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31481发布日期:2020-12-18 13:21阅读:52来源:国知局
改进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直击雷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直击雷保护装置主要包括金属大气电极、伞裙、变阻抑制器和环形座。在直击雷保护装置工作时,其核心部件“变阻抑制器”在输送电荷的过程中会产生发热现象,长时间的热量堆积会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另外,装置安装时,通过环形座底部法兰盘与杆体进行连接安装,安装过程中有以下问题:

1、需要使用4枚螺栓通过法兰螺孔,配合平垫、弹簧垫、螺母,安装较复杂,效率低。

2、需要使用两个扳手操作,工具管理及保养造成人力物力浪费。

3、高空(高塔)作业时安装复杂不利于作业人员的安全,以及面临工具、螺栓等高空坠物的风险。

4、装置维修更换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直击雷保护装置,既能实现环形座与杆体的快速连接,又能实现变阻抑制器的快速散热,避免热量聚集。

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型直击雷保护装置,包括伞裙和环形座,伞裙内设置变阻抑制器,所述环形座底部设置快速连接件,对应快速连接件设置快速锁紧件,快速锁紧件固定在杆体顶端,所述变阻抑制器外部套设灌封壳体,灌封壳体上半部分填充灌封材料,灌封壳体下半部分设置套设在变阻抑制器外周的散热件,散热件外周设置轴向通风道和环绕散热件外侧面的旋向通风道,伞裙底部对应散热件预留通风散热通道。

本实用新型主要实现了直击雷保护装置与杆体的快速连接和直击雷保护装置核心部件的快速散热。快速连接时,直接通过快速锁紧件锁紧快速连接件,无需借助其他工具,3-5秒钟即可完成与杆体的可靠连接,操作简单,可节约10倍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直击雷保护装置核心部件外围加装散热件,散热件对变阻抑制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起发散作用,同时,外界空气通过伞裙底部的散热通风通道进入伞裙内部,沿旋向通风道和轴向通风道流动,快速带走散热件表面热量,起到快速降温的效果,避免热量聚集,延长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套筒和关于散热套筒中心轴对称设置的多个散热翅片,两相邻散热翅片之间形成轴向通风道,多个散热翅片上旋向设置旋向通风槽,多个旋向通风槽的连线为螺旋线。

优选地,所述散热翅片设为螺旋形,散热翅片表面积大,利于快速散热。

优选地,所述灌封壳体底部设为开口式,利于散热。

优选地,所述快速连接件采用带有束腰的连杆,快速锁紧件包括与连杆外形匹配的空心管,空心管两侧对称设置凸轮锁紧机构。安装时,将快速连接件插入空心管,锁紧凸轮锁紧机构,由锁紧凸轮卡在连杆的束腰处,即可完成安装,拆卸时,松开凸轮锁紧机构,拔出空心管即可。

优选地,所述凸轮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凸轮和把手,空心管管壁上对应锁紧凸轮设置豁口,豁口处通过转轴固定锁紧凸轮,锁紧凸轮设于空心管之外的一侧连接把手。锁紧时,把手向下拉紧,锁紧凸轮沿连杆上移,卡在束腰处,拆卸式,把手向上拉至水平,两个锁紧凸轮释放连杆,拆卸完成。

优选地,所述空心管为阶梯型圆管,直径较大的一端设置凸轮锁紧机构,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杆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既能实现环形座与杆体的快速连接,又能实现变阻抑制器的快速散热,避免热量聚集。快速连接时,直接通过快速锁紧件锁紧快速连接件,无需借助其他工具,3-5秒钟即可完成与杆体的可靠连接,操作简单,可节约10倍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直击雷保护装置核心部件外围加装散热件,散热件对变阻抑制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起发散作用,同时,外界空气通过伞裙底部的散热通风通道进入伞裙内部,沿旋向通风道和轴向通风道流动,快速带走散热件表面热量,起到快速降温的效果,避免热量聚集,延长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快速连接件和快速锁紧件分体示意图;

图2快速连接件和快速锁紧件未锁紧示意图。

图3快速连接件和快速锁紧件锁紧示意图。

图4伞裙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散热件俯视图。

图中:1、伞裙;2、环形座;3、快速连接件;4、杆体;5、空心管;6、锁紧凸轮;7、把手;8、变阻抑制器;9、灌封壳体;10、灌封材料;11、散热翅片;12、轴向通风道;13、旋向通风槽;14、散热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型直击雷保护装置,包括伞裙1和环形座2,伞裙1内设置变阻抑制器8,所述环形座2底部设置快速连接件3,对应快速连接件3设置快速锁紧件,快速锁紧件固定在杆体4顶端,所述变阻抑制器8外部套设灌封壳体9,灌封壳体9上半部分填充灌封材料10,灌封壳体9下半部分设置套设在变阻抑制器8外周的散热件,散热件外周设置轴向通风道12和环绕散热件外侧面的旋向通风道,伞裙1底部对应散热件预留通风散热通道。

其中,快速连接件3采用带有束腰的连杆,快速锁紧件包括与连杆外形匹配的空心管5,空心管5两侧对称设置凸轮锁紧机构。安装时,将快速连接件3插入空心管5,锁紧凸轮锁紧机构,由锁紧凸轮卡在连杆的束腰处,即可完成安装,拆卸时,松开凸轮锁紧机构,拔出空心管5即可;凸轮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凸轮6和把手7,空心管5管壁上对应锁紧凸轮3设置豁口,豁口处通过转轴固定锁紧凸轮6,锁紧凸轮6设于空心管5之外的一侧连接把手7。锁紧时,把手7向下拉紧,锁紧凸轮6沿连杆上移,卡在束腰处,拆卸式,把手7向上拉至水平,两个锁紧凸轮6释放连杆,拆卸完成,为保证锁紧效果,设置快速连接件3的束腰轮廓与锁紧凸轮6的轮廓相匹配;空心管5为阶梯型圆管,直径较大的一端设置凸轮锁紧机构,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杆体4。

如图5所示,散热件包括散热套筒14和关于散热套筒14中心轴对称设置的多个散热翅片11,两相邻散热翅片11之间形成轴向通风道12,多个散热翅片11上旋向设置旋向通风槽13,多个旋向通风槽13的连线为螺旋线;散热翅片11设为螺旋形,散热翅片11表面积大,利于快速散热,同时也有利于空气的快速流动;灌封壳体9底部设为开口式,利于散热。

本实用新型主要实现了直击雷保护装置与杆体4的快速连接和直击雷保护装置核心部件的快速散热。快速连接时,直接通过快速锁紧件锁紧快速连接件3,无需借助其他工具,3-5秒钟即可完成与杆体4的可靠连接,操作简单,可节约10倍以上的工作时间;在直击雷保护装置核心部件外围加装散热件,散热件对变阻抑制器8工作中产生的热量起发散作用,同时,外界空气通过伞裙1底部的散热通风通道进入伞裙1内部,沿旋向通风道和轴向通风道12流动,快速带走散热件表面热量,起到快速降温的效果,避免热量聚集,延长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直击雷保护装置,包括伞裙(1)和环形座(2),伞裙(1)内设置变阻抑制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座(2)底部设置快速连接件(3),对应快速连接件(3)设置快速锁紧件,快速锁紧件固定在杆体(4)顶端,所述变阻抑制器(8)外部套设灌封壳体(9),灌封壳体(9)上半部分填充灌封材料(10),灌封壳体(9)下半部分设置套设在变阻抑制器(8)外周的散热件,散热件外周设置轴向通风道(12)和环绕散热件外侧面的旋向通风道,伞裙(1)底部对应散热件预留通风散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直击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套筒(14)和关于散热套筒(14)中心轴对称设置的多个散热翅片(11),两相邻散热翅片(11)之间形成轴向通风道(12),多个散热翅片(11)上旋向设置旋向通风槽(13),多个旋向通风槽的连线为螺旋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直击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11)设为螺旋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直击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灌封壳体(9)的底部设为开口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直击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连接件(3)采用带有束腰的连杆,快速锁紧件包括与连杆外形匹配的空心管,空心管两侧对称设置凸轮锁紧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直击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凸轮(6)和把手(7),空心管(5)管壁上对应锁紧凸轮(6)设置豁口,豁口处通过转轴固定锁紧凸轮(6),锁紧凸轮(6)设于空心管(5)之外的一侧连接把手(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直击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5)为阶梯型圆管,直径较大的一端设置凸轮锁紧机构,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杆体(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直击雷保护装置,包括伞裙和环形座,伞裙内设置变阻抑制器,所述环形座底部设置快速连接件,对应快速连接件设置快速锁紧件,快速锁紧件固定在杆体顶端,所述变阻抑制器外部套设灌封壳体,灌封壳体上半部分填充灌封材料,灌封壳体下半部分设置套设在变阻抑制器外周的散热件,散热件外周设置轴向通风道和环绕散热件外侧面的旋向通风道,伞裙底部对应散热件预留通风散热通道。本实用新型既能实现环形座与杆体的快速连接,又能实现变阻抑制器的快速散热,避免热量聚集。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涛;孙海燕;魏兵;张辉;崔聪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金苹果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5
技术公布日:2020.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