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6022发布日期:2020-06-20 15:5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马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
有关于一种马达结构,特别是一种可提高同心度的马达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马达结构主要由一外壳组、一转子组与一定子组所构成,而其中该转子组是利用安装于外壳组两侧的一上轴承与一下轴承进行定位,此设置会形成两处的定位基准,组立时容易产生同心度不良的问题,引发马达运转不顺畅及噪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结构,能够确实提高转子组在组装完成后的同心度。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马达结构,包含一外壳组、一定子组与一转子组。该外壳组具有可相互组装的一上壳体与一下壳体,以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定子组具有一绕线轴壳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转子组包含一轴心与一磁石,该磁石设置于该绕线轴壳内,该轴心穿设于该磁石,且该轴心的二端凸出该外壳组,该轴心的二端分别连接一端盖轴承与一底盖轴承,且该端盖轴承与该绕线轴壳为一体成型,该底盖轴承则为可拆卸的设置于该外壳组。

该绕线轴壳凸设有二定位部以定位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皆具有间隔排列的多个定位爪,且该绕线轴壳内壁具有多个定位凹槽,使该些定位爪嵌合于该些定位凹槽中。

较佳的,该定子组更具有一定子铁心设置于该绕线轴壳内,且该定子铁心具有多个极爪分别朝该定子铁心的相对外侧延伸。

较佳的,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的外侧开口分别安装有一端盖与一底盖。

有关本申请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马达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马达结构的组件爆炸图;

图3是绕线轴壳的示意图;

图4是马达结构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马达11:端盖12:底盖

14:端盖轴承15:底盖轴承16:上壳体

161:定位爪17:下壳体171:定位爪

21:绕线轴壳211:定位部212:定位凹槽

22:定子铁心222:极爪31:磁石

32: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具体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与达成功效,提供一实施例并搭配图式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4,绘示一种马达100包含一外壳组、一定子组与一转子组。其中,该外壳组具有可相互组装为中空筒状的一上壳体16与一下壳体17,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且上壳体16与下壳体17的外侧开口分别安装有一端盖11与一底盖12。

定子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请参阅图2,定子组具有呈管状的一绕线轴壳21,以及一定子铁心22设置于该绕线轴壳21当中,其中该定子铁心22具有多个极爪222分别朝该定子铁心22的相对外侧延伸。

转子组包含一轴心32与一磁石31,该磁石31设置于该绕线轴壳21内,该轴心32穿设于该磁石31,且该轴心32的二端凸出该外壳组;其中,该转子组轴心32的二端分别连接一端盖轴承14与一底盖轴承15。

在本实施例中,该端盖轴承14与该绕线轴壳21为塑料一体射出成型,底盖轴承15则安装于底盖12中央。因此,在马达100的组立过程中,整合于绕线轴壳21的端盖轴承14可以当成定位基准,减少轴心32在定位时的滑动,进而提高马达的同心度。

于本实施例中,该极爪222的数量为八个且四个极爪222为一组分别向两侧延伸,该绕线轴壳21内壁还设有多个定位凹槽212分别位于相邻的二个极爪222之间。

于本实施例中,该绕线轴壳21凸设有二定位部211,该上壳体16与该下壳体17对应组装时会同时卡合于绕线轴壳21的定位部211。其中该上壳体16与该下壳体17皆具有间隔排列的多个定位爪161,171用来嵌合于该些定位凹槽212中,使外壳组及定子组装配在一起。

马达100的组装程序是先将转子组设置于该绕线轴壳21中,轴心32一端会穿设于端盖轴承14当中,利用端盖轴承14作为定位基准,接着安装底盖轴承15于轴心32的另端,在安装外壳组即可,使得组装过程更为简单,达成快速组装的效果。

于本实施例中,该底盖轴承15为可拆式设置,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底盖轴承15也可以与绕线轴壳21为一体成型。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仅是用以说明实现本申请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并非对本申请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内容所公开的技术手段的范围,当可作些许的更动或修改为其它等效的实施例,但仍应视为与本申请实质相同的技术或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马达结构,包含一外壳组具有一容置空间;一定子组具有一绕线轴壳且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以及一转子组设置于该绕线轴壳内,该转子组的一轴心二端分别连接一端盖轴承与一底盖轴承,其特征在于:该端盖轴承与该绕线轴壳为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组具有可相互组装的一上壳体与一下壳体,且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皆具有间隔排列的多个定位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的外侧开口分别安装有一端盖与一底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绕线轴壳内壁具有多个定位凹槽,且该些定位爪嵌合于该些定位凹槽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绕线轴壳凸设有二定位部定位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子组包含一定子铁心设置于该绕线轴壳当中,且该定子铁心具有多个极爪分别朝该定子铁心的相对外侧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子组包含一磁石,该轴心穿设于该磁石,且该轴心的二端凸出该外壳组。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盖轴承可拆卸的设置于该外壳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马达结构,包含一外壳组具有一容置空间;一定子组具有一绕线轴壳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以及一转子组设置于该绕线轴壳内,该转子组包含一轴心与一磁石,该轴心穿设于该磁石,且该轴心的二端凸出该外壳组,其中该轴心的二端分别连接一端盖轴承与一底盖轴承,且该端盖轴承与该绕线轴壳为一体成型,该底盖轴承则为可拆卸的设置于该外壳组,此设置能提高马达的同心度。

技术研发人员:林家维;洪宗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泓记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7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