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锁的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2462发布日期:2021-02-03 06:31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智能锁的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智能锁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各样的智能电子锁被研究生产出来,在安全技术防范领域,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电子密码锁代替传统的机械式密码锁,克服了机械式密码锁密码量少、安全性能差的缺点,从而使密码锁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使密码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大大提高一步。
[0003]
然而,电子智能锁虽然具备很高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但所有的电子产品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撑,由于电子设备的体积以及环境空间的限制,电子设备一般都不能配备容量的电池,因此,需要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就需要给电子智能锁更换电池,一来频繁的拆卸智能锁,缩短了锁的使用寿命,二来拆装比较麻烦,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或者需要请专业的维修或售后人员协助更换,增加了人工服务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智能锁的充电装置,在壳体内部设置有磁体以及导体,可运用磁生电原理,在开门关门的过程中,发电装置内部的导体会切割磁体的磁感线产生电流,从而给智能锁供电以及充电,而不需要拆卸和更换电池,延长了智能锁的使用寿命。
[0005]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锁的充电装置,包括壳体、绳索、发电装置以及充电电路,所述壳体可拆卸的设置在门页上,所述发电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顶部的开口处可拆卸的设置有一横杆,所述横杆中间处套设有一线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第一磁体,第二磁体,导体,第一集电环,第二集电环以及弹性件,所述绳索的一端与所述导体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缠绕过所述线轮后与门框连接,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磁体的相对侧,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导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之间的空隙中,所述第一集电环设置在所述导体的一端,所述第二集电环设置在导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集电环的通过导线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集电环通过导线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用于存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并向智能锁供电,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导体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底部链接;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的尺寸一致;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的极性不同。
[0009]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的宽度。
[001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电装置还包括第一滚轮以及第二滚轮,所述第
一滚轮以及第二滚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之间的空隙长度,所述第一滚轮以及第二滚轮的内径与所述导体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滚轮套设在所述导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滚轮套设在所述导体的另一端;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滚轮套设在所述第一集电环与第一磁体之间,所述第二滚轮套设在所述第二集电环与第一磁体之间。
[0012]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稳压器、第二稳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以及电源装置,所述第一稳压器的正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电环、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器的负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稳压器的正输入端以及第二集电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稳压器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器的正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稳压器的正输出端以及电源装置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稳压器的负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稳压器的负输出端以及电源装置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装置的正极与智能锁的正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装置的负极与智能锁的负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装置用于存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的电量以及向智能锁供电。
[0013]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弹性件为绝缘体。
[0014]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但不限于弹簧及弹性皮筋。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锁的充电装置,在壳体设置有发电装置,利用磁生电的电学原理,随着门页的打开与闭合,发电装置的导体可切割磁感线,进而产生电力,在给智能锁充电,而不需要拆卸和更换电池,延长了智能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智能锁的充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智能锁的充电装置发电装置主视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智能锁的充电装置发电装置侧视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智能锁的充电装置中的充电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4]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5]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一种用于智能锁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绳索2、发电装置3以及充电电路4,所述壳体1可拆卸的设置在门页上,所述发电装置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壳体1顶部的开口处可拆卸的设置有一横杆11,所述横杆11中间处套设有一线轮12,所述发电装置3包括第一磁体31,第二磁体32,导体33,第一集电环34,第二集电环35以及弹性件36,所述绳索2的一端与所述导体33连接,所述绳索2的另一端缠绕过所述线轮12后与门框连接,所述第一磁体3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磁体32设置在所述第一磁体31的相对侧,所述第一磁体31、第二磁体32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导体33设置在所述第一磁体31及第二磁体32之间的空隙中,所述第一集电环34设置在所述导体33的一端,所述第二集电环35设置在导体3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集电环34的通过导线与所述充电电路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集电环35通过导线与所述充电电路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4用于存储所述发电装置3产生的电能并向智能锁供电,所述弹性件36 的一端与所述导体33连接,所述弹性件36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底部链接。
[0026]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体31、第二磁体32的尺寸一致;
[002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体31、第二磁体32的极性不同。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体3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磁体31及第二磁体32的宽度。
[0028]
具体的,在某一实施场景中,本充电装置包括壳体1、绳索2、发电装置3以及充电电路4,发电装置3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壳体1可设置在门页表面也可在门页中设置一个凹槽,并将整个充电装置设置在凹槽内,整个充电装置可以竖直设置在门页中,也可以横向或者斜向设置在门页中,具体的设置方向不做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以设置在竖直方向的充电装置来进行具体说明;
[0029]
所述发电装置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壳体1顶部的开口中设置有一个横杆11,横杆11中间套设有线轮12,所述绳索2的一端固定在门框的上框中,另一端缠绕过线轮11 后与发电装置3连接,在门页与门框闭合状态下,所述绳索2钉在上门框的点到左侧门框的距离应与所述壳体到左侧门框的距离相同,且为了使发电装置3有更好的充电效果,所述发电装置3应尽量远离合页所在的一侧,所述绳索2一端钉在上门框中,另一端与发电装置3连接,在人力的推动作用下,当开门时,门页以合页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此时门页与门框的距离变大,所述绳索2的一端钉在门框上,另一端则系在导体33的中间处,由于导体33是通过绳索 2与门框连接的,在关门状态下,导体33位于壳体的底部,在门页打开到最大时,导体33位于壳体的顶部,在开关门的过程中,导体33会反复的上升或下降;
[0030]
由于导体33是设置在第一磁体31、第二磁体32中间的,且第一磁体31、第二磁体 32之间的极性又不是相同的,因此由第一磁体31、第二磁体32的本身特性会产生一个磁场,在导体33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会不停的切割磁场中的磁感线,因此,导体33内会产生电流,将导体内的电流通过述第一集电环34、第二集电环35进行收集,并通过导线将电流引入
45中,而不能经过第二二极管44将电流引入到第二稳压器42中,此时是利用开门时发电装置3产生的电量给电源装置45充电;
[0037]
同理,当关门的过程中,在外力的推动或导体33本身的重力作用下,导体33会逐渐的从壳体的顶部下降到壳体的底部的过程中,导体33切割第一磁体31、第二磁体32产生的磁感线,根据右手法则,此时,第一集电环34中的电势则会低于于第二集电环35的电势,即相当于第一集电环34为负极,而第二集电环35为正极,此时,电流从第二集电环35中流出,由于二极管的整流特性,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即电流只能从第二集电环35流出后在经过第二稳压器42的稳压后从第二稳压器42的正输出端将电流引入到电源装置45中,而不能经过第一二极管43将电流引入到第一稳压器41中,此时是利用关门时发电装置3产生的电量给电源装置45充电;
[0038]
可以理解的是,当壳体1是设置在门页内部时,可以在所述门页中开设一条贯通壳体 1以及智能锁的通道,以便于布线,也可将导线从壳体中引出,并将它设置在门页边框本身存有的雕槽内,使其更加美观。
[0039]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6为绝缘体。
[004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6包括但不限于弹簧及弹性皮筋。
[0041]
具体的,所述弹性件36包括但不限于弹簧,皮筋等,所述弹性件36的材料为绝缘体材料,因此不会消耗导体33的产生的电量。
[0042]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附图的美观,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未完全画出,但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本技术领域常用技术手段进行连接。
[0043]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更清楚的表达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