接稳定。

参考图5和图6,调节块2相向的一侧均设置有螺纹柱21,限位组件3包括主杆31、副杆32和位于主杆31内的限位部件4,主杆31与左侧调节块2的螺纹柱21螺纹连接,副杆32与右侧调节块2的螺纹柱21螺纹连接,主杆31远离螺纹柱21的一端套设在副杆32外,在主杆31中滑移连接限位部件4,副杆32远离螺纹柱21的一端穿入限位部件4中,在调节两个调节块2之间的距离后需要固定调节块2时,通过限位部件4进行限位,从而使间距不易发生改变,主杆31和副杆32与螺纹柱21连接的一端均穿设有锁紧螺钉6,锁紧螺钉6将主杆31和副杆32与螺纹柱21连接牢固,使主杆31和副杆32不易与螺纹柱21分离。

参考图6和图7,限位部件4包括限位框41和调节板43,限位框41位于主杆31内,副杆32远离螺纹柱21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缘34,主杆31朝向限位凸缘34的一侧开设有供限位凸缘34穿入的穿入孔48,限位框41中开设有板槽42,调节板43位于板槽42内,在主杆31上沿长度方向还开设有滑槽33,调节板43一端穿进穿入孔中,另一端从滑槽33中穿出,在调节块2进行调节时,副杆32推动限位框41在主杆31内滑移,此时调节板43在滑槽33中滑移。

参考图6和图8,限位部件4还包括抱箍44,抱箍44箍在主杆31外,抱箍44分为左箍441和与左箍441一侧铰接的右箍442,使抱箍44能够方便的箍住主杆31,左箍441与右箍442远离铰接处的一侧通过固定螺杆444进行固定,左箍441对应调节板43的位置设有抱紧框443,在需要固定调节块2之间的间距时,通过抱箍44箍住主杆31,此时调节板43从滑槽33中穿出的一端穿入抱紧框443中,以至于在抱箍44抱紧主杆31的时候,调节板43受抱紧框443的限制,不易在滑槽33内移动,从而对限位框41进行限位,进而对副杆32进行限位同时对调节板43进行限位,实现调节块2之间不易出现位置的变动。

参考图6和图7,板槽42的两侧开设有与调节槽13连通的复位槽45,调节板43两侧设有复位板46,两侧复位板46对应的位于两侧复位槽45内,在复位板46与复位槽45的槽底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47,在限位凸缘34需要塞入限位框41内的时候,需要拉动调节板43打开穿入孔,此时复位弹簧47处于拉伸状态,在限位凸缘34塞入限位框41内后松开调节板43,调节板43在复位弹簧47的弹力作用下与副杆32进行抵触,使得限位凸缘34不易从穿入孔中拔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连接调整板8的时候,根据调整板8上调节孔81的位置调节调节块2在调节槽13内进行滑移,在对调节块2进行调节的时候,通过限位组件3来固定调节块2之间的间距,使调节块2之间的间距能够方便进行调节,通过连接螺栓14将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进行连接固定,在连接螺栓14与调节块2螺纹连接时会将抵紧杆22顶至与压紧垫16进行抵紧,从而使调节块2固定在调节槽13内不易发生位置的移动,使整体连接稳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