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8809发布日期:2020-12-01 11:4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烟充电方式,其一是需要将电子烟的电池杆拆卸下来,然后连接到充电装置上,其二是制造时将充电电源管理单元置入电子烟中,使用时将电源线插入到电子烟接口。这几种充电方式需要拆卸电子烟并旋转连接、或者要将电源线对准电子烟插口进行连接,并使电子烟与电极充分接触才可进行充电。因此现有的电子烟充电方式不仅使用起来都非常繁琐、且可能因插拔磨损的情况使电极接触不良导致电子烟不能得到有效充电。

专利号201420248508.9提出了一种电子烟磁吸式充电装置,将磁吸式充电装置设计为支撑座结构.将电子烟放置在充电座上进行充电,利用磁吸式固定,但是这个充电方式必须将充电座水平放置固定,从而进行充电,但是在实际情况下,雾化器一般都是随身携带,出现电量低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利用该专利技术进行充电的,只能在室内采用使用这种技术进行充电,这就极大限制了雾化器的使用,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该问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采用嵌入式磁吸充电方式,通过将雾化器完全嵌入在具有特殊结构的充电座上进行充电,从而实现随身携带,即充即用的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对雾化器进行充电,解决了雾化器的续航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包括雾化器和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包括壳体、连接件和电池,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为封闭式容置腔结构,容置腔内设有电池和控制板;第二壳体为椭圆环结构,环绕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外侧,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第二壳体的内环大小与雾化器的体积相同。

作为优选,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并且与雾化器的侧面相吸附的磁体和与雾化器的电池进行电连接的顶针,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感应器;充电时,雾化器通过磁性吸附在充电座上,顶针与雾化器的电池相接触形成电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与控制板相连的具有伸缩性的顶针。

作为优选,所述顶针设置有两个,包括正、负极顶针,固定在所述控制板上。

作为优选,第二壳体上设有卡槽,卡槽内固定有磁体。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器设置在第二壳体的靠近雾化器的一侧,固定在第二壳体内侧,所述感应器为压力传感器,并且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扣手位,所述扣手位为半圆形结构,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部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指示灯孔、电源输入接口和控制开关,所述指示灯孔内安装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和控制开关均与控制板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与电源输入接口和控制板形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吸式充电装置,利用第二壳体实现对雾化器的卡合,同时利用磁体对雾化器进行吸附固定,从而使得位于第一壳体内的正、负极顶针与雾化器的电池顶针相接触从而对雾化器进行充电,同时设置传感器进行判定;由于第二壳体将雾化器进行完全包裹,且两者采用顶针接触,从而在多种环境下都能进行充电,满足了日常需求,提高了雾化器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部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顶针4、磁体5、感应器

6、电池7、扣手位8、控制开关9、指示灯10、电源输入接口

11、雾化器12、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包括雾化器11和充电座;充电座包括壳体、连接件和电池6,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为封闭式容置腔结构,容置腔内设有电池6和控制板12;第二壳体2为椭圆环结构,环绕设置在第一壳体1的外侧,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第二壳体的内环大小与雾化器11的体积相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壳体设置为两个壳体之间的相互组合,且第二壳体能够环套在雾化器上,从而保证了雾化器卡入第二壳体内,利用容置腔内的电池对雾化器进行充电,同时配合连接件,使得两者的固定更加稳定,确保了在多种环境下都能使用,有效解决了雾化器的续航问题。

请参阅图2至图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并且与雾化器的侧面相吸附的磁体4和与雾化器的电池进行电连接的顶针3,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感应器5;充电时,雾化器通过磁性吸附在充电座上,顶针3与雾化器的电池相接触形成电连接;第一壳体1靠近第二壳体2的一侧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与控制板相连的具有伸缩性的顶针3;顶针3设置有两个,包括正、负极顶针,固定在控制板12上;第二壳体2上设有卡槽,卡槽内固定有磁体4,感应器5设置在第二壳体的靠近雾化器11的一侧,固定在第二壳体2内侧,感应器5为压力传感器,并且与控制板12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顶针,实现对雾化器进行电连接,从而进行充电操作,为了确保充电的稳定性,特别设置磁体,利用磁体之间的吸附力将雾化器和充电座固定在一起,磁体可以分为电磁体或者永磁体中的一种,若使用电磁体,则从电池中分离出导线缠绕至铁片上,同时与控制板相连,接收与控制板相连的控制开关的操控,将顶针设计为可伸缩性结构,这样当雾化器放入充电座时,形成弹性接触,对顶针形成保护;为了判断雾化器固定的稳定性,特别设置感应器,当雾化器取出时,感应器能及时反馈给控制板,从而及时切断充电操作,保护内部的元部件;当然,使用

本技术:
的技术方案,要求雾化器的侧面对应位置设置有磁体。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上设有扣手位7,扣手位7为半圆形结构,对称设置在第二壳体2的中部位置;第一壳体1上设有指示灯孔、电源输入接口10和控制开关8,指示灯孔内安装有指示灯9,指示灯9和控制开关8均与控制板12电性连接,电池6为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与电源输入接口10和控制板12形成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扣手位,从而保证了雾化器在安装或拆卸的过程中更加方便;设置指示灯和控制开关,从而使得操作过程更便利,用户能直观通过指示灯来判断整个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能充分有效对雾化器进行固定,从而保证了充电时的稳定性;

2)设置有感应器,有效对内部元部件进行保护;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包括雾化器和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包括壳体、连接件和电池,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为封闭式容置腔结构,容置腔内设有电池和控制板;第二壳体为椭圆环结构,环绕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外侧,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第二壳体的内环大小与雾化器的体积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并且与雾化器的侧面相吸附的磁体和与雾化器的电池进行电连接的顶针,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感应器;充电时,雾化器通过磁性吸附在充电座上,顶针与雾化器的电池相接触形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与控制板相连的具有伸缩性的顶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设置有两个,包括正、负极顶针,固定在所述控制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上设有卡槽,卡槽内固定有磁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感应器设置在第二壳体的靠近雾化器的一侧,固定在第二壳体内侧,所述感应器为压力传感器,并且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扣手位,所述扣手位为半圆形结构,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部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指示灯孔、电源输入接口和控制开关,所述指示灯孔内安装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和控制开关均与控制板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与电源输入接口和控制板形成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磁吸式充电装置,包括雾化器和充电座;充电座包括壳体、连接件和电池,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为封闭式容置腔结构,容置腔内设有电池和控制板;第二壳体为椭圆环结构,环绕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外侧,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第二壳体的内环大小与雾化器的体积相同;本申请采用嵌入式磁吸充电方式,通过将雾化器完全嵌入在具有特殊结构的充电座上进行充电,从而实现随身携带,即充即用的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对雾化器进行充电,解决了雾化器的续航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蒋铭;曾石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雾客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3
技术公布日:2020.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