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81421发布日期:2021-08-31 17:38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动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总成。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车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机控制器通常是相互独立的。随着对电动汽车整车性能、量产要求的提高,电动汽车对动力总成的体积、重量及线束管路布线要求越来越严格。而现有的结构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其整车结构复杂、装配效率低、成本高,且线束管路布线杂乱容易导致电路相互干扰,动力总成的防护等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散热及电气连接一体化集成,且动力总成体积和重量小,装配效率提高,成本低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总成,包括电机壳体、控制器壳体、散热组件和电连接组件,所述控制器壳体安装于所述电机壳体的顶端;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器散热段、过渡连接段和电机散热段,所述过渡连接段密封安装于所述控制器壳体与电机壳体之间;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控制器接线腔和电机接线腔,所述控制器接线腔和电机接线腔相对布置,以形成供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高压电和控制信号连接的密封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过渡连接段包括过渡水嘴、与过渡水嘴插接配合的水嘴接头,以及设于过渡水嘴与水嘴接头之间的密封部件,所述控制器散热段和电机散热段的其中一个连接过渡水嘴,另一个连接水嘴接头。

所述密封部件包括密封槽及密封圈,所述密封槽设于过渡水嘴的外周,所述密封圈的一端卡紧于密封槽内,所述密封圈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嘴接头紧密接触

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控制器散热段和电机散热段的其中一个上设置进水口,另一个上设置出水口。

所述电连接组件还包括高压电连接部件,所述高压电连接部件包括设于控制器接线腔内的输出铜排、设于电机接线腔内的电机端子;所述输出铜排伸入所述电机接线腔内与所述电机端子连接,或所述电机端子伸入所述控制器接线腔内与所述输出铜排连接。

所述电连接组件还包括控制信号连接部件,所述控制信号连接部件包括分设于电机接线腔和控制器接线腔内的两段旋变线束,其中一所述旋变线束伸入电机接线腔或控制器接线腔内与另一所述旋变线束连接;或所述控制信号连接部件包括设于电机接线腔内的一段旋变线束和设于控制器接线腔内的接线插座,所述旋变线束伸入所述控制器接线腔内与所述接线插座连接。

所述电机接线腔与所述控制器接线腔的密封位置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电机接线腔和所述控制器接线腔的外周。

所述电机接线腔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电机壳体的端盖上;所述电机接线腔的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设有可拆卸的操作盖。

所述控制器壳体通过安装组件设于所述电机壳体的顶端,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设于控制器壳体的连接块,以及设于电机壳体上的安装座,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安装座通过连接紧固件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限制电机壳体与控制器壳体相对移动的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包括相互配合的定位销和定位孔,所述连接块和安装座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所述定位销,另一上设有所述定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将控制器壳体安装于电机壳体的顶端,以形成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安装集成;散热组件采用过渡连接段连接控制器散热段和电机散热段,以形成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散热集成;电连接组件设置为控制器接线腔和电机接线腔,两者相对布置形成供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高压电和控制信号连接的密封空间,以形成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电气连接集成,其方便动力总成布线、避免了电机控制器与电机之间走线杂乱、线路相互干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动力总成的防护等级。

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实现了电机、电机控制器在安装、散热及电气连接上一体化集成,其使得动力总成整体布局紧凑、结构简化,大大降低了动力总成体积和重量;且一体集成设置使得装配工序少、装配效率提高,成本低。其满足了电动汽车整车高性能和高量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发明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总成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总成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控制器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电机壳体;11、端盖;2、控制器壳体;3、散热组件;31、过渡连接段;311、过渡水嘴;312、水嘴接头;313、密封槽;314、密封圈;32、进水口;33、出水口;4、电连接组件;41、控制器接线腔;42、电机接线腔;43、输出铜排;44、电机端子;45、旋变线束;46、密封件;47、操作盖;5、安装组件;51、连接块;52、安装座;53、紧固件;54、定位销;55、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总成,包括电机壳体1、控制器壳体2、散热组件3和电连接组件4。其中,控制器壳体2安装于电机壳体1的顶端,以形成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安装集成;散热组件3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器散热段、过渡连接段31和电机散热段,过渡连接段31密封安装于控制器壳体2与电机壳体1之间,以形成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散热集成;电连接组件4包括控制器接线腔41和电机接线腔42,控制器接线腔41和电机接线腔42相对布置,以形成供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高压电和控制信号连接的密封空间,其实现了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电气连接集成,且方便了动力总成的布线、避免了电机控制器与电机之间走线杂乱、线路相互干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动力总成的防护等级。

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实现了电机、电机控制器在安装、散热及电气连接上一体化集成,其使得动力总成整体布局紧凑、结构简化,大大降低了动力总成的体积和重量;且一体集成设置使得装配工序少、装配效率高,成本低。其整体结构有效满足了电动汽车整车高性能和高量产的需求。

如图1所示,过渡连接段31包括过渡水嘴311、水嘴接头312及密封部件。其中,控制器散热段连接过渡水嘴311,电机散热段连接水嘴接头312,过渡水嘴311与水嘴接头312插接配合,其连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实现了电机与电机控制器散热系统的集成,简化了电机与电机控制器之间的水路连接布管,大大节约了管路布置空间。

同时,密封部件密封于过渡水嘴311与水嘴接头312之间。其在实现电机与电机控制器散热集成的同时,有效防止了冷却水在过渡连接段31发生泄漏、保证了散热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电机散热段连接过渡水嘴311,控制器散热段连接水嘴接头312。

进一步地,密封部件包括密封槽313及密封圈314。其中,密封槽313设于过渡水嘴311的外周,密封圈314的一端卡紧于密封槽313内,密封圈313的另一端与水嘴接头312紧密接触,其实现了过渡连接段31的有效密封。同时,密封部件沿过渡水嘴31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组,以增加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密封圈314为o形密封圈、密封条或密封胶。

进一步地,散热组件3还包括进水口32和出水口33。控制器散热段上设置进水口32,电机散热段上设置出水口33。电机与电机控制器散热集成的形式使得电机与电机控制器无需单独设置进水源,其结构简化、操作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出水口33设置在控制器散热段上,进水口32设置在电机散热段上。

本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4还包括高压电连接部件,高压电连接部件包括输出铜排43和电机端子44。其中,输出铜排43设于控制器接线腔41内,电机端子44设于电机接线腔42内,输出铜排43伸入电机接线腔42内与电机端子44连接,实现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高压电部分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电机端子44伸入控制器接线腔41内与输出铜排43连接。

进一步地,电连接组件4还包括控制信号连接部件,控制信号连接部件包括两段旋变线束45。两段旋变线束45分设于电机接线腔42和控制器接线腔41内,且位于电机接线腔42内的旋变线束45伸入控制器接线腔41内与另一旋变线束45连接,位于控制器接线腔41内的旋变线束45通过接线插座接入pcba电路板,其实现了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位于控制器接线腔41内的旋变线束45伸入电机接线腔42内与另一旋变线束45连接。其组装方便、结构局限性小。同时,本发明将高压电连接部件和控制信号连接部件均集成设置于电机接线腔42和控制器接线腔41内,提高了电连接组件4的集成度和空间利用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信号连接部件包括设于电机接线腔内42的一段旋变线束45和设于控制器接线腔41内的接线插座。其中,接线插座设于pcba电路板上,旋变线束45伸入控制器接线腔41内与接线插座连接,以将旋变信号接入pcba电路板。其减少了一段旋变线束45,成本低。

更进一步地,电机接线腔42与控制器接线腔41的密封位置设有密封件46,密封件46设于电机接线腔42和控制器接线腔41的外周,以保证密封空间的密封效果,使得电机控制器、电机与外部环境隔离。本实施例中,密封件46为密封圈,同时,为了防止密封圈移位,电机接线腔42和/或控制器接线腔41的外周设置放置密封圈的安装槽,其无需担心振动引发的密封失效问题。

本实施例中,电机接线腔42的一端设于电机壳体1的端盖11上,其布局方式紧凑、方便操作;电机接线腔42的另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设有可拆卸的操作盖47,以方便电连接组件4操作,且提高了电机的防护等级。在电连接组件4组装时,先打开操作盖47,将输出铜排43、旋变线束45穿过电机接线腔42或控制器接线腔41与相应的结构接线;在接线完成后,安装操作盖47,以保证电机的防护等级。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壳体2通过安装组件5安装于电机壳体1的顶端,安装组件5包括连接块51和安装座52。其中,连接块51设于控制器壳体2上,安装座52设于电机壳体1上,连接块51与安装座52通过连接紧固件53一一对应连接。其安装结构实现了控制器壳体2与电机壳体1的可靠集成安装,且安装结构紧凑、无需占用额外的空间。

进一步地,安装组件5还包括定位部件,定位部件包括相互配合的定位销54和定位孔55。本实施例中,安装座52上设有定位销54,连接块51上设有定位孔55,以限制电机壳体1与控制器壳体2间产生的相对移动,保证电机壳体1与控制器壳体2的可靠集成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连接块51上设置定位销54,安装座52上设置定位孔55.。

本实施例中,连接块51和安装座52均为四组,四组连接块51设于控制器壳体2的四角,安装座52与连接块51一一对应设置,其保证了电机壳体1与控制器壳体2的安装可靠性。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