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1817发布日期:2020-07-29 03: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充电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壳体(1)的左侧贯穿设置有充电框体(3),所述充电框体(3)的左侧延伸至壳体(1)的内腔,所述充电框体(3)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充电垫片(4)和充电弹簧(5),所述充电垫片(4)的一侧开设有卡槽(6),所述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的底部延伸至壳体(1)的内腔,所述排气管(7)的内腔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8),所述充电框体(3)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顶部开设有卡孔(10),所述壳体(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管(11),所述竖管(1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卡杆(12),所述卡杆(12)的底部贯穿竖管(11)并延伸至卡孔(10)的内腔,所述卡杆(12)的表面固定套设有活动板(13),所述卡杆(12)的表面活动套设有伸缩弹簧(14),所述伸缩弹簧(14)的底部与活动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14)的顶部与竖管(1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3)和伸缩弹簧(14)均位于竖管(11)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和充电框体(3)的底部均开设有排气圆孔(15),所述壳体(1)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排气方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有网板(17),所述网板(17)的形状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框体(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8),所述把手(18)的形状为u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9),所述拉环(19)的形状为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1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卡杆(12)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卡杆(12)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充电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壳体的左侧贯穿设置有充电框体,所述充电框体的左侧延伸至壳体的内腔,所述充电框体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充电垫片和充电弹簧,所述充电垫片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壳体顶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底部延伸至壳体的内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便于携带的电池充电装置基本都是通过弹簧将电池卡紧在充电装置上,对电池固定不稳定,电池容易晃动,充电装置若是掉落,电池容易脱落,可能会对电池造成损伤,并且散热效果差,长时间的充电导致电池温度过高,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严重的话可能导致电池炸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沈彩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力亚王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