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模块插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2622发布日期:2020-10-17 02:3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模块插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传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模块插接装置。



背景技术:

母线槽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配电系统中的高效运送电流的配电系统,具有载流能力大、防护等级高、分配电能方便、结构紧凑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户内低压电力输送干线的工程项目中,母线槽系统输送电能的方式渐渐取代电线电缆输送电能的方式。

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作为母线槽系统的一个配套单元,在母线槽系统中起着分配电能的作用。

传统的母线槽系统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与母线槽系统主干之间的插接,一般是铜排与辊制铜条之间的插接,由于生产工艺以及加工精度等影响,造成铜条与铜排插接夹紧接触间隙无法保证;而高负载的情况会使接触区域出现温度升高现象,铜条发热易产生内应力,导致接触间隙过大造成接触不良,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取电运行。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模块插接装置,第一铜片通过第一限位件与第一固定座抵接,第二铜片通过第二限位件与第二固定座抵接,使第一铜片组和第二铜片组可夹紧母线系统主干上的铜条,保证插接接触间隙,提高配电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模块插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下壳体、固设于下壳体内的第一插接机构以及可滑动地设置于下壳体内的第二插接机构;所述第一插接机构包括若干第一铜片组,所述第一铜片组包括两个第一铜片,所述第一铜片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铜片组的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插接机构包括若干第二铜片组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铜片组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可滑动地设置于下壳体的后侧,所述第二铜片组包括两个第二铜片,所述第二铜片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铜片组位于下壳体的外侧。

所述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中,所述第一插接机构还包括若干第一汇流铜条和若干第一电缆连接件,所述第一汇流铜条固设于下壳体的内侧底部,所述第一铜片组设置于第一汇流铜条的一侧,所述第一电缆连接件设置于第一汇流铜条未设置第一铜片组的一侧。

所述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中,所述第一插接机构还包括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一防护罩固设于所述第一汇流铜条的上方。

所述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中,所述第二插接机构还包括若干第二汇流铜条和若干第二电缆连接件,所述第二汇流铜条固设于第二固定座内,所述第二铜片组设置于第二汇流铜条的一侧,所述第二电缆连接件设置于第二汇流铜条未设置第二铜片组的一侧。

所述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中,所述第二插接机构还包括第二防护罩和若干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固设于第二固定座内,所述防护板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二汇流铜条之间,所述第二防护罩固设于防护板的顶部。

所述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中,所述第二插接机构还包括推拉把手、连接件和导向座,所述上壳体的前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向座固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推拉把手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向座内,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推拉把手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连接。

所述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中,所述推拉把手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滑块,所述导向座的顶部和底部的内侧对应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内。

所述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中,所述第二插接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定第二插接机构活动位置的第三限位件,所述上壳体的前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三限位件设置于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三限位件包括限位块和固定块,所述限位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块内;所述推拉把手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限位块配合连接的第一限位孔。

所述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中,所述下壳体的后侧开设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二滑块,所述第三固定座的顶部和底部的内侧对应地开设有若干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内。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模块插接装置,当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与母线系统主干进行插接时,母线系统主干上的铜条会撑开第一铜片和第二铜片;第一铜片通过第一限位件与第一固定座的内壁抵接,第二铜片通过第二限位件与第二固定座的内壁抵接,第一固定座和第一限位件向第一铜片提供一个反向作用力,第二固定座和第二限位件向第二铜片提供一个反向作用力,使第一铜片和第二铜片可夹紧铜条,保证插接接触间隙,提高配电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下壳体和第一插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除去第一防护罩后下壳体和第一插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铜片、第二汇流铜条、第二限位件、第二固定座和第二防护罩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插接机构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限位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和母线系统主干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和母线系统主干连接前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插接机构和母线系统主干连接时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插接机构、第二插接机构和母线系统主干连接时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a部分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1-上壳体、111-第一通孔、112-第二通孔、12-下壳体、121-第一固定座、122-第三固定座、123-第二滑槽、21-第一铜片组、211-第一限位件、22-第一汇流铜条、23-第一电缆连接件、24-第一防护罩、31-第二铜片组、331-第二限位件、32-第二固定座、321-防护板、322-第二滑块、33-第二汇流铜条、34-第二防护罩、35-推拉把手、351-第一滑块、352-第一限位孔、36-连接件、37-导向座、371-第一滑槽、38-第三限位件、381-固定块、382-限位块、383-定位销、384-第二限位孔、385-第三限位孔、4-工业插座、5-端子罩、6-母线系统主干、61-n铜条、62-pe铜条、63-l铜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后”、“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图11和图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模块插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11、下壳体12、固设于下壳体12内的第一插接机构以及可滑动地设置于下壳体12内的第二插接机构;所述第一插接机构包括若干第一铜片组21,所述第一铜片组21包括两个第一铜片,所述第一铜片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211;所述下壳体12的外侧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铜片组21的第一固定座121;所述第二插接机构包括若干第二铜片组31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铜片组31的第二固定座32,所述第二固定座32可滑动地设置于下壳体12的后侧,所述第二铜片组31包括两个第二铜片,所述第二铜片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件331,所述第二铜片组31位于下壳体12的外侧。

请参阅图1、图2和图8,本发明提供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用于实现母线槽系统的配电,当需要进行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与母线系统主干6之间的插接时,先完成第一插接机构的插接,第一铜片组21分别与主干上的n铜条61和pe铜条62连接,再将配电模块插接装置固定于母线槽系统主干上,而后推动第二插接机构,实现第二铜片组31与主干上的l铜条63的连接;在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与主干的插接过程中,主干上的pe铜条62和n铜条61会将第一铜片向外撑开,第一铜片通过第一限位件211与第一固定座121的内壁抵接,实现第一铜片的限位;而主干上的l铜条63会将第二铜片向外撑开,第二铜片通过第二限位件331与第二固定座32的内壁抵接,实现第二铜片的限位;在插接过程中,第一固定座121和第一限位件211提供一个反向作用力,使第一铜片组21夹紧pe铜条62和n铜条61,第二固定座32和第二限位件331提供一个反向作用力,使第二铜片组31夹紧l铜条63,保证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与母线系统主干6之间的插接接触间隙,提高配电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9和图12,所述第一限位件211和第二限位件331为压缩弹簧。

所述l铜条63表示火线铜条,所述n铜条61表示零线铜条,所述pe铜条62表示地线铜条;在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与母线系统主干6的插接过程中,先连接n铜条61和pe铜条62,再连接l铜条63,可提高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与母线系统主干6之间的插接工作的安全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插接机构还包括若干第一汇流铜条22和若干第一电缆连接件23,所述第一汇流铜条22固设于下壳体12的内侧底部,所述第一铜片组21设置于第一汇流铜条22的一侧,所述第一电缆连接件23设置于第一汇流铜条22未设置第一铜片组21的一侧;所述第一汇流铜条22起双路作业及保护作用,对流经第一铜片组21的电流电压进行分流分压;第一铜片组21与第一汇流铜条22配合,能顺利将电压及电流分配到各个电气元件中,提高配电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第一固定座121与下壳体1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插接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汇流铜条22,所述第一汇流铜条22通过螺栓螺母固设于下壳体12的底部;一个第一汇流铜条2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铜片组21,第一汇流铜条22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电缆连接件23,两个所述第一电缆连接件23设置于第一汇流铜条22的两端;所述第一铜片组21与第一汇流铜条2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汇流铜条22与第一电缆连接件23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第一电缆连接件23用于连接电缆。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第一插接机构还包括第一防护罩24,所述第一防护罩24固设于所述第一汇流铜条22的上方;所述第一防护罩24用于分隔第一汇流铜条22以及设置于配电模块插接装置的内部的其他电气元件,提高配电模块插接装置配电时的稳定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1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与下壳体1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防护罩24通过螺栓螺母与连接柱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第二插接机构还包括若干第二汇流铜条33和若干第二电缆连接件,所述第二汇流铜条33固设于第二固定座32内,所述第二铜片组31设置于第二汇流铜条33的一侧,所述第二电缆连接件设置于第二汇流铜条33未设置第二铜片组31的一侧;所述第二汇流铜条33起双路作业及保护作用,对流经第二铜片组31的电流电压进行分流分压;第二铜片组31与第二汇流铜条33配合,能顺利将电压及电流分配到各个电气元件中,提高配电安全性;所述第二电缆连接件用于连接电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第二插接机构包括三个第二汇流铜条33;一个第二汇流铜条33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铜片组31,第二汇流铜条33的另一侧设置有三个第二电缆连接件,所述第二电缆连接件分别设置于第二汇流铜条33的左右两端和第二汇流铜条33的中部;所述第二铜片组31与第二汇流铜条3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汇流铜条33与第二电缆连接件通过螺栓螺母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第二固定座32包括用于固定第二汇流铜条33的第一固定部和用于固定第二铜片组31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可滑动地设置于下壳体12内,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下壳体12的外侧,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汇流铜条33与第一固定部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第二汇流铜条33固设于第二固定座32上,所述第二电缆连接件位于第一固定部的上方。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第二插接机构还包括第二防护罩34和若干防护板321,所述防护板321固设于第二固定座32内,所述防护板321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二汇流铜条33之间;述第二防护罩34固设于防护板321的顶部;所述防护板321用于分隔各个第二汇流铜条33,提高配电模块插接装置配电时的稳定性;所述第二防护罩34用于分隔第二汇流铜条33以及设置于配电模块插接装置内部的其他电气元件,提高配电模块插接装置配电时的稳定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321与第二固定座3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防护罩35与防护板321通过螺栓螺母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第二插接机构还包括推拉把手35、连接件36和导向座37,所述上壳体11的前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11,所述导向座37固设于所述第一通孔111内;所述推拉把手35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向座37内,所述连接件36的一端与推拉把手35连接,连接件36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32连接;通过推拉把手35的推拉动作,实现第二插接机构在下壳体12内的滑动,从而实现第二铜片的前后运动;所述导向座37为推拉把手35的运动提供支撑和导向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导向座37与上壳体11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连接件36与推拉把手35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连接件36与第二固定座32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推拉把手35的前侧设置有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开口向下,工作人员可手持弧形槽的位置,对推拉把手35进行推拉。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推拉把手3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滑块351,所述导向座37的顶部和底部的内侧对应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371,所述第一滑块35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371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351与推拉把手35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推拉把手3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均匀地设置有两个第一滑块351,所述导向座3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对应地设置有两个第一滑槽371;通过所述第一滑块351和第一滑槽371的配合,实现推拉把手35在导向座37内的滑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第二插接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定第二插接机构活动位置的第三限位件38,所述上壳体11的前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12,所述第二通孔112位于第一通孔111的上方,所述第三限位件38设置于第二通孔112内;所述第三限位件38包括限位块382和固定块381,所述限位块382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块381内;所述推拉把手35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限位块382配合连接的第一限位孔352。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所述推拉把手35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孔352,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孔352分别位于推拉把手35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第三限位件38上设置有一定位销383,所述固定块381上开设有与定位销383配合连接的第二限位孔384和第三限位孔385,所述定位销383分别与第二限位孔384以及第三限位孔385配合连接;在进行第二插接机构的插接前,定位销383与固定块381上的第三限位孔385连接,限位块382与推拉把手35后侧的第一限位孔352连接,实现第二插接机构的固定,避免在第一插接机构的插接过程中,第二插接机构在下壳体12内活动,影响插接装置与母线系统主干6之间的插接工作的进行;当需要推拉推拉把手35时,解除定位销383与第三限位孔385之间的连接,限位块382可在固定块381内竖直上下滑动,再连接定位销383与第二限位孔384,此时,限位块382位于推拉把手35的上方,避免限位块382影响推拉把手35的活动;而后推动推拉把手35,使第二插接机构向下壳体12后侧方向移动,当第二铜片组31夹紧母线系统主干6上的l铜条63后,解除定位销383与第二限位孔384的连接关系,并带动限位块382向下滑动,限位块382与推拉把手35前侧的第一限位孔352连接,定位销383与固定块381上的第三限位孔385连接,实现双重锁定,从而实现第二插接机构的固定,完成第二插接机构与母线系统主干6之间的插接工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3、图4和图5,所述下壳体12的后侧开设有第三固定座122,所述第二固定座3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二滑块322,所述第三固定座122的顶部和底部对应地开设有若干第二滑槽123,所述第二滑块322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123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座122与下壳体1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滑块322与第二固定座3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固定座3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均匀地设置有两个第二滑块322,所述第三固定座12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对应地设置有两个第二滑槽123。

请参阅图8,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与母线系统主干6的连接示意图,所述上壳体11上还设置有工业插座4和端子罩5,所述工业插座4和端子罩5用于实现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与外部电气元件的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机构与设置于母线系统主干6底部的pe铜条62以及n铜条61连接,所述第二插接机构与设置于母线系统主干6一侧的l铜条63连接。

请参阅图9至图12,图9中的箭头方向表示配电模块插接装置的移动方向;在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与母线系统主干6的插接过程中,先完成第一插接机构与n铜条61以及pe铜条62的连接;pe铜条62以及n铜条61与第一铜片组21插接过程中,第一铜片被撑开,第一铜片通过第一限位件211与第一固定座121抵接,第一固定座121和第一限位件211提供一个反向作用力,使第一铜片组21夹紧pe铜条62和n铜条61;完成第一插接机构的插接工作后,通过螺栓等实现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与主干的固定;工作人员再通过推拉把手35推动第二插接机构,使第二铜片组31向l铜条63方向移动,l铜条63将第二铜片撑开,第二铜片通过第二限位件331与第二固定座32抵接,第二固定座32和第二限位件331提供一个反向作用力,使第二铜片组31夹紧l铜条63;工作人员再连接第三限位件38与推拉把手35顶部前侧的第一限位孔352,实现第二插接机构的固定;通过上述步骤,完成配电模块插接装置与母线系统主干6之间的插接工作,可实现插接装置与母线系统主干6之间的通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