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混合型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9804发布日期:2020-09-01 18:4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混合型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质量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混合型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在低压配网应用数量与日俱增,随着数量的增加,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运维困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运维困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配网基层运维人员水平有限,多数班组员工不熟悉电力电子装置的工作特性、故障形式、恢复运行方法;二是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特别是早期投运的治理装置)模块化程度较低或未实现模块化、堆栈化设计,装置不同元件之间一、二次接线均通过导线驳接的方式实现,装置元件发生故障或损坏,修复非常麻烦,无法在短时间内更换完成。上述两方面的突出矛盾带来的后果是,现场运行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一旦发生故障,就转为旁路状态或退出运行,长期等待设备供应商修复,总体利用率偏低。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发生故障时,无法在短时间内修复完成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混合型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发生故障时,无法在短时间内修复完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混合型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包括机柜,机柜上安装有有源型补偿模块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所述有源型补偿模块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均为一体化封装,且有源型补偿模块的接口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的接口为拔插式;

所述有源型补偿模块与无源型补偿模块上分别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机柜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与螺纹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有源型补偿模块采用电压源换流器vsc。

优选的,所述无源型补偿模块采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

优选的,所述无源型补偿模块上设置有分补电容以及共补电容。

优选的,所述螺栓上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有源型补偿模块与无源型补偿模块分别设置有大电流插拔式端子、通信端子以及ct二次接线端子。

优选的,所述有源型补偿模块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上还设置有锁紧卡扣。

优选的,所述有源型补偿模块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的封装形式以及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有源型补偿模块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上设置有运行指示灯以及带电指示灯。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中的有源型补偿装置以及无源型补偿装置进行模块化设计,将有源与无源部分采用统一的封装形式,尺寸完全统一,不同模块之间的一次和二次接线一律采用插拔式设计,大大简化运维过程,在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发生故障时,只需要将发生故障的模块进行更换,替换下来的模块集中返厂修复,无需工作人员现场对故障位置进行及修复,在短时间内即可将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修复完成,大大减少了装置的停电维修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混合型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混合型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的模块端子插拔式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混合型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的有源型补偿模块2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工作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混合型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发生故障时,无法在短时间内修复完成的技术问题。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混合型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的结构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混合型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包括机柜3,机柜3上安装有有源型补偿模块2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1。有源型补偿模块2负责快速变化的无功补偿,谐波治理和三相不平衡校正,而无源型补偿模块1则负责波动较慢的无功补偿和三相不平衡校正。所述有源型补偿模块2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1均为一体化封装,且有源型补偿模块2的接口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1的接口为拔插式。通过采用一体化封装以及拔插式的接口,对有源型补偿模块2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1的拆卸以及安装的过程进行简化,降低安装以及拆卸的难度。

所述有源型补偿模块2与无源型补偿模块1上分别设置有螺纹孔10,所述机柜3上设置有与螺纹孔10相对应的通孔,通孔且与螺纹孔10之间通过螺栓4相连接。通过螺栓4将有源型补偿模块2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1与机柜3连接起来,在拆卸的时候只要将螺栓4拧开实现模块与机柜3的分离,方便快捷,有利于运维人员快速将发生故障的模块拆卸下来进行更换。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有源型补偿模块2采用电压源换流器vsc。有源型补偿模块2基于电压源换流器,响应速度快(10ms以内),主要承担快速波动的无功补偿、谐波治理和三相不平衡校正功能(输出负序电流来实现);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无源型补偿模块1采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无源型补偿模块1上设置有分补电容以及共补电容。无源型补偿模块1采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方案,电容器三相设计有分补电容和共补电容,分补电容可以分相控制,实现三相不平衡校正,共补电容主要负责波动较慢的无功补偿(min级)。有源型补偿模块2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1工作区域如图3所示。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螺栓4上设置有把手9,通过设置把手9,运维人员徒手就可以将螺栓4拧开,无需运维人员再携带额外的工具,避免了工作人员忘记携带工具从而无法将有源型补偿模块2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1拆卸下来的情况,大大提高了运维的便捷性。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有源型补偿模块2与无源型补偿模块1分别设置有大电流插拔式端子6、通信端子7以及ct二次接线端子8。将有源型补偿模块2与无源型补偿模块1的各个功能的接线均通过接线端子来实现,便于工作人员在对模块更换维修时进行拔插,实现模块的快速更换。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有源型补偿模块2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1上还设置有锁紧卡扣5,在将模块安装好后,进一步通过锁紧卡扣5进一步对模块进行固定,提高稳定性。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有源型补偿模块2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1的封装形式以及尺寸相同,将有源型补偿模块2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1设置成完全相同的封装形式以及尺寸有利于模块的运输以及便于将模块安装在机柜3中,便于工作人员在机柜3中对各个模块进行整体更换和管理。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有源型补偿模块2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1上设置有运行指示灯11以及带电指示灯12。当有源型补偿模块2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1处于运行状态时,运行指示灯11长亮,当有源型补偿模块2以及无源型补偿模块1处理处于带电状态时,带电指示灯12长亮,工作人员通过指示灯从而判断模块的状态,避免对带电的模块进行维修更换工作,避免发生触电事故,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如果运行状态指示灯显示异常,则将模块化混合型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切换至旁路工作状态,模块的带电指示灯12灭,此时徒手即可拆下螺栓4,将故障模块抽出,进行更换即可。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