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平机的变频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4464发布日期:2020-10-23 12:3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透平机的变频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平机的变频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透平机是一种用于纸厂真空系统的设备。透平的工作条件和所用工质不同,所以它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原理相似。透平的最主要的部件是一个旋转件即转子,或称叶轮,它安装在透平轴上具有沿均匀排列的叶片,流体所具能量在流动中,经过喷管时转换成功能,流过叶轮时流体冲击叶轮,推动叶轮转动,从而驱动透平轴旋转,输出机械功。它是由变频器驱动电机高速运转再带动叶轮产生真空。现所用变频器的启动,停止,运行信号均与控制站有连锁,一旦哪个信号丢失将会引起电机的跳停,对生产造成损失。除此之外,准备信号与运行信号经中间继电器后发给控制站,多出一个故障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压变频器驱动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连续运行装置[201520023823.6],其由高压开关柜、高压变频器和高压绕线式异步电动机顺序电连接组成定子回路,由高压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滑环和液体电阻启动器顺序电连接组成转子回路。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变频器信号丢失导致的电机跳停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变频器与控制站之间故障点较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故障点较少的透平机的变频器控制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透平机的变频器控制电路,包括设置在透平机内的变频器,变频器具有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第一卡件的模拟输入端和输出频率端通过操作站电流限制点与控制系统连接,第一卡件的控制电压输出端通过操作站启动信号点与正向启动端和自由端连接,控制电压输出端通过原准备信号取点与数字输出端连接,第二卡件的第一继电器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运行反馈端连接,第二卡件的第二继电器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准备反馈端连接。简化了原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将变频器准备信号和运行信号直接送至控制系统,减少了故障发生点。

在上述的透平机的变频器控制电路中,变频器为vaconnx变频器。vaconnx变频器的24v控制电源可以内部供电,也可提供外部电源供电,同时其中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可根据实际需要模块化组合使用。

在上述的透平机的变频器控制电路中,操作站电流限制点包括设置在第一卡件的模拟输入端和控制系统之间的第一逆变器,第一逆变器与控制系统之间设置有常闭的单联双控开关。第一逆变器将变频器的模拟输入端的参考电流由直流转换为交流。

在上述的透平机的变频器控制电路中,操作站电流限制点包括设置在第一卡件的输出频率端和控制系统之间的第二逆变器,第二逆变器与控制系统之间设置有常闭的单联双控开关。第二逆变器将输出频率端的模拟输出由直流转换为交流。

在上述的透平机的变频器控制电路中,操作站启动信号点包括与第一卡件的控制电压输出端连接的熔断器,熔断器与并连的正向启动线和自由线连接。熔断器保护操作站启动信号点,避免电流过大导致的电路损毁。

在上述的透平机的变频器控制电路中,正向启动线上串连有常开的动合开关和若干常开的单联双控开关。正向启动线的动合开关和单联双控开关控制正向启动线的通断,控制变频器的正向启动。

在上述的透平机的变频器控制电路中,自由线上串连有常开的旋钮开关。旋转开关控制变频器的自由编程的通断。

在上述的透平机的变频器控制电路中,原准备信号取点串连在控制电压输出端所连接的熔断器和第一卡件的数字输出端之间,包括互相并连的信号灯和继电器。原准备信号取点用于数字输出,变频器送电其中的继电器吸合。

在上述的透平机的变频器控制电路中,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的输出端的端口处设置有常闭的单联双控开关。单联双控开关独立控制各个端口的开闭。

在上述的透平机的变频器控制电路中,控制系统至第二卡件的第一继电器输出端和第二继电器输出端之间的运行反馈路和准备反馈路上分别串连常开的动合开关和若干常闭的单联双控开关。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简化原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将变频器准备信号和运行信号直接送至控制系统,减少了故障点;发生故障时,故障位置排查较为方便;vaconnx变频器可自由组合配件,适应各种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的接线示意图;

图中,变频器1、第一卡件2、操作站电流限制点21、操作站启动信号点22、原准备信号取点23、第一逆变器24、第二逆变器25、正向启动线26、自由线27、第二卡件3、第一继电器输出端31、第二继电器输出端32、控制系统4、运行反馈端41、准备反馈端42、运行反馈路43、准备反馈路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透平机的变频器控制电路,包括设置在透平机内的变频器1,变频器1具有第一卡件2和第二卡件3,第一卡件2的模拟输入端和输出频率端通过操作站电流限制点21与控制系统4连接,第一卡件2的控制电压输出端通过操作站启动信号点22与第一卡件2的正向启动端和自由端连接,控制电压输出端通过原准备信号取点23与数字输出端连接,第二卡件3的第一继电器输出端31与控制系统4的运行反馈端41连接,第二卡件3的第二继电器输出端32与控制系统4的准备反馈端42连接。工作时,将原准备信号取点23取消,直接将准备信号单独接至第二卡件3的准备反馈端42。同时将运行信号同样单独放线至第二卡件3的运行反馈端41,两信号直接由变频器1输出,不经过原准备信号取点23。

具体地,变频器1为vaconnx变频器。变频器1内的参数随之改变,p2.5.1.1改为digout:b.2,p2.5.1.2改为digout:b.1,p2.5.1.3改为digout:0.1。

除此之外,操作站电流限制点21包括设置在第一卡件2的模拟输入端和控制系统4之间的第一逆变器24,第一逆变器24与控制系统4之间设置有常闭的单联双控开关。第一逆变器24将模拟输入端的直流转为交流的输入频率参考电压。

同时,操作站电流限制点21包括设置在第一卡件2的输出频率端和控制系统4之间的第二逆变器25,第二逆变器25与控制系统4之间设置有常闭的单联双控开关。第二逆变器25连接的输出频率端根据实际需要编程,调整变频器1的内部参数。

深入地,操作站启动信号点22包括与第一卡件2的控制电压输出端连接的熔断器,熔断器与并连的正向启动线26和自由线27连接。操作站启动信号点22内部熔断器限制电流大小为1a,避免电流过大导致的变频器1过载。

显然地,正向启动线26上串连有常开的动合开关和若干常开的单联双控开关。正向启动线26与第一卡件2的正向启动端连接,各触点闭合后开始正向启动。

可见地,自由线27上串连有常开的旋钮开关。旋钮开关旋转闭合后,自由线27将自由端和控制电压输出端连通,提供编程。

很明显,原准备信号取点23串连在控制电压输出端所连接的熔断器和第一卡件2的数字输出端之间,包括互相并连的信号灯和继电器。原准备信号取点23内的继电器电源为24v,取自变频器1的第一卡件2。

进一步地,第一卡件2和第二卡件3的输出端的端口处设置有常闭的单联双控开关。第一卡件2和第二卡件3的输出端所连接的单联双控开关独立受控,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端口的通断。

更进一步地,控制系统4至第二卡件3的第一继电器输出端31和第二继电器输出端32之间的运行反馈路43和准备反馈路44上分别串连常开的动合开关和若干常闭的单联双控开关。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原理在于:利用停机检修时准备2*1.0mm2电缆若干米两端压线鼻子,并标注位号。其中一根两端分别接于变频器1的第二卡件3的第二继电器输出端32及控制系统4的准备反馈端42用于准备信号;另一个两端分别接于第二卡件3的第一继电器输出端31及控制系统4的运行反馈端41用于运行信号,并修改相应变频器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变频器1、第一卡件2、操作站电流限制点21、操作站启动信号点22、原准备信号取点23、第一逆变器24、第二逆变器25、正向启动线26、自由线27、第二卡件3、第一继电器输出端31、第二继电器输出端32、控制系统4、运行反馈端41、准备反馈端42、运行反馈路43、准备反馈路4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