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部支架可调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9313发布日期:2020-09-08 15:0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部支架可调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部支架可调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在各大建筑物中,包括办公建筑、学校建筑、体育场馆等,都需要配置电箱,电箱内都设置有各类电器控制元件,电箱起到保护这些电器元件的作用。电箱中常常需要设计各类大小不一的引线孔,目的是为了把电源线引出,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临时接电,这就要求电箱内配置临时插接座,而电源线需要穿过上述引线孔才能进入电箱,把电源线前端的插头插进插接座上,但因插头尺寸较大,电源线穿接难以穿进,有时还需要专门加工一个较大的通孔,好让插头穿过,这样严重影响电箱的密封效果,而且这种直接穿进插接,电源线容易受到外力拉扯,拉力直接作用于插头,容易出现插头松脱,或者电源线与插头直接的连接失效。通常情况下都是打开门板,使插头直接插进,但门板打开后,因临时连接的电源线的存在,门板也不能盖上,导致电箱完全失去密封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内部支架可调的配电箱,配电箱本体内部的支架采用通孔螺丝固定可调式,使各类电器控制元件能有效的灵活安装,可调式支架可提高引线效率,简化生产步骤快速引线电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配电箱本体1、配电箱前门2、铰链3,配电箱本体1与配电箱前门2均为长方体,配电箱前门2通过铰链3与配电箱本体1相连接,铰链3设置有上下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配电箱本体1顶部设有配电箱顶板11,配电箱顶板11上设置有除湿器12,配电箱本体1两侧各设有一个配电箱侧板13,配电箱侧板2顶部之间通过配电箱顶板11连接,配电箱侧板13的左侧内部设置有照明灯座131,照明灯座131上设置有内置照明灯132,照明灯座131与内置照明灯132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照明灯座131上端设置有第一百叶通风口133,照明灯座131下端设置有第二百叶通风口134,第一百叶通风口133与第二百叶通风口134呈对称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配电箱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配电箱底座14,配电箱底座14上设置有可调的第一支架141、第二支架142和第三支架143,第一支架141和第二支架142为竖方向设置在配电箱底座14上,第三支架143为横方向设置在配电箱底座14上且第三支架143架在第一支架141和第二支架142的表面,第一支架141和第二支架142设置有多个螺钉通孔144,第三支架143上设置有多个长条通孔145,第一支架141、第二支架142和第三支架143均可左右上下调节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配电箱侧板13底部设置有接地机构15,接地机构15由金属弹簧组151和金属顶针152组成,金属弹簧组151为一根金属弹簧内接pvc软管制成,金属顶针152为铝合金材质制成,接地机构15可优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材质,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方便配电箱本体1内的静电排除。

进一步的,所述的配电箱侧板13右侧内边设置有卡槽固定板135,卡槽固定板135上设置有卡槽口136,卡槽口136内设置有限位卡扣,卡口的形状由粗变细再变粗。

进一步的,所述的配电箱前门2设置有卡扣21,卡扣21与卡槽固定板135上的卡槽口136相匹配,配电箱前门2关闭时,卡扣21卡入卡槽口136,通过限位卡扣进行有效固定,配电箱前门2正上方设置有内部观察窗22,内部观察窗22为物理钢化玻璃制成,内部观察窗22与配电箱前门2为可拆卸连接,方便观察个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一种内部支架可调的配电箱,通过配电箱本体顶部的配电箱顶板设置的除湿器,由于安装环境等因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配电箱本体后液化,容易造成配电箱本体内部的元件故障、损坏,设置发生危险,通过照明灯座上的内置照明灯的开关置于卡槽固定块的卡槽口内部,可在配电箱前门闭合时通过卡扣关闭内置照明灯,反之则实现在配电箱前门打开的同时将内置照明灯开启,方便夜间对配电箱本体的检修,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以该使用新型一种内部支架可调的配电箱,配电箱本体内部的配电箱底座取消传统的固定,改为可调式的支架螺丝固定,可提高过程引线效率,配电箱本体内部的白百叶通风口保证了配电箱本体的通风,防止配电箱本体内部的元件温度过高,配电箱本体底部的接地机构可以排除配电箱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防止危险的发生,整体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针对各种环境使用的配电箱做出了多种优化,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配电箱本体1、配电箱前门2、铰链3、配电箱顶板11、除湿器12、配电箱侧板13、照明灯座131、内置照明灯132、第一百叶通风口133、第二百叶通风口134、配电箱底座14、第一支架141、第二支架142、第三支架143、螺钉通孔144、长条通孔145、接地机构15、金属弹簧组151、金属顶针152、槽固定板135、卡槽口136、卡扣21、内部观察窗22。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配电箱本体1、配电箱前门2、铰链3,配电箱本体1与配电箱前门2均为长方体,配电箱前门2通过铰链3与配电箱本体1相连接,铰链3设置有上下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的配电箱本体1顶部设有配电箱顶板11,配电箱顶板11上设置有除湿器12,配电箱本体1两侧各设有一个配电箱侧板13,配电箱侧板2顶部之间通过配电箱顶板3连接,配电箱侧板13的左侧内部设置有照明灯座131,照明灯座131上设置有内置照明灯132,照明灯座131与内置照明灯132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照明灯座131上端设置有第一百叶通风口133,照明灯座131下端设置有第二百叶通风口134,第一百叶通风口133与第二百叶通风口134呈对称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配电箱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配电箱底座14,配电箱底座14上设置有可调的第一支架141、第二支架142和第三支架143,第一支架141和第二支架142为竖方向设置在配电箱底座14上,第三支架143为横方向设置在配电箱底座14上且第三支架143架在第一支架141和第二支架142的表面,第一支架141和第二支架142设置有多个螺钉通孔144,第三支架143上设置有多个长条通孔145,第一支架141、第二支架142和第三支架143均可左右上下调节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配电箱侧板13底部设置有接地机构15,接地机构15由金属弹簧组151和金属顶针152组成,金属弹簧组151为一根金属弹簧内接pvc软管制成,金属顶针152为铝合金材质制成,接地机构15可优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材质,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方便配电箱本体1内的静电排除。

进一步的,所述的配电箱侧板13右侧内边设置有卡槽固定板135,卡槽固定板135上设置有卡槽口136,卡槽口136内设置有限位卡扣,卡口的形状由粗变细再变粗。

进一步的,所述的配电箱前门2设置有卡扣21,卡扣21与卡槽固定板135上的卡槽口136相匹配,配电箱前门2关闭时,卡扣21卡入卡槽口136,通过限位卡扣进行有效固定,配电箱前门2正上方设置有内部观察窗22,内部观察窗22为物理钢化玻璃制成,内部观察窗22与配电箱前门2为可拆卸连接,方便观察个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一种内部支架可调的配电箱,通过配电箱本体顶部的配电箱顶板设置的除湿器,由于安装环境等因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配电箱本体后液化,容易造成配电箱本体内部的元件故障、损坏,设置发生危险,通过照明灯座上的内置照明灯的开关置于卡槽固定块的卡槽口内部,可在配电箱前门闭合时通过卡扣关闭内置照明灯,反之则实现在配电箱前门打开的同时将内置照明灯开启,方便夜间对配电箱本体的检修,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以该使用新型一种内部支架可调的配电箱,配电箱本体内部的配电箱底座取消传统的固定,改为可调式的支架螺丝固定,可提高过程引线效率,配电箱本体内部的白百叶通风口保证了配电箱本体的通风,防止配电箱本体内部的元件温度过高,配电箱本体底部的接地机构可以排除配电箱本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防止危险的发生,整体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针对各种环境使用的配电箱做出了多种优化,效果明显。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