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外露线管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9510发布日期:2021-02-18 21:5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外露线管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外露线管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气自动化机械设备会用到线缆,线缆由线管保护,单在长距离安装的过程中,为减少线管受外力破坏的影响,需要将部分线管保护起来。
[0003]
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10273369u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内壁相对一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并且两个弧形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弧形板相对的一侧且位于凹槽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防护技术领域。该电气工程外露线管保护装置,通过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内壁相对一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防止线管被踩踏而造成损坏,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具有缓冲的效果,提高了对线管的防护,通过两个弧形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有助于雨水快速排出,同时架设高台。
[0004]
其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螺钉全部拆下,安装和拆卸过程较为复杂,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和拆卸过程较简单,省时省力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用外露线管保护装置。
[0007]
(二)技术方案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外露线管保护装置,包括底座、上套管和触发板,所述触发板的侧面设置有自前向后的倾斜面,所述上套管为长方体型,所述底座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下卡座,所述上套管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上卡座,各所述上卡座的顶端均设置有导向板,各所述导向板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上套管的上部设置有和所述第一通槽相对应的第二通槽,所述触发板的后端自所述导向板的前端穿过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并从所述上套管的后侧伸出,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过线槽,所述上套管的底端设置有和所述第一过线槽相对应的第二过线槽,所述上卡座呈“t”型,各所述上卡座的底端左部和右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板,各所述限位板的底端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限位板的靠近所述下卡座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呈“l”型,所述卡块的底端和所述支撑板的顶端接触,所述弹簧的内部套装有卡轴,所述卡轴的左端和对应所述卡块的远离所述下卡座的一端连接,所述卡轴的另一端自所述支撑板的靠近所述下卡座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的中部,所述卡轴的远离所述下卡座的一端设置有加长板,所述加长板的顶端设置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靠近所述导向板的一端插入所述导向板的内部并伸入至所述第一通槽内并和所述触发
板的相对的侧面接触。
[0009]
优选的,所述传动板的底端靠近所述触发板的一端设置滚轮,所述滚轮的顶端和所述传动板的底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滚轮的圆周外壁和所述触发板的相对侧面接触。
[0010]
优选的,所述触发板的前端和后端对称设置有拉手。
[0011]
优选的,所述下卡座的底部设置有空腔,所述下卡座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和所述空腔相通的通气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防潮棉。
[0012]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延伸板,各所述延伸板的顶端均设置有多组肋板,各所述肋板的顶端均和所述上套管的底端接触。
[0013]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底端靠近所述下卡座的一端设置有导向角。
[0014]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靠近所述下卡座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密封层。
[0015]
优选的,所述传动板和所述导向板的接触处设置有耐磨层。
[0016]
(三)有益效果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外露线管保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
该电气工程自动化用外露线管保护装置,通过卡块卡在下卡座的底端,并且通过弹簧的弹力使卡块和下卡座贴紧,通过使用者拉动触发板,进而带动触发板移动,并且通过触发板侧面的倾斜角,进而带动导向块向两侧移动,进而带动限位板、卡轴和卡块向两侧移动,使卡块和下卡座分开,然后使用者将上套管抬起,整个过程使用者仅拉动触发板然后抬起上套管即可,代替将多个螺钉拆下,达到安装和拆卸过程较简单,省时省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c-c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1、底座;2、上套管;3、触发板;4、下卡座;5、上卡座;6、导向板;7、限位板;8、支撑板;9、弹簧;10、卡块;11、卡轴;12、加长板;13、传动板;14、滚轮;15、拉手;16、防潮棉;17、延伸板;18、肋板;19、密封层;20、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
实施例:
[0030]
请参阅图1-8,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外露线管保护装置,包括底座1、上套管2和触发板3,触发板3的侧面设置有自前向后的倾斜面,上套管2为长方体型,底座1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下卡座4,底座1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延伸板17,各延伸板17的顶端均设置有六组肋板18,各肋板18的顶端均和上套管2的底端接触;通过肋板18支撑上套管2和底座1,减少外界在上套管2上端施加压力后对上套管2和底座1损坏的情况,下卡座4的底部设置有空腔,下卡座4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和空腔相通的通气孔,空腔内设置有防潮棉16,防潮棉16为海绵块;通过防潮棉16的防潮效果,减少外界的水进入第一过线槽和第二过线槽内部的情况,进而减少线缆和水接触的情况,进而提高使用安全性,上套管2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上卡座5,各上卡座5的顶端均设置有导向板6,各导向板6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通槽,上套管2的上部设置有和第一通槽相对应的第二通槽,触发板3的后端自导向板6的前端穿过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并从上套管2的后侧伸出,传动板13的底端靠近触发板3的一端设置滚轮14,滚轮14的顶端和传动板13的底端可转动连接,滚轮14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传动板13的底端设置有轴,滚轮14套装在轴上,滚轮14的圆周外壁和触发板3的相对侧面接触;通过滚轮14和触发板3之间的滚动代替触发板3和传动板13之间摩擦,达到减少触发板3和传动板13 的磨损,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效果,触发板3的前端和后端对称设置有拉手15;通过使用者拉动把手带动触发板3,代替直接拉动触发板3,达到便于使用的效果,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过线槽,上套管2的底端设置有和第一过线槽相对应的第二过线槽,上卡座5呈“t”型,各上卡座5的底端左部和右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板7,各限位板7的底端均设置有支撑板8,限位板7的靠近下卡座4的一端设置有弹簧9,弹簧9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块10,卡块10呈“l”型,卡块10的底端靠近下卡座4的一端设置有导向角;通过使用者在安装时,通过导向角的倾斜,有利于使用者直接将上套管2向下压,进而将卡块10卡入下卡座4的底部,达到便于使用的效果,卡块10的底端和支撑板8的顶端接触,卡块10的靠近下卡座4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密封层19,密封层19为橡胶垫;通过密封层19的密封效果,减少外界的尘土或小虫子进入底座1和上套管2内,减少外露线管的损坏情况,进而提高使用可靠性,弹簧9的内部套装有卡轴11,卡轴11的左端和对应卡块10的远离下卡座4 的一端连接,卡轴11的另一端自支撑板8的靠近下卡座4的一端穿过支撑板 8的中部,卡轴11的远离下卡座4的一端设置有加长板12,加长板12的顶端设置有传动板13,传动板13的靠近导向板6的一端插入导向板6的内部并伸入至第一通槽内并和触发板3的相对的侧面接触,传动板13和导向板6的接触处设置有耐磨层20,耐磨层20为铜块;通过耐磨层20的耐磨效果,耐磨层20和传动板13之间摩擦,代替传动板13和导向板6直接摩擦,达到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效果;通过卡块10卡在下卡座4的底端,并且通过弹簧9的弹力使卡块10和下卡座4贴紧,通过使用者拉动触发板3,进而带动触发板 3移动,并且通过触发板3侧面的倾斜角,进而带动导向块向两侧移动,进而带动限位板7、卡轴11和卡块10向两侧移动,使卡块10和下卡座4分开,然后使用者将上套管2抬起,整个过程使用者仅拉动触发板3然后抬起上套管2即可,代替将多个螺钉拆下,达到安装和拆卸过程较简单,省时省力的效果。
[0031]
综上所述,该电气工程自动化用外露线管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外露线管放入第一过线槽内,然后将上套管2放到底座1上,使上卡座5和下卡座4相对,然后向下按上卡座5,进而压缩弹簧9,使卡块10卡在下卡座4的底部,在需要
拆卸上套管2时,使用者拉动触发板3,进而带动滚轮14、传动板13和限位板7向远离下卡座4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卡轴11和卡块10远离下卡座4,然后使用者抬起上卡座5和上套管2,将线管拿出。
[003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