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端口防护装置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83767发布日期:2021-08-06 18:3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充电端口防护装置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充电端口防护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的充电端口由于是外设接口,在应用场景中面临多种形式的过度电性应力的冲击,例如,静电(electro-staticdischarge,esd)、电气过应力(electricaloverstress,eos)以及高压直流等,都是损坏端口的高风险因素,故亟需提供一种对多种形式的过度电性应力的冲击进行防护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充电端口防护装置及装置终端,可以对多种形式的过度电性应力的冲击进行防护。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端口防护装置,包括:

配置为根据输入电压的尖峰电压生成第一检测电压的第一检测电路;

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电压对所述尖峰电压进行泄放的第一泄放电路;

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一泄放电路连接,配置为当所述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阈值时生成第二检测电压的第二检测电路;

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第一泄放电路以及第二检测电路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电压关断所述输入电压的开关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泄放电路为nmos管。

示例性的,nmos管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电压对所述尖峰电压进行泄放。

应理解,上述第一泄放电路为nmos管仅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能的实现方式包括第一泄放电路为nmos管或pmos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一稳压管;

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为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的输入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的第一检测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电路包括:

与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第一泄放电路以及开关电路连接,配置为当所述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阈值时生成第三检测电压的第一检测组件;

与所述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电路、第一泄放电路以及开关电路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三检测电压生成所述第二检测电压的第一开关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稳压管组件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输入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稳压管组件的负极为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第三检测电压输出端,所述稳压管组件的正极与电源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三检测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输入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的第二检测电压输出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

本申请还可以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端口防护装置,包括:

配置为当输入电压的过度电性应力大于第二阈值时生成第四检测电压,或者根据反馈电压生成所述第四检测电压的第三检测电路;

与所述第三检测电路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第四检测电压对所述输入电压的过度电性应力进行泄放,并根据所述过度电性应力的泄放生成所述反馈电压的第二泄放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泄放电路包括开关管和与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的阻抗元件,阻抗元件可以为场效应管。

示例性的,开关管根据所述第四检测电压对所述输入电压的过度电性应力进行泄放以对所述功能芯片进行防护,并阻抗元件根据所述过度电性应力的泄放生成所述反馈电压。

应理解,上述阻抗元件可以为场效应管仅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能的实现方式包括阻抗元件可以为场效应管或电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泄放电路包括开关管和阻抗元件;

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所述第二泄放电路的第三检测电压输入端,所述开关管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二泄放电路的输入电压输入端,所述开关管的输出端和所述阻抗元件的第一端共同构成所述第二泄放电路的反馈电压输出端,所述阻抗元件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为第二场效应管,所述阻抗元件为第三场效应管或第四电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检测电路包括:

与所述第二泄放电路连接,配置为当所述输入电压的过度电性应力大于第二阈值时生成第五检测电压的第二检测组件;

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泄放电路连接,配置为对所述第五检测电压和第一电压进行跟随以生成所述第四检测电压的跟随器;

与所述第二泄放电路、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以及所述跟随器连接,配置为根据所述反馈电压连通所述第一电压的反馈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馈电路包括:

与所述第二泄放电路连接,配置为对所述反馈电压进行反相的第一反相器;

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一反相器以及所述跟随器连接,配置为根据反相后的所述反馈电压连通所述第一电压的第二开关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稳压管、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第二稳压管的负极为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输入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共同构成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第五检测电压输出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相器包括第四场效应管和第七电阻;

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为所述第一反相器的反馈电压输入端,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共同构成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组件包括第五场效应管;

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栅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反馈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输入第一电压,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漏极为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的第一电压输出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包括第一检测电路、第一泄放电路、第二检测电压以及开关电路;第一检测电路根据输入电压的尖峰电压生成第一检测电压;第一泄放电路根据第一检测电压对尖峰电压进行泄放;第二检测电路当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阈值时生成第二检测电压;开关电路根据第二检测电压关断输入电压以对功能芯片进行防护;即实现了esd和eos的尖峰电压防护,又实现了直流高压的防护,尖峰电压防护和直流高压防护没有相互限制,实现了对多种形式的过度电性应力的冲击进行防护,提高了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的一种模块原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第二检测电路的一种模块原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的示例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的一种模块原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第二泄放电路的一种模块原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第三检测电路的一种模块原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反馈电路的一种模块原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的一种示例电路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的另一种示例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等终端设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例如,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车联网终端、电脑、膝上型计算机、手持式通信设备、手持式计算设备、卫星无线设备、无线调制解调器卡、电视机顶盒(settopbox,stb)、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premiseequipment,cpe)和/或用于在无线系统上进行通信的其它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5g网络中的移动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mobilenetwork,plmn)网络中的移动终端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当所述终端设备为可穿戴设备时,该可穿戴设备还可以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需要了解的是,传统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包括瞬态电压抑制器(transientvoltagesuppressor,tvs)、过压保护(overvoltageprotection,ovp)、以及tvs和ovp共同防护方案。

当采用tvs器件时,虽然tvs启动速度快能够防护瞬态高压脉冲,如esd和浪涌,但在高压直流下容易损坏,而专门制作的具有高压直流防护能力的tvs器件启动电压过高,难以满足保护内部功能芯片的作用。

当采用ovp器件时,虽然ovp可以防护高压直流对充电端口功能芯片的冲击,但ovp器件启动速度慢,在瞬态高压脉冲,如esd和eos脉冲下,由于无法及时启动,容易使与充电端口连接的功能芯片损坏。

当采用tvs和ovp共同防护方案时,若tvs器件放在ovp器件之前,则tvs器件会先被高压直流损坏;若ovp器件放在tvs器件之前,则ovp器件会被瞬态esd或eos高压脉冲损坏,故tvs和ovp的防护性能相互限制,该方案不仅增大了防护电路的面积,而且没有解决充电端口面临的过度电性应力的冲击。

故传统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无法对多种形式的过度电性应力的冲击进行防护。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的一种模块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上述充电端口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检测电路01、第一泄放电路02、第二检测电路03以及开关电路04。

第一检测电路01配置为根据输入电压的尖峰电压生成第一检测电压;第一泄放电路02与第一检测电路01连接,配置为根据第一检测电压对尖峰电压进行泄放;第二检测电路03与第一检测电路01和第一泄放电路02连接,配置为当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阈值时生成第二检测电压;开关电路04与第一检测电路01、第一泄放电路02以及第二检测电路03连接,配置为根据第二检测电压关断输入电压。

具体地,开关电路04还与功能芯片连接,具体配置为根据第二检测电压关断输入电压以对功能芯片进行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测电路01可以具体配置为当输入电压的尖峰电压大于预设尖峰电压时生成第一检测电压。

通过第一检测电路当输入电压的尖峰电压大于预设尖峰电压时生成第一检测电压,从而实现了当尖峰电压大于预设尖峰电压时才启动第一泄放电路02,提高了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第二检测电路03包括第一检测组件031和第一开关组件032。

第一检测组件031与第一检测电路01、第一泄放电路02以及开关电路04连接,配置为当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阈值时生成第三检测电压;第一开关组件032与检测组件、第一检测电路01、第一泄放电路02以及开关电路04连接,配置为根据第三检测电压生成第二检测电压。

通过第一开关组件032根据第三检测电压生成第二检测电压,提高了第二检测电压的精确性,从而提高了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的可靠性。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的示例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第一泄放电路02包括第六场效应管m6,第六场效应管m6的栅极为第一泄放电路02的第一检测电压输入端,第六场效应管m6的漏极为第一泄放电路02的尖峰电压输入端,第六场效应管m6的源极为第一泄放电路02的尖峰电压输出端。。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第六场效应管m6为nmos管,故具有较强的泄放大电流的能力。

第一检测电路01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和第一稳压管d1。

第一稳压管d1的负极为第一检测电路01的输入电压输入端,第一稳压管d1的正极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为第一检测电路01的第一检测电压输出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通过第一检测电路01包括第一稳压管d1,实现了当尖峰电压大于第一稳压管d1的箝位电压时才启动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组成的rc电路,防止了正常插拔时的电流过冲。

第一检测组件031包括稳压管组件和第二电阻r2。

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为第一检测组件031的输入电压输入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稳压管组件的负极为第一检测组件031的第三检测电压输出端,稳压管组件的正极与电源地连接。

稳压管组件包括n个稳压管,其中,第1个稳压管d01至第n个稳压管d0n依次串联连接,第i个稳压管d0i的正极和第i+1个稳压管d0i+1的负极共同构成第一检测组件031的第i个调整电压输入端,n为大于1的整数,i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n。

第一开关组件032包括第一场效应管m1和第三电阻r3。

第一场效应管m1的栅极为第一开关组件032的第三检测电压输入端,第一场效应管m1的源极为第一开关组件032的输入电压输入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第一场效应管m1的漏极共同构成第一开关组件032的第二检测电压输出端。

开关电路04包括第七场效应管m7;第七场效应管m7的栅极为开关电路04的第二检测电压输入端,第七场效应管m7的源极为开关电路04的输入电压输入端,第七场效应管m7的漏极极为开关电路04的输入电压输出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

以下结合工作原理对图3所示的作进一步说明:

第七场效应管m7可以为pmos管,pmos管具有较低的串阻,提高了输入电压的传输效率。第一场效应管m1也可以为pmos管。

第一稳压管d1、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根据输入电压的尖峰电压生成第一检测电压。利用第一稳压管d1识别充电端口的输入电压的尖峰电压vin是否高于第一稳压管箝位电压,当输入电压的尖峰电压vin小于第一稳压管箝位电压时,第一稳压管d1关断,第六场效应管m6的栅极被第一电阻r1下拉至电源地,第六场效应管m6截止。当输入电压的尖峰电压vin不小于第一稳压管箝位电压时,第一稳压管d1导通,利用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控制第六场效应管m6,使第六场效应管m6在esd和eos脉冲下开启,将充电端口的输入电压箝位到安全值,而在输入电压为直流时保持关断。其中,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的时间常数可以为200us,介于直流电压的上升沿ms量级和eos上升沿几us至几十us之间。

稳压管组件识别充电端口电压的输入电压vin是否高于稳压管组件的箝位电压,当时端口电压的输入电压vin小于稳压管组件的箝位电压时,稳压管组件关断,此时第二电阻r2作为上拉电阻,使第一场效应管m1的栅端与源端电压相同,第一场效应管m1保持关断状态,第七场效应管m7的栅极被第三电阻r3下拉到电源地,第七场效应管m7的源端接输入电压,故第七场效应管m7处于开启状态,将输入电压vin传输至功能芯片00。

当输入电压vin大于稳压管组件的箝位电压时,稳压管组件开启,由于第二电阻r2的限流作用,稳压管组件将第一场效应管m1的栅极电压vg_p1箝位在稳压管组件的箝位电压附近,第一场效应管m1的源端与第一场效应管m1栅端之间出现压差,第一场效应管m1对节点c充电,当第一场效应管m1的源端与第一场效应管m1栅端之间的压差小于第一场效应管m1的开启电压时,第一场效应管m1没有完全开启,第七场效应管m7没有完全关断。但此时由于第一场效应管m1的串阻变大,传输至功能芯片00端口的电压小于输入电压vin的电压值,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当第一场效应管m1的源极与第一场效应管m1栅极之间的压差远大于第一场效应管m1的开启电压时时,第一场效应管m1完全启动,第一场效应管m1的源极电压与漏极电压趋于一致。第三电阻r3的有两个作用,一是分压,第三电阻r3远大于第一场效应管m1启动后的串阻,使充电端口的输入电压vin全部落在节点c上,维持第七场效应管m7的源极和第七场效应管m7的栅极压差为0,保证第七场效应管m7的关断;二是限流作用,保护第一场效应管m1不被大电流损坏。

稳压管组件包括n个稳压管,其中,第1个稳压管d01至第n个稳压管d0n依次串联连接,第i个稳压管d0i的正极和第i+1个稳压管d0i+1的负极共同构成第一检测组件031的第i个调整电压输入端;当第i个调整电压输入端输入低电平,其余调整电压输入端悬空时,第一阈值为第1个稳压管d01的箝位电压至第i个稳压管d0i箝位电压的总和,从而实现了对第一阈值的调节即实现了对直流高压防护的阈值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一通过包括第一检测电路、第一泄放电路、第二检测电压以及开关电路;第一检测电路根据输入电压的尖峰电压生成第一检测电压;第一泄放电路根据第一检测电压对尖峰电压进行泄放;第二检测电路当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阈值时生成第二检测电压;开关电路根据第二检测电压关断输入电压以对功能芯片进行防护;即实现了esd和eos的尖峰电压防护,又实现了直流高压的防护,尖峰电压防护和直流高压防护没有相互限制,实现了对多种形式的过度电性应力的冲击进行防护,提高了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的一种模块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二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上述充电端口防护装置,,包括第三检测电路05和第二泄放电路06。

第三检测电路05配置为当输入电压的过度电性应力大于第二阈值时生成第四检测电压,或者根据反馈电压生成第四检测电压;第二泄放电路06与第三检测电路05连接,配置为根据第四检测电压对输入电压的过度电性应力进行泄放,并根据过度电性应力的泄放生成反馈电压。

其中,过度电性应力包括esd、eos和直流高压。

具体地,第二泄放电路06还与功能芯片连接,具体配置为根据第四检测电压对输入电压的过度电性应力进行泄放以对功能芯片00进行防护,并根据过度电性应力的泄放生成反馈电压。

如图5所示,第二泄放电路06包括开关管061和阻抗元件062。

开关管061的控制端为第二泄放电路06的第三检测电压输入端,开关管061的输入端为第二泄放电路06的输入电压输入端,开关管061的输出端和阻抗元件062的第一端共同构成第二泄放电路06的反馈电压输出端,阻抗元件06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如图6所示,第三检测电路05包括第二检测组件051、跟随器052和反馈电路053。

第二检测组件051与第二泄放电路06连接,配置为当输入电压的过度电性应力大于第二阈值时生成第五检测电压;跟随器052与第二检测组件051和第二泄放电路06连接,配置为对第五检测电压和第一电压进行跟随以生成第四检测电压;反馈电路053与第二泄放电路06、第二检测组件051以及跟随器052连接,配置为根据反馈电压连通第一电压。

如图7所示,反馈电路053包括第一反相器0531以及第二开关组件0532.

第一反相器0531与第二泄放电路06连接,配置为对反馈电压进行反相;第二开关组件0532与第二检测组件051、第一反相器0531以及跟随器052连接,配置为根据反相后的反馈电压连通第一电压。

具体地,第一反相器0531可以为反相器芯片,也可以包括一个场效应管和一个电阻元件。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的一种示例电路结构,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的另一种示例电路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开关管061为第二场效应管m2,阻抗元件062为第三场效应管m3或第四电阻r4。第二场效应管m2的栅极为开关管061的控制端,第二场效应管m2的漏极为开关管061的输入端,第二场效应管m2的源极为开关管061的输出端。第三场效应管m3的漏极为阻抗元件062的第一端,第三场效应管m3的源极为阻抗元件062的第二端,第三场效应管m3的栅极与第三电源vcc连接。

第二检测组件051包括第二稳压管d2、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

第二稳压管d2的负极为第二检测组件051的输入电压输入端,第二稳压管d2的正极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共同构成第二检测组件051的第五检测电压输出端,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跟随器052包括第二反相器u2和第三反相器u3。

第二反相器u1的输入端为跟随器052的输入端,第二反相器u1的输出端与第三反相器u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反相器u3的输出端为跟随器052的输出端,第二反相器u2的电源端和第三反相器u3的电源端共接于第一电源vaa,第二反相器u2的接地端和第三反相器u3的接地端共接于电源地。

第一反相器0531包括第四场效应管m4和第七电阻r7。

第四场效应管m4的栅极为第一反相器053的反馈电压输入端,第四场效应管m4的源极与第二电源vbb连接,第四场效应管m4的漏极和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共同构成第一反相器053的输出端,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电源地连接。

第二开关组件0532包括第五场效应管m5。

第五场效应管m5的栅极为第二开关组件054的反馈电压输入端,第五场效应管m5的源极输入第一电压,第五场效应管m5的漏极为第二开关组件054的第一电压输出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的充电端口防护装置。

以下结合工作原理对图8和图9所示的作进一步说明:

第二场效应管m2和第三场效应管m3可以为nmos管,故具有较强的泄放大电流的能力。第四场效应管m4和第五场效应管m5可以为pmos管。

利用第二稳压管d2、第五电阻r5以及第六电阻r6构成输入电压的过度电性压力检测电路,当充电端口的输入电压vin小于第二稳压管d2的箝位电压时,即没有过度电性压力时,第二稳压管d2关断,此时节点a被第六电阻r6拉低到电源地,节点a上的电压为0v;经过第一反相器053u2和第二反相器u3后,节点b的电压也为0v,第二场效应管m2保持关断状态,输入电压vin输入至功能芯片00,不影响功能芯片00的正常工作。节点c被第三场效应管m3下拉到电源地,第四场效应管m4开启,节点d被充电到第二电源vbb的电压,第五场效应管m5关断。

当充电端口的输入电压出现过度电性压力时,充电端口的输入电压vin大于第二稳压管d2的箝位电压,第二稳压管d2开启,此时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作用有两个,一是限流保护第二稳压管d2不被大电流烧坏;二是分压,由于第六电阻r6远大于第五电阻r5,使输入电压vin和第二稳压管d2的箝位电压之间的电压差δv主要降落在第六电阻r6上,节点a的电压va(即电压差δv)大于第二反相器u2的翻转电压时,vb被充电到高电平,第二场效应管m2开启并与第三场效应管m3一起泄放输入电压的过度电性压力带来的大电流;由于第三场效应管m3上的大电流,节点c电压升高使得第四场效应管m4关断,节点d被第七电阻r7下拉到电源地,第五场效应管m5开启,节点a被平衡在第一电压v0,反馈环路(包括第一反相器053和第二开关组件054)控制第二场效应管m2稳定开启,把充电端口的输入电压的过度电性压力箝位到安全电压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二通过包括第三检测电路和第二泄放电路;第三检测电路当输入电压的过度电性应力大于第二阈值时生成第四检测电压,或者根据反馈电压生成所述第四检测电压;第二泄放电路根据所述第四检测电压对所述输入电压的过度电性应力进行泄放以对所述功能芯片进行防护,并根据所述过度电性应力的泄放生成所述反馈电压;可以实现了包括esd、eos和直流高压的过度电性应力的防护,esd和eos的尖峰电压防护和直流高压防护没有相互限制,实现了对多种形式的过度电性应力的冲击进行防护,提高了充电端口防护装置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组件、电路、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