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设备电源重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92435发布日期:2021-03-09 15:3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设备电源重启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网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自动化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配网自动化大力发展,配网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对运维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经常发生自动化设备“跑死”的死机现象,为维持设备正常在线,运维人员需要频繁自动化设备在的配电室进行人工重启,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减轻运维压力,减少不必要的出工,提出一种自动化设备电源重启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的电源重启器,避免人工重启,省时省力。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设备电源重启器,包括:电源重启器的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上的接线端子、继电器、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线圈、处理芯片、24v电源;
5.所述接线端子用于连接电源和自动化设备;所述常闭触点串连到自动化设备电源进线上,通过开断交流电源在自动化设备跑死时对其进行硬重启;所述处理芯片,用于收发自动化设备所发送的报文,并解析报文,当达到设定逻辑时,对所述线圈进行加压;所述线圈两端的电压达到24v时,继电器动作对自动化设备进行硬重启。
6.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为凤凰端子,其上表面具有连接一字螺丝刀的凹槽,通过一字螺丝刀紧固或拆除接线
7.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源重启器的本体的两侧分别沿着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出两片凸耳,所述凸耳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源重启器的本体的螺栓孔。
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源重启器的本体上还设置有电源灯,用于指示自动化设备正常供电。
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源重启器的本体上还设置有报文指示灯,当处于报文收发状态时,报文指示灯闪烁。
1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源重启器的本体上还设置有重启动作灯,继电器动作时,重启动作灯亮。
1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源重启器的本体上还设置有网络接口,用于连接自动化设备,传输报文。
1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常闭触点为多组,每一组常闭触点分别由衔铁和线圈组成。
1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电压两端电压达到24v时,线圈将衔铁吸附,常闭触点断开。
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能够固定绝缘遮蔽材料,在遇到较大线路弧垂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绝缘遮蔽材料不会向相对位置较低侧滑动;
16.(2)拆装方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安装,确保了使用的便捷性;
17.(3)本线路带电作业绝缘线夹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相比于原来使用金属线缠绕固定,可以有效避免感应电伤人的危险,提高了作业的安全可靠性;
18.(4)能够反复使用,且每次使用前只需经过短时间检查,在无绝缘层磨损的情况下即可使用,确保了经济性和环保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电源重启器的示意图。
20.图中:1、接线端子2、常闭触点3、继电器4、线圈5、螺栓孔6、处理芯片7、电源灯8、报文指示灯9、重启动作灯10、24v电源11、接线端子12、网络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2.参考图1,一种自动化设备电源重启器,包括:电源重启器的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上的接线端子1、继电器3、继电器的常闭触点2、线圈5、处理芯片7、24v电源11;
23.所述接线端子1用于连接电源和自动化设备;所述常闭触点2串连到自动化设备电源进线上,通过开断交流电源在自动化设备跑死时对其进行硬重启;所述处理芯片7,用于收发自动化设备所发送的报文,并解析报文,当达到设定逻辑时,对所述线圈5进行加压;所述线圈5两端的电压达到24v时,继电器3动作对自动化设备进行硬重启。
24.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1为凤凰端子,其上表面具有连接一字螺丝刀的凹槽,通过一字螺丝刀紧固或拆除接线。并且接线端子1可以带着线整体从电源重启器的本体上拔插。
25.所述电源重启器的本体的两侧分别沿着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出两片凸耳,所述凸耳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源重启器的本体的螺栓孔6。这样就可以通过螺栓和螺栓孔6将电源重启器的本体安装固定起来。
26.所述电源重启器的本体上还设置有电源灯7,用于指示自动化设备正常供电。
27.所述电源重启器的本体上还设置有报文指示灯8,当处于报文收发状态时,报文指示灯8闪烁。
28.所述电源重启器的本体上还设置有重启动作灯9,继电器3动作时,重启动作灯9亮。
29.所述电源重启器的本体上还设置有网络接口12,用于连接自动化设备,传输报文。
30.最后,本实施例中所述常闭触点2为多组,每一组常闭触点2分别由衔铁和线圈5组成。当所述线圈5电压两端电压达到24v时,线圈5将衔铁吸附,常闭触点2断开。
31.上文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范例,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