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挂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5780发布日期:2020-06-17 00:40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一种U型挂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环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u型挂环。



背景技术:

u型挂环,是以圆钢锻制而成,用途较广,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个串装使用,常常被用在输电线路中。

目前,公告号为cn2059860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它包括有一体成型的挂环本体,该挂环本体上部设有弧形的挂耳,挂耳的两端设有竖直向下的杆径,两杆径相互平行,所述挂耳与两杆径之间形成开档,所述杆径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用于固定螺栓的定位螺母,两定位螺母的轴线重合。

上述u型挂环用在输电线路中时,在大风天气,电缆摆动带动u型挂环摆动,使两者之间相互摩擦,经过一段时间后,u型挂环非常容易磨损,从而缩短了u型挂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u型挂环,具有增加u型挂环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型挂环,包括u型环和连接件,所述u型环包括弧形杆、分别与弧形杆两端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固定杆和活动杆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弧形杆上套设有操作套,所述操作套包括第一操作块和第二操作块,所述第一操作块和第二操作块采用锁定机构连接;所述弧形杆圆周面朝向连接件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操作块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嵌入限位槽内的限位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操作套具有减少u型挂环与电缆之间的磨损,u型挂环的使用寿命;将限位条嵌入到限位槽内,可以限制操作套与u型环相对转动,防止操作套与u型环之间磨损,进一步提高u型挂环的使用寿命;通过锁定机构可以方便将第一操作块与第二操作块连接,具有方便安装操作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操作块两端面上的插杆,两所述插杆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第二操作块开设有分别供两插杆嵌入的插槽,两所述插槽内壁均开设有供插块嵌入的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操作块和第二操作块连接时,插杆嵌入插槽,直到插块与第二操作块抵接,再驱动插块和插杆变形,使得插块嵌入到插槽内,直到插块与插孔对齐,插块复位使得插块嵌入到插孔内,实现第一操作块和第二操作块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块远离插杆的一端开设有倒角,所述倒角斜面朝远离第一操作块的方向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倒角在连接第一操作块和第二操作块时,无需手动驱动插块和插杆变形,同时方便插块插入到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机构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锁定机构沿弧形杆的轴线阵列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组锁定机构使得第一操作块与第二操作块连接更加紧密,防止第一操作块与第二操作块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操作块远离弧形杆的一端到弧形杆轴线的距离大于第二操作块远离弧形杆的一端到弧形杆轴线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摆动使得u型挂环摆动,使得电缆与第一操作块相互摩擦时,磨损处主要是电缆与第一操作块,进行加厚第一操作块,可以增加第一操作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活动杆上开设有与固定孔同轴的活动孔,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包括螺杆和与螺杆固定连接的六角块,所述螺杆依次穿过固定孔、活动孔并与螺母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杆穿过固定孔和活动孔,再将螺母与螺杆连接,使得u型挂环挂在其他物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远离活动杆的圆周面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活动杆远离固定杆的圆周面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固定孔的轴线与固定槽靠近活动杆的端面垂直,所述活动孔的轴线与活动槽靠近固定杆的端面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栓与螺母将固定杆与活动杆连接时,六角块与操作槽远离开口的一端贴合,螺母与活动槽与开口的一端贴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槽远离靠近活动杆的端面开设有供六角块嵌入的六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六角槽在连接螺母与螺栓时,六角块嵌入到六角槽内,使得螺母与螺杆连接时无需其他工具对六角块固定,具有方便操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上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位于两固定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保护套在螺杆刮在其他物件上时,防止螺杆磨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操作套可以防止u型挂环磨损,并通过限位条防止操作套转动,防止u型挂环与u型环磨损;

2、在u型挂环挂在物件上时,通过保护套可以防止螺杆与物件磨损,增加螺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凸显限位条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u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连接件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u型环;11、弧形杆;111、限位槽;12、固定杆;121、固定孔;122、固定槽;123、六角槽;13、活动杆;131、活动孔;132、活动槽;2、连接件;21、螺栓;211、螺杆;212、六角块;22、螺母;23、保护套;3、操作套;31、第一操作块;311、限位条;32、第二操作块;321、插槽;322、插孔;4、锁定机构;41、插杆;42、插块;421、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u型挂环,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u型环1和连接件2,u型环1包括弧形杆11、分别与弧形杆11两端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杆12和活动杆13,固定杆12和活动杆13通过连接件2连接,弧形杆11上套设有操作套3。

如图1和图2所示,操作套3包括第一操作块31和第二操作块32,操作套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第一操作块31和第二操作块32采用五组锁定机构4连接,五组锁定机构4沿弧形杆11的轴线阵列分布。弧形杆11圆周面朝向连接件2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111,第一操作块31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嵌入限位槽111内的限位条311。

如图2和图3所示,锁定机构4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操作块31两端面上的插杆41,两插杆41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42,第二操作块32开设有分别供两插杆41嵌入的插槽321,两插槽321内壁均开设有供插块42嵌入的插孔322。插块42远离插杆41的一端开设有倒角421,倒角421斜面朝远离第一操作块31的方向倾斜。先驱动插杆41嵌入到插孔322内,直到倒角421斜面与第二操作块32抵接。然后插杆41和插块42变形,使得插块42嵌入到插槽321内,直到插块42与插孔322对齐,插块42复位嵌入到插孔322内,使得第一操作块31与第二操作块32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操作块31远离弧形杆11的一端到弧形杆11轴线的距离大于第二操作块32远离远离弧形杆11的一端到弧形杆11轴线的距离。u型挂环与电缆的主要接触在第一操作块31上,对于第一操作块31加厚,使得第一操作块31使用寿命更长。

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杆12上开设有固定孔121,活动杆13上开设有与固定孔121同轴的活动孔131,连接件2包括螺栓21和螺母22,螺栓21包括螺杆211和与螺杆211固定连接的六角块212。固定杆12远离活动杆13的圆周面上开设有固定槽122,活动杆13远离固定杆12的圆周面上开设有活动槽132,固定孔121的轴线与固定槽122靠近活动杆13的端面垂直,活动孔131的轴线与活动槽132靠近固定杆12的端面垂直。固定槽122远离靠近活动杆13的端面开设有供六角块212嵌入的六角槽123。将螺杆211依次穿过固定孔121、活动孔131,直到六角块212嵌入到六角槽123内,对于六角块212限位,再将螺母22与螺杆211连接,直到螺母22与活动槽132靠近固定杆12的端面抵接。

如图1和图5所示,螺杆211上套设有保护套23,保护套23位于两固定杆12之间,使得u型挂环与物件连接时防止螺杆211表面被磨损。

工作原理:先将限位条311插入到限位槽111内,再将第二操作块32与第一操作块31连接,使得各个插块42均嵌入到插孔322内,使得第一操作块31和第二操作块32连接,从而使操作套3套设在弧形杆11外。在通过螺杆211依次穿过固定孔121、保护套23和活动孔131,并通过螺母22进行固定,使得u型挂环与物件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