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板式潜水电泵电缆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4122发布日期:2020-08-18 19:5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压板式潜水电泵电缆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潜水电泵,尤其是涉及一种压板式潜水电泵电缆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潜水电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为了防止电机腔里的油从电缆线中泄露,需要将电缆线与轴承座进行固定密封,从而防止电缆线脱离。

例如,由本申请人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721708353.2]公开了一种井用充油式潜水电泵电缆密封结构,包括上轴承座,所述的上轴承座内设有一个密封腔,单芯耐油线和普通电缆线穿入到密封腔内并在密封腔内连接,在密封腔内填充有橡胶密封层,所述的密封腔内且位于橡胶密封层外部套设有一个具有弹性能形变的护套组件,密封腔内螺接有一个压紧螺母,所述的压紧螺母与护套组件顶紧配合从而使护套组件沿径向膨胀并与橡胶密封层形成卡接。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具有密封性好,成本低的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压紧螺母旋紧时,推动垫片挤压护套,护套沿径向膨胀压缩橡胶密封层,护套压缩橡胶密封层后形成一个凹槽,与橡胶密封层卡接,在客户不当使用,拉拽电缆线时,容易松动、滑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压板式潜水电泵电缆密封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电缆线容易松动、滑脱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提供了一种压板式潜水电泵电缆密封结构,包括上轴承座,上轴承座内设有一个密封腔,单芯耐油线和电缆线穿入该密封腔内并在密封腔内连接,单芯耐油线和电缆线的外部设有橡胶密封层,且橡胶密封层外侧沿周向形成一圈挡圈,橡胶密封层填充于密封腔中,且挡圈抵靠在上轴承座的密封腔端面周沿并通过压板压紧,该压板与上轴承座通过紧固件固定。

在上述的压板式潜水电泵电缆密封结构中,密封腔内侧具有锥形孔,该锥形孔位于靠近电缆线连接侧的直径大于背离电缆线连接侧的直径。

在上述的压板式潜水电泵电缆密封结构中,上轴承座上还设有连通密封腔的穿线孔,单芯耐油线穿入穿线孔中。

在上述的压板式潜水电泵电缆密封结构中,橡胶密封层与穿线孔的内端面通过垫圈压紧密封。

在上述的压板式潜水电泵电缆密封结构中,穿线孔的内端面为斜面。

在上述的压板式潜水电泵电缆密封结构中,单芯耐油线与电缆线的线芯通过焊锡对接,每个单芯耐油线和电缆线的连接处套设有热缩套管,并且每个热缩套管外部设有橡胶支架,橡胶密封层包裹于橡胶支架外部。

在上述的压板式潜水电泵电缆密封结构中,热缩套管位于挡圈的内端面所在平面的内侧。

在上述的压板式潜水电泵电缆密封结构中,橡胶密封层的挡圈外侧面以弧形面过度延伸形成锥形套,该锥形套套设在电缆线的外皮上,且该锥形套的外径从靠近密封腔一侧向外逐渐缩小。

在上述的压板式潜水电泵电缆密封结构中,该压板贴合于所述挡圈的外端面时,该压板与橡胶密封层的锥形套外侧面配合套紧,且该压板的l形折角位置为与橡胶密封层的弧形面相贴合的弧形。

在上述的压板式潜水电泵电缆密封结构中,紧固件为螺丝。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压板直接压紧橡胶密封层,安装方便,压板将橡胶密封层在上轴承座的密封腔内均匀压缩,实现密封,安全性更好,采用紧固件固定压板的方式,电缆线拉拽过程中不会带动压板转动,从而避免电缆线不易滑脱。

2)密封腔中设置锥形孔,橡胶密封层在锥形孔中碰撞挤压从而提高密封腔与橡胶密封层的密闭性。

3)压板为l形的环状设计与橡胶密封层相配合,且橡胶密封层的锥形套便于与压板配合紧密套合,压板、橡胶密封层和电缆线三者紧密套合,从而提高密封效果,提升可靠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轴承座1、密封腔2、锥形孔20、穿线孔21、凸沿210、单芯耐油线3、电缆线4、橡胶密封层5、挡圈50、锥形套51、压板6、紧固件7、热缩套管8、焊锡9、橡胶支架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压板式潜水电泵电缆密封结构,包括上轴承座1,单芯耐油线3,电缆线4,橡胶密封层5,压板6和紧固件7。

结合图1和图3,上轴承座1内设有一个密封腔2,单芯耐油线3和电缆线4穿入该密封腔2内并在密封腔2内连接,单芯耐油线3和电缆线4的外部设有橡胶密封层5,橡胶密封层5外侧沿周向形成一圈挡圈50,橡胶密封层5填充于密封腔2中,且挡圈50抵靠在上轴承座1的密封腔2端面周沿并通过压板6压紧,该压板6与上轴承座1通过紧固件7固定,紧固件7优选为多个螺丝,沿压板6的周向分布将压板6固定于上轴承座1的外侧面。压板6将橡胶密封层5在上轴承座1的密封腔2内均匀压缩,实现密封,安全性更好,电缆线4不易滑脱。

如图3所示,密封腔2中具有锥形孔20,该锥形孔20位于靠近电缆线4连接侧的直径大于背离电缆线4连接侧的直径。上轴承座1上设有连通密封腔2的锥形孔20的穿线孔21,单芯耐油线3穿入穿线孔21中,穿线孔21的孔周向圆心位置形成凸沿210且该凸沿210的靠内的端面为斜面。

结合图1、图2和图3,橡胶密封层5靠单芯耐油线3一端具有台阶形,台阶形的小直径段伸出穿线孔21,台阶形的大直径段端面与穿线孔21的凸沿210斜面通过垫圈压紧密封,使受力集中,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如图2所示,单芯耐油线3与电缆线4的线芯通过焊锡9对接,每个单芯耐油线3和电缆线4的连接处套设有热缩套管8,并且每个热缩套管8外部设有橡胶支架10,橡胶密封层5包裹于橡胶支架10外部。热缩套管8位于挡圈50的内端面所在平面的内侧,即单芯耐油线3与电缆线4的连接端位于挡圈50内,使连接端收电缆线4活动影响小,避免断开。

如图2所示,橡胶密封层5的挡圈50外侧面以弧形面过度延伸形成锥形套51,该锥形套51套设在电缆线4的外皮上,且该锥形套51的外径从靠近密封腔2一侧向外逐渐缩小。压板6为截面为l形的环状结构,该压板6的内侧与橡胶密封层5的锥形套51外侧面配合套紧,且该压板6的l形折角位置为与橡胶密封层5的弧形面相贴合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为:

如图1和图2所示,将多根单芯耐油线3和电缆线4的线芯通过焊锡9对接,在焊锡9位置套装热缩套管8,并且每个热缩套管8外部设置橡胶支架10,从而避免线芯之间接触发生短路,用橡胶密封层5包裹连接部位,并且填充至密封腔2中,单芯耐油线3从穿线孔21穿出,橡胶密封层5压紧垫圈,压板6从锥形套51外部套入,在挡圈50外侧与锥形套51套紧并通过螺丝固定于上轴承座1的安装孔中,将橡胶密封层5压紧固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轴承座1、密封腔2、锥形孔20、穿线孔21、单芯耐油线3、电缆线4、橡胶密封层5、挡圈50、锥形套51、压板6、紧固件7、热缩套管8、焊锡9、橡胶支架1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