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35685发布日期:2021-10-01 09:4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电源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转换器,特别是涉及不需使用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ESR)也可实现收敛电感电流的波形的一种电源转换器。

背景技术

当传统电源转换器(例如直流-直流转换器)连接的负载为轻载时,负载所需的能量较少,电源转换器的上桥开关和下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较低,传统电源转换器中的电感和电容所产生的噪音的音频可能落入2KHZ至20KHZ的人耳可听见的范围。

为解决人耳听见噪音的问题,传统电源转换器关闭上桥开关并打开下桥开关,以下拉如图5所示的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0。而当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0低于参考电压时,打开上桥开关,并关闭下桥开关,以对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0进行充电,使输出电压VOUT0的能量足够。直到当电源转换器中的电感的电流到达零值时,关闭上桥开关和下桥开关。也就是说,通过提早打开上桥开关,使上桥开关与下桥开关的切换频率提高,高于人耳可听见的声音范围。

应理解,若传统电源转换器中没有设置等效串联电阻,由于电路会产生延迟之非理想特性,在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0的下拉过程中,将导致能量发散,而无法在一个周期内达到能量守恒。如图5所示,在具有一固定时间的一个周期内,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0下拉过多时,电源转换器的电感的电流IL0的信号波形的负半周的能量大于正半周的能量。因此,等效串联电阻为传统电源转换器必要的电路组件,藉由等效串联电阻放大电感的负电流IL0,使输出电压VOUT0变大,进而使传统电源转换器的下桥开关的导通时间越短。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增加电路设计弹性,传统电源转换器改采用等效串联电阻的电阻值趋近零值的积层陶瓷电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MLCC),导致发生上述能量无法守恒的情况。其结果为,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0进入超声工作模式(USM)后,(因能量不足够故在USM Mode和PFM mode之间交换)导致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0的涟波(ripple)上升、传统电源转换器的上桥开关和下桥开关的切换频率进入超声波的频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具有开关电路、控制电路以及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连接在控制电路以及开关电路之间。控制电路依据第一比较信号,以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电路对开关电路的驱动。开关电路连接输入电压源以及电感。电感与第一电容串联接地。电源转换器包含第一比较器以及参考电压供应电路。参考电压供应电路包含第二电容、参考电流源以及第一电阻。第一比较器具有一第一比较输入端以及第二比较输入端。第一比较输入端连接电感与第一电容之间的一输出端点。第一比较器配置以比较第一比较输入端的电压与第二比较输入端的一目标参考电压,以输出第一比较信号至控制电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比较器的第二比较输入端,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参考电流源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配置以提供参考电流至第二电容,以充电第二电容至具有目标参考电压。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一参考电位。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转换器还包含分压电路,连接在输出端点以及第一比较输入端之间,配置以将输出端点的输出电压分压以产生一分压电压输入至第一比较输入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参考电压供应电路还包含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之间的一第一参考节点具有第一参考电位。

在一实施方式中,参考电压供应电路还包含电流镜,连接一共享电压源,并连接至第一参考节点。

在一实施方式中,电流镜包含一第一晶体管以及一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以及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共享电压源。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参考节点。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和第二端。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接地。

在一实施方式中,参考电压供应电路还包含第三电阻。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地。

在一实施方式中,参考电压供应电路还包含第三晶体管,连接在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三电阻之间。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至一第一控制电位。

在一实施方式中,参考电压供应电路还包含第三电容。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容具有第一控制电位。

在一实施方式中,参考电压供应电路还包含运算放大器,具有一第一放大输入端以及一第二放大输入端。第一放大输入端耦接至一第二参考电位。第二放大输入端连接至第三晶体管以及第三电阻之间的一第二节点。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一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参考电压供应电路还包含第四晶体管,连接在参考电流源以及第二电容之间。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参考电流源。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至一第二控制电位。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转换器还包含模式切换电路,连接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以及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配置以依据第一比较信号,以输出一模式切换信号至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转换器还包含逻辑电路。逻辑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模式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以及控制电路的输入端。逻辑电路配置以依据第一比较信号以及模式切换信号,以输出一逻辑信号至控制电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转换器还包含导通时间调控电路,连接逻辑电路、开关电路以及输入电压源。导通时间调控电路配置以接收输入电压源的一输入电压,依据开关电路的导通状态以输出一导通时间信号。逻辑电路依据第一比较信号、模式切换信号以及导通时间信号以输出逻辑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转换器还包含逻辑闸。逻辑闸的两输入端分别连接模式切换电路以及导通时间调控电路的输出端。逻辑闸的输出端连接逻辑电路的输入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转换器还包含零电流检测电路,连接开关电路、控制电路、导通时间调控电路以及模式切换电路,配置以检测流经开关电路的电流以输出一电流值。导通时间信号、模式切换信号以及控制信号取决于此电流值。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及方法,其在电源转换器,例如固定导通时间电源转换器(constant on-time power converter,COT),不使用等效串联电阻的电阻值,以增加系统设计弹性的同时,能够达成等效串联电阻实现的收敛电感的电流信号波形的效果。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图式,然而所提供的图式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的电路布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的信号波形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的参考电压供应电路的电路布局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的电路布局图。

图5为传统电源转换器无等效串联电阻时的信号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发明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含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的电路布局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例如降压转换器)可包含控制电路COT、驱动电路DRV、第一比较器CP1以及开关电路,其中开关电路包含上桥开关UG以及下桥开关LG。

驱动电路DRV连接在控制电路COT以及开关电路之间。详言之,上桥开关UG的控制端以及下桥开关LG的控制端连接驱动电路DRV。开关电路的上桥开关UG的第一端连接输入电压源,以从此输入电压源接收输入电压VIN。上桥开关UG以及下桥开关LG之间的节点LX连接电感L的第一端。电感L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简言之,电感L与第一电容C1串联接地。此第一电容C1为稳压电容。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为了增加系统设计弹性,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的等效串联电阻esr的电阻值等于或近似为零值,或未设置等效串联电阻esr。为了在此情况下,电源转换器仍然能够(在超声工作模式下)达成等效串联电阻esr实现的收敛电感L的电流IL信号的波形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还包含一参考电压供应电路AREFS1。此参考电压供应电路AREFS1包含参考电流源ISR、第二电容C2以及第一电阻R1。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一参考电位REFB1。参考电流源ISR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配置以提供参考电流Ic至第二电容C2,以充电第二电容C2至具有目标参考电压REF。应理解,随参考电流源ISR提供的参考电流Ic的电流值改变,将改变目标参考电压REF的电压值。

第一比较器CP1具有第一比较输入端例如反相输入端,以及第二比较输入端例如非反相输入端。第一比较器CP1的第二比较输入端连接参考电压供应电路AREFS1,以接收参考电压供应电路AREFS1提供的目标参考电压REF。

详言之,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比较器CP1的第二比较输入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比较器CP1的第二比较输入端的电压为第二电容C2的电压,即目标参考电压REF。第一比较器CP1的第一比较输入端连接电感L与第一电容C1之间的输出端点,即连接至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以取得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

若有需要,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可还包含分压电路,连接在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点LX以及第一比较器CP1的第一比较输入端之间。分压电路可包含第一分压电阻Rd1以及第二分压电阻Rd2。第一比较器CP1的第一比较输入端连接至第一分压电阻Rd1以及第二分压电阻Rd2之间的一反馈节点。分压电路配置以将输出端点的输出电压VOUT进行分压,以产生分压电压FB(即此反馈节点的电压)输入至第一比较器CP1的第一比较输入端。

第一比较器CP1配置以比较第一比较输入端的电压(即输出电压VOUT或其分压电压FB)与第二比较输入端的电压(即目标参考电压REF),以输出第一比较信号COMP至控制电路COT。

举例而言,第一比较器CP1的第一比较输入端为反相输入端,而第一比较器CP1的第二比较输入端为非反相输入端。在此情况下,在与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即电感L与第一分压电阻Rd1之间的节点)连接的负载进行抽载的过程中,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持续下降,同时分压电压FB持续下降。直到当分压电压FB(若无设置分压电路,则为输出电压VOUT)低于目标参考电压REF时,第一比较器CP1输出高准位的第一比较信号COMP。

应理解,本文实施例提到多个电路组件,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实务上可依据实际应用需求,适当地增加或移除本实施例中举例的电路组件,本发明并非受限于电源转换器中必须设置本发明实施例提到的所有电路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可包含逻辑电路LGA。逻辑电路LGA的一输入端连接第一比较器CP1的输出端。逻辑电路LGA配置以依据第一比较器CP1的第一比较信号COMP,输出逻辑信号TON至控制电路COT。控制电路COT依据逻辑信号TON,输出一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电路DRV对开关电路的上桥开关UG和下桥开关LG的驱动。

若需将电源转换器精准地在不同模式间进行切换,例如在超声工作模式(USM)以及脉冲频率调制模式(PFM)之间进行切换,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可还包含模式切换电路USM。模式切换电路USM可连接第一比较器CP1的输出端。

在上述配置下,模式切换电路USM可依据第一比较器CP1的第一比较信号COMP,以输出模式切换信号LGON2。逻辑电路LGA可依据第一比较信号COMP以及模式切换信号LGON2,以输出逻辑信号TON。控制电路COT可依据逻辑信号TON以及模式切换信号LGON2,以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电路DRV,以控制驱动电路DRV对上桥开关UG以及下桥开关LG的驱动。

应理解,当上桥开关UG打开,并且下桥开关LG关闭时,输入电压VIN提供能量给电感L,并由电感L的电流IL持续对输出电压VOUT充电。直到输出电压VOUT的能量足够后,关闭上桥开关UG,并打开下桥开关LG。此时,电感L的电流IL残余的能量提供给输出电压VOUT。

为了期望地控制开关电路的上桥开关UG和下桥开关LG的导通时间,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可还包含导通时间调控电路TNL,连接逻辑电路LGA、开关电路的上桥开关UG和下桥开关LG以及配置以提供输入电压VIN的输入电压源。

在上述配置下,导通时间调控电路TNL可接收输入电压源的输入电压VIN,并依据开关电路的导通状态,以输出一导通时间信号。举例而言,导通时间调控电路TNL可依据用以控制上桥开关UG的上桥导通信号UGS、节点LX的电压信号LXS以及输入电压VIN,以输出一导通时间信号。逻辑电路LGA可依据第一比较信号COMP、此导通时间信号以及模式切换信号LGON2,以输出逻辑信号TON。

若有需要,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可还包含逻辑闸GT,例如但不限于本实施例举例的或门,实务上可替换为其他形式的逻辑闸。逻辑闸GT的两输入端分别连接模式切换电路USM的输出端以及导通时间调控电路TNL的输出端。逻辑闸GT的输出端连接逻辑电路LGA的另一输入端。

在上述配置下,逻辑闸GT配置以依据导通时间调控电路TNL的导通时间信号以及模式切换电路USM的模式切换信号LGON2,以输出一逻辑闸信号。逻辑电路LGA可依据第一比较信号COMP以及逻辑闸信号,以输出逻辑信号TON。

举例而言,逻辑电路LGA可例如但不限为SR正反器。此SR正反器的第一输入端S可连接第一比较器CP1的输出端,以从第一比较器CP1接收第一比较信号COMP。此SR正反器的第二输入端R可连接逻辑闸GT的输出端,以从逻辑闸GT接收逻辑闸信号。此SR正反器的输出端Q则连接控制电路COT的输入端,以输出逻辑信号至控制电路COT。

当如前述第一比较器CP1输出高准位的第一比较信号COMP时,代表输出电压VOUT或其分压电压FB的能量不够。此时,高准位的第一比较信号COMP触发SR正反器执行设定(SET)动作,SR正反器的输出端Q输出高准位的逻辑信号。控制电路COT依据高准位的逻辑信号,控制驱动电路DRV打开上桥开关UG。在上桥开关UG打开后,输入电压VIN提供能量给输出电压VOUT。

更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可还包含零电流检测电路ZCD或其他电流检测电路,连接开关电路的上桥开关UG和下桥开关LG之间的节点LX、控制电路COT、导通时间调控电路TNL以及模式切换电路USM。

当负载能量足够时,关闭上桥开关UG,并打开下桥开关LG,使得提供能量给负载的电流IL会越来越趋近零值。在打开下桥开关LG时,分压电压FB(或输出电压VOUT)已经高于目标参考电压REF时,则代表输出电压VOUT已不需能量。

零电流检测电路ZCD配置以检测电感L的电流IL值。当零电流检测电路ZCD检测到电感L的电流IL到达零值时,输出零电流检测信号ZC至控制电路COT。控制电路COT依据零电流检测信号ZC,控制驱动电路DRV关闭下桥开关LG。此时,上桥开关UG和下桥开关LG皆为关闭状态。

在上述配置下,导通时间调控电路TNL可依据零电流检测电路ZCD的零电流检测信号ZC、上桥导通信号UGS、节点LX的电压信号LXS以及输入电压VIN,以输出导通时间信号。模式切换电路USM可依据零电流检测信号ZC以及第一比较信号COMP,以输出模式切换信号LGON2。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的电路布局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的信号波形图。

在如图2所示的时间点t1至t2的时间区间内,负载为极轻载。如图2所示的低准位的上桥开关导通信号UGS指出,在间隔一段时间例如33us未开如图1所示的上桥开关UG。在此情况下,如图2所示的下桥导通信号LGS为高准位,指出在时间点t1打开下桥开关LG。

在打开下桥开关LG的过程中,从如图2所示的抬升指示信号S1所指的时间点t1,开始抬升目标参考电压信号REFS的目标参考电压REF,目标参考电压REF抬升的斜率可等效传统电源转换器中用以收敛波形的等效串联电阻,目标参考电压REF持续上升,以模拟等效串联电阻的涟波(ripple),由此以抑制电感L的电流IL下拉过大。

其结果为,电源转换器的分压电压信号FBS的分压电压提早在时间点t2时,到达目标参考电压信号REFS的目标参考电压REF,以触发第一比较器CP1输出高准位的第一比较信号COMP。控制电路COT依据高准位的第一比较信号COMP,控制驱动电路DRV在时间点t2至t4之间的时间区间内,关闭下桥开关LG,并打开上桥开关UG,使得输入电压VIN提供能量给电感L,并由电感L的电流IL对输出电压VOUT进行充电,使输出电压VOUT及其分压电压FB逐渐上升。

在电源转换器中采用等效串联电阻esr的情况下,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等于第一电容C1的电压,减去电感L的电流IL与等效串联电阻esr的乘积值,以下方程序表示:VOUT=VO-IL×ESR,其中VOUT代表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代表第一电容C1的电压,IL代表电感L的电流值,ESR代表等效串联电阻esr的电阻值。

由下列方程式可得知,抬升分压电压FB的斜率越高等同增加等效串联电阻esr的电阻值,使电源转换器的分压电压FB(或输出电压VOUT)较快到达目标参考电压REF,以缩短下桥开关LG的导通时间,把电路的非理想延迟抵消,进而达成等效串联电阻esr实现的收敛波形的效果:

其中ΔVout代表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的变化量,ΔI(t)代表电感L的电流IL的变化量,ESR代表等效串联电阻esr的电阻值,VOUT代表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ΔtLGON代表下桥开关LG的导通时间,L代表电感L的电感值,ΔVfb代表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的分压电压FB的变化量,Rtop代表第一分压电阻Rd1的电阻值,Rgnd代表第二分压电阻Rd2的电阻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设定和调整如图1所示的第二电容C2的电容值,以及参考电流源ISR供应至第二电容C2的参考电流Ic的电流值,以决定目标参考电压REF抬升量,以方程式表示如下:

其中ΔVref代表目标参考电压REF的变化量,ΔtLGON代表下桥开关LG的导通时间,IC代表第二电容C2的电流值,C代表第二电容C2的电容值。

在时间点t4至t5的时间区间内,关闭上桥开关UG,并打开下桥开关LG。在电感L的电流IL残余的能量提供给输出电压VOUT后,零电流检测电路ZCD将检测到电感L的电流IL到达零值,而输出零电流检测信号ZC至控制电路COT。控制电路COT依据零电流检测信号ZC,控制驱动电路DRV关闭下桥开关LG,使得上桥开关UG和下桥开关LG皆为关闭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中未设置等效串联电阻,或等效串联电阻的电阻值等于或趋近零值,以提升电路配置设计弹性的条件下,仍能在负载为极轻载时,做到在一周期内达到能量守恒,即如图2所示的电源转换器的电感L的电流IL信号的第一波形的正半周的能量与负半周的能量相同,达成波形收敛的效果。

在时间点t6至t7的时间区间内,负载为轻载。在间隔一段时间例如33us后,如图2所示的抬升指示信号S1所指的时间点t6,再次抬升目标参考电压信号REFS的目标参考电压REF。此时负载较大,故输出电压VOUT下拉时间不需太长,即可关闭下桥开关LG。

在时间点t7至t9的时间区间内,即在如图2所示的上桥开关导通信号UGS的工作周期时间(即上桥开关UG的导通时间)内,输入电压VIN持续提供能量给输出电压VOUT,直到导通时间结束,始停止。

在时间点t9至t10的时间区间内,零电流检测电路ZCD检测电感L的电流IL值。零电流检测电路ZCD在时间点t10,检测到电感L的电流IL到达零值时,输出零电流检测信号ZC至控制电路COT。控制电路COT依据零电流检测信号ZC,控制驱动电路DRV关闭下桥开关LG。

在时间点t11至t12的时间区间内,负载为轻中载,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能量不够时,打开上桥开关UG。在时间点t12至t13的时间区间内,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VOUT能量足够,因而关闭上桥开关UG,并打开下桥开关LG。在时间点T13,如上述零电流检测电路ZCD检测到电感L的电流IL到达零值,而输出零电流检测信号ZC,以使控制电路COT控制驱动电路DRV关闭下桥开关LG。

[第二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其中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的参考电压供应电路的电路布局图;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的电路布局图。

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电源转换器的差异在于,如图1所示的参考电压供应电路AREFS1与如图3和图4所示的参考电压供应电路AREFS2的电路组件和配置不同,但同样可达成上述收敛波形的效果。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之处,不在此赘述。

如图3所示,参考电压供应电路AREFS2可包含以下所有或部分电路组件:第二电容C2、参考电流源ISR、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电流镜(包含第一晶体管T1以及第二晶体管T2)、第三电阻R3、第三晶体管T3、第三电容C3、运算放大器OPA以及第四晶体管T4。

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可连接参考电流源ISR。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参考电流源ISR配置以提供一参考电流Ic至第二电容C2,以充电第二电容C2至具有一目标参考电压REF。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之间的一第一参考节点具有第一参考电位REFB1。

电流镜可连接共享电压源VCC,并可连接至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之间的第一参考节点。详言之,电流镜包含第一晶体管T1以及第二晶体管T2。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端以及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端可连接共享电压源VCC。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端可连接至第一参考节点。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端可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端和第二端。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端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

更进一步,第三晶体管T3可连接在第二晶体管T2以及第三电阻R3之间,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端可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端。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端可耦接至一第一控制电位。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可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容C3具有此第一控制电位。

更进一步,运算放大器OPA具有第一放大输入端以及第二放大输入端。运算放大器OPA的第一放大输入端可耦接至一第二参考电位REFB2。运算放大器OPA的第二放大输入端可连接至第三晶体管T3以及第三电阻R3之间的一第二节点。运算放大器OPA的输出端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

运算放大器OPA配置以将第二参考电位REFB2与第三电阻R3的电压值的差值乘以一增益值,以输出运算放大信号至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端,以控制第三晶体管T3的操作,进而调整流经第三晶体管T3的电流,由此使如图4所示的第一比较器CP1的第二比较输入端具有目标参考电压REF。

更进一步,第四晶体管T4可连接在参考电流源ISR以及第二电容C2之间。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端可连接参考电流源ISR。第四晶体管T4的第二端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端可耦接至一第二控制电位。如图4所示,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端可连接至模式切换电路USM的输出端。模式切换电路USM输出一模式切换信号,以控制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端的运作。上述第二控制电位可为此模式切换信号的电位。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源转换器及其方法,其在电源转换器例如固定导通时间电源转换器,不使用等效串联电阻的电阻值,以增加系统设计弹性的同时,能够达成等效串联电阻实现的收敛电感的电流信号波形的效果。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