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中间接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4281发布日期:2020-11-20 09:55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中间接头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电网负荷逐年增加,市区内建设的变电站逐年增多,而市区内一般建筑物密度较大,导致变电站的进出线易受周边建筑的诸多限制。

为了节省地面空间,电缆隧道应运而生。电缆铺设好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电缆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些连接点就称为电缆接头。电缆中间部位的电缆接头称为电缆中间接头,而线路两末端的电缆接头就称为电缆终端头。以作为输电线路骨干力量的110kv线路为例,其电缆化率日益提高,当三回路110kv电缆中间接头同时放置于一段电缆隧道内时,会占据大量空间,导致电缆隧道无法继续敷设电缆,或者敷设电缆数量无法满足规划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城市电网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三回路电缆中间接头放置于同一段电缆隧道内时占据空间较大,导致电缆隧道内空间无法满足电缆敷设需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三回路电缆中间接头所需安装空间的电缆中间接头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井,包括:

第一接头舱;

至少两个第一挂设机构,各所述第一挂设机构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接头舱相对的两内侧壁上,用于固定挂设电缆中间接头;

第一排管机构,埋设于所述第一接头舱的底部并形成用于供电缆穿过的通道;

第二接头舱,与所述第一接头舱相连通;

第二挂设机构,装设于所述第二接头舱内的第一侧壁,用于固定挂设电缆中间接头;及,

第二排管机构,埋设于所述第二接头舱内的第二侧壁并形成用于供电缆穿过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中间接头井还包括:

第一过渡舱,所述第一过渡舱设于所述第一接头舱远离所述第二接头舱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接头舱相连通;

第二过渡舱,所述第二过渡舱设于所述第一接头舱及所述第二接头舱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接头舱及所述第二接头舱均相连通;及,

第三过渡舱,所述第三过渡舱设于所述第二接头舱远离所述第二过渡舱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二接头舱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挂设机构包括:

接头支架机构,所述接头支架机构装设于所述第一接头舱的内侧壁,所述接头支架机构用于固定挂设电缆中间接头;及,

至少两个电缆支架机构,各个所述电缆支架机构沿水平方向间隔装设于所述第一接头舱的内侧壁,各个所述电缆支架机构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于所述接头支架机构的两侧,所述电缆支架机构用于固定挂设电缆。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支架机构包括:至少三个第一支架,各个所述第一支架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装设于所述第一接头舱的内侧壁,且各个所述第一支架之间沿水平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支架机构包括:至少三个第二支架,各个所述第二支架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装设于所述第一接头舱的内侧壁,各个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沿水平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

电缆调整架,所述电缆调整架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一接头舱的内侧壁;

电缆固定架,所述电缆固定架装设于所述电缆调整架,并与所述电缆调整架相垂直设置;及,

电缆夹具,所述电缆夹具固定装设于所述电缆固定架背向所述第一接头舱底部的一侧,用于夹持电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接头调整架,所述接头调整架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一接头舱的内侧壁;

接头固定架,所述接头固定架装设于所述接头调整架,并与所述接头调整架相垂直设置;及,

接头保护盒,所述接头保护盒固定装设于所述接头固定架背向所述第一接头舱底部的一侧,用于固定电缆中间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舱、所述第一接头舱、所述第二过渡舱、所述第二接头舱及所述第三过渡舱均开设有用于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操作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中间接头井还包括若干个盖板,各个所述盖板一一对应盖设于各个所述操作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舱与所述第一接头舱之间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接头舱与所述第二过渡舱之间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过渡舱与所述第二接头舱之间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接头舱与所述第三过渡舱之间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及所述第四通孔均用于供电缆穿过。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电缆中间接头井,是通过在同一水平线上设置第一接头舱及第二接头舱,在第一接头舱的两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挂设机构,以通过两内侧壁处的第一挂设机构实现两个回路电缆中间接头的布置,同时,在第二接头舱的第一侧壁装设第二挂设机构,以基于第二挂设机构实现第三个回路电缆中间接头的布置,能够满足三回路电缆中间接头对安装空间的需求,也能够避免各个电缆回路之间的相互影响,且其占用空间较少,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电缆中间接头井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缆中间接头井另一视角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b-b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c-c的剖视图。

图6为图2所示e-e的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d-d的剖视图。

图8为图2所示f-f的剖视图。

图9为图2所示g-g的剖视图。

100、电缆中间接头井;10、第一接头舱;11、内侧壁;20、第一挂设机构;21、接头支架机构;211、第二支架;2111、接头调整架;2112、接头固定架;2113、接头保护盒;2114、盒体固定件;22、电缆支架机构;221、第一支架;2211、电缆调整架;2212、电缆固定架;2213、电缆夹具;30、第一排管机构;40、第二接头舱;41、第一侧壁;42、第二侧壁;50、第二挂设机构;60、第二排管机构;70、第一过渡舱;71、第一通孔;80、第二过渡舱;81、第二通孔;82、第三通孔;90、第三过渡舱;91、第四通孔;101、操作入口;102、盖板;103、电缆中间接头;104、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缆中间接头井100,该电缆中间接头井100能够满足三回路电缆中间接头103对安装空间的需求,并且三回路电缆中间接头103布置时所占用的空间较少,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该电缆中间接头井100,包括:第一接头舱10、电缆挂设机构、第一排管机构30、第二接头舱40及第二排管机构60。

其中,第一接头舱10与第二接头舱40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且第一接头舱10与第二接头舱40之间相连通,各个回路的电缆104可以从第一接头舱10的左侧伸入至第一接头舱10内,并从第二接头舱40的右侧伸出。

其中,电缆挂设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挂设机构20及一个第二挂设机构50,并且第一挂设机构20与第二挂设机构50的结构完全相同;各个第一挂设机构20分别装设在第一接头舱10相对的两内侧壁11上,用于固定挂设电缆中间接头103,即:伸入至第一接头舱10内的两个回路(即:电缆回路)分别通过两内侧壁11上的第一挂设机构20进行固定挂设,以使第一接头舱10内的两个电缆回路相互隔离布置。第二挂设机构50装设在第二接头舱40内的第一侧壁41上,第三个电缆回路通过第二挂设机构50固定挂设在第一侧壁41上,并从第二接头舱40的右侧伸出。

其中,第一排管机构30埋设在第一接头舱10的底部并形成有供电缆104穿过的通道,第三个电缆回路从第一排管机构30的左侧伸入至第一排管机构30内,进而由第一排管机构30的右侧伸出并伸入至第二接头舱40内,能够实现第三个电缆回路与第一接头舱10内的两个电缆回路之间相互隔离的目的。

另外,第二排管机构60埋设在第二接头舱40的第二侧壁42处并形成有供电缆104穿过的通道,第一侧壁41与第二侧壁42之间相互间隔,即:第二挂设机构50与第二排管机构60相互平行间隔设置在第二接头舱40内相对的两侧壁上;经由第一接头舱10的右侧穿出的两个电缆回路将由第二排管机构60的左侧穿入至第二排管机构60内,并经第二排管机构60的右侧伸出,之后经第二接头舱40的右侧伸出,能够实现第二接头舱40内所固定挂设的第三个电缆回路与固定挂设于第一接头舱10内的两个电缆回路相互隔离的效果。

其中,该电缆中间接头井100还包括有:第一过渡舱70、第二过渡舱80及第三过渡舱90,第一过渡舱70设置在第一接头舱10远离第二接头舱40的端部并与第一接头舱10相连通;第二过渡舱80设置第一接头舱10与第二接头舱40之间,同时,该第二过渡舱80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接头舱10及第二接头舱40相连通;第三过渡舱90设置在第二接头舱40远离第二过渡舱80的端部并与第二接头舱40的右侧相连通。另外,第一排管机构30的轴向两端分别与第一过渡舱70及第二过渡舱80相连通。

可以理解的,三个电缆回路均由第一过渡舱70的左侧穿入,其中两个电缆回路由第一接头舱10的左侧穿入至第一接头舱10内,并进一步的经第二过渡舱80伸入至第二排管机构60内;第三个电缆回路伸入至第一排管机构30内并进一步的经第二过渡舱80伸入至第二接头舱40内;最终,三个电缆回路均由第二接头舱40的右侧伸入至第三过渡舱90内。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第一挂设机构20包括:接头支架机构21及至少两个电缆支架机构22,接头支架机构21装设在第一接头舱10的内侧壁11上,该接头支架机构21的作用在于对电缆回路中的电缆中间接头103进行固定挂设。各个电缆支架机构22沿水平方向相互间隔装设在第一接头舱10的内侧壁11上,同时,各个电缆支架机构22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在接头支架机构21的两侧,该电缆支架机构22的作用在于对电缆中间接头103两侧的电缆104进行固定挂设。

其中,该电缆支架机构22包括有至少三个第一支架221,各个第一支架221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装设在第一接头舱10的内侧壁11上,并且各个第一支架221之间沿水平方向依次间隔排列,即:各个第一支架221由上至下依次间隔排列,同时各个第一支架221由左至右也依次间隔排列。

其中,接头支架机构21包括有至少三个第二支架211,第二支架211的数量与第一支架221的数量相同,各个第二支架211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装设在第一接头舱10的内侧壁11上,并且各个第二支架211之间沿水平方向依次间隔排列,即:各个第二支架211由上至下依次间隔排列,同时各个第二支架211由左至右也依次间隔排列。

其中,该第一支架221包括:电缆调整架2211、电缆固定架2212及电缆夹具2213,电缆调整架2211固定装设在第一接头舱10的内侧壁11上;电缆固定架2212装设在电缆调整架2211上并与电缆调整架2211之间相垂直设置,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电缆固定架2212安装的位置;电缆夹具2213固定装设在电缆固定架2212背向第一接头舱10的底部,用于夹持电缆中间接头103两侧的电缆104。

其中,该第二支架211包括:接头调整架2111、接头固定架2112及接头保护盒2113,接头调整架2111固定装设在第一接头舱10的内侧壁11上,并与电缆调整架2211相间隔设置;接头固定架2112装设在接头调整架2111上并与接头调整架2111相垂直设置,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接头固定架2112的安装位置;接头保护盒2113固定装设在接头固定架2112背向第一接头舱10底部的一侧,用于固定电缆中间接头103的同时起到防止电缆中间接头103爆炸的效果。另外,该接头保护盒2113是通过盒体固定件2114(如尼龙绳)固定装设在接头固定架2112上。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9,第一过渡舱70、第一接头舱10、第二过渡舱80、第二接头舱40及第三过渡舱90靠近地面的一侧均开设有一个或多个操作入口101,工作人员可从该操作入口101进入相应的舱室内,便于工作人员对电缆回路进行敷设、检修等不同操作。另外,在各个操作入口101处一一对应盖设有盖板102,盖板102的数量与操作入口101数量相同,用于封盖操作入口101,以避免出现行人误入的现象。

其中,在第一过渡舱70与第一接头舱10之间开设有第一通孔71,以便于两个电缆回路经第一通孔71穿入至第一接头舱10内,第三个电缆回路经第一排管机构30敷设至第二接头舱40内;第一接头舱10与第二过渡舱80之间开设有第二通孔81,以便于穿入至第一接头舱10内的两个电缆回路经第二通孔81穿入至第二过渡舱80内;第二过渡舱80与第二接头舱40之间开设有第三通孔82,以便于三个电缆回路经第三通孔82穿入至第二接头舱40内;第二接头舱40与第三过渡舱90之间开设有第四通孔91,以便于第二接头舱40内的三个电缆回路经第四通孔91穿入至第三过渡舱90内。可以理解的,第一过渡舱70远离第一接头舱10的一侧开设有第五通孔|(图未标),三个电缆回路均通过第五通孔穿入至第一接头舱10内;第三过渡舱90远离第二接头舱40的一侧开设有第六通孔(图未标),位于第三过渡舱90内的三个电缆回路均可经第六通孔穿出。

另外,第一排管机构30内水平铺设有多个相互平行间隔的玻璃钢管,同一电缆回路中的各个电缆104可分别穿入至不同的玻璃钢管内并敷设至第二过渡舱80内,能够实现同一电缆回路中的各个电缆104之间相互隔离的效果,如图7及图9所示;另外,第二排管机构60内沿竖直方向铺设有多个相互平行间隔的玻璃钢管,同一电缆回路中的各个电缆104可分别穿入至不同的玻璃钢管内并敷设至第三过渡舱90内,如图8所示。

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缆中间接头井100内部各个电缆回路的敷设过程可描述为:

三个电缆回路经由第五通孔穿入至第一过渡舱70内,其中两个电缆回路经第一通孔71敷设至第一接头舱10内,第三个电缆回路经第一排管机构30敷设至第二过渡舱80内;敷设至第一接头舱10内的两个电缆回路分别固定挂设在第一接头舱10相对的两内侧壁11上并经第二通孔81敷设至第二过渡舱80内,其中,位于第一接头舱10内的电缆104部分是通过电缆夹具2213固定挂设在电缆固定架2212上,电缆中间接头103是通过电缆保护盒及盒体固定件2114的共同作用固定挂设在接头固定架2112上;经第二通孔81敷设至第二过渡舱80内的两个电缆回路穿过第三通孔82进入第二接头舱40内,进一步地敷设至位于第二侧壁42处的第二排管机构60内,之后经由第四通孔91敷设至第三接头舱内;经第一排管机构30敷设至第二过渡舱80内的电缆回路经第三通孔82敷设至第二接头舱40内并通过第二挂设机构50固定挂设在第一侧壁41上,之后经由第四通孔91敷设至第三过渡舱90内;最终,敷设至第三过渡舱90内的三个电缆回路可经第六通孔敷设出井。

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缆中间接头井100,是通过在同一水平线上设置第一接头舱10及第二接头舱40,在第一接头舱10的两内侧壁1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挂设机构20,以通过两内侧壁11处的第一挂设机构20实现两个回路电缆中间接头103的布置,同时,在第二接头舱40内的第一侧壁41装设第二挂设机构50,以基于第二挂设机构50实现第三个回路电缆中间接头103的布置,能够满足三回路电缆中间接头103对安装空间的需求,也能够避免各个电缆回路之间的相互影响,且其占用空间较少,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