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脉冲热铆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6639发布日期:2020-09-25 18:3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多通道脉冲热铆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脉冲热铆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多通道脉冲热铆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脉冲热铆电源仅支持单路控制输出,仅能驱动一路热铆头,要实现多路控制输出,需要集成多台单机进行分布式控制。1、外围连接端口较多而且分散,连接线束繁杂,对接不便利。2、人机界面分散,编辑参数时,需要到每个人机界面上进行操作,操作存在重复。3、在一些对体积和重量要求比较苛刻的场合,其使用受到限制。为此,我们提出多通道脉冲热铆电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通道脉冲热铆电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通道脉冲热铆电源,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前方侧壁设置有人机界面,所述人机界面与设于机壳内腔的多通道主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多通道主控制板通过接口模块与外控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多通道主控制板分别与采样及监测板一、采样及监测板二、采样及监测板三、采样及监测板四电连接,所述采样及监测板一与电子变压装置一电连接,所述采样及监测板二与电子变压装置二电连接,所述采样及监测板三与电子变压装置三电连接,所述采样及监测板四与电子变压装置四电连接,所述电子变压装置一、电子变压装置二、电子变压装置三、电子变压装置四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且所述电子变压装置一、电子变压装置二、电子变压装置三、电子变压装置四分别与热铆头一及热电偶一、热铆头二及热电偶二、热铆头三及热电偶三、热铆头四及热电偶四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变压装置一包括可控硅一和主变压器一,所述电子变压装置二包括可控硅二和主变压器二,电子变压装置三包括可控硅三和主变压器三,所述电子变压装置四包括可控硅四和主变压器四。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模块包括通讯接口和i/o接口,所述通讯接口包括usb2.0、rs-485和以太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单机集成式多路控制输出,可以驱动和监测多路热铆头;

1.将多台热铆电源的功能有机的集成,通过资源的整合采用一体化设计。

2.单块主控制板驱动多块采样及监测板来控制各路电子变压装置输出,有效利用的主控制板的资源,实现控制单元的小型化,简化电气连接。

3.变压器采用分层式安装,有效利用机壳内部空间,同时便于多个变压器均匀有效散热。

4.人机界面简化,只需在一个界面上便可以对每个通道的参数进行编辑。

5.高度集成,体积小,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壳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件电连接框图。

图中:1、机壳;2、外控模块;3、人机界面;4、多通道主控制板;5、接口模块;61、采样及监测板一;62、电子变压装置一;621、可控硅一和主变压器一;63、热铆头一;64、热电偶一;71、采样及监测板二;72、电子变压装置二;721、可控硅二和主变压器二;73、铆头二;74、热电偶二;81、样及监测板三;82、电子变压装置三;821、可控硅三和主变压器三;83、热铆头三;84、热电偶三;91、采样及监测板四;92、电子变压装置四;921、可控硅四和主变压器四;93、热铆头四;94、热电偶四。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多通道脉冲热铆电源,请参阅图1-3,包括机壳1,机壳1的前方侧壁设置有人机界面3,人机界面3与设于机壳内腔的多通道主控制板4电性连接,用于参数的编辑以及温度曲线、报警信息的显示,多通道主控制板4通过接口模块5与外控模块2电性连接,该多通道主控制板4设置于机壳1的内部,位于人机界面的正后方,与各组采样及检测板和通讯接口、i/o接口电连接。与人机界面电连接,用于驱动人机界面的显示以及信息的交互;与采样及监测板电连接,将内部存储的数据配置给采样及检测板;与通讯接口和i/o接口电连接,用于外部信号指令的接收和输出,

多通道主控制板4分别与采样及监测板一61、采样及监测板二71、采样及监测板三81、采样及监测板四91电连接该各组采样及检测板,设置于机壳内部,主变压器的正上方,与各组电子变压装置、多通道主控制板电连接,同时的又通过i/o接口与外部热电偶进行电连接。与热电偶电连接,用于接收热电偶反馈的电子信号;与多通道主控制板电连接,将温度数据与主控制板配置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控制电子变压装置,同时的,当温度数据超出配置数据的范围时,向多通道主控制板反馈报警信号。

采样及监测板一61与电子变压装置一62电连接,采样及监测板二71与电子变压装置二72电连接,采样及监测板三81与电子变压装置三82电连接,采样及监测板四91与电子变压装置四92电连接,该各组电子变压装置设置于机壳底板上,包括了可控硅和主变压器,其中可控硅与采样及检测板电连接,主变压器与热铆与电连接。可控硅接收到采样及检测板的电信号后控制主变压器的电能输出。

电子变压装置一62、电子变压装置二72、电子变压装置三82、电子变压装置四92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且电子变压装置一62、电子变压装置二72、电子变压装置三82、电子变压装置四92分别与热铆头一63及热电偶一64、热铆头二73及热电偶二74、热铆头三83及热电偶三84、热铆头四93及热电偶四94电连接。

电子变压装置一62包括可控硅一和主变压器一621,电子变压装置二72包括可控硅二和主变压器二721,电子变压装置三82包括可控硅三和主变压器三821,电子变压装置四92包括可控硅四和主变压器四921。

接口模块5包括通讯接口和i/o接口,通讯接口包括usb2.0、rs-485和以太网。

工作原理:通过人机界面3设置工作参数包括温度、时间、热电偶类型等,工作参数自动存储至多通道主控制板4,外控模块2通过i/o接口向多通道主控制板4发送启动信号,多通道主控制板4对各采样及监测板进行数据配置,采样及监测板将热电偶反馈的信号值与被配置的参数值进行比较,然后将控制参数发送给可控硅,可控硅控制主变压器向热铆头输出电能,热铆头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热电偶实时的将热铆头的温度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并反馈给采样及检测板,进而形成温度的闭环控制,到达预定加热时间后,采样及检测板控制电子变压装置停止电能输出,多通道主控制板4通过i/o接口向外控模块发送冷却信号,当热电偶反馈的温度值与设定冷却温度值相同时,多通道主控制板4通过i/o接口向外控模块发送加热结束信号。整个过程中,多通道主控制板4将反馈的温度数据进行存储,将温度与时间通过人机界面显示出来。如果在整个加热过程中,热电偶反馈的温度值超出了采样及检测板被配置温度值的上下极限,多通道主控制板4输出报警信息,并在人机界面3上显示相应的报警信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