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铁心、转子、电机、水泵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1925发布日期:2020-08-21 16:04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转子铁心、转子、电机、水泵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子铁心、包含该转子铁心的转子、包含该转子的电机、包含该电机的水泵及包含该水泵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机转子,当转轴与转子铁心轴孔过盈配合时,转轴在装入转子铁心的时候存在压入力过大,转轴容易压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铁心。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转子铁心的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转子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机的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水泵的电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转子铁心,所述转子铁心内设有用于容纳转轴的轴孔,所述转子铁心的内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避空槽。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转子铁心,通过在转子铁心的内侧面开设避空槽,能够减少转子铁心与转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装配时转轴与转子铁心之间的摩擦力,即降低压入转轴时受到的摩擦力,有利于装配,进而防止转轴被压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避空槽的数量和大小可以确定转轴与转子铁心内孔的配合面积,便于计算压入力,有利于装配。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转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避空槽沿所述转子的轴向贯穿所述转子铁心的至少一个端面。

该方案有利于延长避空槽的轴向长度,进而进一步减小装配时转轴与转子铁心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降低装配难度。此外,对于转子外壳采用包塑体的方案,由于避空槽沿转子的轴向贯穿转子铁心的至少一个端面,因而注塑成型时,液态塑料会流入避空槽,最终固化形成避空部,并与转轴紧密结合。这增加了包塑体与转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包塑体与转轴的结合强度,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气体或液体通过包塑体接触到转子铁心甚至进入转子铁心内部,从而防止腐蚀转子铁心,起到防锈作用;同时也能够防止污染液体;并且也增加了包塑体的强度,使转子铁心与包塑体结合得更加紧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避空槽的槽壁的横截面的轮廓线的形状包括圆弧形、抛物线形、v形、u形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

本方案的避空槽的径向开口端尺寸相对较大,有利于进一步减小装配时转轴与转子铁心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降低装配难度。当然,避空槽的槽壁的横截面的轮廓线的形状不局限于上述圆弧形(如半圆形)、抛物线形、v形或u形或者上述任意多种的组合,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子铁心的内侧面的剩余弧长a与所述轴孔的周长b的比值在0.3至0.7的范围内;和/或所述转子铁心的内侧面的剩余面积sa与所述轴孔的孔壁的完整面积sb的比值在0.3至0.7的范围内;和/或所述避空槽的径向深度c与所述轴孔的直径d的比值在0.0625至0.375的范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子铁心的内侧面的剩余弧长a与所述轴孔的周长b的比值在0.4至0.5的范围内;和/或所述转子铁心的内侧面的剩余面积sa与所述轴孔的孔壁的完整面积sb的比值在0.4至0.5的范围内;和/或所述避空槽的径向深度c与所述轴孔的直径d的比值在0.2至0.3的范围内。

避空槽的径向开口端,指的是避空槽朝向轴孔的中心轴线的开口端,该开口端所在的面为圆柱面的一部分,横截面为圆弧形,该横截面的弧长即为避空槽的径向开口端的弧长。转子铁心的内侧面的剩余弧长,指的是未开设避空槽的内侧面的周长(即轴孔的周长b)减去所有的避空槽的径向开口端的总弧长,也就是(开设有避空槽的)转子铁心的内侧面与转轴接触的部分的弧长。将转子铁心的内侧面的剩余弧长a与轴孔的周长b的比值限定在0.3至0.7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0.4至0.5的范围内,既避免了避空槽过窄导致避空部的作用过于微弱,又避免了避空槽过宽导致转子铁心强度降低。

轴孔的孔壁的完整面积sb,指的是未开设避空槽的轴孔的孔壁的总面积。转子铁心的内侧面的剩余面积,指的是未开设避空槽的内侧面的总面积(即轴孔的孔壁的完整面积sb)减去所有的避空槽的径向开口端的总面积,也就是(开设有避空槽的)转子铁心的内侧面与转轴接触的部分的面积。将转子铁心的内侧面的剩余面积sa与轴孔的孔壁的完整面积sb的比值限定在0.3至0.7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0.4至0.5的范围内,既避免了避空槽过窄导致避空部的作用过于微弱,又避免了避空槽过宽导致转子铁心强度降低。

避空槽的径向深度,指的是避空槽的径向开口端的横截面的中点与避空槽的径向最外侧之间的距离。将避空槽的径向深度c与轴孔的直径d的比值限定在0.0625至0.375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0.2至0.3的范围内,既避免了避空槽过窄导致避空部的作用过于微弱,又避免了避空槽过宽导致转子铁心强度降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避空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避空槽沿所述转子铁心的周向均匀分布。

沿转子铁心的周向均匀分布多个避空槽,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减小装配时转轴与转子铁心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有利于转轴受力均衡,也有利于降低装配难度。此外,对于避空槽被包塑体填充的方案,还有利于转轴与包塑体之间受力均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轴孔用于与所述转轴过盈配合;和/或所述避空槽的径向开口端与所述转子铁心的内侧面的连接部位设有倒角。

轴孔用于与转轴过盈配合,在转轴与转子铁心装配的过程中,转轴受到的摩擦阻力较大,因而采用本申请的设计方式,有利于显著降低转轴的装配难度。当然,轴孔也可以用于与转轴间隙配合或者过渡配合。

在避空槽的径向开口端与转子铁心的内侧面的连接部位设置倒角,使得二者之间的连接部位较为平滑,便于注塑过程中液态塑料平稳流入避空槽;也有利于增加避空槽的槽壁面积(倒角部位算作避空槽的一部分),进而提高包塑体与转子铁心的结合强度;同时也有利于增加避空槽的径向开口端的弧长,进而进一步减小转子铁心与转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降低转轴的装配难度。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转子,包括: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铁心,所述转子铁心内设有安装槽;永磁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外壳,与所述转子铁心相连,并至少覆盖所述安装槽的开口端,以将所述永磁体封装在所述转子铁心内。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转子,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铁心,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为包塑体,所述包塑体的一部分填充在所述转子铁心的避空槽内形成避空部。

外壳采用包塑体的形式,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液态塑料可以进入避空槽,进而固化形成避空部,并与转轴紧密结合。这增加了包塑体与转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包塑体与转轴的结合强度,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气体或液体通过包塑体接触到转子铁心甚至进入转子铁心内部,从而防止腐蚀转子铁心,起到防锈作用;同时也能够防止污染液体;并且也增加了包塑体的强度,使转子铁心与包塑体结合得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如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和定子,套装在所述转子的外侧,与所述转子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机,因包括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水泵,包括:如第三方面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机;和叶轮,与所述电机的转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水泵,因包括第三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水泵,安装在所述车体中。

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车辆,因包括第四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泵,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车辆为新能源车辆。

当然,不局限于新能源车辆领域,也可以应用于传统燃油车、混合动力车等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转子铁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转子铁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转子铁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转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转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转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转子铁心与永磁体装配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转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转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转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转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转子铁心及永磁体装配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转子铁心及永磁体装配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垫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转子的充磁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转子的充磁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转子的充磁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转子的充磁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的示意框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水泵的示意框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示意框图。

其中,图1至图27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转子,1转轴,11轴内孔,2转子铁心,21填充槽,22避空槽,23内侧面,24轴孔,25安装槽,3垫片,31侧周面,311环形凹槽,32定位凸部,33定位凹部,34定位部,35指示标识部,30定位结构,4外壳,41填充部,42避空部,43第一端层,431第一端部,4311凸出部,4312支撑部,432第二端部,44第二端层,441第三端部,442第四端部,45延伸部,46包塑体,5永磁体,6充磁装置;

200电机,202定子;

300水泵,302叶轮;

400车辆,402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转子、电机、水泵和车辆。

实施例一

一种转子铁心2,转子铁心2内设有用于容纳转轴1的轴孔24,如图1至图3所示。转子铁心2的内侧面23开设有至少一个避空槽22,如图2和图3所示。

本申请通过在转子铁心2的内侧面23开设避空槽22,能够减少转子铁心2与转轴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装配时转轴1与转子铁心2之间的摩擦力,即降低压入转轴1时受到的摩擦力,有利于装配,进而防止转轴1被压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避空槽22的数量和大小可以确定转轴1与转子铁心2内孔的配合面积,便于计算压入力,有利于装配。

进一步地,避空槽22沿转子的轴向贯穿转子铁心2的至少一个端面。

这有利于延长避空槽22的轴向长度,进而进一步减小装配时转轴1与转子铁心2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降低装配难度。

此外,对于外壳4采用包塑体46的方案,在转子铁心2的内侧面23开设避空槽22,由于避空槽22沿转子的轴向贯穿转子铁心2的至少一个端面,因而注塑成型时,液态塑料会流入避空槽22,最终固化形成避空部42,并与转轴1紧密结合。这增加了包塑体46与转轴1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包塑体46与转轴1的结合强度,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气体或液体通过包塑体46接触到转子铁心2甚至进入转子铁心2内部,从而防止腐蚀转子铁心2,起到防锈作用;同时也能够防止污染液体;并且也增加了包塑体46的强度,使转子铁心2与包塑体46结合得更加紧密。并且,避空部42能够和包塑体46的至少一个端层连接在一起,增加了包塑体42的强度。

其中,避空槽2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多个时沿转子铁心2的周向间隔设置,如图2、图3、图12和图13所示。而避空槽22的横截面形状包括但不局限于半圆形(如图2和图12所示)、三角形(如图3和图13所示)、方形等。

具体地,避空槽22的槽壁的横截面的轮廓线的形状包括圆弧形(如图2和图12所示)、抛物线形、v形(如图3和图13所示)、u形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

本方案的避空槽22的径向开口端尺寸相对较大,有利于进一步减小装配时转轴1与转子铁心2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降低装配难度。

当然,避空槽22的槽壁的横截面的轮廓线的形状不局限于上述圆弧形(如半圆形)、抛物线形、v形或u形或者上述任意多种的组合,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进一步地,避空槽22的数量为多个,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避空槽22沿转子铁心2的周向均匀分布。

沿转子铁心2的周向均匀分布多个避空槽22,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减小装配时转轴1与转子铁心2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有利于转轴1受力均衡,也有利于降低装配难度。此外,对于避空槽22被包塑体46填充的方案,还有利于转轴1与包塑体46之间受力均衡。

其中,转子铁心2的内侧面23的剩余弧长a与轴孔24的周长b的比值在0.3至0.7的范围内,转子铁心2的内侧面23的剩余面积sa与轴孔24的孔壁的完整面积sb的比值在0.3至0.7的范围内,避空槽22的径向深度c与轴孔24的直径d的比值在0.0625至0.375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转子铁心2的内侧面23的剩余弧长a与轴孔24的周长b的比值在0.4至0.5的范围内,转子铁心2的内侧面23的剩余面积sa与轴孔24的孔壁的完整面积sb的比值在0.4至0.5的范围内,避空槽22的径向深度c与轴孔24的直径d的比值在0.2至0.3的范围内。

避空槽22的径向开口端,指的是避空槽22朝向轴孔24的中心轴线的开口端,该开口端所在的面为圆柱面的一部分,横截面为圆弧形,该横截面的弧长即为避空槽22的径向开口端的弧长。转子铁心2的内侧面23的剩余弧长a,指的是未开设避空槽22的内侧面23的周长(即轴孔的周长b)减去所有的避空槽22的径向开口端的总弧长,也就是(开设有避空槽22的)转子铁心2的内侧面23与转轴1接触的部分的弧长。比如:在图2中,a=a0+a1+a2,其中a0=a1=a2,当然a0、a1、a2也可以不相等;在图3中,a=a×6。将转子铁心2的内侧面23的剩余弧长a与轴孔24的周长b的比值限定在0.3至0.7的范围内,如0.3、0.4、0.5、0.6、0.7等,进一步限定在0.4至0.5的范围内,如0.42、0.44、0.46、0.48等,既避免了避空槽22过窄导致避空部的作用过于微弱,又避免了避空槽22过宽导致转子铁心2强度降低。

轴孔24的孔壁的完整面积sb,指的是未开设避空槽22的轴孔24的孔壁的总面积。转子铁心2的内侧面的剩余面积,指的是未开设避空槽22的内侧面的总面积(即轴孔24的孔壁的完整面积sb)减去所有的避空槽22的径向开口端的总面积,也就是(开设有避空槽22的)转子铁心2的内侧面与转轴1接触的部分的面积。将转子铁心2的内侧面的剩余面积sa与轴孔24的孔壁的完整面积sb的比值限定在0.3至0.7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0.4至0.5的范围内,如0.42、0.44、0.46、0.48等,既避免了避空槽22过窄导致避空部42的作用过于微弱,又避免了避空槽22过宽导致转子铁心2强度降低。

避空槽22的径向深度c,如图2和图3所示,指的是避空槽22的径向开口端的横截面的中点与避空槽22的径向最外侧之间的距离。将避空槽22的径向深度c与轴孔24的直径d的比值限定在0.0625至0.375的范围内,如0.0625、0.1、0.125、0.175、0.2、0.225、0.275、0.3、0.325、0.375等,进一步限定在0.2至0.3的范围内,如0.22、0.24、0.26、0.28等,既避免了避空槽22过窄导致避空部的作用过于微弱,又避免了避空槽22过宽导致转子铁心2强度降低。

可以理解的是,当转子铁心2不开设避空槽22时,转子铁心2与转轴1的接触面积s0=轴孔24周长b×转子铁心2的轴向长度l=sb。当转子铁心2开设避空槽22时,转子铁心2与转轴1的接触面积s1=转子铁心2的内侧面23的剩余弧长×转子铁心2的轴向长度l=sa。当多个避空槽22的形状完全一样时,s1=s0-避空槽22的径向开口端的弧长×转子铁心2的轴向长度l×避空槽22的数量=sa。通过减小转轴1与转子铁心2的接触面积,能够起到释放压力的作用,使得转轴1与轴孔24过盈配合时更易压入,同时也便于注塑成型时液态塑料流入避空槽22。

当然,避空槽22的径向开口端的弧长a与轴孔24的周长b的比值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同理,避空槽22的径向深度c与轴孔24的直径d的比值也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同理,转子铁心的2内侧面的剩余面积sa与轴孔24的孔壁的完整面积sb的比值也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轴孔24用于与转轴1过盈配合。

轴孔24用于与转轴1过盈配合,在转轴1与转子铁心2装配的过程中,转轴1受到的摩擦阻力较大,因而采用本申请的设计方式,有利于显著降低转轴1的装配难度。当然,轴孔24也可以用于与转轴1间隙配合或者过渡配合。

进一步地,避空槽22的径向开口端与转子铁心2的内侧面的连接部位设有倒角。

在避空槽22的径向开口端与转子铁心2的内侧面的连接部位设置倒角,使得二者之间的连接部位较为平滑,便于注塑过程中液态塑料平稳流入避空槽22;也有利于增加避空槽22的槽壁面积(倒角部位算作避空槽22的一部分),进而提高包塑体与转子铁心2的结合强度;同时也有利于增加避空槽22的径向开口端的弧长,进而进一步减小转子铁心2与转轴1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降低转轴1的装配难度。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转子铁心2的至少一个端面设有填充槽21(如图1和图7所示),填充槽21与轴孔24连通(如图1和图7所示)。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转子铁心2,在转子铁心2的至少一个端面设置填充槽21,由于填充槽21连通轴孔24,因而填充槽21内可以装入填充部41,从而增加转子铁心2与外界气体或液体之间的轴向距离,进而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气体或液体通过外壳4与转轴1之间的间隙接触到转子铁心2甚至进入转子铁心2内部,从而防止腐蚀转子铁心2,起到防锈作用,同时也能够防止污染液体。

进一步地,对于外壳4采用包塑体46的形式,注塑成型时,液态塑料会流入填充槽21,最终固化形成填充部41,填充部41会与转轴1紧密结合,增加了包塑体46与转轴1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包塑体46与转轴1的结合强度,延长了包塑体46与转轴1的轴向配合长度,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气体或液体通过包塑体46接触到转子铁心2甚至进入转子铁心2内部,从而防止腐蚀转子铁心2,起到防锈作用,同时也能够防止污染液体。并且,填充部42和包塑体46的端层连接在一起,增加了包塑体42的强度。

其中,转轴1可以为空心轴,内设轴内孔11。

当然,对于外壳4采用不锈钢、塑料框架等形式,可以使外壳4局部凸出进入填充槽21形成填充部41,也可以采用额外的填充部41,如硅胶、橡胶等作为填充部41。不锈钢外壳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起来。

具体地,填充槽21环绕轴孔24,且填充槽21的外轮廓呈圆形、多边形或者花瓣形。

填充槽21环绕轴孔24,则填充槽21内的填充部41也环绕转轴1并与转轴1紧密结合,有利于进一步防止外界气体或液体通过外壳4接触到转子铁心2甚至进入转子铁心2内部,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且提高了填充部41与转轴1的结合强度。

至于填充槽21的外轮廓的具体形状则不受限制,包括但不局限于圆形、多边形或者花瓣形,也可以为锯齿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

进一步地,填充槽21的轴向深度h与转子铁心2的轴向长度l的比值在0.03至0.3的范围内。

将填充槽21的轴向深度与转子铁心2的轴向长度的比值限定在0.03至0.3的范围内,如0.03、0.05、0.1、0.15、0.2、0.25、0.3等,既避免了轴向深度过小导致填充部41的作用过于微弱,又避免了轴向深度过大导致转子铁心2强度降低。

当然,填充槽21的轴向深度h与转子铁心2的轴向长度l的比值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具体地,填充槽21的轴向深度h在2mm至10mm的范围内。

将填充槽21的轴向深度限定在2mm至10mm的范围内,如2mm、4mm、6mm、8mm、10mm等,既避免了轴向深度过小导致填充部41的作用过于微弱,又避免了轴向深度过大导致转子铁心2强度降低。

当然,填充槽21的轴向深度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其中,填充槽21的外轮廓具有外接圆,外接圆的直径w与转子铁心2的外轮廓的直径d的比值在0.24至0.57的范围内。

将填充槽21的外接圆的直径与转子铁心2的外轮廓的直径的比值限定在0.24至0.57的范围内,如0.24、0.3、0.35、0.4、0.45、0.5、0.55、0.57等,既避免了径向宽度过小导致填充部41的作用过于微弱,又避免了径向宽度过大导致转子铁心2强度降低。

当然,外接圆的直径w与转子铁心2的外轮廓的直径d的比值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实施例三

一种转子100(如图4所示),包括:转轴1、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铁心2、外壳4。

具体地,转子铁心2内设有安装槽25。永磁体5安装在安装槽25内。外壳4与转子铁心2相连,并至少覆盖安装槽25的开口端,以将永磁体5封装在转子铁心2内转子铁心2。

本实施例提供的转子100,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转子铁心2,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外壳4为包塑体46,包塑体46的一部分填充在转子铁心2的避空槽22内形成避空部42。

外壳4采用包塑体46的形式,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液态塑料可以进入避空槽22,进而固化形成避空部42,并与转轴1紧密结合。这增加了包塑体46与转轴1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包塑体46与转轴1的结合强度,能够有效防止外界气体或液体通过包塑体46接触到转子铁心2甚至进入转子铁心2内部,从而防止腐蚀转子铁心2,起到防锈作用;同时也能够防止污染液体;并且也增加了包塑体46的强度,使转子铁心2与包塑体46结合得更加紧密。

进一步地,转子100还包括:垫片3,垫片3设有用于直接或间接定位永磁体5的位置的定位结构30,且垫片3固定在外壳4上,并与转子铁心2同轴设置。

垫片3设有定位结构30,能够直接或间接定位转子铁心2中的永磁体5,则根据永磁体5的位置可以准确定位永磁体5的充磁位置,进而提高了后期充磁的准确性,确保永磁体5充磁饱满。

此外,相较于在外壳4上设置定位结构30,垫片3上的定位结构30的尺寸能够明显缩小,或者可以直接利用垫片3的外轮廓(比如多边形的垫片3的外轮廓)来作为定位结构30,从而简化了定位结构30的设计,也避免了在外壳4上额外设置定位结构30,从而简化了外壳4的结构,简化了外壳4的加工工艺。

具体地,定位结构30可以完全外露于包塑体46,也可以只有部分外露于包塑体46。比如:定位结构30为垫片3的侧周面31,侧周面31的轮廓呈多边形,则垫片3的侧周面31可以一部分被包塑体46包覆,一部分凸出于包塑体46,进而起到定位作用,此时定位结构30部分外露于包塑体46。

或者,定位结构30为垫片3背离转子铁心2的端面上的凸起,凸起完全外露于包塑体46,此时定位结构30完全外露于包塑体46。

其中,永磁体5也指磁钢,特别优选基于永磁材料的永磁体,如铁镍钴永磁体5。永磁体5可以用涂胶或顶针支撑的方式装入转子铁心2。

具体地,外壳4为包塑体,包塑体包覆转子铁心2外露于轴孔24以及外露于垫片3的部分,且包覆垫片3外露于轴孔24的一部分,并与转子铁心2及垫片3形成一体式结构;其中,包塑体的一部分形成填充部41,包塑体的一部分填充在转子铁心2的避空槽22内形成避空部42。

外壳4采用包塑体46的形式,由于包塑体46包裹转子铁心2外露于轴孔24以及外露于垫片3的部分(即转子铁心2不与转轴1以及垫片3接触的部分)以及包覆垫片3外露于轴孔24的一部分,从而保证了转子铁心2能够稳定牢靠地密封在包塑体46内部或者密封在包塑体46与垫片3共同形成的外壳4的内部,不会发生移位甚至脱出等情况,也保证了垫片3不会发生移位或脱出等情况,提高了电机200的使用可靠性,同时也省去了紧固件固定等繁琐工序,有利于简化加工工序,提高制备效率。

同时,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液态塑料可以进入填充槽21和避空槽22,进而固化形成填充部41和避空部42,无需额外设置填充部41并进行填充工序,提高了装配效率,也提高了包塑体46与转轴1的结合强度。

其中,转轴1可以与包塑体46注塑在一起,也可以不与包塑体46注塑在一起。对于转轴1与包塑体46体注塑在一起的方案,先将转子铁心2和垫片3套装在转轴1上,垫片3与安装槽25以一定的相对位置关系安装,再放入永磁体,然后放入模具中注入液态塑料进行注塑成型,待液态塑料固化成为包塑体46后,即可得到通过注塑密封的一体式转子,转轴1、转子铁心2、垫片3、包塑体46形成一体式结构,结合强度高。

当然,外壳4不局限于包塑体46,也可以是不锈钢、塑料框架等形式。

进一步地,包塑体46包括延伸部45,如图10所示。延伸部45设在包塑体46的端面上并沿转子100的轴向延伸,如图10所示,且延伸部45呈环形并环绕转轴1。

在包塑体46的端面上设延伸部45,由于延伸部45沿转子100的轴向延伸并环绕转轴1,也相当于延长了包塑体46与转轴1的轴向配合长度,有利于进一步防止外界气体或液体通过包塑体46接触到转子铁心2甚至进入转子铁心2内部,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且提高了包塑体46与转轴1的结合强度。

具体地,外壳4包括第一端层43和第二端层44,如图5所示。第一端层43覆盖转子铁心2的一个端面并包覆垫片3的一部分,第二端层44覆盖转子铁心2的另一个端面,如图5所示。

更具体地,第一端层43包括第一端部431、第二端部432,第二端层44包括第三端部441和第四端部442,如图5所示。第一端部431、第二端部432沿转子100的径向由内向外依次相连,且第一端部431包覆垫片3的一部分且第一端部431的局部与永磁体5的端面相对应。第三端部441、第四端部442沿转子100的径向由外向内依次相连。也就是说,第一端部431的外轮廓的直径小于第二端部432的外轮廓的直径d3,第三端部441的外轮廓的直径d4大于第四端部442的外轮廓的直径d5,如图6所示。

其中,第一端部431的厚度大于第二端部432的厚度t3,第三端部441的厚度t4小于第四端部442的厚度t5,如图6所示。

由于外界气体或液体是沿着外壳4与转轴1之间向内渗透,进而接触转子铁心2或者进入转子铁心2内部,因而转子铁心2的端面径向靠内的部分更易被腐蚀。

为此,本方案将外壳4的两个端层设计为非等厚的结构,径向靠内的第一端部431和第四端部442相对较厚,径向靠外的第二端部432和第三端部441相对较薄,相当于对两个端层的径向内部进行了局部加厚,这样使得转子铁心2的端面径向靠内的部分与外界气体或液体之间的距离增大,有利于防止外界气体或液体进入转子铁心2而腐蚀转子铁心2。

同时,相较于将两个端层整体加厚而言,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轻了产品重量。此外,第一端部431的局部与永磁体5的端面对应,有利于注塑时支撑永磁体5,提高永磁体5位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端部431包括凸出部4311和支撑部4312,如图5、图6、图8和图9所示。凸出部4311、支撑部4312沿转子100的径向由内向外依次相连。也就是说,垫片3的外轮廓的直径d0小于凸出部4311的外轮廓的直径d1,凸出部4311的外轮廓的直径d1小于支撑部4312的外轮廓的直径d2。并且,如图5和图6所示,垫片3的一部分嵌入凸出部4311被凸出部4311包覆,支撑部4312与永磁体5的端面相对应。凸出部4311的厚度t1大于支撑部4312的厚度t2。

将第一端部431设计为非等厚的结构,径向靠内的凸出部4311相对较厚,径向靠外的支撑部4312相对较薄。垫片3的一部分嵌入凸出部4311而被凸出部4311包覆,这进一步增加了转子铁心2的端面径向靠内的部分与外界气体或液体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进一步防止外界气体或液体进入转子铁心2而腐蚀转子铁心2。而支撑部4312与永磁体5的端面的位置对应,有利于注塑时支撑永磁体5,提高永磁体5位置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端部431凸出于第二端部432的部分,可以是向朝向转子铁心2的方向凸出,此时填充部41可以形成第一端部431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向远离转子铁心2的方向凸出,此时延伸部45可以形成第一端部431的一部分。同理,填充部41可以形成第四端部442的一部分,延伸部45也可以形成第四端部442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第一端部431和第四端部442可以内凹,也可以外凸,也可以同时内凹和外凸,使其厚度增加。

进一步地,垫片3背离转子铁心2的端面凸出于外壳4,如图6所示。

使垫片3背离转子铁心2的端面凸出于外壳4,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定位结构30的布置范围,便于根据需要合理设计定位结构30的形状、位置、数量等,以提高定位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减少塑料的用量,从而节约原材料。

同时,垫片3局部外露于外壳4,还有利于进一步增加转子铁心2与外界气体或液体之间的轴向距离,从而进一步提高防锈效果。如图5和图6所示,转子铁心2的左端与外界气体或液体之间的轴向距离由t3增大至l1,转子铁心2的右端与外界气体或液体之间的轴向距离由t4增大到l2。

此外,还可以防止外壳4与其他结构发生摩擦磨损,对外壳4起到保护作用。当然,垫片3背离转子铁心2的端面也可以与外壳4的端面齐平。

其中,垫片3背离转子铁心2的端面凸出于外壳4的轴向高度h1小于等于5mm,如1mm、2mm、3mm、4mm、5mm等。也就是说,记垫片3的厚度为h2,垫片3嵌入凸出部4311内的深度小于h2,垫片3背离转子铁心2的端面与凸出部4311背离转子铁心2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即为h2。

将垫片3背离转子铁心2的端面凸出于外壳4的轴向高度h1限定在小于等于5mm的范围内,既避免了h1过小导致垫片3外露面积过小,又避免了h1过大导致垫片3与外壳4的结合力过于微弱,从而提高了垫片3与外壳4的结合强度。当然,垫片3背离转子铁心2的端面凸出于外壳4的高度不局限于上述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具体地,垫片3的外轮廓的形状为圆形(如图17、图18和图20所示)或多边形(如图14、图15、图16和图18所示)。

垫片3的外轮廓的形状不受具体限制,包括但不局限于圆形或多边形(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异形形状,比如花瓣形、星形,具体可以根据产品的具体结构进行设计。其中,多边形(相邻的两条边之间可以通过圆角或倒角连接,也可以通过尖角直接相连)或者其他非圆形的异形形状,能够限制垫片3与外壳4之间发生周向的相对转动,从而提高了垫片3与外壳4的连接可靠性,同时也便于利用外轮廓的形状来定位永磁体5的位置。

进一步地,垫片3设有定位凹部33(如图17所示)和/或定位凸部32,如图16和图19所示。

在垫片3上设置定位凹部33、定位凸部32、或者定位凹部33和定位凸部32,能够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具体地,当垫片3与外壳4接触的部位设有这些结构时,这些结构能够增加外壳4与垫片3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外壳4与垫片3的结合力,使得垫片3更加牢固不易松动;且这些结构未被外壳4完全包覆时,也能够用于定位永磁体5的位置。当垫片3与外壳4不接触的部位设有这些结构时,这些结构能够用于定位永磁体5的位置。此外,这些定位凹部33、定位凸部32还可以用于储存液体,起到润滑作用,并减少垫片3与外部其他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摩擦阻力,改善摩擦生热。

其中,定位凸部32可以是尺寸相对较小的凸起,如图16所示;也可以是尺寸相对较大的凸板,如图19所示。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定位结构30包括垫片3的外轮廓,如图21和图22所示。

根据永磁体5的位置合理设计垫片3的外轮廓的形状,在装配垫片3时,使其外轮廓与永磁体5槽的位置产生对应关系,则包塑完毕后,即可根据垫片3的外轮廓来定位永磁体5的位置,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垫片3的外轮廓的形状为多边形,如图15所示,垫片3的至少一个端面上设有多个凹部33,至少一个端面上的凹部33的数量与多边形的边数相等且多个凹部33沿垫片3的周向均匀分布。

垫片3的外轮廓的形状为多边形,可以至严格意义上的多边形,即相邻的两条边通过尖角直接相连;也可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多边形,比如相邻的两条边通过圆角或者倒角连接。这样,可以直接利用垫片3的轮廓来定位永磁体5的位置,有效简化了产品结构。垫片3的至少一个端面上沿周向均匀设有与多边形的边数相等的凹部33,使得垫片3的结构较为规整,便于加工成型。其中,当垫片3朝向转子铁心2的端面上设有上述凹部33时,这些凹部33能够增加垫片3与包塑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垫片3与包塑体的结合强度。当垫片3背离转子铁心2的端面上设有上述凹部33时,这些凹部33能够用于定位永磁体5的位置,也能够用于容纳液体,改善摩擦生热。

比如:在图21和图22中,垫片3呈方形,永磁体5的数量为四个,直接利用垫片3的外轮廓作为定位结构,来定位永磁体的位置。也就是说,无需设置额外的定位部34,用垫片3自身的形状就可以定位,相较于在垫片3上额外设置定位部34或者在外壳4上额外设置定位部34的方案,本方案显著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约了原材料。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定位结构30包括设在垫片3上的定位凹部33和/或定位凸部32。

根据永磁体5的位置合理布置定位凹部33、定位凸部32、或者定位凹部33和定位凸部32的数量、形状以及位置,在装配垫片3时,使这些结构与永磁体5槽的位置产生对应关系,则包塑完毕后,即可根据垫片3的外轮廓来定位永磁体5的位置,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进一步地,定位结构30包括多个定位部34,定位部34的数量与永磁体5的数量相等,且多个定位部34与多个永磁体5一一直接对应,用于直接定位多个永磁体5的位置,如图21所示。在图21中,永磁体5的数量为4个,定位结构30包括四个定位部34,四个定位部34分别为方形垫片3的外轮廓的四个转角部位。

定位结构30包括定位部34,利用定位部34来定位永磁体5的位置,有利于提高永磁体5位置的定位速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充磁效率。其中,定位部34的数量可以与永磁体5的数量相等,也可以与永磁体5的数量不相等,且可以用于直接定位永磁体5的位置,也可以用于间接定位永磁体5的位置。

当然,对于永磁体5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直接利用一个定位部34来定位该永磁体5的位置即可。

具体地,定位部34的数量与永磁体5的数量相等,且多个定位部34与多个永磁体5一一直接对应,该方案通过多个定位部34来一一定位每个永磁体5的位置,实现了每个永磁体5位置的直接定位,确保了每个永磁体5位置的定位准确性,充磁时根据每个定位部34对每个永磁体5充磁即可,无需进行计算进行间接定位,在保证充磁准确性的基础上,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充磁速率。

进一步地,永磁体5在转子100的端面上的投影为条状结构,如图21至图24所示。其中,永磁体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永磁体5沿转轴1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条状结构的中心与转子100的端面中心的连线经过定位部34,如图21所示。

永磁电机200一般分为径向结构永磁电机200和切向结构永磁电机200,径向结构永磁电机200的永磁体5在转子100的端面上的投影一般为沿转子铁心2的周向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如图21所示),切向结构永磁电机200的永磁体5在转子100的端面上的投影一般为沿转子铁心2的径向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如图22所示)。条状结构的中心与转子100的端面中心的连线经过定位部34,则定位部34与转子100的端面中心的连线必然经过永磁体5的中心位置,则充磁装置6的充磁头对着定位部34,如图21所示,也正对永磁体5的中心位置,能够对永磁体5进行准确充磁。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垫片3的侧周面31设有环形凹槽311,如图20所示。第一端部431的一部分嵌入环形凹槽311内以包覆垫片3的一部分,如图11所示。

垫片3的侧周面31设有环形凹槽311,则垫片3的纵截面呈工形。由于垫片3套设在转轴1上,而环形凹槽311开口径向朝外,因而环形凹槽311外露于转轴1,不与转轴1接触。第一端部431的一部分嵌入环形凹槽311内,则第一端部431包覆环形凹槽311的槽壁,并与环形凹槽311的槽壁紧密结合形成整体,且结合力较高,固定较为牢靠,能够有效防止垫片3与外壳4发生轴向的相对运动。

此外,这种形状的垫片3相对较厚,在保证转子铁心2的端面径向靠内的部分与外界气体或液体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的基础上,可以减小第一端部431对应位置的厚度,比如将直接将第一端部431设计为等厚结构即可,如图11所示,因而有利于节约原料。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定位结构30包括多个定位部34,定位部34的数量与永磁体5的数量相等,且多个定位部34相配合,间接定位多个永磁体5的位置,如图22所示。在图22中,永磁体5的数量为4个,定位结构30包括四个定位部34,四个定位部34分别为方形垫片3的外轮廓的四个转角部位。

定位部34的数量与永磁体5的数量相等,且多个定位部34相配合间接定位多个永磁体5的位置,比如多个永磁体5均匀分布时,多个定位部34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永磁体5之间,则相邻的两个定位部34之间即为一个永磁体5,同样实现了每个永磁体5位置的定位。

进一步地,永磁体5在转子100的端面上的投影为条状结构。其中,永磁体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永磁体5沿转轴1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定位部34位于相邻的两个条状结构之间的中心位置,如图22所示。

永磁电机200一般分为径向结构永磁电机200和切向结构永磁电机200,径向结构永磁电机200的永磁体5在转子100的端面上的投影一般为沿转子铁心2的周向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切向结构永磁电机200的永磁体5在转子100的端面上的投影一般为沿转子铁心2的径向方向延伸的条状结构。其中,当多个永磁体5沿转轴1的周向均匀分布时,定位部34可以位于相邻的两个条状结构之间的中心位置,则两个定位部34的中间位置即为一个永磁体5,或者根据定位部34与指示标识部35的配合,沿着定位部34所在位置旋转适合角度即可定位出相邻的其中一个永磁体5所在的位置,进而推定出其他永磁体5的位置。

其中,对于径向结构永磁电机200,优选将定位部34设置在条状结构的中心与转子100的端面中心的连线上;对于切向结构永磁电机200,优选将定位部34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条状结构之间的中心位置。

实施例六

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定位结构30包括定位部34和指示标识部35,定位部34定位其中至少一个永磁体5的位置,指示标识部35用于配合定位部34推定其他永磁体5的位置。

该方案通过定位部34实现了其中至少一个永磁体5位置的直接定位,通过该永磁体5的位置(由定位部34定位得到)与指示标识部35的配合,实现了其他永磁体5位置的间接定位。相较于设置多个与永磁体5一一对应的定位部34的方案而言,有利于简化定位结构30,简化生产工艺。

其中,定位部34的数量和指示标识部35的具体数量不受限制,且定位部34的数量与指示标识部35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比如:定位部34的数量为一个,指示标识部35的数量为一个,如图23所示,有利于进一步简化定位结构30,进一步简化生产工艺。或者,定位部34的数量为两个,指示标识部35的数量为两个,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定位速度,进一步提高充磁速率。或者,定位部34的数量为两个,指示标识部35的数量为一个,如图24所示,在提高定位速度的基础上,有利于进一步简化定位结构30。

进一步地,指示标识部35包括用于指示永磁体5的数量的标识,如图24所示。

指示标识部35包括用于指示永磁体5的数量的标识,比如阿拉伯数字、汉字等,通过其中一个或多个永磁体5的位置,配合永磁体5的数量即可推定其他永磁体5的位置。其中,指示标识部35指示的永磁体5的数量,可以是永磁体5的总数量,也可以是部分永磁体5的数量。

比如:四个永磁体5均匀分布,定位部34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指示标识部35采用4或者四的形式;五个永磁体5均匀分布,定位部34的数量为两个,指示标识部35采用5或者五的形式;六个永磁体5非均匀分布,其中三个永磁体5按一定规则均匀分布形成第一组,另外三个永磁体5按一定规则均匀分布形成第二组,定位部34的数量为两个,指示标识部35的数量也为两个,其中一个定位部34指示第一组永磁体5中的一个,指示标识部35采用3或者三的形式,另一个定位部34指示第二组永磁体5中的一个,指示标识部35采用3或者三的形式。

实施例七

与实施例六的区别在于:指示标识部35包括用于指示永磁体5的排布形式的标识,如图23所示。

指示标识部35包括用于指示永磁体5的排布形式的标识,比如多边形结构、星形结构、间隔设置的多点状结构等,通过其中一个或多个永磁体5的位置,配合永磁体5的排布形式,即可推定其他永磁体5的位置。

比如:四个永磁体5均匀分布,指示标识部35采用正四边形或者四点形式;多个永磁体5呈五角星形分布,指示标识部35采用五角星的形式。

当然,指示标识部35也可以同时包括上述用于指示永磁体5的数量和永磁体5的排布形式的标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定位速度,进一步提高充磁速率。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4个永磁体5均匀分布,定位部34有2个,指示标识部35采用2-4的形式,其中2表示有2个定位部34,4表示有4个永磁体5均匀分布,如图24所示。

在另一个具体示例中,指示标识部35为多边形结构,如图23所示,多边形结构围设出多个永磁体5的分布图,且多边形结构的多个顶点或多条边指代多个永磁体5。

指示标识部35采用多边形结构,多边形结构围设出多个永磁体5的分布图,则只要知道其中一个永磁体5的位置,即可根据该分布图推定出其他永磁体5的位置,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易于实现。比如:三个永磁体5均匀分布,指示标识部35采用等边三角形;三个永磁体5非均匀分布,指示标识部35采用非等边三角形;四个永磁体5均匀分布,指示标识部35采用正方形,如图23所示;五个永磁体5均匀分布,指示标识部35采用正五边形。

其中,为了兼顾后期充磁准确性和充磁速率,一般均匀分布的多个永磁体5采用该方案。对于径向结构的转子100,多个永磁体5可以由多边形结构的多条边来指代;对于切向结构的转子100,多个永磁体5可以由多边形结构的多个顶点来指代。

当然,指示标识部35不局限于上述多边形结构的形式。比如:也可以采用多个间隔设置的点状结构,或者采用阿拉伯数字或汉字等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定位部34的形状为圆形(如图23和图24所示)、方形、三角形、条状或线状。

定位部34的形状不受具体限制,包括但不局限于圆形、方形、三角形、条状、线状,具体可以根据产品的具体结构进行设计。

实施例八

一种电机200,如图25所示,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转子100和定子202。定子202套装在转子100的外侧,与转子100相配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200,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转子100,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九

一种水泵300,如图26所示,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电机200和叶轮302。叶轮302与电机200的转轴1相连。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泵300,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电机200,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

一种车辆400,如图27所示,包括:车体402和上述实施例的水泵300,水泵300安装在车体402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400,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水泵300,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车辆400为新能源车辆400。

当然,不局限于新能源车辆400领域,也可以应用于传统燃油车、混合动力车等技术领域。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