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散热汽车DC-DC变换器散热布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1098发布日期:2020-06-09 21: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冷散热汽车dc-dc变换器散热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印刷电路板(2)、水道盖板(3)、下密封盖板(4)和连接端子(5),所述印刷电路板(2)安装在壳体组件(1)下侧,水道盖板(3)、下密封盖板(4)分别设置在壳体组件(1)的上下侧,且通过连接螺丝(7)安装固定,连接端子(5)设置在壳体组件(1)侧面,并通过连接螺丝(7)固定;所述壳体组件(1)中设置有冷却水道,冷却水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印刷电路板(2)中设置有多路buck-boost双向变换拓扑电路,所述buck-boost双向变换拓扑电路包括hv-port高压侧、lv-port低压侧、变换功率电感、变换采样电阻和mosfet,其中mosfet设置有两组,分别为同步整流上下管转换mosfet和背靠背保护mosfe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汽车dc-dc变换器散热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boost双向变换拓扑电路中,hv-port高压侧连接到48v锂电池,hv-port高压侧连接同步整流上下管转换mosfet,同步整流上下管转换mosfet的源极和gnd相连,同步整流上下管转换mosfet中间点连接到变换储能电感,变换储能电感和变换采样电阻相连,变换采样电阻和背靠背保护mosfet连接,背靠背保护mosfet和lv-port低压侧连接,lv-port低压侧连接到12v铅酸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汽车dc-dc变换器散热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盖板(3)、下密封盖板(4)与壳体组件(1)上下侧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汽车dc-dc变换器散热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2)上设置有第一滤波电感(21)、储能电容(22)、储能电感(23)、第二滤波电感(24)、转换mosfet(25)、第一保护mosfet(26)、第二保护mosfet(27),且通过导热材料和壳体组件(1)相互接触;其中第一滤波电感(21)、储能电容(22)、储能电感(23)、第二滤波电感(24)设置在印刷电路板(2)同一侧,转换mosfet(25)、第一保护mosfet(26)、第二保护mosfet(27)设置在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汽车dc-dc变换器散热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电感(21)为48v侧滤波电感,靠近48v侧端子放置,所述第二滤波电感(24)为12v侧滤波电感,靠近12v侧端子放置;所述储能电容(22)为48v转换12v过程中能量支撑储能的电容结构,所述储能电感(23)为多路buck-boost双向变换拓扑电路中储能的电感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冷散热汽车dc-dc变换器散热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mosfet(26)、第二保护mosfet(27)相互并联,并排设置;所述转换mosfet(25)、第一保护mosfet(26)、第二保护mosfet(27)采用贴片安装,在印刷电路板(2)上设置有铺铜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汽车DC‑DC变换器散热布局结构,包括壳体组件、印刷电路板、水道盖板、下密封盖板和连接端子,所述印刷线路板安装在壳体组件下侧,水道盖板、下密封盖板分别设置在壳体组件的上下侧,且通过连接螺丝安装固定,连接端子设置在壳体组件侧面,并通过连接螺丝固定;所述印刷电路板中设置有多路Buck‑Boost双向变换拓扑电路,所述Buck‑Boost双向变换拓扑电路包括HV‑Port高压侧、LV‑Port低压侧、Lm、Rcs和Mosfet,其中Mosfet设置有两组;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汽车48V系统DC‑DC变换器,DC‑DC变换器发热器件均匀分布,形成热平衡散热,采用水冷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西前;黄学路;桂春汛;陈晓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奉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