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用储能式风光互补离网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6703发布日期:2020-08-05 01:0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高原用储能式风光互补离网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风能加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原用储能式风光互补离网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西部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均十分丰富,因此高原地区有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但是,目前在高原地区中没有风能结合太阳能互补发电系统,因此在太阳能发电组件或者风能发电组件损坏、以及长时间没有光照或者风力的情况下出现断电,大大影响居民的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原用储能式风光互补离网发电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高原用储能式风光互补离网发电系统,包括风能发电组件、太阳电池组件、风光互补控制器、蓄电池组和离网型逆变器;所述风能发电组件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连接,所述太阳电池组件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连接,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与所述蓄电池组连接,所述蓄电池组与所述离网型逆变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能发电组件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之间设有电流汇流箱,所述太阳电池组件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之间设有电流汇流箱,所述离网型逆变器连接有交流配电柜,所述交流配电柜连接负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能发电组件包括风轮、齿轮箱、对风装置和塔架。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它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

风轮:由1~3个叶片组成,这是吸收风能的主要部件。当风轮旋转时,叶片受到离心力和气动力的作用,离心力对叶片是一个拉力,而气动力使叶片弯曲。当风速高于风力机的设计风速时,为防止叶片损坏,需对风轮进行控制。控制风轮有两种方法:

a,使风轮偏离主方向;

b,改变叶片角度;利用扰流器,产生阻力,以降低风轮转速。

塔架:为了让风轮能在较高的风速中运行,需要塔架把风轮支撑起来。这时塔架需要承受两个主要的载荷:一个是风力机的重力,向下压在塔架上;另一个是阻力,使塔架向风的下游方向弯曲。

对风装置:自然界的风向及风速一直变化,为了得到较高的风能利用率,应使风能的旋转面经常对准风向为此需要对风装置。对风装置利用尾舵控制对风;由尾翼带东水平轴旋转,是风轮总朝向风吹来的方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太阳电池组件采用400wa级的太阳能光伏组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太阳电池组件包括铝边框和电池片,所述电池片的四周边缘处套设有eva层,所述eva层通过玻璃层安装于所述铝边框,所述铝边框与所述玻璃层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电池片的功率为400w,所述铝边框为阳极化优质铝合金密封边框,其接线盒密封防水、散热性好、连接牢固,引线极性标记准确、明显,并且其受光面有较好的自洁能力、抗盐雾腐蚀的能力;所述eva层为抗老化eva胶膜,其高透光率低铁太阳能专用钢化玻璃,透光率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25年,功率衰减质保期不低于25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离网型逆变器采用三相高频离网逆控一体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离网型逆变器采用单相工频离网逆控一体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组采用铅酸蓄电池或胶体蓄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高原用储能式风光互补离网发电系统解决了目前高原没有风能和太阳能互补的发电系统;本发明将风能和太阳能结合发电充分利用了高原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因此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原用储能式风光互补离网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太阳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风能发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电池组件;2-电流汇流箱;3-风光互补控制器;4-蓄电池组;5-离网型逆变器;6-交流配电柜;7-负载;8-风能发电组件;11-铝边框;12-密封条;13-玻璃层;14-eva层;15-电池片;81-塔架;82-对风装置;83-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适用于高原和高海拔地区,负载为照明灯、电气设备、水泵等电器。光伏阵列容量设计以高原和高海拔地区的太阳能辐照统计数据为依据,储能蓄电池组可保障系统续阴雨天的气象条件下正常使用,综合考虑光伏阵列抗风要求及发电效率等因素,光伏阵列采用地面固定倾斜角安装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高原用储能式风光互补离网发电系统,包括风能发电组件8、太阳电池组件1、风光互补控制器3、蓄电池组4和离网型逆变器5;所述风能发电组件8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3连接,所述太阳电池组件1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3连接,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3与所述蓄电池组4连接,所述蓄电池组4与所述离网型逆变器5连接。

具体工作描述:风能发电组件8将风能转化为直流电,同时太阳电池组件1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并通过汇流箱2汇集后,由光伏控制器(风光互补控制器3)为蓄电池组4充电并实现充电管理,因负载7为交流设备,所以需通过离网逆变器5将太阳电池组件1或蓄电池4的直流通过逆变器5逆变成交流电为负载供电。

太阳电池组件方阵1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通过风光互补控制器3为蓄电池组4充电;同时,本系统通过蓄电池组4给离网型逆变器5及交流负载7供电。并具有防过充电功能,采用pwm方式进行充电;离网型逆变器5(带交流旁路功能)具有蓄电池组4过放电保护供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能发电组件8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3之间设有电流汇流箱2,所述太阳电池组件1与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3之间设有电流汇流箱2,所述离网型逆变器5连接有交流配电柜6,所述交流配电柜6连接负载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能发电组件8包括风轮83、齿轮箱、对风装置82和塔架81。风轮83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它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

风轮83:由1~3个叶片组成,这是吸收风能的主要部件。当风轮旋转时,叶片受到离心力和气动力的作用,离心力对叶片是一个拉力,而气动力使叶片弯曲。当风速高于风力机的设计风速时,为防止叶片损坏,需对风轮进行控制。控制风轮有两种方法:

a,使风轮偏离主方向;

b,改变叶片角度;利用扰流器,产生阻力,以降低风轮转速。

塔架81:为了让风轮能在较高的风速中运行,需要塔架把风轮83支撑起来。这时塔架81需要承受两个主要的载荷:一个是风力机的重力,向下压在塔架上;另一个是阻力,使塔架向风的下游方向弯曲。

对风装置82:自然界的风向及风速一直变化,为了得到较高的风能利用率,应使风能的旋转面经常对准风向为此需要对风装置。对风装置利用尾舵控制对风;由尾翼带东水平轴旋转,是风轮总朝向风吹来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汇流箱2为4进1出的防雷汇流箱,即太阳电池组件每4串使用1台电流汇流箱2。建设容量3.2kwp离网系统,需配备防雷汇流箱1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太阳电池组件1采用400wa级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电池组件1构成光伏阵列的主要部件,通过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直流电能。选用高效率、长寿命太阳电池组件1可降低电站的初始建设成本、同等面积条件下提高系统的电能输出能力,增加电站的使用年限,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太阳电池组件1的使用寿命为25年,具备抗紫外老化、抗盐雾侵蚀能力。

太阳电池组件1选用8块,其中,采用2块一串,建设规模3.2kwp为一个光伏方阵列。不同的光伏功率采用相同的3.2kwp的光伏方阵列组合而成。按照日照时间6.2小时计算,日发电量为15kwh。

太阳电池组件的气性能规格:

400峰值功率:400wp峰值;功率电压:40.45v峰值功率电;电流:10.50a;开路电压:48.60v;短路电压:9.9v;工作温度:-40℃~+90℃;正面最大静载荷(雪载荷):5400pa;背面最大静载荷(风载荷):2400pa;接线盒(防护等级)≥ip65。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太阳电池组件1包括铝边框11和电池片15,所述电池片15的四周边缘处套设有eva层14,所述eva层14通过玻璃层13安装于所述铝边框11,所述铝边框11与所述玻璃层13之间设有密封条12;所述电池片15的功率为400w,所述铝边框11为阳极化优质铝合金密封边框,其接线盒密封防水、散热性好、连接牢固,引线极性标记准确、明显,并且其受光面有较好的自洁能力、抗盐雾腐蚀的能力;所述eva层14为抗老化eva胶膜,其高透光率低铁太阳能专用钢化玻璃,透光率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25年,功率衰减质保期不低于25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组4采用铅酸蓄电池或胶体蓄电池。在本发明中优先使用高海拔专用胶体蓄电池,规格ht-oo1-200,适用于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的太阳能离网电站、通信基站、移动式储能系统、太阳能建筑系统等。执行标准:gb/t22473-2008《储能用铅酸蓄电池》、iec61427-2005《光伏能源系统用蓄电池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其电池性能:根据高海拔地区使用环境,专业技术工艺进行常规设计,使其可在4500米以上高海拔高原地区正常运行并保持性能的优良稳定性;采用多元高分子点解决的技术设计,可适用于-50℃--60℃低温环境正常运行;采用高海拔耐压设计,电池内部组件在气压极低环境下仍良好运行。

高海拔专用胶体蓄电池的技术参数:额定电压:12v;额定容量:200ah;最大充电电流:50a;适用温度范围:-50℃~60℃;毛重:55kg。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网型逆变器5采用三相高频离网逆控一体机。优选的,本三相高频离网逆控一体机采用ht10k-et三相高频离网逆变器。

优点:三相运行,电机启动运行更平稳,电机与水泵驱动技术应用经验,轻便。

产品特点:1、灵活;2、兼容iec标准三相异步电机;3、兼容主流的光伏组件;4、可切换到市电工作;5、智能;6、自适应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效率高达99%;7、自适应电机功率;8、性价比高;9、即开即用系统设计;10、内置电机水泵保护功能;11、无蓄电池设计,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12、易于维护;13、可靠;14、领先的电机与水泵驱动技术,数年市场应用经验;15、软启动功能阻止水锤效应,延长系统寿命;16、内置智能igbt模块,简化系统设计,提高系统可靠性;17、内置过压、过载、过热及干转保护;18、远程监控;19、标准rs-485接口;20、输出带隔离变压器;21、数字化dsp控制技术;22、功能强大的中英文lcd显示界面;23、灵活的组网监控;24、可靠的电磁兼容特性;25、智能风扇控制;26、市电备用功能可选,可设置市电优先或太阳能优先;27、可选装大功率充电功能;28、允许输出三相100%不平衡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网型逆变器5采用单相工频离网逆控一体机;优点:(1)高海拔地区专用、节能、环保,(2)控制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冲击能力强,可远程控制,(3)适宜市电互补的光伏离网水泵驱动技术应用,市电异常时能自动转换为逆变输出;(4)性价比相对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相工频离网逆控一体机选用ht3500-12k的容量单相工频离网逆控一体机,内置工频正弦波逆变器和mppt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效率可达95%及以上,可设置184-253vac(或155-275vac)市电输入范围,50hz/60hz输出频率,从0-100%的充电电流,高达300%的输出抗冲击能力,具有电池过载、欠压保护、输出过流、短路保护、过温保护。市电异常时能自动转换为逆变输出。

ht3500系列工频逆变器,高过荷能力,使它能够启动较大的电机负载。一旦启动,所有逆变功能是完全自动的,其产品特性:1、高效率的单相正弦波逆变输出;2、内置太阳能控制器和具有待机省电模式,使产品更加节能、环保;3、三段式市电充电模式及充电电压、电流可设置;4、采用高速高性能的dsp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5、逆变输出抗冲击能力强;6、led-lcd双显示;7、具有远程开关机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单相工频离网逆控一体机选用一般单相工频离网逆控一体机,如ht3600-12k的单相工频离网逆控一体机,其优势:智能充电、市电优先。

产品特点:1、纯正弦波输出:失真率低于3%。可满足绝大部分电器用电需求,转换效率高,噪音小;2、高性能线路板:采用电子组装行业流行的smt贴片工艺,体积小,重量轻;3、超宽输入电压:超宽输入电压范围、高精度输出、全自动稳压;4、种工作模式:市电优先,电池优先可选配,智能充电;5、lcd+led实时显示:简洁直观的led搭配全面智能的数字化lcd显示,支持rs232通讯接口,方便实时观察机器状态;6、大保护功能:内置过载、短路、电池高低压、过温、反接保护功能,系统故障时蜂鸣,器发出警报声,可靠性高。

太阳电池组件1方阵安装在室外,当雷电发生时太阳电池组件方阵有可能会受到雷击的侵入。为了保证本设备光伏离网发电系统安全可靠,防止因雷击、浪涌等外在因素导致系统器件的损坏等情况发生,系统的防雷接地装置必不可少。本太阳能电池组件防雷措施主要有:

1)太阳能电池组件1支架采用铝合金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1支架阵列之间通40*4mm热镀锌扁铁连接,40*4mm热镀锌扁铁将光伏组件围成闭合系统,形成光伏避雷网;

2)离网逆变器5直流输入段和交流输出端配置相应的防雷模块;

3)防雷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4ω;

4)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汇流箱、室外电源线路屏蔽层及spd接地须做好等电位连接接地。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