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结构的风扇定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2727发布日期:2020-07-07 14:25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结构的风扇定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风扇定子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罩极电机的定子结构改进方面。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散热风扇所使用的电机,一般都不具有防水效果,为了达到防水效果,一般是从外壳上做简单的防护,防护效果差。而目前虽然有公开防水的电机,但一般是将整个电机通过密封壳体封装起来,或者是将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封装起来,仅将电机轴引出,防水结构复杂,成本高,最主要的是散热效果差,并不适用于仅需意外防水需求的散热风扇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散热风扇不具有防水功能的技术不足,而提出一种防水结构的风扇定子。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不足,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水结构的风扇定子,包括有外定子、内定子和绕组,绕组设于内定子上,外定子套于内定子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封装内定子和绕组的防水胶层,外定子内壁与防水胶层贴合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包括有:

所述的内定子外壁与外定子内壁之间的防水胶层厚度为0.5~2mm。

所述的防水胶层内还设有与内定子贴合连接的温控开关,温控开关串联在绕组上。

所述的外定子、内定子和绕组构成罩极电机定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防水功能,仅通过对内定子和绕组的增加防水胶层,相比传统全封闭结构有利于生产制造,可以采用注塑机模具一次注塑成型,封装效率高,报废率低,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外定子保留外露在空气,有利于将内定子上的热量传递并散发到空气中,保证电机散热效果;还便于外定子与机架之间的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包含本实用新型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另一角度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照图1至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防水结构的风扇定子,包括有外定子1、内定子2和绕组3,绕组3设于内定子2上,外定子套1于内定子2外;所述的外定子1、内定子2和绕组3构成传统罩极电机定子结构;外定子1固定于风扇机架6,转子4固定扇叶5,转子4置于内定子2内腔中。本实用新型相当于传统罩极电机定子不同结构在于还包括有封装内定子2和绕组3的防水胶层,防水胶层可以采用注塑机模具一次注塑成型;外定子1内壁与防水胶层2贴合连接,为了保证内定子2与外定子1之间的磁通量,以及良好的导热性,所述的内定子2外壁与外定子1内壁之间的防水胶层厚度为0.5~2mm。

为了避免封装在防水胶层内部的绕组3运行过程中的温度过热而烧毁,所述的防水胶层内还设有与内定子贴合连接的温控开关,温控开关串联在绕组3上,温度超过预设值后,断开绕组3,达到安全防护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结构的风扇定子,包括有外定子、内定子和绕组,绕组设于内定子上,外定子套于内定子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封装内定子和绕组的防水胶层,外定子内壁与防水胶层贴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结构的风扇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定子外壁与外定子内壁之间的防水胶层厚度为0.5~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结构的风扇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胶层内还设有与内定子贴合连接的温控开关,温控开关串联在绕组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结构的风扇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定子、内定子和绕组构成罩极电机定子。


技术总结
一种防水结构的风扇定子,涉及到风扇定子防水结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散热风扇不具有防水功能的技术不足,包括有外定子、内定子和绕组,绕组设于内定子上,外定子套于内定子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封装内定子和绕组的防水胶层,外定子内壁与防水胶层贴合连接。仅通过对内定子和绕组的增加防水胶层,相比传统全封闭结构有利于生产制造,可以采用注塑机模具一次注塑成型,封装效率高,报废率低,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外定子保留外露在空气,有利于将内定子上的热量传递并散发到空气中,保证电机散热效果;还便于外定子与机架之间的安装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程松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奇芳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