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安全域的电力系统线路过负荷预防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04974发布日期:2020-10-13 09:4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基于动态安全域的电力系统线路过负荷预防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动态安全域的电力系统线路过负荷预防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元件的故障和投切易导致一回输电线路电流超过长期允许载流量,出现过负荷。线路过负荷后,发热功率大于散热功率,使得导线温度升高。若温度超过线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则易因弧垂加大而引发短路,或因热氧化而导致导线损坏。目前仅能依靠继电保护切除过负荷线路以避免线路温度超过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但是,保护的动作导致供电中断以及电压、频率波动,可能引发发电机状态突变、失效甚至脱网,引发大面积连锁故障。

线路过负荷后的发热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通过快速降低线路功率消除过负荷,可避免温度超过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保证线路的安全。切机和切负荷是目前消除线路过负荷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切负荷会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供电可靠性问题。由于发电机再并网存在延时,切机不利于电力系统的故障恢复,并且大量负荷与发电机再次并网还会对电力系统产生了冲击,甚至威胁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源功率调节是消除线路过负荷更为高效的方法,部分学者提出可以通过调节电源功率逐步降低线路电流可避免切机切负荷以及功率大幅振荡。线路过负荷后温度达到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所需的时间是线路的允许过负荷时间。部分学者将在允许过负荷时间内降低线路电流至长期允许载流量以下作为过负荷控制的目标。允许过负荷时间决定于线路的发热功率和散热功率。发热功率主要受线路电流的影响。散热功率不仅受环境影响,还与线路温度有关。然而,现有方法忽略了线路功率对发热的影响以及线路温度对散热的影响,因而将允许过负荷时间视为恒定值。部分学者考虑了不同线路功率下允许过负荷时间的不同,但是均以初始的过负荷功率来计算允许过负荷时间,忽略线路功率的变化。在电源功率的调节过程中,线路电流不断变化,必然使允许过负荷时间具有动态性。现有允许过负荷时间的计算方法不仅造成控制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因控制目标的错漏导致线路损坏。

目前电力系统中可控设备调节速率有限,能否依靠可控设备的功率调节在线路温度达到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前,将过负荷线路电流降低至长期允许载流量以内,从而实现过负荷的安全恢复尚缺少判断依据。同时,如果在可控设备功率调节无法保障过负荷线路的安全恢复情况下,应该如何结合其它方法来避免线路过负荷导致的安全问题还缺少相应的研究。因此,如何准确判断线路是否存在过负荷风险,并进行实施相应的措施消除过负荷风险,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准确判断线路是否存在过负荷风险以及如何预防过负荷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基于动态安全域的电力系统线路过负荷预防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利用潮流计算,依次模拟目标电力系统中各条线路开断,计算各条的功率,采集各条线路的环境温度及线路温度,执行步骤s102;

s102、比较各条线路功率与其最大允许长期运行功率的大小,若任一线路的功率大于其最大允许长期运行功率,判断所述线路为过负荷线路,执行步骤s103,否则,执行步骤s106;

s103、根据目标电力系统潮流方向以及其中的可控设备接入位置,将可控设备划分为所述过负荷线路的送端可控设备或受端可控设备,执行步骤s104;

s104、计算各送端可控设备及受端可控设备的最大功率调节量,计算可控设备对所述过负荷线路的最大功率调节量,执行步骤s105;

s105、构建所述过负荷线路的动态安全域,判断所述过负荷线路的初始过负荷功率是否满足对应的动态安全域,若满足,执行步骤s101,否则执行步骤s106

s106、根据线路过负荷预防控制优化模型,计算能够确保过负荷线路安全恢复的设备功率,并调整所有设备功率与计算值相等,从而预防线路过负荷。

优选地,目标电力系统中接入的设备包括燃气轮机、同步发电机和电转气设备,步骤s103中,若同步发电机或燃气轮机为所述过负荷线路提供功率,则所述同步发电机或燃气轮机为所述过负荷线路的送端可控设备;若电转气设备和所述过负荷线路同时从同一节点吸收功率,则所述电转气设备为所述过负荷线路的送端可控设备;若同步发电机或燃气轮机输出功率不流经所述过负荷线路,且与所述过负荷线路的功率输送至同一节点时,则所述同步发电机或燃气轮机为所述过负荷线路的受端可控设备;若所述过负荷线路功率通过线路输送至电转气设备,则所述电转气设备为所述过负荷线路的受端电转气设备。

优选地,步骤s104中,当所述过负荷线路为第r条线路时,目标电力系统中可控设备在任一时间段δt内对所述过负荷线路的最大功率调节量可由下式计算:

满足:

式中,分别表示δt时间内目标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燃气轮机和电转气设备对第r条线路功率调节量的限值;为目标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和燃气轮机对所述过负荷线路r功率的综合最大调节速度。

按下式计算:

按下式计算:

式中,hsh,o、hgj,o和hck,o分别为送端可控设备中第h台同步发电机、第j台燃气轮机和第k台电转气设备与所述过负荷线路功率的灵敏度;hsh,i、hgj,i和hck,i分别为受端可控设备中第h台同步发电机、第j台燃气轮机和第k台电转气设备与所述过负荷线路功率的灵敏度;ps0h,o和ps0h,i分别为t0时刻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第h台同步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pshd,o为送端可控设备中第h台同步发电机维持运行的最小有功功率;pg0j,o和pg0j,i分别为t0时刻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第j台燃气轮机输出的有功功率;pguj,i(tm)为受端可控设备中第j台燃气轮机在tm时刻的功率上限;pc0k,o和pc0k,i分别为t0时刻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第k台电转气设备输出的有功功率;为送端可控设备中第k台电转气设备的最大输出有功功率;ns,o和ns,i分别为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同步发电机的数量;ng,o和ng,i分别为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燃气轮机的数量;nc,o和nc,i分别为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电转气设备的数量;γo和γi分别为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功率调节量的分配系数;分别为第h台同步发电机的最大滑坡和爬坡速率;分别为第j台燃气轮机最大爬坡和滑坡速率;tm=t0+δt,t0为所述过负荷线路发生过负荷的时刻。

优选地,送端可控设备中第k台电转气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考虑了电转气设备功率上限的约束,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φck,o为送端可控设备中第k台电转气设备的转化效率;hg为天然气热值;为电转气设备功率上限约束的送端可控设备中第k台电转气设备输出的天然气流量的上限,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为送端可控设备中第k台电转气设备功率的上限;πcomk,o(t0)为t0时刻送端可控设备中第k台电转气设备接入天然气节点的气压;zcomk,o为与压缩因子和天然气热值有关的常数;bcomk,o为与天然气热值以及电转气设备温度、效率有关的常数。

优选地,γo和γi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的最大功率调节量之和分别为

式中,分别为送端可控设备中第h台同步发电机、第j台燃气轮机、第k台电转气设备在δt时间内的最大功率调节量;分别为受端可控设备中第h台同步发电机、第j台燃气轮机、第k台电转气设备在δt时间内的最大功率调节量。

优选地,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同步发电机在δt时间内的最大功率调节量按如下公式计算:

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燃气轮机在δt时间内的最大功率调节量按如下公式计算:

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电转气设备在δt时间内的最大功率调节量按如下公式计算:

优选地,受端可控设备中第j台燃气轮机在tm时刻的功率上限pguj,i(tm)考虑了节点电压的约束,按以下方法计算:

式中,πgj,i(t0)为t0时刻受端可控设备中第j台燃气轮机接入天然气节点的气压;为受端可控设备中第j台燃气轮机燃烧室气压;φgj,i为受端可控设备中第j台燃气轮机能量转换效率量;hg为天然气热值。

优选地,当所述过负荷线路为第r条线路时,第r条线路的动态安全域pl0r按以下公式构建:

式中,系数c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tmax,lr为第r条线路的最大允许温度;ta,lr为第r条线路的环境绝对温度;t0,lr为第r条线路正常运行时的温度;ρlr、ulr、qlr分别为第r条线路的电阻率、电压、半径以及无功功率;mlr、nlr分别为第r条线路的对流散热系数和辐射散热系数,b1、b2、b3、b4为与线路r自身参数有关的常数:

式中,χlr为第r条线路的密度,clr为第r条线路的比热容。

优选地,步骤s106中,线路过负荷预防控制优化模型为:

其中,ash、bsh、csh为目标电力系统中第h个同步发电机的成本系数,dgj为目标电力系统中第j个燃气轮机的成本系数,psh、pgj、pck为目标电力系统中第h个同步发电机、第j个燃气轮机、第k个电转气设备的功率,ns为目标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的总数,ng为目标电力系统中燃气轮机的总数,nk为目标电力系统中电转气设备的总数,μ为单位电价,σ为天然气单位成本,为目标电力系统中第k个电转气设备的效率;

各同步发电机、燃气轮机和电转气设备的有功功率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ply为目标电力系统第y个节点负荷吸收的功率,y=1,2,…,ny,ny为目标电力系统的节点个数,re代表实部,y为目标电力系统导纳矩阵,u为目标电力系统节点电压矩阵。

为保证过负荷线路安全,由同步发电机、燃气轮机和电转气设备所决定的综合最大调节速度、对过负荷线路调节量限值以及初始过负荷功率始终满足动态安全域:

电力系统的节点电压应满足:

uy,min≤uy≤uy,max

其中,uy为第y个节点的电压,uy,max、uy,min分别为节点y电压的上下限。

电转气设备的功率应满足天然气系统的约束,即:

其中,fq为第q个天然气源的输出流量,nq为天然气源的数量,fload为燃气轮机以外天然气负荷消耗的流量,φck为第k台电转气设备的转化效率,φgj分别为第j台燃气轮机的转化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与现有技术中的切机切负荷相比,本发明采用了可控设备功率调节来实现过负荷线路的控制,避免了切机切负荷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对电气耦合系统的冲击,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与现有技术中的基于固定最大过负荷时间的控制方法相比,本发明考虑了线路自身电流、参数以及环境因素对线路温升的影响,更加准确地反应了线路安全性,避免了实际允许过负荷时间小于固定值时对过负荷线路的破坏。

3、与现有技术中的基于线路静态功率计算最大过负荷时间的控制方法相比,本发明考虑了过载控制过程中线路功率的变化,更加准确地反映了过负荷过程中线路的动态温升过程,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允许过负荷时间,避免基于线路静态功率所得时间导致的误判。

4、本发明仅需要线路过负荷功率、可控设备功率调节能力以及对过负荷线路的影响、线路参数以及环境参数等信息,无需对线路动态温升过程建模,即可快速判断过负荷线路的安全性,易于实现,从而提高了判断方法的适用性。

5、本发明针对可控设备调节能力存在限值的问题,提出了过负荷预防方法以及优化模型,能够根据优化模型提前调整各可控设备功率,从而避免过负荷风险的发生,提高电气耦合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动态安全域的电力系统线路过负荷预防控制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典型电气耦合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基于动态安全域的电力系统线路过负荷预防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利用潮流计算,依次模拟目标电力系统中各条线路开断,计算各条的功率,采集各条线路的环境温度及线路温度,执行步骤s102,以第e条线路为例,计算第e条线路的功率ple,采集各线路的环境温度ta,le以及线路温度t0,le,其中e=1,2,…,nl,nl为输电线路的数量;

s102、比较各条线路功率与其最大允许长期运行功率的大小,若任一线路的功率大于其最大允许长期运行功率,判断所述线路为过负荷线路,执行步骤s103,否则,执行步骤s106;

s103、根据目标电力系统潮流方向以及其中的可控设备接入位置,将可控设备划分为所述过负荷线路的送端可控设备或受端可控设备,执行步骤s104;

s104、计算各送端可控设备及受端可控设备的最大功率调节量,计算可控设备对所述过负荷线路的最大功率调节量,执行步骤s105;

s105、构建所述过负荷线路的动态安全域,判断所述过负荷线路的初始过负荷功率是否满足对应的动态安全域,若满足,执行步骤s101,否则执行步骤s106

s106、根据线路过负荷预防控制优化模型,计算能够确保过负荷线路安全恢复的设备功率,并调整所有设备功率与计算值相等,从而预防线路过负荷。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动态安全域的电力系统线路过负荷预防控制方法中,构建了线路安全域用以反映线路过负荷的安全性;根据过负荷线路初始功率以及可控设备功率调节对过负荷线路功率的影响,快速判断线路是否存在过负荷风险;并且对于存在过负荷风险的线路,提出了基于线路动态安全域的过负荷预防方法以及优化模型,从而消除了过负荷安全风险。

具体实施时,目标电力系统中接入的设备包括燃气轮机(gt)、同步发电机(sg)和电转气设备(p2g),步骤s103中,若同步发电机或燃气轮机为所述过负荷线路提供功率,则所述同步发电机或燃气轮机为所述过负荷线路的送端可控设备;若电转气设备和所述过负荷线路同时从同一节点吸收功率,则所述电转气设备为所述过负荷线路的送端可控设备;若同步发电机或燃气轮机输出功率不流经所述过负荷线路,且与所述过负荷线路的功率输送至同一节点时,则所述同步发电机或燃气轮机为所述过负荷线路的受端可控设备;若所述过负荷线路功率通过线路输送至电转气设备,则所述电转气设备为所述过负荷线路的受端电转气设备。

具体实施时,步骤s104中,步骤s104中,当所述过负荷线路为第r条线路时,目标电力系统中可控设备在任一时间段δt内对所述过负荷线路的最大功率调节量可由下式计算:

满足:

式中,分别表示δt时间内目标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燃气轮机和电转气设备对第r条线路功率调节量的限值;为目标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和燃气轮机对所述过负荷线路r功率的综合最大调节速度。

按下式计算:

按下式计算:

式中,hsh,o、hgj,o和hck,o分别为送端可控设备中第h台同步发电机、第j台燃气轮机和第k台电转气设备与所述过负荷线路功率的灵敏度;hsh,i、hgj,i和hck,i分别为受端可控设备中第h台同步发电机、第j台燃气轮机和第k台电转气设备与所述过负荷线路功率的灵敏度;ps0h,o和ps0h,i分别为t0时刻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第h台同步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pshd,o为送端可控设备中第h台同步发电机维持运行的最小有功功率;pg0j,o和pg0j,i分别为t0时刻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第j台燃气轮机输出的有功功率;pguj,i(tm)为受端可控设备中第j台燃气轮机在tm时刻的功率上限;pc0k,o和pc0k,i分别为t0时刻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第k台电转气设备输出的有功功率;为送端可控设备中第k台电转气设备的最大输出有功功率;ns,o和ns,i分别为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同步发电机的数量;ng,o和ng,i分别为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燃气轮机的数量;nc,o和nc,i分别为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电转气设备的数量;γo和γi分别为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功率调节量的分配系数;分别为第h台同步发电机的最大滑坡和爬坡速率;分别为第j台燃气轮机最大爬坡和滑坡速率;tm=t0+δt,t0为所述过负荷线路发生过负荷的时刻。

具体实施时,送端可控设备中第k台电转气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考虑了电转气设备功率上限的约束,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φck,o为送端可控设备中第k台电转气设备的转化效率;hg为天然气热值;为电转气设备功率上限约束的送端可控设备中第k台电转气设备输出的天然气流量的上限,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为送端可控设备中第k台电转气设备功率的上限;πcomk,o(t0)为t0时刻送端可控设备中第k台电转气设备接入天然气节点的气压;zcomk,o为与压缩因子和天然气热值有关的常数;bcomk,o为与天然气热值以及电转气设备温度、效率有关的常数。

具体实施时,γo和γi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的最大功率调节量之和分别为

式中,分别为送端可控设备中第h台同步发电机、第j台燃气轮机、第k台电转气设备在δt时间内的最大功率调节量;分别为受端可控设备中第h台同步发电机、第j台燃气轮机、第k台电转气设备在δt时间内的最大功率调节量。

具体实施时,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同步发电机在δt时间内的最大功率调节量按如下公式计算:

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燃气轮机在δt时间内的最大功率调节量按如下公式计算:

送端可控设备和受端可控设备中电转气设备在δt时间内的最大功率调节量按如下公式计算:

具体实施时,受端可控设备中第j台燃气轮机在tm时刻的功率上限pguj,i(tm)考虑了节点电压的约束,按以下方法计算:

式中,πgj,i(t0)为t0时刻受端可控设备中第j台燃气轮机接入天然气节点的气压;为受端可控设备中第j台燃气轮机燃烧室气压;φgj,i为受端可控设备中第j台燃气轮机能量转换效率量;hg为天然气热值。

具体实施时,当所述过负荷线路为第r条线路时,第r条线路的动态安全域pl0r按以下公式构建:

式中,系数c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tmax,lr为第r条线路的最大允许温度;ta,lr为第r条线路的环境绝对温度;t0,lr为第r条线路正常运行时的温度;ρlr、ulr、qlr分别为第r条线路的电阻率、电压、半径以及无功功率;mlr、nlr分别为第r条线路的对流散热系数和辐射散热系数,b1、b2、b3、b4为与线路r自身参数有关的常数:

式中,χlr为第r条线路的密度,clr为第r条线路的比热容。

具体实施时,步骤s106中,线路过负荷预防控制优化模型为:

其中,ash、bsh、csh为目标电力系统中第h个同步发电机的成本系数,dgj为目标电力系统中第j个燃气轮机的成本系数,psh、pgj、pck为目标电力系统中第h个同步发电机、第j个燃气轮机、第k个电转气设备的功率,ns为目标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的总数,ng为目标电力系统中燃气轮机的总数,nk为目标电力系统中电转气设备的总数,μ为单位电价,σ为天然气单位成本,为目标电力系统中第k个电转气设备的效率;

各同步发电机、燃气轮机和电转气设备的有功功率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ply为目标电力系统第y个节点负荷吸收的功率,y=1,2,…,ny,ny为目标电力系统的节点个数,re代表实部,y为目标电力系统导纳矩阵,u为目标电力系统节点电压矩阵。

为保证过负荷线路安全,由同步发电机、燃气轮机和电转气设备所决定的综合最大调节速度、对过负荷线路调节量限值以及初始过负荷功率始终满足动态安全域:

电力系统的节点电压应满足:

uy,min≤uy≤uy,max

其中,uy为第y个节点的电压,uy,max、uy,min分别为节点y电压的上下限。

电转气设备的功率应满足天然气系统的约束,即:

其中,fq为第q个天然气源的输出流量,nq为天然气源的数量,fload为燃气轮机以外天然气负荷消耗的流量,φck为第k台电转气设备的转化效率,φgj分别为第j台燃气轮机的转化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与现有技术中的切机切负荷相比,本发明采用了可控设备功率调节来实现过负荷线路的控制,避免了切机切负荷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对电气耦合系统的冲击,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与现有技术中的基于固定最大过负荷时间的控制方法相比,本发明考虑了线路自身电流、参数以及环境因素对线路温升的影响,更加准确地反应了线路安全性,避免了实际允许过负荷时间小于固定值时对过负荷线路的破坏。

3、与现有技术中的基于线路静态功率计算最大过负荷时间的控制方法相比,本发明考虑了过载控制过程中线路功率的变化,更加准确地反映了过负荷过程中线路的动态温升过程,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允许过负荷时间,避免基于线路静态功率所得时间导致的误判。

4、本发明仅需要线路过负荷功率、可控设备功率调节能力以及对过负荷线路的影响、线路参数以及环境参数等信息,无需对线路动态温升过程建模,即可快速判断过负荷线路的安全性,易于实现,从而提高了判断方法的适用性。

5、本发明针对可控设备调节能力存在限值的问题,提出了过负荷预防方法以及优化模型,能够根据优化模型提前调整各可控设备功率,从而避免过负荷风险的发生,提高电气耦合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以图2中的典型电气耦合系统为例,系统额定电压为135kv,节点1、2、23、27接入同步发电机,容量分别为100mva、80mva,60mva、50mva。节点13、22接入燃气轮机,容量分别为50mva、40mva。节点17、28接入电转气设备,最大功率均为1.5mw。同步发电机代表同步发电机,燃气轮机代表燃气轮机、电转气设备代表电转气。线路l6-10的初始温度为50℃,mat为70℃,plcp为44.5a,线路长期允许功率为10.5mw。环境温度为30℃。

以图2所示系统为例,系统正常运行时,同步发电机1、同步发电机2、同步发电机3和同步发电机4的功率分别为62.13mw、60.97mw、19.19mw和37.01mw;燃气轮机1、燃气轮机2的功率分别为21.59mw、26.91mw;电转气设备1、电转气设备2的功率分别为0.27mw和0.59mw。当线路l6-9退出运行时,线路l6-10的功率为18.02mw,超过了线路长期允许功率,此时根据动态安全域判据,不等号右侧的值为7.19,这表明当前运行方式下无法保证过负荷线路安全。而实际上,线路温度将在2.06min时上升至最大耐受温度,并且此时线路功率仍大于长期允许功率,线路温度将继续升高,危及线路安全。

以图2所示系统为例,采用本文方法后,同步发电机1、同步发电机2、同步发电机3、同步发电机4的功率分别为55.68mw、55.78mw、25.28mw、35.64mw;燃气轮机1、燃气轮机2功率分别为21.59mw、33.13mw;电转气设备1和电转气设备2功率分别为0.51mw和0.79mw。当线路l6-9退出运行时,线路l6-10的功率为14.42mw,不等号右侧的值为17.23,这表明优化结果能够保证该线路的安全。而实际上,在可控设备功率调节作用下,线路温度上升至67.60℃后开始下降,不会达到线路最大耐受温度,线路安全。这表明,本发明所提安全域能够准确反应过负荷线路的安全性,并且本发明所提过负荷预防方法,能够有效预防线路出现过负荷风险,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

本发明构建了线路安全域用以反映线路过负荷的安全性;根据过负荷线路初始功率以及可控设备功率调节对过负荷线路功率的影响,快速判断线路是否存在过负荷风险;并且对于存在过负荷风险的线路,提出了基于线路动态安全域的过负荷预防方法以及优化模型,从而消除过负荷安全风险。本发明仅需要线路过负荷功率、可控设备功率调节能力以及对过负荷线路的影响、线路参数以及环境参数等信息,无需对线路动态温升过程建模,即可快速判断过负荷线路的安全性,易于实现,从而提高了判断方法的适用性。并且本发明针对可控设备调节能力存在限值的问题,提出了过负荷预防方法以及优化模型,能够根据优化模型提前调整各可控设备功率,从而避免过负荷风险的发生,提高了电气耦合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