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绝缘检测装置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5406发布日期:2020-06-26 22:39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绝缘检测装置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绝缘检测装置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电气施工中,完成配电箱的安装及电路的铺设后,按规范要求,需要进行绝缘测试,以确保火线、零线和地线,以及配电箱外壳的相对绝缘。

实际操作中,虽然施工人员会在配电箱安装完成时进行一次绝缘测试,但由于电气零件的自然老化、外界环境变化(例如湿度变高)、人为因素(例如未按规范安装或未使用符合要求的零件)等原因,造成使用一段时间后,配电箱的绝缘值会降低,引起跳闸问题,从而导致企业生产线停工、正在生产的半成品品质降低、员工电脑中未保存资料的丢失等问题,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企业的设备管理员,时常由于嫌麻烦、工期紧张、检测设备不齐全等问题,未及时进行配电箱绝缘检测,从而增加了配电箱绝缘降低引起跳闸的风险。

为了防患于未然,发明一种便于进行绝缘测试的配电箱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有绝缘检测装置的配电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绝缘检测装置的配电箱,包括外壳和绝缘检测组件;所述的外壳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上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的绝缘检测组件包括控制面板、测试线和测试点;所述的控制面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箱门上;所述的测试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控制面板背面;所述的测试点有两个,其中一个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箱体底面,另一个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箱门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面板背面设有5个第一插口,所述的第一插口中设有插槽;所述的第一插口外侧设有螺纹;所述的控制面板背面还有2个第二插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测试线包括3条第一测试线和2条第二测试线;所述的第一测试线包括伸缩绳,所述的伸缩绳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头,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的第二测试线包括伸缩绳,所述的伸缩绳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头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连接头包括安装部,所述的安装部中设有导电片,且所述的导电片与所述插槽相匹配;所述的安装部外设有旋钮,且旋钮中设有螺纹;所述的旋钮与所述第一插口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头为导电片;所述的第三连接头包括连接筒,所述的连接筒一端设有螺纹;所述的连接筒内导通连接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下端固定链接有接触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测试点包括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中设有螺纹;所述的连接柱通过螺纹与所述连接筒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测试点通过螺丝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箱体底面和所述箱门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面板正面设有电源键、确定键、取消键、测试键、保持键、250v电压键、500v电压键、750v电压键、1000v电压键、选项键、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中设有安装导轨和理线槽;所述的箱门上设有把手。

本发明的一种带有绝缘检测装置的配电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带绝缘检测装置,绝缘检测装置中的5条测试线分别与配电箱中的火线、零线、地线以及箱体测试点、箱门测试点相连接,使用者只需在每日启动配电箱送电之前,通过操作控制面板,即可对配电箱的各部分进行绝缘测试;上述操作简单快捷,大大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与工作量,同时,将每日绝缘测试数据进行记录整理,有利于观察配电箱运行状态,发现绝缘降低后及时排查故障部件,从而大大降低因绝缘问题引起的跳闸,给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控制面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控制面板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测试线和第二测试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测试线与测试点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绝缘检测组件;1.1-箱体,1.2-箱门;2.1-控制面板,2.2-测试线,2.3-测试点;2.1.1-第一插口,2.1.2-插槽,2.1.3-第二插口,2.1.4-电源键,2.1.5-确定键,2.1.6-取消键,2.1.7-测试键,2.1.8-保持键2.1.9-250v电压键2.1.10-500v电压键,2.1.11-750v电压键,2.1.12-1000v电压键,2.1.13-选项键2.1.14-显示屏;2.2.1-第一测试线,2.2.2-第二测试线;2.2.3-伸缩绳;2.2.4-第一连接头;2.2.5-第二连接头;2.2.6-第三连接头;2.2.7-安装部;2.2.8-导电片;2.2.9-旋钮;2.2.10-连接筒;2.2.11-弹簧;2.2.12-接触片;2.3.1-连接柱,2.3.2-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带有绝缘检测装置的配电箱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带有绝缘检测装置的配电箱,包括外壳1和绝缘检测组件2;外壳1包括箱体1.1,箱体1.1上活动连接有箱门1.2;绝缘检测组件2包括控制面板2.1、测试线2.2和测试点2.3;控制面板2.1可拆卸连接于箱门1.2上;测试线2.2可拆卸连接于控制面板2.1背面;测试点2.3有两个,其中一个可拆卸连接于箱体1.1底面,另一个可拆卸连接于箱门1.2背面;控制面板2.1背面设有5个第一插口2.1.1,第一插口2.1.1中设有插槽2.1.2;第一插口2.1.1外侧设有螺纹;控制面板2.1背面还有2个第二插口2.1.3;测试线2.2包括3条第一测试线2.2.1和2条第二测试线2.2.2;第一测试线2.2.1包括伸缩绳2.2.3,伸缩绳2.2.3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头2.2.4,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头2.2.5;第二测试线2.2.2包括伸缩绳2.2.3,伸缩绳2.2.3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头2.2.4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头2.2.6;第一连接头2.2.4包括安装部2.2.7,安装部2.2.7中设有导电片2.2.8,且导电片2.2.8与插槽2.1.2相匹配;安装部2.2.7外设有旋钮2.2.9,且旋钮2.2.9中设有螺纹;旋钮2.2.9与第一插口2.1.1通过螺纹相连接;第二连接头2.2.5为导电片;第三连接头2.2.6包括连接筒2.2.10,连接筒2.2.10一端设有螺纹;连接筒2.2.10内导通连接有弹簧2.2.11;弹簧2.2.11下端固定链接有接触片2.2.12;测试点2.3包括连接柱2.3.1,连接柱2.3.1中设有螺纹;连接柱2.3.1通过螺纹与连接筒2.2.10相连接;两个测试点2.3通过螺丝2.3.2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箱体1.1底面和箱门1.2背面;控制面板2.1正面设有电源键2.1.4、确定键2.1.5、取消键2.1.6、测试键2.1.7、保持键2.1.8、250v电压键2.1.9、500v电压键2.1.10、750v电压键2.1.11、1000v电压键2.1.12、选项键2.1.13、显示屏2.1.14;箱体1.1中设有安装导轨1.1.1和理线槽1.1.2;箱门1.2上设有把手1.2.1。

实际的配电箱安装时,安装人员先在配电箱内装好总闸,接触器,电缆等电力设施;控制面板2.1背面的第一插口2.1.1从左至右第1、2个用于连接第二测试线2.2.2,第3、4、5个用于连接第一测试线2.2.1,其中第3个第一插口2.1.1为火线测试接口,第4个第一插口2.1.1为零线测试接口,第5个第一插口2.1.1为地线测试接口;安装人员再分别将第一测试线2.2.1和第二测试线2.2.2插入对应的第一插口2.1.1中,使导电片2.2.8插入插槽2.1.2中与内部测试电路导通连接,并使旋钮2.2.9与第一插口2.1.1通过螺纹紧密配合;接着,安装人员将上述从左至右第1根第二测试线2.2.2的第三连接头2.2.6通过螺纹连接于箱门1.2上的测试点2.3中,将第2根第二测试线2.2.2的第三连接头2.2.6通过螺纹连接于箱体1.1上的测试点2.3中,此时,接触片2.2.12受到弹簧2.2.11作用分别抵在箱体1.1和箱门1.2上形成接触;完成上述步骤后,安装人员将上述从左至右第3根第一测试线2.2.1的第二连接头2.2.5通过螺丝与总闸的火线导通连接,将第4根第一测试线2.2.1的第二连接头2.2.5通过螺丝与总闸的零线导通连接,将第5根第一测试线2.2.1的第二连接头2.2.5通过螺丝与总闸的地线导通连接;安装人员还可以根据需求,将数据线连接于第二插口2.1.3,并与电脑等其他设备连接,起到快速传输、记录绝缘数据的作用。

安装完毕后,实际的使用中,控制面板2.1通过干电池供电,使用者先对控制面板2.1进行设置,选择合适的测试电压值(例如选择1000v电压,则按下1000v电压键2.1.12);使用者在配电箱送电启动前,先通过电源键2.1.4打开控制面板2.1,再通过选项键2.1.13在显示屏2.1.14中依次选择零线绝缘测试选项、地线绝缘测试选项、箱体1.1绝缘测试选项,箱门1.2绝缘测试选项,选中后按下确定键2.1.5,再按下测试键2.1.7,即可测试该项的绝缘值;测试完毕,做完绝缘数值记录,确认正常后,即可对配电箱送电;每日送电前测试一次,即可观察配电箱运行状态,快速发现低绝缘部件,从而大大降低因绝缘问题引起的跳闸,给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本发明的测试原理为:第3条测试线2.2与总闸中的火线相连,第1、2、4、5条分别与箱门1.2、箱体1.1、零线、地线相连;当控制面板中选择零线绝缘测试选项时,则由控制面板2.1中的干电池供电,单独测试火线与零线的绝缘电阻;选择地线绝缘测试选项时,单独测试火线与地线的绝缘电阻;选择箱门1.2绝缘测试选项时,单独测试火线与箱门1.2的绝缘电阻;选择箱体1.1绝缘测试选项时,单独测试火线与箱体1.1的绝缘电阻。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