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6670发布日期:2020-08-25 19:0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尺寸led显示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且大尺寸led显示屏在市场中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多。

目前大尺寸的led显示屏的升压恒流驱动板的标准供电都是以输入直流+24v为标准,在一些产品使用中的非常普遍,所以行业上下游都采用这种标准。然而,针对输入电源采用的是本安型防爆电源的显示屏中,这种方式无法达到大尺寸显示屏恒流板所需要的电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和显示装置,以实现本安型电源对恒流驱动板的驱动控制,在不降低显示效果的情况下,降低功耗。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包括:电压转换电路、节能控制电路、第一电压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本安型电源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本安型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并从其输出端输出;

所述节能控制电路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所述节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节能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led电连接;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电源端和输出端,所述驱动电路的电源端与所述本安型电源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用于生成驱动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led发光;

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节能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保险管、第一电容和变压器;

所述保险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本安型电源电连接,所述保险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节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节能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一电阻、第一稳压管、第二稳压管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均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三极接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极接地;

所述第一稳压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第二端与所述led电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与所述第一稳压管并联,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电源端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三极与所述节能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一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三极与所述节能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和第三电阻,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电源端、信号输出端、第一电压校准端和第二电压校准端;

所述驱动芯片的电源端与所述本安型电源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电压校准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压校准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还包括使能控制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使能端;

所述使能控制电路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接入使能控制信号,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使能端电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电压控制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本安型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电源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三三极管和第三稳压管;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本安型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第二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本安型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第三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电源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稳压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稳压管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还包括调光电路,所述调光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调光电路的输入端接入调光控制信号,所述调光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节能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调光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七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电容和第八电阻;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接入所述调光信号,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节能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与所述第三电容并联。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通过电压转换电路10将本安型电源100输出的标准直流电压转换为大尺寸led显示屏所需要的交流电压,驱动电路40结合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对节能控制电路20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控制,以改变节能控制电路20输出的电压。此外,节能控制电路还用于通过输入电压来控制自身输出的驱动电流的大小,使得驱动电流不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实现对led的低功耗恒流控制。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本安型电源无法对大尺寸led显示屏供电的问题,且通过节能控制电路能够在不降低显示效果的情况下,降低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大尺寸led显示屏的恒流驱动板的供电标准均是以直流24v为标准,但是针对煤矿井下所使用的的本安型电源来说,现有技术的本安型电源不能达到大尺寸显示屏恒流驱动版所需要的电源,不能满足特殊产品的需求。针对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通过电压转换电路将本安型标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该交流电压经过变压器升压后为大尺寸显示屏提供电源,并通过节能控制电路实现低功耗恒流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本安类标准电源无法对显示屏的恒流驱动板的驱动控制问题,在不降低显示效果的情况下,降低显示产品的功耗。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包括:电压转换电路10、节能控制电路20、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和驱动电路40;电压转换电路10包括输入端a1和输出端a2,电压转换电路10的输入端a1与本安型电源100电连接,电压转换电路10用于将本安型电源100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并从其输出端a2输出;节能控制电路20包括输入端b1、输出端b2和控制端b3,节能控制电路20的输入端b1与电压转换电路10的输出端a2电连接,节能控制电路20的输出端b2与led电连接;驱动电路40包括电源端e1和输出端e2,驱动电路40的电源端e1与本安型电源100电连接,驱动电路40用于生成驱动控制信号以驱动led发光;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包括输入端f1和输出端f2,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的输入端f1与驱动电路40的输出端e2电连接,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的输出端f2与节能控制电路20的控制端b3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例如可适用于为32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显示屏供电,以驱动led发光。在显示屏能够正常显示的基础上,通过节能控制电路控制输出电流不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而实现低功耗恒流控制led发光。具体地,本安型电源100输出标准直流电压至电压转换电路10的输入端a1,电压转换电路10对其输入端a1输入的直流电压进行电压转换,以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并且采用升压电路对该交流电压进行升压,将该交流电压升高至点亮led所需要的交流电压。同时,节能控制电路20采用电压来控制自身输出的驱动电流,使得节能控制电路20输出的驱动电流不会随负载(led)的变化而变化,实现对led的恒流控制。驱动电路40由本安型电源100提供电源电压,驱动电路40用于生成驱动控制信号以驱动led发光。节能控制电路20的控制端b3接收驱动电路40的输出端e2输出的驱动控制信号,在驱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节能控制电路20将电压转换模块10输出的交流电压升高至大尺寸led显示屏所需要的电压。通过在驱动电路40的输出端e2和节能控制电路20的控制端b3之间连接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来实现大尺寸led显示屏所需要电压的自动调控。例如,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可以控制输出至节能控制电路20的控制端b3的电压的大小,以此控制节能控制电路30输出的电压的大小,进而改变输出至led的电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通过电压转换电路10将本安型电源100输出的标准直流电压转换为大尺寸led显示屏所需要的交流电压,驱动电路40结合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对节能控制电路20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控制,以改变节能控制电路20输出的电压。此外,节能控制电路还用于通过输入电压来控制自身输出的驱动电流的大小,使得驱动电流不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实现对led的低功耗恒流控制。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本安型电源无法对大尺寸led显示屏供电的问题,且通过节能控制电路能够在不降低显示效果的情况下,降低功耗。

可选地,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2,电压转换电路10包括保险管f、第一电容c1和变压器l;保险管f的第一端与本安型电源100电连接,保险管f的第二端与变压器l的输入端电连接,变压器l的输出端与节能控制电路20的输入端b1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变压器l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具体地,本安型电源100输出标准直流电压,该标准直流电压经过保险管f进行限流,防止本安型电源100输出的电流过大;以及通过第一电容c1进行滤波,滤波后的直流电压经过变压器l逆变成交流电压,其中变压器l能够直接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通过变压器l将本安型电源100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便于后续电路将电压转换电路10输出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点亮led所需要的电压。示例性地,变压器l可以为电压变换系统,能够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利用振荡器的原理,本安型电源100输出的直流电压先经过振荡电路(未示出)变换为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脉冲交流电压,脉冲交流电压经过隔直电路去掉直流分量,仅保留交流分量;仅有交流分量的脉冲交流电压经过变压器l变换为led所需要的电压。

可选地,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3,节能控制电路20包括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一电阻r1、第一稳压管d1、第二稳压管d2和第二电容c2;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一极和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一极均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的输出端f2电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第二极与电压转换电路10的输出端a2电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三极接地,第二晶体管q2的第二极与第一晶体管q1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三极接地;第一稳压管d1的第一端与第二晶体管q2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稳压管d1的第二端与led电连接,第二稳压管d2与第一稳压管d1并联,第二电容的c2第一端与第一稳压管d1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具体地,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用于对电压变换电路10输出的交流电流进行均流,且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均为场效应晶体管,能够将电压变换电路10输出的电压转换电流,以实现对led的恒流驱动控制。示例性地,当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工作在饱和区时,第一晶体管q1或第二晶体管q2的第二极的电流(漏极电流)可以近似为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的电压(栅源极电压)控制的电流,也就是说,当第一晶体管q1或第二晶体管q2的第二极的电压为常数时,第二极的电流与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的电压满足一定的函数关系,只要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的电压不变,第二极的电流就不变,以此来实现恒流输出。第一稳压管d1和第二稳压管d2用于对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输出的电压进行稳压,并经过第二电容c2进行滤波,保证节能控制电路20输出的电压稳定,以提高对led的供电稳定性。第一电阻r1为取样电阻,用于采集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输出的电压,并控制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导通。第一电阻r1可以采用康铜丝绕制,以减小温度对第一电阻r1阻值的影响。

可选地,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4,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包括第一三极管q3、第二三极管q4和第二电阻r2;第一三极管q3的第一极与驱动电路40的输出端e2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3的第二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驱动电路20的电源端e1和输出端e2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3的第三极与节能控制电路20的控制端b3电连接;第二三极管q4的第一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4的第二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三极管q4的第三极与节能控制电路20的控制端b3电连接。

具体地,第一三极管q3的第一极接收驱动电路40输出的驱动控制信号,第一三极管的第二极通过第二电阻与驱动电路40的电源端e1电连接,即,本安型电源100经第二电阻r2分压限流后为第一三极管q3提供电源电压;驱动控制信号控制第一三极管q3导通,第一三极管q3的第三极输出控制电压至节能控制电路20的控制端b3,以为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一极提供驱动电压。第一三极管q3和第二三极管q4为共集电极结构,构成电压跟随器,使得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的输入呈现高阻抗,输出呈现低阻抗,能够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在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正常工作过程中,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对于节能控制电路20来说可等效为一个恒压源,即通过第一电阻r1采样的电压不会受到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可以实现通过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的输入电压控制节能控制电路20的输出电流,使得能控制电路20的输出电流也不会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实现恒流驱动控制。

可选地,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5,驱动电路40包括驱动芯片u1和第三电阻r3,驱动芯片u1包括电源端1、信号输出端2、第一电压校准端3和第二电压校准端4;驱动芯片u1的电源端1与本安型电源100电连接,驱动芯片u1的信号输出端2与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的输入端f1电连接,驱动芯片u1的第一电压校准端3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压校准端4电连接。

具体地,驱动芯片u1用于生成驱动控制信号以驱动led发光,例如,驱动控制信号可以为pwm信号。本安型电源100为驱动芯片u1提供电源电压,驱动芯片u1正常工作后从信号输出端2输出pwm驱动控制信号至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的输入端f1,以驱动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正常工作。第三电阻r3为电压校准电阻,用于对驱动芯片u1输出的pwm驱动控制信号的电压进行校准,以保证驱动芯片u1输出的驱动控制信号的准确性。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5,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还包括使能控制电路50,驱动电路40还包括使能端;使能控制电路50包括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接入使能控制信号en,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驱动电路40的使能端电连接。具体地,驱动电路40的使能端与驱动芯片u1的使能端5直接连接,使能控制电路50接收使能控制信号en,通过使能控制信号en控制驱动芯片u1的启动。示例性地,使能控制信号en经过第四电阻r4(还可以包括电容)输出至驱动芯片u1的使能控制端5,控制驱动芯片u1的输出pwm驱动控制信号。当使能控制信号en为高电平(3-5v)时,驱动芯片u1正常工作;当使能控制信号en为低电平(小于0.7v)时,驱动芯片u1完全截止,不会输出pwm驱动控制信号。使能控制电路50的结构简单、动态响应速度较快,不需要补偿电路即可对驱动电路40进行开关控制,进而对led进行控制。

可选地,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压控制电路60,第二电压控制电路60包括输入端g1和输出端g2,第二电压控制电路60的输入端g1与本安型电源100电连接,第二电压控制电路60的输出端g2与驱动电路40的电源端e1电连接。

具体地,第二电压控制电路60用于对本安型电源100输入至驱动芯片u1的电源端1的电压进行稳压,以保证驱动芯片u1接收到的电压不会发生波动,有利于实现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恒流控制。第二电压控制电路60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三三极管q5和第三稳压管d3;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本安型电源100电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三三极管q5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三三极管q5的第二极通过第六电阻r6与本安型电源100电连接,第三三极管q5的第三极与驱动电路40的电源端e1电连接;第三稳压管d3的第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5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三稳压管d3的第二端接地。第五电阻r5为限流电阻,用于限制本安型电源100的输出电流,以防止损坏第三三极管q5。第三稳压管d3用于稳定本安型电源100的输出电压,使得驱动芯片u1的电源端1输入的电压不会发生波动。第三三极管q5的第三极还与第一三极管q3的第一极电连接,能够对本安型电源100的输出电流进行放大,以增大对第一三极管q3的驱动能力。

可选地,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还包括调光电路70,调光电路70包括输入端h1和输出端h2,调光电路70的输入端h1接入调光控制信号dim,调光电路70的输出端h2与节能控制电路20的输出端b2电连接;调光电路70包括第一二极管d4、第七电阻r7、第二二极管d5、第三电容c3和第八电阻r8;第一二极管d4的第一端接入调光信号dim,第一二极管d4的第二端通过第七电阻r7与第二二极管d5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二极管d5的第二端与节能控制电路20的输出端b2电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5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第八电阻r8与第三电容c3并联。

其中,调光信号dim可以为解码驱动显示板(未示出)的解码输出电压,通过第一二极管d4、第七电阻r7、第二二极管d5、第三电容c3和第八电阻r8构成的调光电路70对节能控制电路70的输出电压进行分流。也就是说,调光电路70能够根据调光信号dim的大小将节能控制电路20输出的电压进行不同程度的拉低,以降低节能控制电路20的输出电压,从而改变led的亮度。示例性地,节能控制电路20输出的电压为80v,在80v电压的作用下,led的发光亮度达到最大,此时控制调光信号dim为5v,通过调光电路70将节能控制电路20输出的80v电压拉低至60v,进而降低了节能控制电路20的输出电流,从而降低了led的发光亮度。

可选地,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以图8所示的电路为例,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

本安型电源100输出的直流电压为12v,变压器l可以为电压变换系统,能够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利用振荡器的原理,本安型电源100输出的直流电压先经过保险管f和振荡电路(未示出)变换为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脉冲交流电压,脉冲交流电压经过隔直电路去掉直流分量,仅保留交流分量;仅有交流分量的脉冲交流电压经过变压器l变换为led所需要的电压。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用于对电压变换电路10输出的交流电流进行均流,且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均为场效应晶体管,能够将电压变换电路10输出的电压转换电流,以实现对led的恒流驱动控制。当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工作在饱和区时,第一晶体管q1或第二晶体管q2的第二极的电流(漏极电流)可以近似为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的电压(栅源极电压)控制的电流,也就是说,当第一晶体管q1或第二晶体管q2的第二极的电压为常数时,第二极的电流与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的电压满足一定的函数关系,只要第一极和第二极之间的电压不变,第二极的电流就不变,以此来实现恒流输出。第一稳压管d1和第二稳压管d2用于对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输出的电压进行稳压,并经过第二电容c2进行滤波,保证节能控制电路20输出的电压稳定,以提高对led的供电稳定性。第一电阻r1为取样电阻,用于采集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输出的电压,并控制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导通。第一电阻r1可以采用康铜丝绕制,以减小温度对第一电阻r1阻值的影响。

驱动芯片u1用于生成驱动控制信号以驱动led发光。本安型电源100输出的电压经第二电压控制电路60稳压后为驱动芯片u1提供电源电压,在使能控制信号en的作用下,驱动芯片u1正常工作,输出驱动信号至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的输入端f1,第一三极管q3的第一极接收驱动电路40输出的驱动控制信号,第一三极管的第二极通过第二电阻与驱动电路40的电源端e1电连接,即,本安型电源100经第二电阻r2分压限流后为第一三极管q3提供电源电压;驱动控制信号控制第一三极管q3导通,第一三极管q3的第三极输出控制电压至节能控制电路20的控制端b3,以为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一极提供驱动电压。第一三极管q3和第二三极管q4为共集电极结构,构成电压跟随器,使得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的输入呈现高阻抗,输出呈现低阻抗,能够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在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正常工作过程中,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对于节能控制电路20来说可等效为一个恒压源,即通过第一电阻r1采样的电压不会受到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可以实现通过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的输入电压控制节能控制电路20的输出电流,使得能控制电路20的输出电流也不会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实现恒流驱动控制。调光电路70能够根据调光信号dim的大小将节能控制电路20输出的电压进行不同程度的拉低,以降低节能控制电路20的输出电压,即降低了节能控制电路20的输出电流,从而改变led的亮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采用hspice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8~14v输入电压范围内,电路输出电流最大可达1a,输出电流精度可控制在5.5%以内,电源效率可高达9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通过电压转换电路10将本安型电源100输出的标准直流电压转换为大尺寸led显示屏所需要的交流电压,驱动电路40结合第一电压控制电路30对节能控制电路20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控制,以改变节能控制电路20输出的电压。此外,节能控制电路还用于通过输入电压来控制自身输出的驱动电流的大小,使得驱动电流不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实现对led的低功耗恒流控制。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本安型电源无法对大尺寸led显示屏供电的问题,且通过节能控制电路能够在不降低显示效果的情况下,降低功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安型电源对大尺寸led显示屏的亮度控制,改变了大尺寸led显示屏无法在煤矿井下使用的情况。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是大尺寸的led显示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本安型电源恒流供电电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也具备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描述的有益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