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及碳刷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4829发布日期:2020-07-31 21:59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及碳刷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类弹簧的安装固定,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及碳刷架总成。



背景技术:

电机(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而电机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电流波动,为了抑制电流拨动,图2是现有技术的碳刷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电机内设置电感线圈,通过电感线圈来抑制电流波动。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的电感线圈s在绕制最后一匝线圈s1后,其需要与其他零件形成电气连接,但是由于最后一匝线圈s1没有支撑和固定,从而导致其在电机振动及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卷曲、翘起问题,同时在电机运转时,还会存在与机壳、换向器转碰撞,导致发生电机停止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及碳刷架总成。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用于将电感线圈安装固定于碳刷架上,其中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包括:

筒形固定结构,筒形固定结构设置于碳刷架上,筒形固定结构的侧面具有一开口,筒形固定结构的顶部还具有一弧形凸起部;

固定柱,固定柱竖直设置于碳刷架上且位于筒形固定结构内;以及

卡扣结构,卡扣结构与开口对应设置于碳刷架上;

其中,电感线圈在安装固定于碳刷架上时,电感线圈缠绕设置于固定柱上,且电感线圈的起始端卡接于卡扣结构上,并抵接于开口的一侧,电感线圈的最后一匝线圈呈弯折绕制且抵接于弧形凸起部,电感线圈呈扭矩弹簧状。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筒形固定结构、固定柱及卡扣结构与碳刷架为一体式结构。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筒形固定结构为圆筒状。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弧形凸起部位于开口的相对侧。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固定柱为圆柱形结构。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卡扣结构为平板状结构且上端设置有一卡槽,电感线圈的起始端可卡接于卡槽内。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电感线圈的最后一匝线圈在弯折绕制时,最后一匝线圈在位于弧形凸起部的相对侧弯折,穿过固定柱的上端中部,抵接于弧形凸起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电感线圈的最后一匝线圈在弯折绕制后呈半圆形。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碳刷架总成,其中包括:

碳刷架;

至少一个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至少一个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设置于碳刷架上;

至少一个电感线圈,至少一个电感线圈对应设置于至少一个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上;以及

至少一个碳刷,至少一个碳刷设置于碳刷架上。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电感线圈及至少一个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的数量均为二个,二个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间隔设置于碳刷架上,二个电感线圈对应设置于二个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有:

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及碳刷架总成,通过将电感线圈的起始端卡接于卡扣结构上且抵接于开口的一侧,最后一匝线圈呈弯折绕制且抵接于弧形凸起部,使得电感线圈整体呈扭矩弹簧状,具有一定保持力,在外界振动时,该保持力可保证线圈不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二实施例的碳刷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碳刷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目前,对于电感线圈s绕制而言,如图2所示,其在绕制最后一匝线圈s1后,通常需要与其他零件形成电气连接,但是由于最后一匝线圈s1没有支撑和固定,从而导致其在电机振动及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卷曲、翘起问题,同时在电机运转时,还会存在与机壳、换向器转碰撞,导致发生电机停止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1及碳刷架总成4,可以在电感线圈绕制时,使得电感线圈2整体呈扭矩弹簧状,具有一定保持力,在外界振动时,该保持力可保证线圈不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碳刷架总成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1用于将电感线圈2安装固定于碳刷架3上,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1包括筒形固定结构101、固定柱102和卡扣结构103,其中:

筒形固定结构101设置于碳刷架3上。优选的,筒形固定结构101与碳刷架3为一体式结构,可通过模具一次性注塑成型,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再次参考图1,筒形固定结构101的侧面具有一开口1011,可使电感线圈2的起始端21抵接于其上,以支撑电感线圈2。优选的,筒形固定结构101为圆筒状,该开口1011位于圆筒状的侧壁,但并不以此为限。

筒形固定结构101的顶部还具有一弧形凸起部1012。优选的,弧形凸起部1012位于开口1011的相对侧,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再次参考图1,弧形凸起部1012用于最后一匝线圈22在弯折绕制后抵接于其上,以支撑电感线圈2,使电感线圈2整体呈扭矩弹簧状,具有一定保持力,在外界振动时,该保持力可保证线圈不变形。

固定柱102主要是用于为电感线圈2提供定位及支撑。本实施例公开的固定柱102为圆柱形结构,但并不以此为限。

固定柱102竖直设置于碳刷架3上且位于筒形固定结构101内。优选的,固定柱102与碳刷架3为一体式结构,可通过模具一次性注塑成型,但并不以此为限。

卡扣结构103与开口1011对应设置于碳刷架3上。优选的,卡扣结构103与碳刷架3为一体式结构,可通过模具一次性注塑成型,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再次参考图1,卡扣结构103主要是用于卡接且固定电感线圈2的起始端21。本实施例公开的卡扣结构103为平板状结构且上端设置有一卡槽1031,电感线圈2的起始端21可卡接于卡槽1031内,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再次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1在将电感线圈2在安装固定于碳刷架3上时,电感线圈2的起始端21卡接于卡扣结构103上,并抵接于开口1011的一侧,然后将电感线圈2缠绕设置于固定柱102上,同时电感线圈2的最后一匝线圈22呈弯折绕制且抵接于弧形凸起部1012,从而使电感线圈2的最后一匝线圈22绕制成类似弹簧结构,同时使电感线圈2整体呈扭矩弹簧状,增强线圈保持力,降低了由于外界因素造成电感线圈端部变形,而导致的线圈与电枢摩擦的风险。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1,电感线圈2的最后一匝线圈22在弯折绕制时,最后一匝线圈22在位于弧形凸起部1012的相对侧弯折,穿过固定柱102的上端中部,抵接于弧形凸起部1012。优选的,电感线圈2的最后一匝线圈22在弯折绕制后呈半圆形,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用新型的二实施例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二实施例的碳刷架总成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碳刷架总成4包括碳刷架3、至少一个如上述一实施例中所示的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1、至少一个电感线圈2和至少一个碳刷5,其中:

碳刷架3主要是用于为至少一个碳刷5提供刚性支撑。本实施例公开的碳刷架3为环形结构,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安装需求选择其他合适的结构的碳刷架3。

至少一个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1设置于碳刷架3上,至少一个电感线圈2对应设置于至少一个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1上,至少一个电感线圈2通过至少一个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1设置在碳刷架3上,至少一个碳刷5设置于碳刷架3上。

请再次参考图1,至少一个电感线圈2在对应设置于至少一个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1上时,至少一个电感线圈2的起始端21卡接于对应的卡扣结构103上,并抵接于对应的开口1011的一侧,然后将至少一个电感线圈2缠绕设置于对应的固定柱102上,同时至少一个电感线圈2的最后一匝线圈22呈弯折绕制且抵接于对应的弧形凸起部1012,从而使至少一个电感线圈2的最后一匝线圈22绕制成类似弹簧结构,同时使至少一个电感线圈2整体呈扭矩弹簧状,增强线圈保持力,降低了由于外界因素造成电感线圈端部变形,而导致的线圈与电枢摩擦的风险。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1,至少一个电感线圈2及至少一个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1的数量均为二个,二个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1间隔设置于碳刷架3上,二个电感线圈2对应设置于二个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1上,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其他合适数量的至少一个电感线圈2及至少一个电感类弹簧固定构造1。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