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电站的自动对接充电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8807发布日期:2020-12-01 11:45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电站的自动对接充电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电站功能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度高的换电站的自动对接充电单元。

[

背景技术:
]

[

技术实现要素:
]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度高的换电站的自动对接充电单元。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换电站的自动对接充电单元,包括用于承载换电电池包的底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架一端端头部位、用于与换电电池包进行对接充电的自动对接充电组件;所述底架周缘设置有多个用于对换电电池包进行位置限定的限位块;且所述自动对接充电组件包括支撑板、设置于支撑板上的中间隔板以及处于中间隔板相对于支撑板另一侧的充电板;所述中间隔板与支撑板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相连接,且所述充电板与中间隔板之间通过可伸缩的伸缩杆相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内侧、用于驱动所述充电板相对于中间隔板轴向移动的驱动气缸组件;在所述充电板中间部位安设有与换电电池包一端相对接的充电对接头。

优选地,所述自动对接充电组件中还设置有用于对换电对接过程进行控制的自动对接控制器以及用于对过载过扭力情况进行保护的过载过扭力保护单元;该过载过扭力保护单元、驱动气缸组件与自动对接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间隔板上设置有套管;且该伸缩杆贯穿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中间隔板两侧还安设有用于稳固所述充电板的平行移动过程的移动限位条。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对称设置于所述充电板两侧;且各连接杆处于支撑板与中间隔板内侧中间部位。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呈l型结构,且该支撑板通过螺丝与底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限位条上开设有限位通孔,且在所述充电板下侧连接有卡入所述限位通孔中的限位杆。

优选地,所述自动对接充电单元处于底架一端中间部位。

优选地,所述充电板朝向换电电池一面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实时感测接触压力大小的压力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电站的自动对接充电单元通过同时设置用于承载换电电池包2的底架1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架11一端端头部位、用于与换电电池包2进行对接充电的自动对接充电组件12,底架11周缘设置多个用于对换电电池包2进行位置限定的限位块,且自动对接充电组件12包括支撑板126、设置于支撑板126上的中间隔板121以及处于中间隔板121相对于支撑板126另一侧的充电板122,中间隔板121与支撑板126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127相连接,且充电板122与中间隔板121之间通过可伸缩的伸缩杆123相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26内侧、用于驱动所述充电板122相对于中间隔板121轴向移动的驱动气缸组件125,在充电板122中间部位安设与换电电池包2一端相对接的充电对接头,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驱动气缸组件125驱动充电板122平行移动,与换电电池包2进行精准对接,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突出,且可靠度高。

[附图说明]

图1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电站的自动对接充电单元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此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电站的自动对接充电单元1包括用于承载换电电池包2的底架1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架11一端端头部位、用于与换电电池包2进行对接充电的自动对接充电组件12;所述底架11周缘设置有多个用于对换电电池包2进行位置限定的限位块;且所述自动对接充电组件12包括支撑板126、设置于支撑板126上的中间隔板121以及处于中间隔板121相对于支撑板126另一侧的充电板122;所述中间隔板121与支撑板126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127相连接,且所述充电板122与中间隔板121之间通过可伸缩的伸缩杆123相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26内侧、用于驱动所述充电板122相对于中间隔板121轴向移动的驱动气缸组件125;在所述充电板122中间部位安设有与换电电池包2一端相对接的充电对接头。

本申请通过同时设置用于承载换电电池包2的底架1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架11一端端头部位、用于与换电电池包2进行对接充电的自动对接充电组件12,底架11周缘设置多个用于对换电电池包2进行位置限定的限位块,且自动对接充电组件12包括支撑板126、设置于支撑板126上的中间隔板121以及处于中间隔板121相对于支撑板126另一侧的充电板122,中间隔板121与支撑板126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127相连接,且充电板122与中间隔板121之间通过可伸缩的伸缩杆123相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26内侧、用于驱动所述充电板122相对于中间隔板121轴向移动的驱动气缸组件125,在充电板122中间部位安设与换电电池包2一端相对接的充电对接头,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驱动气缸组件125驱动充电板122平行移动,与换电电池包2进行精准对接,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突出,且可靠度高。

优选地,所述自动对接充电组件12中还设置有用于对换电对接过程进行控制的自动对接控制器以及用于对过载过扭力情况进行保护的过载过扭力保护单元;该过载过扭力保护单元、驱动气缸组件与自动对接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申请不涉及到对软体以及电路部分的改进,且各功能部件都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部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保护的是自动对接充电单元1的整体构造。

优选地,所述中间隔板121上设置有套管124;且该伸缩杆123贯穿所述套管124设置;在所述中间隔板121两侧还安设有用于稳固所述充电板122的平行移动过程的移动限位条128。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123对称设置于所述充电板122两侧;且各连接杆127处于支撑板126与中间隔板121内侧中间部位。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126呈l型结构,且该支撑板126通过螺丝与底架11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限位条128上开设有限位通孔,且在所述充电板122下侧连接有卡入所述限位通孔中的限位杆。

优选地,所述自动对接充电单元12处于底架11一端中间部位。

优选地,所述充电板122朝向换电电池一面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实时感测接触压力大小的压力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电站的自动对接充电单元1通过同时设置用于承载换电电池包2的底架1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架11一端端头部位、用于与换电电池包2进行对接充电的自动对接充电组件12,底架11周缘设置多个用于对换电电池包2进行位置限定的限位块,且自动对接充电组件12包括支撑板126、设置于支撑板126上的中间隔板121以及处于中间隔板121相对于支撑板126另一侧的充电板122,中间隔板121与支撑板126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127相连接,且充电板122与中间隔板121之间通过可伸缩的伸缩杆123相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26内侧、用于驱动所述充电板122相对于中间隔板121轴向移动的驱动气缸组件125,在充电板122中间部位安设与换电电池包2一端相对接的充电对接头,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驱动气缸组件125驱动充电板122平行移动,与换电电池包2进行精准对接,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突出,且可靠度高。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