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84707发布日期:2020-08-18 17:07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减轻动力总成的重量有利于提高汽车的续航。

现有的动力总成重量大。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3721975,专利名称: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包括壳体和电机,电机轴贯穿前端盖,中间支撑架设置在前端盖;主动轮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前端盖上,主动轮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中间支撑架上,主动轮与电机轴通过花键连接;中间齿轮轴具有齿轮,中间齿轮轴的第一端通过第三轴承安装在壳体,中间齿轮轴的第二端通过第四轴承安装在前端盖,与主动轮相啮合的高速级从动轮套设在中间齿轮轴上;差速器的外壳的第一端通过第五轴承安装在壳体,差速器的外壳的第二端通过第六轴承安装在前端盖;差速器的外壳上设置有与齿轮相啮合的输出轮。电机控制器与电机集成,动力输出与电机轴同轴。该发明虽然结构简单,但是重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重量大的缺点,提出一种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定子、位于壳体两端的用于增加壳体散热的通风孔、穿过壳体两端的转子、位于壳体一端的用于给对应通风孔鼓风的鼓风机构,所述壳体为铝合金材质。采用铝合金材质,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的优点,另外,在壳体两端设置通风孔,减小重量的同时,可以加快散热,鼓风机构可以加快壳体内的空气流通,加快散热。

作为优选,鼓风机构包括与定子同轴的往复丝杠、与往复丝杠配合的往复滑块、呈圆台形的鼓膜、若干用于支撑鼓膜的伸缩杆,所述往复丝杠与定子连接,所述伸缩杆一段铰接在往复滑块上,所述伸缩杆另一端铰接在壳体对应端的外缘,所述鼓膜其中一个端面套设在往复滑块上并与往复滑块连接,所述鼓膜另一个端面连接在壳体对应端的外缘,所述往复丝杠内设有用于供鼓膜相对两侧的气体交换的气道,所述气道一端位于往复丝杠远离定子的一端,所述气道另一端位于壳体与鼓膜之间。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壳体一端固接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一端插设有所述的定子,所述支撑套另一端插设有往复丝杠,所述支撑套内侧设有呈环形的凹槽,所述定子位于支撑套内的一端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位于凹槽内,所述支撑套上插设有若干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一端位于凹槽内并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往复丝杠位于支撑套内的一端设有在滚珠的作用下往复丝杠朝向定子运动的导向坡,所述导向坡呈圆台形并位于凹槽内,所述支撑套上设有用于推动挤压杆运动的电缸。在平时运行的时候,定子和往复丝杠脱开,不鼓风,定子的能量全部用来驱动汽车,在刹车的时候,定子带动往复丝杠转动,将一部分定子的能量传输给鼓风机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支撑套靠近往复滑块的一侧固接有缸体,所述缸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缸体远离支撑套的一端插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缸体的一端与往复滑块固接,所述缸体上设有朝向缸体内的单向阀,所述支撑套内设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一端与缸体连通,所述第二气道另一端与凹槽连通,所述第二气道位于导向坡远离定子的一侧,所述往复丝杠靠近定子的一端设有第三气道,所述定子内设有与其同轴的第四气道,所述第三气道一端与第四气道连通,所述第三气道另一端与凹槽连通。提高定子的散热。

作为优选,伸缩杆以定子所在的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结构稳定。

作为优选,壳体上设有若干散热片。提高壳体的散热。

作为优选,散热片的材质为铜。铜具有很好的导热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一种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散热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往复滑块运动时将空气挤压的示意图;

图4为挤压杆不挤压导向坡时定子与往复丝杠脱开时的示意图。

图中:壳体1、定子2、通风孔3、转子4、往复丝杠5、往复滑块6、鼓膜7、伸缩杆8、支撑套9、凹槽10、翻边11、导向坡12、挤压杆13、滚珠14、电缸15、气道16、缸体17、活塞18、活塞杆19、单向阀20、第二气道21、第三气道22、第四气道23、散热片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

参见图1到图4,一种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内的定子2、位于壳体1两端的用于增加壳体1散热的通风孔3、穿过壳体1两端的转子4、位于壳体1一端的用于给对应通风孔3鼓风的鼓风机构,所述壳体1为铝合金材质;壳体1上设有若干散热片24;散热片24的材质为铜。

鼓风机构包括与定子2同轴的往复丝杠5、与往复丝杠5配合的往复滑块6、呈圆台形的鼓膜7、若干用于支撑鼓膜7的伸缩杆8,伸缩杆8以定子2所在的轴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所述往复丝杠5与定子2连接,所述伸缩杆8一段铰接在往复滑块6上,所述伸缩杆8另一端铰接在壳体1对应端的外缘,所述鼓膜7其中一个端面套设在往复滑块6上并与往复滑块6连接,所述鼓膜7另一个端面连接在壳体1对应端的外缘,所述往复丝杠5内设有用于供鼓膜7相对两侧的气体交换的气道16,所述气道16一端位于往复丝杠5远离定子2的一端,所述气道16另一端位于壳体1与鼓膜7之间。

壳体1一端固接支撑套9,所述支撑套9一端插设有所述的定子2,所述支撑套9另一端插设有往复丝杠5,所述支撑套9内侧设有呈环形的凹槽10,所述定子2位于支撑套9内的一端设有翻边11,所述翻边11位于凹槽10内,所述支撑套9上插设有若干挤压杆13,所述挤压杆13的一端位于凹槽10内并转动连接有滚珠14,所述往复丝杠5位于支撑套9内的一端设有在滚珠14的作用下往复丝杠5朝向定子2运动的导向坡12,所述导向坡12呈圆台形并位于凹槽10内,所述支撑套9上设有用于推动挤压杆13运动的电缸15;支撑套9靠近往复滑块6的一侧固接有缸体17,所述缸体17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8,所述缸体17远离支撑套9的一端插设有活塞杆19,所述活塞杆19远离缸体17的一端与往复滑块6固接,所述缸体17上设有朝向缸体17内的单向阀20,所述支撑套9内设有第二气道21,所述第二气道21一端与缸体17连通,所述第二气道21另一端与凹槽10连通,所述第二气道21位于导向坡12远离定子2的一侧,所述往复丝杠5靠近定子2的一端设有第三气道22,所述定子2内设有与其同轴的第四气道23,所述第三气道22一端与第四气道23连通,所述第三气道22另一端与凹槽10连通。

实施例原理:

初始状态下,定子2与往复丝杠5是脱开的,此时,定子2旋转,壳体1内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从通风孔3和气道16出去。

在汽车在刹车的时候,此时,电缸15运行,滚珠14靠在导向坡12上,往复丝杠5朝向定子2运动,往复丝杠5与定子2抵在一起,此时定子2带动往复丝杠5转动,滚珠14在导向坡12上滚动,在活塞杆19和伸缩杆8的作用下,往复滑块6不会转动,往复滑块6在往复丝杠5的作用下,来回移动,鼓膜7采用柔性弹性材质,为成熟的现有技术,这里不做展开。

当往复滑块6朝向定子2方向运动的时候,壳体1与鼓膜7之间的空气被挤压入壳体1,壳体1内的热量从另一端的通风孔3出去;当往复滑块6朝向远离定子2方向运动的时候,新鲜的空气被吸入鼓膜7与壳体1之间,以此往复,热的气体出去,冷的空气进来,大大增加了冷却效率。

需要注意,转速电缸15只在定子2的转速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才介入,防止转速太快导致往复滑块6移动太快从而造成鼓风机构破坏。

在往复滑块6往复运动的时候,活塞杆19来回运动,活塞18来回运动,缸体17内的气体不断注入凹槽10内,凹槽10内的气体经过第三气道22进入第四气道23内,气体源源不断从第四气道23穿过,从而降低了定子2的温度。另一方面,凹槽10内的气压升高,令定子2与往复丝杠5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