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MC电缆保护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9213发布日期:2020-09-15 19:5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SMC电缆保护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smc电缆保护管。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行业中,电缆保护管是常用的保护电缆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非开挖拉管与电缆工作井的连接,尚未出现安全可靠的阻水管和相应的施工工艺,通常仅在电缆工作井预留孔及二次浇筑的井壁之间的设置一道伸缩缝,或使用膨胀水泥进行工井预留孔的二次浇筑。这样一来,电缆保护管被浇筑在电缆工作井井壁中,由于高压电缆通道采用的均是非磁性的塑料导管,其伸缩率与混凝土差异较大,咬合力欠佳,电缆保护管外壁与混凝土间容易形成裂缝或孔隙,成为地下水侵入电缆工作井的通道。长期运行后,电缆工作井内容易形成积水,将电缆浸泡在水中,从而影响到电缆的正常使用寿命。

另外,高压电缆在敷设过程中,电缆在电缆保护管中展放,难免存在表层磨损,目前各类电气试验尚不能检测电缆在敷设过程中产生的表层磨损。而电缆在长期运行时由于其电磁特性产生振动,容易使电缆本体受损部位的包覆材料加剧老化,在电缆本体表层逐步形成水树枝并向内层蔓延,最终使得绝缘受损,危害电缆安全运行。因此,现有电缆保护管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smc电缆保护管,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内壁光滑、无需混凝土保护层等特点,采用对半开结构,结合卡扣式承插连接,解决了现有电缆保护管强度低、易刮伤电缆、使用寿命短、安装周期长等问题,可广泛用于电缆的铺设保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smc电缆保护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为对半开结构,在管体外部设有配合的承插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突出的卡扣和凹进的卡槽;所述管体一端设有接头部分,所述接头部分呈阶梯圆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管体长度为800~1200mm。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突出的卡扣和凹进的卡槽设置6~8个。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头部分直径是管体直径的70%~85%。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头部分的长度为15~20mm。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接头部分设有圆形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橡胶或硅胶材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管体通过接头部分实现保护管的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管体的管口设置为喇叭形结构,可减少管口处对电缆的剪切力。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电缆保护管采用smc材质,并通过模具模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一种smc电缆保护管,具有保护电缆、安装灵活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特点。电缆保护管设计为对半开结构,并通过承插式连接方式,设计独特的卡扣和卡槽,使得拼接、安装更加方便;管体的管口设置为喇叭形结构,可以在直埋管沉降时,减少管口处对电缆的剪切力,更好的保护电缆不受损伤;在保护管的接头处增加橡胶密封圈封,既适应热胀冷缩,又防止泥砂进入;另外,在管体一端设有接头部分,可方便保护管的加长连接,适应不同长度电缆的要求;最后,保护管采用smc材质,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较轻的重量、内壁更加光滑,使用时无需混凝土保护层,解决了两者收缩不一致带来的裂缝问题;且保护管更加有柔性,能抵御外界重压和基础沉降所引起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smc电缆保护管对半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smc电缆保护管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smc电缆保护管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mc电缆保护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为对半开结构,在管体1外部设有配合的承插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突出的卡扣2和凹进的卡槽3;所述管体1一端设有接头部分4,所述接头部分4呈阶梯圆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1长度为800~1200mm;具体的,管体1的长度为1000mm。更进一步的,突出的卡扣2和凹进的卡槽3数量为6~8个,具体的,在1000mm的管体长度上,设置卡扣为6个,对应的卡槽也为6个;更具体的,所述卡扣2之间的间距为170~175mm,卡扣2距离管体1两端的距离为50~60mm。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部分4直径是管体1直径的70%~85%;具体的,为管体直径的80%。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部分4的长度为15~20mm,具体为15mm,管体1通过接头部分4实现两根电缆保护管之间的连接,从而满足不同长度电缆的铺设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部分1设有圆形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橡胶或硅胶材质,可对保护管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适应热胀冷缩,又可以防止泥砂等杂物进入。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管口设置为喇叭形结构,可减少管口处对电缆的剪切力。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保护管采用smc材质,并通过模具模压成型,保护管整体均匀性好、尺寸标准、外观美观;smc材质通过优异的绝缘材料维网状分子结构和特种增强纤维共同作用,使产品具有良好的抗冲性,易于机械加工,便于钻孔和切割,定位准确,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和冲击韧性,大大提高了保护管的使用寿命,安装也更加便捷;另外,smc电缆保护管可直接埋于人行道下面,无需混凝土保护层,可加快电缆工程建设进度。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smc电缆保护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为对半开结构,在管体(1)外部设有配合的承插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突出的卡扣(2)和凹进的卡槽(3);所述管体(1)一端设有接头部分(4),所述接头部分(4)呈阶梯圆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c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长度为800~1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c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的卡扣(2)和凹进的卡槽(3)设置6~8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c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部分(4)直径是管体(1)直径的70%~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c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部分(4)的长度为15~2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mc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部分(4)设有圆形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橡胶或硅胶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c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管口设置为喇叭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smc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保护管采用smc材质,并通过模具模压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保护装置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SMC电缆保护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为对半开结构,在管体外部设有配合的承插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突出的卡扣和凹进的卡槽;所述管体一端设有接头部分,所述接头部分呈阶梯圆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内壁光滑、无需混凝土保护层等特点,采用对半开结构,结合卡扣式承插连接,解决了现有电缆保护管强度低、易刮伤电缆、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可广泛用于电缆的铺设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申屠春华;徐巨才;周铭权;王国利;周杰;徐群国;孙铁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富中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4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